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短暫的安寧(86)
燈滅:第一夜【九尾神狐】 作者:七月未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若雪和蕭洛白他們二人隻是晏時月會與喬老做朋友的原因之一,這一原因雖然占了八成但仍舊不是全部;至於剩下兩成的原因,占比極少卻也不可見人,那是晏時月會說他沾染了一身腥的緣由。
身為戰場上殺伐果斷見證了無數次血流成河的將軍,明謀、暗奪,這都是戰場上不可避免的製勝手段,更有甚者為了以少勝多或是以弱製強,還會在背地裏采取少許不那麽正當的手段。可無論是夜襲、安插探子還是一些陰損的欺騙與詭計,都是隻用於戰場、在戰場上被默許的,成王敗寇,曆史是由勝者所書寫的,勝了,那麽那些陰暗的手段並不會被後人所知曉,後人知曉的隻會是有一位驍勇善戰的將軍出奇製勝擊敗敵軍,還某個盛世朝代幾十年太平。
但……
有這樣一位將軍,卻將戰場上對付敵人的招數用來對付整個匈奴,其中就包括手無縛雞之力的平民百姓。他知道這樣做在死後是會下地獄的,可活著的他有寧願背負罪惡也不想失去的人,那麽他在活著的短短幾十年間所做的那些殘忍之事,就讓死後的他在地獄裏長長久久的贖罪吧。
一切的故事要從晏時月接替林若雪在中原邊境與匈奴打仗時說起,晏時月雖是接替了林若雪的位置,可他並沒有打算一直在這裏待到擊退匈奴為止,與其說他是自願來到的匈奴,不如說現在的狀況是林若雪懷有身孕下的不得已而為之。
晏時月心裏比任何人都要清楚,擊退匈奴的戰功必須得給到林若雪的頭上。
林若雪和蕭策兩大武將世家的聯姻本就被聖上所詬病,當初中原與匈奴的戰爭聖上之所以會派蕭策前去,就是想殺一殺蕭策和林若雪的威風。聖上的意圖直接而了當,成婚了又怎樣,隻要聖上一個不高興,蕭策和林若雪二人就可以幾年見不到一麵,聖上可以輕而易舉的讓他們成了婚還不如成婚之前那般的幸福自在。林若雪後來私自替蕭策去了前線,聖上雖然不滿卻也並未多說什麽,隻要林若雪不帶著一眾士兵打了敗仗,聖上想要離間蕭策和林若雪的目的還是達到了。
可這樣還遠遠不夠,晏時月需要為蕭策和林若雪未出世的孩子鋪墊好後路。顯然,以現在聖上對他們二人的態度,這孩子出生後若是個男孩聖上不會輕易允許林若雪的兒子接替蕭策的兵權,沒有兵權在朝堂上就沒有說話的分量,無論是想要建功立業還是出於自保,林若雪兒子的路都會難上加難;若是個女兒,憑蕭策和林若雪二人的功績很難保林若雪的女兒在十二、三歲之後能自主選擇想要嫁的人是誰,朝堂關係紛亂複雜,林若雪若是生了女兒很容易被聖上指派給一個有權有勢卻未必一心向著聖上的人為妻,作為拉攏和威懾。
這些都不是晏時月想要看到的,所以林若雪與匈奴之戰的這一份戰功十分重要,無論是對於隻有一個將軍虛職的林若雪來說,還是對於林若雪肚子裏孩子,都不可或缺。
在去營帳的第一天夜裏,晏時月就開始替林若雪謀劃著很久遠的未來,久到星移鬥轉海枯石爛,久到被他深埋在心底的那個會偷偷跑到他麵前偷懶睡覺的小女孩已經開始漸漸褪色、褪成了一襲紅衣舞刀弄槍英姿煞爽的大人模樣。
可是個人都是會有弱點的,林若雪現在變得再強也不過是一個普通人類,晏時月無法將林若雪變成一個不會受傷不會死亡的戰神,就隻能打起了對手的主意。與匈奴人打仗花費不了這個突然崛起的將軍多少精力,但如何在林若雪歸來匈奴戰場之前將匈奴人變得不堪一擊,確實需要晏時月好好做一番精打細算。
最初的晏時月並沒有想要針對一整個匈奴,他隻需要在匈奴被他打得即將落敗之時讓林若雪過來接手即可。這計劃簡單且穩妥,隻是這世上終究沒有太過容易的事情,仗打到一半之時匈奴那邊突然生出了一道變故。
當今在位的匈奴單於烏蒙有一個親弟弟名叫烏金,二人自小感情深厚形影不離,可二人卻在老單於撒手人寰之時為了爭奪下一任單於之位而生出了一些嫌隙。
匈奴人生活在草原之上,他們爭奪單於之位的方式簡單而粗暴,在一個空曠的草原之上搭起一個簡易擂台,二人通過擂台比武的方式定孰強孰弱,強者坐上單於之位率領匈奴人民征戰四方;弱者要麽輔佐新王要麽浪跡草原。
烏蒙和烏金二人之中更厲害的那個原本是弟弟烏金,可比武當天烏金怕真的傷了他最愛的哥哥竟在關鍵時刻調轉了短矛的方向,弟弟烏金的短矛擦著哥哥烏蒙的臉頰而過,可哥哥烏蒙的短矛卻直挺挺正中弟弟烏金的肩膀,在弟弟烏金不可置信的眼神之中,哥哥烏蒙淡然地收迴了短矛,輕飄飄丟下了一句話便轉身下了擂台,那句話便是:
“王者,舍愛棄情才能毫無弱點。弟弟能坐上匈奴第一武夫的位置,卻做不好一個王。單於之位,我比你合適。”
自那之後,烏金帶著濃濃的失望之情真的去浪跡天涯了,一連好幾年都未曾在匈奴露過麵,有人說他已經心灰意冷永不再迴匈奴了;也有人說他早已死在了匈奴某個不知名的草地之上,而殺他的人正是單於烏蒙派出的人手。兩則謠言孰真孰假無從考證,但在匈奴與中原兵力相差快要接近一半之時,烏金出現了。
烏金的出現讓匈奴人民又是喜悅又是恐慌,喜悅或是恐慌隻在烏金的一念之間。
若是烏金用他帶迴匈奴的那些由他親自培養出來的精兵參與戰爭,那麽匈奴仍有可能打敗中原占領中原的邊境,百姓自是喜悅的;可若烏金培養那些精兵是用來趁虛而入奪迴單於之位的,那匈奴就會麵臨外患內憂的動蕩局麵,百姓說他們不恐慌都不會有人相信。
匈奴大半的民眾都小看了烏金的格局,烏金是迴來同公孫將軍一起聯合擊敗中原的,包括烏蒙單於在內的所有匈奴人時至今日才明白過來那兩則謠言全都是假的,烏金從未真正恨過他哥哥烏金;烏蒙坐上了單於之位即便再舍棄情感也下不去手去對付弟弟烏金。
在匈奴為哥哥和弟弟冰釋前嫌的一片歡唿和雀躍之中,晏時月卻犯了難。
身為戰場上殺伐果斷見證了無數次血流成河的將軍,明謀、暗奪,這都是戰場上不可避免的製勝手段,更有甚者為了以少勝多或是以弱製強,還會在背地裏采取少許不那麽正當的手段。可無論是夜襲、安插探子還是一些陰損的欺騙與詭計,都是隻用於戰場、在戰場上被默許的,成王敗寇,曆史是由勝者所書寫的,勝了,那麽那些陰暗的手段並不會被後人所知曉,後人知曉的隻會是有一位驍勇善戰的將軍出奇製勝擊敗敵軍,還某個盛世朝代幾十年太平。
但……
有這樣一位將軍,卻將戰場上對付敵人的招數用來對付整個匈奴,其中就包括手無縛雞之力的平民百姓。他知道這樣做在死後是會下地獄的,可活著的他有寧願背負罪惡也不想失去的人,那麽他在活著的短短幾十年間所做的那些殘忍之事,就讓死後的他在地獄裏長長久久的贖罪吧。
一切的故事要從晏時月接替林若雪在中原邊境與匈奴打仗時說起,晏時月雖是接替了林若雪的位置,可他並沒有打算一直在這裏待到擊退匈奴為止,與其說他是自願來到的匈奴,不如說現在的狀況是林若雪懷有身孕下的不得已而為之。
晏時月心裏比任何人都要清楚,擊退匈奴的戰功必須得給到林若雪的頭上。
林若雪和蕭策兩大武將世家的聯姻本就被聖上所詬病,當初中原與匈奴的戰爭聖上之所以會派蕭策前去,就是想殺一殺蕭策和林若雪的威風。聖上的意圖直接而了當,成婚了又怎樣,隻要聖上一個不高興,蕭策和林若雪二人就可以幾年見不到一麵,聖上可以輕而易舉的讓他們成了婚還不如成婚之前那般的幸福自在。林若雪後來私自替蕭策去了前線,聖上雖然不滿卻也並未多說什麽,隻要林若雪不帶著一眾士兵打了敗仗,聖上想要離間蕭策和林若雪的目的還是達到了。
可這樣還遠遠不夠,晏時月需要為蕭策和林若雪未出世的孩子鋪墊好後路。顯然,以現在聖上對他們二人的態度,這孩子出生後若是個男孩聖上不會輕易允許林若雪的兒子接替蕭策的兵權,沒有兵權在朝堂上就沒有說話的分量,無論是想要建功立業還是出於自保,林若雪兒子的路都會難上加難;若是個女兒,憑蕭策和林若雪二人的功績很難保林若雪的女兒在十二、三歲之後能自主選擇想要嫁的人是誰,朝堂關係紛亂複雜,林若雪若是生了女兒很容易被聖上指派給一個有權有勢卻未必一心向著聖上的人為妻,作為拉攏和威懾。
這些都不是晏時月想要看到的,所以林若雪與匈奴之戰的這一份戰功十分重要,無論是對於隻有一個將軍虛職的林若雪來說,還是對於林若雪肚子裏孩子,都不可或缺。
在去營帳的第一天夜裏,晏時月就開始替林若雪謀劃著很久遠的未來,久到星移鬥轉海枯石爛,久到被他深埋在心底的那個會偷偷跑到他麵前偷懶睡覺的小女孩已經開始漸漸褪色、褪成了一襲紅衣舞刀弄槍英姿煞爽的大人模樣。
可是個人都是會有弱點的,林若雪現在變得再強也不過是一個普通人類,晏時月無法將林若雪變成一個不會受傷不會死亡的戰神,就隻能打起了對手的主意。與匈奴人打仗花費不了這個突然崛起的將軍多少精力,但如何在林若雪歸來匈奴戰場之前將匈奴人變得不堪一擊,確實需要晏時月好好做一番精打細算。
最初的晏時月並沒有想要針對一整個匈奴,他隻需要在匈奴被他打得即將落敗之時讓林若雪過來接手即可。這計劃簡單且穩妥,隻是這世上終究沒有太過容易的事情,仗打到一半之時匈奴那邊突然生出了一道變故。
當今在位的匈奴單於烏蒙有一個親弟弟名叫烏金,二人自小感情深厚形影不離,可二人卻在老單於撒手人寰之時為了爭奪下一任單於之位而生出了一些嫌隙。
匈奴人生活在草原之上,他們爭奪單於之位的方式簡單而粗暴,在一個空曠的草原之上搭起一個簡易擂台,二人通過擂台比武的方式定孰強孰弱,強者坐上單於之位率領匈奴人民征戰四方;弱者要麽輔佐新王要麽浪跡草原。
烏蒙和烏金二人之中更厲害的那個原本是弟弟烏金,可比武當天烏金怕真的傷了他最愛的哥哥竟在關鍵時刻調轉了短矛的方向,弟弟烏金的短矛擦著哥哥烏蒙的臉頰而過,可哥哥烏蒙的短矛卻直挺挺正中弟弟烏金的肩膀,在弟弟烏金不可置信的眼神之中,哥哥烏蒙淡然地收迴了短矛,輕飄飄丟下了一句話便轉身下了擂台,那句話便是:
“王者,舍愛棄情才能毫無弱點。弟弟能坐上匈奴第一武夫的位置,卻做不好一個王。單於之位,我比你合適。”
自那之後,烏金帶著濃濃的失望之情真的去浪跡天涯了,一連好幾年都未曾在匈奴露過麵,有人說他已經心灰意冷永不再迴匈奴了;也有人說他早已死在了匈奴某個不知名的草地之上,而殺他的人正是單於烏蒙派出的人手。兩則謠言孰真孰假無從考證,但在匈奴與中原兵力相差快要接近一半之時,烏金出現了。
烏金的出現讓匈奴人民又是喜悅又是恐慌,喜悅或是恐慌隻在烏金的一念之間。
若是烏金用他帶迴匈奴的那些由他親自培養出來的精兵參與戰爭,那麽匈奴仍有可能打敗中原占領中原的邊境,百姓自是喜悅的;可若烏金培養那些精兵是用來趁虛而入奪迴單於之位的,那匈奴就會麵臨外患內憂的動蕩局麵,百姓說他們不恐慌都不會有人相信。
匈奴大半的民眾都小看了烏金的格局,烏金是迴來同公孫將軍一起聯合擊敗中原的,包括烏蒙單於在內的所有匈奴人時至今日才明白過來那兩則謠言全都是假的,烏金從未真正恨過他哥哥烏金;烏蒙坐上了單於之位即便再舍棄情感也下不去手去對付弟弟烏金。
在匈奴為哥哥和弟弟冰釋前嫌的一片歡唿和雀躍之中,晏時月卻犯了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