“至於那位副盟主袁術,更是個無恥之徒!”
“他利用管理糧草的職權便利,大肆侵吞聯軍的財物用以滿足私欲。”
“婦翁您想,有這樣兩人領導的聯軍,又怎麽可能齊心協力、團結一致?”
“所以,婦翁您隻需再堅持一陣,他們必定會分崩離析,不攻自破。”
“隻不過,就在前不久,郭汜將軍派遣使者送來了一封密信,信中提到馬騰和韓遂兩人似乎有謀反之意。”
“倘若此事確鑿無疑,那麽有此二人從內部協助聯盟軍,恐怕我們即使能夠支撐一時半刻,但最終還是難以抵擋對方內外夾擊之勢,導致洛陽失守。”
“因此,臣認為這種方法有些冒險,屬於下策,不可輕易采用。”
聽罷李儒所言,董卓微微頷首,表示認同,緊接著追問道:“既然如此,可還有更為高明之計?”
李儒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接著說道:“婦翁,正如微臣剛才所言,這些人此行的目的就是衝著洛陽資源而來。”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以退為進,幹脆把洛陽拱手讓給他們呢?”
“麵對洛陽這塊肥肉,他們必會因分贓不均而撕破臉皮,最終導致彼此之間自相殘殺。”
“自相殘殺……”董卓輕聲念叨著這四個字,語氣中帶著些許疑惑。
隨後,他的臉上便露出了難以掩飾的濃烈興致。
他那雙原本就銳利的眼睛此刻更是閃爍著光芒,仿佛看到了一場好戲即將上演。
他微微眯起眼,開始琢磨起李儒的提議。
把洛陽讓出去,看似是一種示弱,實則可能會引發各方勢力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而這樣一來,他董卓便可以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
想到這裏,董卓心中不禁一動。
這種策略既能避免與其他勢力正麵交鋒,又能消耗他們的實力,實在是妙不可言。
想明之後,董卓立刻笑了起來,對著李儒問道:“既然如此,愛婿可有具體計劃?”
李儒見狀,立刻接著說道:“婦翁,依臣所見,我們應該向西遷徙到長安城。如此一來,日後......”
“且慢!你剛才說的可是遷都之事?”李儒話還沒說完,就被董卓毫不客氣地打斷了。
李儒略帶困惑地點了點頭,但緊接著就聽到董卓突然說道:
“咱家好像記得,之前劉範留下來的第二個錦囊裏,提到過如果咱家有遷都的想法,就要把它拆開來看,對吧?”
董卓的這一番話讓李儒心裏也是猛地一震,立刻想起了這件事,於是連忙吩咐手下人去把劉範留下的錦囊取來。
等到下人把錦囊拿來並打開後,李儒仔細閱讀完裏麵的內容,心情變得愈發震驚和惶恐。
劉範的這個錦囊是專門寫給李儒的,裏麵詳細地寫明了如果李儒有遷都的打算,絕對不能縱火焚城,以免殘害無辜百姓。
劉範還說李儒有著大才,所以希望他無論做什麽事情都能留有一線餘地,切勿把事做得太絕。
否則,莫說天下人容不下他李儒,就是他劉範,也絕對不會輕易放過他。
此時,董卓看到李儒呆立當場,連忙開口詢問:“信裏到底說了些什麽?”
李儒迴過神來,苦笑著迴答道:“婦翁,這位輔政王似乎真有預知未來的本領啊。”
“恐怕,我們真的鬥不過他。”
“我原本計劃的是咱們直接洗劫洛陽城裏的所有財寶,然後帶領軍隊向長安進發。”
“同時,在咱們離開之後,再派遣一支小隊留下來,讓他們在城中每一棟房子上都灑滿火油,並堆積大量的木柴備用。”
“如此一來,等到聯軍順利攻下洛陽,那麽他們必然會因為爭搶戰利品而引發內亂,甚至大打出手。”
“趁著他們交戰,我們的伏兵隻需要偷偷點燃大火,整個洛陽城就會被熊熊大火吞噬殆盡。”
“這樣一來,聯軍不但一無所獲,反而會遭受慘重損失,也算是替我們出了一口惡氣!”
“然而事與願違,現在看來,洛陽城恐怕是無法付之一炬了。”
“不然的話,極有可能激怒輔政王劉範,導致他親自統率大軍來襲。”
“倘若他果真和那些聯軍聯手,一同朝我們衝殺過來,說不定我們真的會戰敗身亡。”
“不過,請婦翁放心,即使不能用火燒掉洛陽城,臣仍然有辦法可以應對這些聯軍。”
“他們的目的無非就是想通過擴張勢力、提升威望來壯大自身,妄圖在少帝年幼之際分得一杯羹。”
“既已知曉他們的企圖,婦翁幹脆直接分封劉姓宗室子弟稱王於天下各地。”
“此舉可以讓這些人明白,他們費盡心機廝殺許久,卻遠不及天子的一紙詔書來得有效。”
“如此一來,那些聯合起來的諸侯必定心生不滿。”
“待時機成熟,嶽父大人您即可假借天子之名,冊封他們為各州的刺史或者州牧,並賦予他們足夠的權力。”
“隻不過,他們所封的官職上麵都要有一個王壓著。”
“時間一長,他們之間必然會因為爭奪領地而展開一場亂鬥。”
“趁著他們亂鬥之際,婦翁正好可以重整涼州政務,甚至還可一舉消滅那馬騰和韓遂這兩大禍害。”
“待到我們內部局勢安穩,後顧無憂之時。他們卻依舊在為地盤激戰,分身乏術、無暇他顧。”
“如此一來,無論我們選擇調兵遣將向其發動攻勢以報前仇雪恨。”
“亦或是選擇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坐看兩虎相鬥。皆可隨心所欲、進退有度。”
“這真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聽李儒說完,董卓先是思考了片刻,隨後臉上便露出了難以抑製的喜色,緊接著便大笑出聲:
\"哈哈哈哈......\"
\"妙,妙,妙啊!此計甚妙!如能依計行事,必能大獲成功!\"
“李儒,立刻吩咐下去,明日你便與咱家帶著兩萬大軍返迴洛陽。”
“是!”
李儒應和一聲,立刻安排起來。
“他利用管理糧草的職權便利,大肆侵吞聯軍的財物用以滿足私欲。”
“婦翁您想,有這樣兩人領導的聯軍,又怎麽可能齊心協力、團結一致?”
“所以,婦翁您隻需再堅持一陣,他們必定會分崩離析,不攻自破。”
“隻不過,就在前不久,郭汜將軍派遣使者送來了一封密信,信中提到馬騰和韓遂兩人似乎有謀反之意。”
“倘若此事確鑿無疑,那麽有此二人從內部協助聯盟軍,恐怕我們即使能夠支撐一時半刻,但最終還是難以抵擋對方內外夾擊之勢,導致洛陽失守。”
“因此,臣認為這種方法有些冒險,屬於下策,不可輕易采用。”
聽罷李儒所言,董卓微微頷首,表示認同,緊接著追問道:“既然如此,可還有更為高明之計?”
李儒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接著說道:“婦翁,正如微臣剛才所言,這些人此行的目的就是衝著洛陽資源而來。”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以退為進,幹脆把洛陽拱手讓給他們呢?”
“麵對洛陽這塊肥肉,他們必會因分贓不均而撕破臉皮,最終導致彼此之間自相殘殺。”
“自相殘殺……”董卓輕聲念叨著這四個字,語氣中帶著些許疑惑。
隨後,他的臉上便露出了難以掩飾的濃烈興致。
他那雙原本就銳利的眼睛此刻更是閃爍著光芒,仿佛看到了一場好戲即將上演。
他微微眯起眼,開始琢磨起李儒的提議。
把洛陽讓出去,看似是一種示弱,實則可能會引發各方勢力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而這樣一來,他董卓便可以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
想到這裏,董卓心中不禁一動。
這種策略既能避免與其他勢力正麵交鋒,又能消耗他們的實力,實在是妙不可言。
想明之後,董卓立刻笑了起來,對著李儒問道:“既然如此,愛婿可有具體計劃?”
李儒見狀,立刻接著說道:“婦翁,依臣所見,我們應該向西遷徙到長安城。如此一來,日後......”
“且慢!你剛才說的可是遷都之事?”李儒話還沒說完,就被董卓毫不客氣地打斷了。
李儒略帶困惑地點了點頭,但緊接著就聽到董卓突然說道:
“咱家好像記得,之前劉範留下來的第二個錦囊裏,提到過如果咱家有遷都的想法,就要把它拆開來看,對吧?”
董卓的這一番話讓李儒心裏也是猛地一震,立刻想起了這件事,於是連忙吩咐手下人去把劉範留下的錦囊取來。
等到下人把錦囊拿來並打開後,李儒仔細閱讀完裏麵的內容,心情變得愈發震驚和惶恐。
劉範的這個錦囊是專門寫給李儒的,裏麵詳細地寫明了如果李儒有遷都的打算,絕對不能縱火焚城,以免殘害無辜百姓。
劉範還說李儒有著大才,所以希望他無論做什麽事情都能留有一線餘地,切勿把事做得太絕。
否則,莫說天下人容不下他李儒,就是他劉範,也絕對不會輕易放過他。
此時,董卓看到李儒呆立當場,連忙開口詢問:“信裏到底說了些什麽?”
李儒迴過神來,苦笑著迴答道:“婦翁,這位輔政王似乎真有預知未來的本領啊。”
“恐怕,我們真的鬥不過他。”
“我原本計劃的是咱們直接洗劫洛陽城裏的所有財寶,然後帶領軍隊向長安進發。”
“同時,在咱們離開之後,再派遣一支小隊留下來,讓他們在城中每一棟房子上都灑滿火油,並堆積大量的木柴備用。”
“如此一來,等到聯軍順利攻下洛陽,那麽他們必然會因為爭搶戰利品而引發內亂,甚至大打出手。”
“趁著他們交戰,我們的伏兵隻需要偷偷點燃大火,整個洛陽城就會被熊熊大火吞噬殆盡。”
“這樣一來,聯軍不但一無所獲,反而會遭受慘重損失,也算是替我們出了一口惡氣!”
“然而事與願違,現在看來,洛陽城恐怕是無法付之一炬了。”
“不然的話,極有可能激怒輔政王劉範,導致他親自統率大軍來襲。”
“倘若他果真和那些聯軍聯手,一同朝我們衝殺過來,說不定我們真的會戰敗身亡。”
“不過,請婦翁放心,即使不能用火燒掉洛陽城,臣仍然有辦法可以應對這些聯軍。”
“他們的目的無非就是想通過擴張勢力、提升威望來壯大自身,妄圖在少帝年幼之際分得一杯羹。”
“既已知曉他們的企圖,婦翁幹脆直接分封劉姓宗室子弟稱王於天下各地。”
“此舉可以讓這些人明白,他們費盡心機廝殺許久,卻遠不及天子的一紙詔書來得有效。”
“如此一來,那些聯合起來的諸侯必定心生不滿。”
“待時機成熟,嶽父大人您即可假借天子之名,冊封他們為各州的刺史或者州牧,並賦予他們足夠的權力。”
“隻不過,他們所封的官職上麵都要有一個王壓著。”
“時間一長,他們之間必然會因為爭奪領地而展開一場亂鬥。”
“趁著他們亂鬥之際,婦翁正好可以重整涼州政務,甚至還可一舉消滅那馬騰和韓遂這兩大禍害。”
“待到我們內部局勢安穩,後顧無憂之時。他們卻依舊在為地盤激戰,分身乏術、無暇他顧。”
“如此一來,無論我們選擇調兵遣將向其發動攻勢以報前仇雪恨。”
“亦或是選擇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坐看兩虎相鬥。皆可隨心所欲、進退有度。”
“這真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聽李儒說完,董卓先是思考了片刻,隨後臉上便露出了難以抑製的喜色,緊接著便大笑出聲:
\"哈哈哈哈......\"
\"妙,妙,妙啊!此計甚妙!如能依計行事,必能大獲成功!\"
“李儒,立刻吩咐下去,明日你便與咱家帶著兩萬大軍返迴洛陽。”
“是!”
李儒應和一聲,立刻安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