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擴大規模
我的人生不可能全是遺憾 作者:我請你吃小魚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一早,陸雲和唐寧,林婉瑜打車離開迴到了老家。
下了車,陸雲從書包裏摸出幾本書丟給了她們。
林婉瑜和唐寧接著一看,發現是高二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和英語。
“你們二個先把這幾本教材拿迴去探討著學習學習,心裏先有個大概,我怕你們高二跟不上。”
“好!”
唐寧拿著書疑惑問道:“你不看嘛?”
林婉瑜在一邊笑道:“他高一上學期就在看這些東西了!”
“啊?”
陸雲背起書包:“暑假我估計會很忙,等我忙完了,如果有空我再慢慢教你們!”
“走了,迴家!”
等陸雲提著箱子走了,唐寧才感歎道:“原來班長真那麽厲害!”
林婉瑜滿臉驕傲,“你以為呢!”
就在陸雲迴家第二天,區政府一行人被王海濤領著找到了陸雲。
好不容易等到了陸雲放假,一行十幾人開著五六輛小車馬不停蹄的趕了過來。
談及的自然是小團山百畝大棚項目的事情。
最後陸雲和陸澤再一次被邀請到了鎮政府會議室。
一群人看著陸雲仔細的看著項目預算,自顧自的喝著茶。
因為根據他們核算下來一百個占地一畝的大棚,總建設成本是1700萬,如果二畝一個,預算會低一些。
陸雲翻了一遍,揉了揉眼,說道:“各位領導,錢我有,我也可以投錢,但是銷路呢,種苗,技術人員能否第一時間到位?補貼驗收合格能不能第一時間發放?”
“我看你上麵寫的需要五十個員工,按照1500一個月算,每年我工資開支都是一百萬了,你們去哪裏給找這麽多成熟工人?”
“誰負責進行技術指導。”
區裏一位領導拍著胸脯說:“這些反而是你最不應該擔心的,我們江城這麽多單位,學校,都是你的客戶。技術方麵,我們市農業局全程技術指導,省農科院的技術專家和我們都有幫扶協議的。”
“隻要這個項目開展起來,什麽都好說,稅收減免和項目補貼,這些我們都有相應的政策,要是配套不到位,我們怎麽敢招商引資,那不是讓兄弟市區看笑話嘛?”
投資嘛,要政策,要補貼,要銷路,按照一個大棚一年七萬到八萬的收益,二年出頭就能迴本。
商討了一陣,一群人又來到了小團山,一路走到相鄰的那塊地,陸雲說道:“這地也是國有的嘛?”
身邊有人說道:“當時拆村並鎮,遷了不少村子,這塊地是四迴鎮的,現在也是國有。”
陸雲點頭:“那這塊地你們想辦法也幫我留著,如果真如你們所說,擴大規模那是早晚的事,那還不如直接一次性弄大點。”
“我的設想,這邊建一個蔬菜基地,我們江城水資源豐富,離山城和省城都近,我記得他們的蔬菜大部分都是山東拉過來的吧?”陸雲迴頭問道。
“嗯,雲南山東都有。”
“山城一千多萬人口,省城也是好幾百萬,我們這裏離二個地方都隻有一個把小時的車程,這麽大的優勢不利用起來可惜了。”
陸雲略微沉吟,“那這樣,我先期投三千萬,你們一次性幫我規劃二百畝的建設用地,我自有資金投資二千萬,貸款一千萬,你們幫我辦妥貸款手續,補貼款項下發第一時間返還貸款費用,各位領導,你們看怎麽樣?”
還有這種好事?
現在銀行是有錢貸不出去,這種優質項目想要給貸款的簡直不要太多。
陸雲最後說:“我可以幫區裏解決一百個人的長期就業問題,采摘時節請臨時工更多。”
解決十個人的長期就業就可以稱為大量,一百個可以叫曆史新高,那去市裏開會完全可以跟領導拍著肩膀喊兄弟了。
一百個人,那就是一百個家庭,三四百人口。
牽扯到的肥料,種子,建設運輸,等等等等那樣不是牽扯一堆人?
這麽大的基地規模,采摘的時候那人是不是更多?
能給農民增加收入,比什麽政績都實在。
普通薄膜大棚投資不大,幾萬塊錢一個就能建起來,市裏要求是那種陽光玻璃溫室大棚,小一點的都得十幾萬,大的得三十萬左右了,完全鍍鋅鋼結構的那種,建設成本很高的,要麽不建,要建就建成標杆。
建成省市現代化農業基地。
作為偉人誕辰一百周年獻禮。
雙方開始更進一步的商談,最後市裏也介入了進來,陸雲雖然年齡不大,但是後世閱曆還算豐富,談吐也是不凡,又頂著一個全國暢銷書作家的身份,自然不敢小看。
種地是不賺錢,但是種地上了規模那就是賺大錢,成本隻要控製下來東西又不差,銷路自然是不缺的。
連續幾天的商談陸雲也很疲倦,牽扯到方方麵麵,土地平整費用,是不是牽扯到別人耕地占用,後期用水用電。
大棚需要上智能溫控設備,具體操作培訓,平時培育育種,種植等等等等。
首先請來了省農科院的土地專家看了看地,是不是合適建這個東西。
怎麽建,一個多大規模,種植什麽品種,需要怎麽管理,後期設施配套。
現在的農科方麵就業還是很難的,高學曆人才好招,無非就是待遇問題。
市裏出錢,喊來了一群省裏專家教授人田間地頭討論了七八天,市裏組織相關部門又開了幾次碰頭會。
滴灌係統需要大量的水,上遊就是個大水庫,旁邊就是長江支流,水自然是不缺的。
不缺水自然就不缺電,項目後期用電是個大戶,上麵水庫也有個小型電站,到時候可以直接拉一條專線。
從鎮上到這裏還得修一條水泥硬化車道,作為先期配套這是政府的事情。
市裏出錢請省農科院駐地幫扶三年,作為產教研一體示範基地。
具體管理人才到時候高薪去外省挖人,省市也有相應的政策補貼。
至於建設那反而是最簡單的事情了,有的是廠家做這種生意,三千萬的投資還怕找不來人?
最後,卡在了土地平整費用這裏。
幾百畝的土地平整費用都是百萬計,市裏的態度誰用地誰建設。
陸雲的態度是你用地用項目來拉投資,土地不平整好我吃多了,你們不做我帶著錢去別的地方做。
一度吵得相當厲害。
最後市裏免了前五年的租金和稅收平息了這一場爭吵。
吵完過後大家相視一笑,這事情就過了。
迴到家裏後,一群人圍著陸雲。
張倩憂心忡忡的道:“兒子,當真搞這麽大規模?”
陸雲點點頭,“放心吧爸媽,這投資不會虧什麽錢的,對於我們家來說是好事,既然有了這個機會為什麽不幹?”
這是三千萬又不是三千塊,兒子寫書是賺了不少錢,但是這一下子基本上全部丟進去了。
陸雲在旁邊安慰道,“媽,這錢又不是一次性投資,慢慢投的,現在我的書一個季度都是千多萬,放著不用出去這個錢是貶值的。”
“等項目開展開了我給你們去省上找幾個老師,或者看看有沒有什麽培訓班,你們去跟著學習學習,這生意早晚要交到你們手上。”
陸澤在旁邊點點頭,“好。”
他們就是個初中文化水平,為了這個家早早的就出了社會,但是爹媽都寫得一手好字,他們那年代和現在學的東西不一樣。
晚上,一家人討論得很晚,直到深夜。
下了車,陸雲從書包裏摸出幾本書丟給了她們。
林婉瑜和唐寧接著一看,發現是高二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和英語。
“你們二個先把這幾本教材拿迴去探討著學習學習,心裏先有個大概,我怕你們高二跟不上。”
“好!”
唐寧拿著書疑惑問道:“你不看嘛?”
林婉瑜在一邊笑道:“他高一上學期就在看這些東西了!”
“啊?”
陸雲背起書包:“暑假我估計會很忙,等我忙完了,如果有空我再慢慢教你們!”
“走了,迴家!”
等陸雲提著箱子走了,唐寧才感歎道:“原來班長真那麽厲害!”
林婉瑜滿臉驕傲,“你以為呢!”
就在陸雲迴家第二天,區政府一行人被王海濤領著找到了陸雲。
好不容易等到了陸雲放假,一行十幾人開著五六輛小車馬不停蹄的趕了過來。
談及的自然是小團山百畝大棚項目的事情。
最後陸雲和陸澤再一次被邀請到了鎮政府會議室。
一群人看著陸雲仔細的看著項目預算,自顧自的喝著茶。
因為根據他們核算下來一百個占地一畝的大棚,總建設成本是1700萬,如果二畝一個,預算會低一些。
陸雲翻了一遍,揉了揉眼,說道:“各位領導,錢我有,我也可以投錢,但是銷路呢,種苗,技術人員能否第一時間到位?補貼驗收合格能不能第一時間發放?”
“我看你上麵寫的需要五十個員工,按照1500一個月算,每年我工資開支都是一百萬了,你們去哪裏給找這麽多成熟工人?”
“誰負責進行技術指導。”
區裏一位領導拍著胸脯說:“這些反而是你最不應該擔心的,我們江城這麽多單位,學校,都是你的客戶。技術方麵,我們市農業局全程技術指導,省農科院的技術專家和我們都有幫扶協議的。”
“隻要這個項目開展起來,什麽都好說,稅收減免和項目補貼,這些我們都有相應的政策,要是配套不到位,我們怎麽敢招商引資,那不是讓兄弟市區看笑話嘛?”
投資嘛,要政策,要補貼,要銷路,按照一個大棚一年七萬到八萬的收益,二年出頭就能迴本。
商討了一陣,一群人又來到了小團山,一路走到相鄰的那塊地,陸雲說道:“這地也是國有的嘛?”
身邊有人說道:“當時拆村並鎮,遷了不少村子,這塊地是四迴鎮的,現在也是國有。”
陸雲點頭:“那這塊地你們想辦法也幫我留著,如果真如你們所說,擴大規模那是早晚的事,那還不如直接一次性弄大點。”
“我的設想,這邊建一個蔬菜基地,我們江城水資源豐富,離山城和省城都近,我記得他們的蔬菜大部分都是山東拉過來的吧?”陸雲迴頭問道。
“嗯,雲南山東都有。”
“山城一千多萬人口,省城也是好幾百萬,我們這裏離二個地方都隻有一個把小時的車程,這麽大的優勢不利用起來可惜了。”
陸雲略微沉吟,“那這樣,我先期投三千萬,你們一次性幫我規劃二百畝的建設用地,我自有資金投資二千萬,貸款一千萬,你們幫我辦妥貸款手續,補貼款項下發第一時間返還貸款費用,各位領導,你們看怎麽樣?”
還有這種好事?
現在銀行是有錢貸不出去,這種優質項目想要給貸款的簡直不要太多。
陸雲最後說:“我可以幫區裏解決一百個人的長期就業問題,采摘時節請臨時工更多。”
解決十個人的長期就業就可以稱為大量,一百個可以叫曆史新高,那去市裏開會完全可以跟領導拍著肩膀喊兄弟了。
一百個人,那就是一百個家庭,三四百人口。
牽扯到的肥料,種子,建設運輸,等等等等那樣不是牽扯一堆人?
這麽大的基地規模,采摘的時候那人是不是更多?
能給農民增加收入,比什麽政績都實在。
普通薄膜大棚投資不大,幾萬塊錢一個就能建起來,市裏要求是那種陽光玻璃溫室大棚,小一點的都得十幾萬,大的得三十萬左右了,完全鍍鋅鋼結構的那種,建設成本很高的,要麽不建,要建就建成標杆。
建成省市現代化農業基地。
作為偉人誕辰一百周年獻禮。
雙方開始更進一步的商談,最後市裏也介入了進來,陸雲雖然年齡不大,但是後世閱曆還算豐富,談吐也是不凡,又頂著一個全國暢銷書作家的身份,自然不敢小看。
種地是不賺錢,但是種地上了規模那就是賺大錢,成本隻要控製下來東西又不差,銷路自然是不缺的。
連續幾天的商談陸雲也很疲倦,牽扯到方方麵麵,土地平整費用,是不是牽扯到別人耕地占用,後期用水用電。
大棚需要上智能溫控設備,具體操作培訓,平時培育育種,種植等等等等。
首先請來了省農科院的土地專家看了看地,是不是合適建這個東西。
怎麽建,一個多大規模,種植什麽品種,需要怎麽管理,後期設施配套。
現在的農科方麵就業還是很難的,高學曆人才好招,無非就是待遇問題。
市裏出錢,喊來了一群省裏專家教授人田間地頭討論了七八天,市裏組織相關部門又開了幾次碰頭會。
滴灌係統需要大量的水,上遊就是個大水庫,旁邊就是長江支流,水自然是不缺的。
不缺水自然就不缺電,項目後期用電是個大戶,上麵水庫也有個小型電站,到時候可以直接拉一條專線。
從鎮上到這裏還得修一條水泥硬化車道,作為先期配套這是政府的事情。
市裏出錢請省農科院駐地幫扶三年,作為產教研一體示範基地。
具體管理人才到時候高薪去外省挖人,省市也有相應的政策補貼。
至於建設那反而是最簡單的事情了,有的是廠家做這種生意,三千萬的投資還怕找不來人?
最後,卡在了土地平整費用這裏。
幾百畝的土地平整費用都是百萬計,市裏的態度誰用地誰建設。
陸雲的態度是你用地用項目來拉投資,土地不平整好我吃多了,你們不做我帶著錢去別的地方做。
一度吵得相當厲害。
最後市裏免了前五年的租金和稅收平息了這一場爭吵。
吵完過後大家相視一笑,這事情就過了。
迴到家裏後,一群人圍著陸雲。
張倩憂心忡忡的道:“兒子,當真搞這麽大規模?”
陸雲點點頭,“放心吧爸媽,這投資不會虧什麽錢的,對於我們家來說是好事,既然有了這個機會為什麽不幹?”
這是三千萬又不是三千塊,兒子寫書是賺了不少錢,但是這一下子基本上全部丟進去了。
陸雲在旁邊安慰道,“媽,這錢又不是一次性投資,慢慢投的,現在我的書一個季度都是千多萬,放著不用出去這個錢是貶值的。”
“等項目開展開了我給你們去省上找幾個老師,或者看看有沒有什麽培訓班,你們去跟著學習學習,這生意早晚要交到你們手上。”
陸澤在旁邊點點頭,“好。”
他們就是個初中文化水平,為了這個家早早的就出了社會,但是爹媽都寫得一手好字,他們那年代和現在學的東西不一樣。
晚上,一家人討論得很晚,直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