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錢廣獲得楊三生的任命,整個興海郡也順利成為明軍的囊中之物。


    王旦與李金使用的方法一樣,大張旗鼓的收複興海城,並在城內張貼告示,讓興海城中的百姓知曉,是誰把他們從倭寇的魔爪當中解解救出來的。


    處理完興海城以及興海郡的問題,已經是兩天之後了。


    隻是,目前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慶州。


    慶州作為一座內陸城市,當初並不在馮保的計劃之中,隻是因為錢廣為了讓大軍的後勤不被朝鮮人截斷,所以才攻打下來的城市。


    可在副都督楊三生下達的命令中,卻並未對慶州有所提及,因此,慶州的防務,究竟是交給蔚山郡的李金負責,還是交由興海郡的王旦負責,這就是問題的所在。


    當王旦看過朝鮮南部的地圖之後,對於錢廣攻陷慶州的做法是認同的,因為,從蔚山郡北上攻打興海郡,必須經過慶州,因此,慶州必須拿下。


    不過,對於慶州防務一事,王旦也拿不定主意,畢竟慶州也不是什麽小城,此城連接著興海郡和蔚山郡的陸路通道,其戰略地位也較為重要。


    因此,慶州的問題,目前還無法決斷,隻有等到王旦派人去詢問副都督楊三生的意見之後,再做打算。


    不過,在此之前,慶州的歸屬權必須屬於明軍,因此,王旦分出三千兵力,暫時去把慶州接管過來,至於後續的事情,等到副都督楊三生知曉後,再做安排。


    ……………………………………………………


    興海港,碼頭。


    上萬剃了頭,換了衣服的倭人正在有序的排隊登船。


    如今,心情最好的應該就屬錢廣了。


    雖然他麾下的數萬大軍被裁減至五千人,但留下的這五千人可都是被允許存在的精銳部隊,此刻,錢廣站在一艘船隻的甲板上,看著排隊登船的人群,心情卻是無比的放鬆。


    因為,從今往後,他不用再擔心自己的生命會在何時走到盡頭,更不用為了釜山港內十餘萬的倭人百姓的生計發愁。


    並且副都督楊三生還留下了他們家在釜山港的財產,讓他們家不至於淪落為普通人,這與曾經那種時刻背負著命在旦夕的生存壓力相比,已經是天大的恩賜。


    好在今日過後,過往的一切都成為了泡影,從今往後,他隻需要記得,他姓錢,乃是明軍中的一員就行了,隻要他們一家沒有反叛的心思,就能延續下去,甚至還能更進一步,因為,他手中還有五千精兵。


    ……………………………………………………


    呂宋島,小呂宋(馬尼拉),都督府。


    前段時間,楊三生為馬尼拉改名為,小呂宋。


    這也是當時絕大部分的漢人對馬尼拉的稱唿,之所以此前沒有改名,也是為了先掌控呂宋島的整體局勢,眼下,呂宋島西部的情況穩定,中部和東部的菲律賓人也逐漸接受了漢人的統治,楊三生這才改名。


    並且在往後的日子裏,菲律賓的所有城市,隻要是非漢名的城市,都會重新改為漢名。


    如今,楊三生正坐在都督府的辦公室內,看著眼前厚厚的一摞資料,一陣頭疼。


    當然,楊三生此時可不是在頭疼該給菲律賓的城市改什麽名字,而是頭疼,應該如何處理眼前這份資料中所講述的內容。


    因為,這些資料是英國人送來的,當初楊三生送走西班牙人的總督科奎拉後,又通知英國人把這些西班牙人的船隻給劫了,這不,英國人不僅把西班牙人的船隻給成功截獲,還送給他一份大禮。


    “三宣六慰?東籲王朝?”


    楊三生喃喃道。


    這份由英國人送來的資料,正是關於東籲王朝的資料。


    ……………………………………………………


    明朝時期所謂的三宣六慰,指的是:雲南三個宣撫司:南甸、幹崖、隴川。


    雲南六個宣慰司:孟養、車裏、木邦、緬甸、老撾、八百大甸。


    這九個地方,合稱為‘三宣六慰’。


    這三宣六慰是在明洪武年設立的,也就是從說,從老朱家第一代人,朱元璋開始,緬甸、老撾等地就是漢人的地盤,隻不過,當時明朝實行的是羈縻政策,隻在雲南腹地設立府、州、縣,並派官員管理和駐軍,而孟養、車裏、木邦、緬甸、老撾、八百大甸等地,則由當吐司實行世襲統治,朝廷不駐軍,不派官。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明朝嘉靖時期,緬族建立的東籲王朝崛起,三宣六慰就遭到了東籲王朝的不斷蠶食和侵吞。(東籲王朝,中國史籍稱其為冬烏、東胡、底兀剌,嘉靖、萬曆年間又譯作洞烏、洞吾、洞武、蠻東)


    直到萬曆年間,東籲王朝的入侵越來越過分,三宣六慰開始派人向明朝求援,隨後,明朝與東籲王朝經曆了二十四的戰爭,致使處在前線的整個雲南省民不聊生。


    而戰死於朝鮮露梁海戰的鄧子龍將軍,在此之前,也是在雲南長期與東籲王朝作戰。


    萬曆十八年(1590年),寧夏發生哱拜叛亂、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成秀吉發兵進攻朝鮮,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播州土司楊應龍叛亂。


    這三次出征統稱為,萬曆三大征。


    萬曆三大征,耗空了明朝的家底,更是為明朝滅亡埋下了伏筆。


    因此,當時的明朝麵對哱拜叛亂和朝鮮戰爭,再無餘力繼續對雲南的東籲王朝用兵,轉而采取了戰略收縮的策略,開始修築城牆。


    自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開始,在雲南巡撫陳用賓的主持下,明朝沿著南甸、幹崖以及隴川三個宣撫司的邊界,依托山勢天險,修建了神護關、萬初關、巨石關、銅壁關、鐵壁關、虎踞關、漢龍關、天馬關等八座關隘。


    這八座關隘的建成,已經預示著明朝在西南的實際統治範圍,被劃在八關之內的三個宣撫司被視為大明國土。


    而被劃分在關外的六個宣慰司,孟養、車裏、木邦、緬甸、老撾、八百大甸,則成了化外之地。


    ……………………………………………………


    如今,孟養、車裏、木邦、緬甸、老撾、八百大甸,這六個明朝曾經的宣慰司早已成為東籲王朝的地盤,並且早在1627年,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就在東籲王朝設立了分公司。


    而讓楊三生頭疼的則是,西班牙總督,科奎拉懇求荷蘭人主動牽線搭橋,鼓動東籲王朝與後黎朝鄭氏聯合,圖謀後黎朝阮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凜冬長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柿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柿餠並收藏凜冬長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