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久,剛剛才出城的饒州城守軍,用比之前出城快數倍的速度,迅速逃迴到了城內。
經過統計,一萬剛剛出城進攻的士卒,直接減員三分之一,包括一名主將,張中方。
見此情況,金聲桓完全失去了抵抗的心思,腦海中想的全是那些可以在大雨中開火的火銃和火炮。
……………………………………………………
城外,擊潰了饒州城守軍的第一次反撲,高安並沒有太高興,隻是從主力部隊中抽調千餘人前去打掃一下戰場,畢竟雙方都是漢人,能少造一些殺戮就少造一些。
不過,高安也不是什麽聖人,他下令,若是遇見受輕傷的敵人,例如手、腳之類受傷之人,那便可以施救,若是那些被自生火銃擊中要害的敵人,例如胸口、腹部之類的,那就直接補上一刀,以免此人多受罪。
隻是,高安此等仁慈之舉,在饒州城,城牆上那些守軍士卒的眼中,可就完全是另一個樣了。
在這些守軍眼中,那些躺在地上的傷員,基本上都被補了一刀,那些人臨死前發出的絕望的叫聲和求饒聲,頓時讓不少饒州城內的守軍腳下一顫。
內心抵抗的意識,也在這也瞬間被瓦解。
城外的敵軍,不僅火器先進,還能防水,更關鍵的是,敵軍心狠手辣,連躺在地上,沒有絲毫反抗之力的傷員都不放過。
若是他們繼續與其打下去,必然是死路一條。
……………………………………………………
饒州城外。
“啟稟將軍,此番我軍隻抓到了百餘名受了輕傷的俘虜,其餘人員,大多都是胸口和腹部受到了槍擊。”
此刻,高安正聽著麾下副將匯報的戰果統計。
“嗯,知道了。”
高安揮了揮手讓副將下去,扭頭便對著身旁的江道齊,開著玩笑說道:“江兄,看來這自生火銃的命中率太高,也不是什麽好事啊,至少,咱們要少抓不少俘虜……”
江道齊自然能聽出高安開玩笑的口吻,隻是無奈的搖了搖頭,沒有迴答這個問題。
……………………………………………………
饒州城內。
城外敵軍的炮擊,依然持續著。
但金聲桓卻發現,城內大軍的士氣幾乎跌落到了穀底,特別是剛剛出城又戰敗迴來的那些人,此刻已經全然沒有一絲戰意。
“將軍,饒州城估計是守不住了,若是不早點撤,恐怕拖下去,全都跑不掉。”
僥幸逃迴來的李翼來到金聲桓身旁,小聲道。
金聲桓聞言,也默默的點了點頭,作為常年作戰的宿將,他自然明白此刻軍中的士氣低沉,隻是,這才剛開打不到一個時辰,他就輸的這麽徹底,心裏總歸有些不甘。
“將軍,城外敵軍幾乎都是步卒,大雨必然會攔阻敵軍追擊的速度,若是等到天空放晴,我軍恐怕很難全身而退。”
見到金聲桓猶豫不決,李翼再次說道。
聽到這話,金聲桓終於下定了決心,依靠大雨做掩護,放棄饒州城,從城西方向撤退。
……………………………………………………
一個時辰後,傾盆大雨停止了,天色也逐漸變得明亮起來,一絲柔和的陽光,終於是突破了黑雲的籠罩,照射到了饒州城的城牆之上。
隻見,此時的饒州城上,突然舉起了幾十麵白旗。
見此情況,炮兵指揮官立刻大聲喊道。
“停止炮擊!停止炮擊!”
正在埋頭裝填彈藥的炮兵,聽到命令後,全都疑惑的停下了手中動作。
“你去看看是什麽情況!”
高安對著身旁的一名親兵說道。
很快,那名親兵便騎著馬,來到了饒州城下。
“城外的大老爺們,別打了,別打了!城中的守軍剛剛已經打開城西的大門跑了,求你們別再打了,再打這城牆就要塌了!”
城牆上,一名舉著白旗的民夫,看到城下來人後,顫顫巍巍的喊道。
“立刻打開城門!”
親兵大聲喊道。
“知道了,知道了,請大老爺稍等,咱們這就去打開城門!”
城牆上的中年漢子聞言,立刻迴複道。
不多時,饒州城的城門打開了。
見此情景,親兵立刻打馬返迴軍陣。
很快,防守炮兵左翼的五千步兵便收到命令,開始向著城門方向移動。
一炷香後,饒州城的城牆上,豎起了‘楊’字旗幟,說明剛剛進城的五千人,已經控製了城牆。
高安和江道齊見到城牆上豎起的旗幟,這才放下心中的疑惑,指揮大軍入城。
半個時辰後,高安和江道齊已經坐在饒州府衙的大堂之上了。
……………………………………………………
“小人朱錫均,特地代表饒州百姓,感謝二位將軍拯救饒州城於危難之際。”(朱錫均,字芷湘,1616 -1698,江蘇沛縣人,官至饒州同知,甲申國難(1644年,崇禎自縊)棄官。)
大堂內,三十歲的朱錫均對著高安和江道齊,不卑不亢道。
“可是崇禎年間的饒州同知,朱錫均,朱大人。”
江道齊聞言,驚訝道。
“將軍抬舉了,陛下身亡後,小人便已棄官,早已不問官場之事。”
朱錫均拱手迴複道。
見到江道齊如此驚訝,高安便向江道齊詢問了一番,這才得知,朱錫均在擔任南豐知縣時,建義倉,修書院,征蠹役,抑豪橫,民稱頌之,乃是崇禎年間,難得一見的好官、清官。
“朱先生,敢問城內可還有叛軍遺留下來的士卒?”
高安開口詢問道。
高安和江道齊率兵入城後,隻是控製了饒州城的城牆和軍營,並沒有派兵進入城內搜索,主要還是擔心擾民。
“迴稟將軍,城內卻有四千餘叛軍逃卒,不過,這些人已經放下了武器,還請將軍念在這些人並未在城內為非作歹的份上,饒恕他們一命。”
朱錫均說完,對著高安和江道齊深深一拜。
“朱先生放心,既然這些叛軍逃卒並未做過什麽傷天害理之事,我等自然不會為難他們,不過,還請朱先生讓這些叛軍逃卒自行出來投降,以免我軍士卒入城擾民。”
對於這種好官、清官,高安自然是客客氣氣的。
畢竟朱錫均這種人,肯定會被小侯爺啟用的,今後大家大概率會是同僚。
“將軍請放心,小人這就迴去通知那些逃卒。”
說罷,朱錫均對著二人拱了拱手,轉身便走出了府衙。
經過統計,一萬剛剛出城進攻的士卒,直接減員三分之一,包括一名主將,張中方。
見此情況,金聲桓完全失去了抵抗的心思,腦海中想的全是那些可以在大雨中開火的火銃和火炮。
……………………………………………………
城外,擊潰了饒州城守軍的第一次反撲,高安並沒有太高興,隻是從主力部隊中抽調千餘人前去打掃一下戰場,畢竟雙方都是漢人,能少造一些殺戮就少造一些。
不過,高安也不是什麽聖人,他下令,若是遇見受輕傷的敵人,例如手、腳之類受傷之人,那便可以施救,若是那些被自生火銃擊中要害的敵人,例如胸口、腹部之類的,那就直接補上一刀,以免此人多受罪。
隻是,高安此等仁慈之舉,在饒州城,城牆上那些守軍士卒的眼中,可就完全是另一個樣了。
在這些守軍眼中,那些躺在地上的傷員,基本上都被補了一刀,那些人臨死前發出的絕望的叫聲和求饒聲,頓時讓不少饒州城內的守軍腳下一顫。
內心抵抗的意識,也在這也瞬間被瓦解。
城外的敵軍,不僅火器先進,還能防水,更關鍵的是,敵軍心狠手辣,連躺在地上,沒有絲毫反抗之力的傷員都不放過。
若是他們繼續與其打下去,必然是死路一條。
……………………………………………………
饒州城外。
“啟稟將軍,此番我軍隻抓到了百餘名受了輕傷的俘虜,其餘人員,大多都是胸口和腹部受到了槍擊。”
此刻,高安正聽著麾下副將匯報的戰果統計。
“嗯,知道了。”
高安揮了揮手讓副將下去,扭頭便對著身旁的江道齊,開著玩笑說道:“江兄,看來這自生火銃的命中率太高,也不是什麽好事啊,至少,咱們要少抓不少俘虜……”
江道齊自然能聽出高安開玩笑的口吻,隻是無奈的搖了搖頭,沒有迴答這個問題。
……………………………………………………
饒州城內。
城外敵軍的炮擊,依然持續著。
但金聲桓卻發現,城內大軍的士氣幾乎跌落到了穀底,特別是剛剛出城又戰敗迴來的那些人,此刻已經全然沒有一絲戰意。
“將軍,饒州城估計是守不住了,若是不早點撤,恐怕拖下去,全都跑不掉。”
僥幸逃迴來的李翼來到金聲桓身旁,小聲道。
金聲桓聞言,也默默的點了點頭,作為常年作戰的宿將,他自然明白此刻軍中的士氣低沉,隻是,這才剛開打不到一個時辰,他就輸的這麽徹底,心裏總歸有些不甘。
“將軍,城外敵軍幾乎都是步卒,大雨必然會攔阻敵軍追擊的速度,若是等到天空放晴,我軍恐怕很難全身而退。”
見到金聲桓猶豫不決,李翼再次說道。
聽到這話,金聲桓終於下定了決心,依靠大雨做掩護,放棄饒州城,從城西方向撤退。
……………………………………………………
一個時辰後,傾盆大雨停止了,天色也逐漸變得明亮起來,一絲柔和的陽光,終於是突破了黑雲的籠罩,照射到了饒州城的城牆之上。
隻見,此時的饒州城上,突然舉起了幾十麵白旗。
見此情況,炮兵指揮官立刻大聲喊道。
“停止炮擊!停止炮擊!”
正在埋頭裝填彈藥的炮兵,聽到命令後,全都疑惑的停下了手中動作。
“你去看看是什麽情況!”
高安對著身旁的一名親兵說道。
很快,那名親兵便騎著馬,來到了饒州城下。
“城外的大老爺們,別打了,別打了!城中的守軍剛剛已經打開城西的大門跑了,求你們別再打了,再打這城牆就要塌了!”
城牆上,一名舉著白旗的民夫,看到城下來人後,顫顫巍巍的喊道。
“立刻打開城門!”
親兵大聲喊道。
“知道了,知道了,請大老爺稍等,咱們這就去打開城門!”
城牆上的中年漢子聞言,立刻迴複道。
不多時,饒州城的城門打開了。
見此情景,親兵立刻打馬返迴軍陣。
很快,防守炮兵左翼的五千步兵便收到命令,開始向著城門方向移動。
一炷香後,饒州城的城牆上,豎起了‘楊’字旗幟,說明剛剛進城的五千人,已經控製了城牆。
高安和江道齊見到城牆上豎起的旗幟,這才放下心中的疑惑,指揮大軍入城。
半個時辰後,高安和江道齊已經坐在饒州府衙的大堂之上了。
……………………………………………………
“小人朱錫均,特地代表饒州百姓,感謝二位將軍拯救饒州城於危難之際。”(朱錫均,字芷湘,1616 -1698,江蘇沛縣人,官至饒州同知,甲申國難(1644年,崇禎自縊)棄官。)
大堂內,三十歲的朱錫均對著高安和江道齊,不卑不亢道。
“可是崇禎年間的饒州同知,朱錫均,朱大人。”
江道齊聞言,驚訝道。
“將軍抬舉了,陛下身亡後,小人便已棄官,早已不問官場之事。”
朱錫均拱手迴複道。
見到江道齊如此驚訝,高安便向江道齊詢問了一番,這才得知,朱錫均在擔任南豐知縣時,建義倉,修書院,征蠹役,抑豪橫,民稱頌之,乃是崇禎年間,難得一見的好官、清官。
“朱先生,敢問城內可還有叛軍遺留下來的士卒?”
高安開口詢問道。
高安和江道齊率兵入城後,隻是控製了饒州城的城牆和軍營,並沒有派兵進入城內搜索,主要還是擔心擾民。
“迴稟將軍,城內卻有四千餘叛軍逃卒,不過,這些人已經放下了武器,還請將軍念在這些人並未在城內為非作歹的份上,饒恕他們一命。”
朱錫均說完,對著高安和江道齊深深一拜。
“朱先生放心,既然這些叛軍逃卒並未做過什麽傷天害理之事,我等自然不會為難他們,不過,還請朱先生讓這些叛軍逃卒自行出來投降,以免我軍士卒入城擾民。”
對於這種好官、清官,高安自然是客客氣氣的。
畢竟朱錫均這種人,肯定會被小侯爺啟用的,今後大家大概率會是同僚。
“將軍請放心,小人這就迴去通知那些逃卒。”
說罷,朱錫均對著二人拱了拱手,轉身便走出了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