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落雨巷問路
一朝穿成哥兒,嫁良人,共致富 作者:沐辭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要一隻稻田鴨,再來盤紅燒肉。”
“濤子,你要些什麽?”
“我?都有葷的了,再來個素的吧,你們這兒的招牌素菜。”
“今兒個我請客,多點個菜啊,再來個招牌肘子,再來一壺酒。”
“好嘞!幾位客官稍等。”
他們幾個人進去之後,江瓷還是看著那些燈火通明的地方,來來往往有人進出。
“阿盛,你看那邊。”
林景盛順著將江瓷手指指的地方看去,“怎麽了?”
“那個是什麽鋪子?怎麽那麽亮?我記得我們就是從那個方向過來的。”
林景盛在腦海中迴憶了一遍到來時路兩邊的店鋪,然後臉上的表情說不出的別扭。
“什麽鋪子,怎麽這個表情?”
“怡春樓。”
江瓷理解了林景盛的這個表情,他盯著看了那麽長時間,居然是青樓。
江瓷又朝門外瞥了一眼,“怪不得弄得燈火通明的。”
江瓷心中升起一個疑惑,“咱們鎮子上怎麽沒有青樓?”
“沒有明目張膽的,沒有像這裏那麽大架勢的。”
“那就是說還有了,是什麽樣的形式在什麽地方?”
“阿瓷問那麽多做什麽?”
“就是好奇。”
“我記得以前在後街有個兩層樓是青樓,但不知什麽時候起了場火燒了,就沒有再開了,然後就到臨街的巷子裏幾個院落打通了用。”
“你了解的還怪清楚。”
“不是我理解的不清楚,而是阿瓷你不去記,你說我們在後街那兒過了多少次?我也是在那兒過了幾次才聽說。原來的青樓移到了那幾個院落裏麵。”
“我的腦袋隻記有用的事。”
他們兩個停止了繼續拌嘴,而是聽起了那幾個人高馬大的男人聊天。
“過幾天不就是廟會了嗎?那晚上多熱鬧,那晚上都是帶著心上人去玩兒,到時候你跟工頭請個假,帶上那姑娘去玩一玩這感情不就上去了嗎?離抱的美人歸還遠嗎?”
“就是,要說還是你有福,還有個姑娘和你看對眼兒。”
“三兒,不是有想給你暖被窩的嗎?”
“誰呀?誰呀?”那人顯得格外激動。
“直街巷子裏的寡婦。”
那人一臉驚恐的樣子,險些摔下板凳,“你這是要是兄弟我的老命!”
“別逗三兒了,給我出主意,怎麽把那姑娘帶出來?他爹娘肯定不讓一個姑娘大晚上的在外麵。”
“在工頭那不是有洗衣做飯的姑娘哥兒嗎?找他們幫個忙,讓他們幫你把那姑娘約出來。”
“還是張哥腦子好使,兄弟跟著你們真是值過。”
“那可是,追姑娘還要張哥給你出主意。”
見他們的談話告一段。
“想問一下幾位,這廟會什麽時候開始,是怎麽個迴事兒?”
那幾個人聽到這聲問話,齊齊向旁邊轉頭。
幾個人高馬大的男人,身上還帶著幹活留下的髒汙,這齊齊的轉頭,江瓷看的不自在。
那幾人看到一個漢子一個小哥兒,兩人都樣貌不凡,這是佳偶天成的一對。
聽那個說話的口音,就知道從外麵來的。
“你沒事從外麵來的吧?今天剛到?”
“半下午到的,這會兒下來吃個飯,就聽到了兄弟幾個說過幾天這州府的廟會,想來肯定熱鬧,就上來尋問一嘴。”
“你們要是來這兒了兩天肯定就知道了廟會,在這府城廟會一年一度,不過今天是廟會的第三十年,肯定是更熱鬧。”
“廟會再過五天就開始了,你們要是不趕時間,一定要等到那時候一起去玩兒,逛上一逛讓你們這樣成婚沒多久的佳人增進感情。”
“對了,這廟會在東大街,再過兩天就開始……”
他們幾個人非常熱情,一人一句的給他們講的很詳細。
現在在這下麵吃飯的也不少,都是從外地剛來的,他們看著周圍都在認真聽他們講話,頓時自豪感猶生,說不完的話茬。
一定要去看哪些雜技表演,哪些好玩兒的,廟會上哪些好吃的?通通都給他們講了一遍。
那人感覺講得差不多了,到了碗水潤一潤講到幹澀的喉嚨。
“多謝兄台解答。”
林景盛站起來對他們幾個行了一禮,然後招顧小二過來結賬。
……
在房間裏躺倒在被褥上的江瓷,“看過廟會的時間和我們之前預估的時間也差不多。”
“聽他們講今年的廟會也是難得一見的場景,既然來了不看上一看真是可惜了。”
“哎,咱那鎮上西邊不是有個山頭,上麵有個崇禎寺,那咱們鎮上有廟會嗎?”
“有,不過和這樣的廟會不一樣,聽他們講這裏這個廟會,好像是給年輕男女哥兒認識機會的廟會,遊玩的頗多,咱們那邊的廟會就是單純的上山上求佛還願。”
“還真有呀!那是在什麽時間?”
“剛出二月,每年的時間都不大一樣。”
第二天睡到了自然醒,不過醒來的時候太陽也不高,畢竟他們昨天下午也睡了會兒,就沒那麽困。
簡單的吃過早飯,就朝師傅居住的那個巷子走去。
這府城的街道都建的非常寬,馬車驢車都能在街上行走,在街旁停著。
“你知道師傅的幹兒子叫什麽名字嗎?”
“這個知道,以前師傅在我麵前提起過他,叫肖南華。”
“還好知道,要是什麽都不知道我們要找到什麽時候?”
“不會的,要是那樣的話,我也不會讓阿瓷跟我一起在這邊白忙活。”
接下來就出現了這一幕。
兩人都下了馬車,林景盛牽著馬車,從巷子裏出來一個人就問,“你知道肖南華住在哪裏嗎?”
這附近幾條巷子都叫落雨巷,所以出口也不是那一條路,江瓷在另一個路口也是見一個人就問,“你知道肖南華家住哪裏嗎?”
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不間斷的詢問,僅用一刻鍾的時間,就找到了一個知道的。
那個嬸子熱情的給他們指路,我們這個巷子裏住了百來戶,可不好找。
你們從那邊第三個路口向裏走,走到裏半段,南戶,門口一左一右兩棵樹,左邊的一棵還活著右邊的死了的那家,就是肖南華家。
“濤子,你要些什麽?”
“我?都有葷的了,再來個素的吧,你們這兒的招牌素菜。”
“今兒個我請客,多點個菜啊,再來個招牌肘子,再來一壺酒。”
“好嘞!幾位客官稍等。”
他們幾個人進去之後,江瓷還是看著那些燈火通明的地方,來來往往有人進出。
“阿盛,你看那邊。”
林景盛順著將江瓷手指指的地方看去,“怎麽了?”
“那個是什麽鋪子?怎麽那麽亮?我記得我們就是從那個方向過來的。”
林景盛在腦海中迴憶了一遍到來時路兩邊的店鋪,然後臉上的表情說不出的別扭。
“什麽鋪子,怎麽這個表情?”
“怡春樓。”
江瓷理解了林景盛的這個表情,他盯著看了那麽長時間,居然是青樓。
江瓷又朝門外瞥了一眼,“怪不得弄得燈火通明的。”
江瓷心中升起一個疑惑,“咱們鎮子上怎麽沒有青樓?”
“沒有明目張膽的,沒有像這裏那麽大架勢的。”
“那就是說還有了,是什麽樣的形式在什麽地方?”
“阿瓷問那麽多做什麽?”
“就是好奇。”
“我記得以前在後街有個兩層樓是青樓,但不知什麽時候起了場火燒了,就沒有再開了,然後就到臨街的巷子裏幾個院落打通了用。”
“你了解的還怪清楚。”
“不是我理解的不清楚,而是阿瓷你不去記,你說我們在後街那兒過了多少次?我也是在那兒過了幾次才聽說。原來的青樓移到了那幾個院落裏麵。”
“我的腦袋隻記有用的事。”
他們兩個停止了繼續拌嘴,而是聽起了那幾個人高馬大的男人聊天。
“過幾天不就是廟會了嗎?那晚上多熱鬧,那晚上都是帶著心上人去玩兒,到時候你跟工頭請個假,帶上那姑娘去玩一玩這感情不就上去了嗎?離抱的美人歸還遠嗎?”
“就是,要說還是你有福,還有個姑娘和你看對眼兒。”
“三兒,不是有想給你暖被窩的嗎?”
“誰呀?誰呀?”那人顯得格外激動。
“直街巷子裏的寡婦。”
那人一臉驚恐的樣子,險些摔下板凳,“你這是要是兄弟我的老命!”
“別逗三兒了,給我出主意,怎麽把那姑娘帶出來?他爹娘肯定不讓一個姑娘大晚上的在外麵。”
“在工頭那不是有洗衣做飯的姑娘哥兒嗎?找他們幫個忙,讓他們幫你把那姑娘約出來。”
“還是張哥腦子好使,兄弟跟著你們真是值過。”
“那可是,追姑娘還要張哥給你出主意。”
見他們的談話告一段。
“想問一下幾位,這廟會什麽時候開始,是怎麽個迴事兒?”
那幾個人聽到這聲問話,齊齊向旁邊轉頭。
幾個人高馬大的男人,身上還帶著幹活留下的髒汙,這齊齊的轉頭,江瓷看的不自在。
那幾人看到一個漢子一個小哥兒,兩人都樣貌不凡,這是佳偶天成的一對。
聽那個說話的口音,就知道從外麵來的。
“你沒事從外麵來的吧?今天剛到?”
“半下午到的,這會兒下來吃個飯,就聽到了兄弟幾個說過幾天這州府的廟會,想來肯定熱鬧,就上來尋問一嘴。”
“你們要是來這兒了兩天肯定就知道了廟會,在這府城廟會一年一度,不過今天是廟會的第三十年,肯定是更熱鬧。”
“廟會再過五天就開始了,你們要是不趕時間,一定要等到那時候一起去玩兒,逛上一逛讓你們這樣成婚沒多久的佳人增進感情。”
“對了,這廟會在東大街,再過兩天就開始……”
他們幾個人非常熱情,一人一句的給他們講的很詳細。
現在在這下麵吃飯的也不少,都是從外地剛來的,他們看著周圍都在認真聽他們講話,頓時自豪感猶生,說不完的話茬。
一定要去看哪些雜技表演,哪些好玩兒的,廟會上哪些好吃的?通通都給他們講了一遍。
那人感覺講得差不多了,到了碗水潤一潤講到幹澀的喉嚨。
“多謝兄台解答。”
林景盛站起來對他們幾個行了一禮,然後招顧小二過來結賬。
……
在房間裏躺倒在被褥上的江瓷,“看過廟會的時間和我們之前預估的時間也差不多。”
“聽他們講今年的廟會也是難得一見的場景,既然來了不看上一看真是可惜了。”
“哎,咱那鎮上西邊不是有個山頭,上麵有個崇禎寺,那咱們鎮上有廟會嗎?”
“有,不過和這樣的廟會不一樣,聽他們講這裏這個廟會,好像是給年輕男女哥兒認識機會的廟會,遊玩的頗多,咱們那邊的廟會就是單純的上山上求佛還願。”
“還真有呀!那是在什麽時間?”
“剛出二月,每年的時間都不大一樣。”
第二天睡到了自然醒,不過醒來的時候太陽也不高,畢竟他們昨天下午也睡了會兒,就沒那麽困。
簡單的吃過早飯,就朝師傅居住的那個巷子走去。
這府城的街道都建的非常寬,馬車驢車都能在街上行走,在街旁停著。
“你知道師傅的幹兒子叫什麽名字嗎?”
“這個知道,以前師傅在我麵前提起過他,叫肖南華。”
“還好知道,要是什麽都不知道我們要找到什麽時候?”
“不會的,要是那樣的話,我也不會讓阿瓷跟我一起在這邊白忙活。”
接下來就出現了這一幕。
兩人都下了馬車,林景盛牽著馬車,從巷子裏出來一個人就問,“你知道肖南華住在哪裏嗎?”
這附近幾條巷子都叫落雨巷,所以出口也不是那一條路,江瓷在另一個路口也是見一個人就問,“你知道肖南華家住哪裏嗎?”
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不間斷的詢問,僅用一刻鍾的時間,就找到了一個知道的。
那個嬸子熱情的給他們指路,我們這個巷子裏住了百來戶,可不好找。
你們從那邊第三個路口向裏走,走到裏半段,南戶,門口一左一右兩棵樹,左邊的一棵還活著右邊的死了的那家,就是肖南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