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陳群認為所有的州牧俸祿同等,以及所有的地方郡守、地方縣令俸祿同等,是不太合理的。


    例如作為揚州政治中心的九江郡的九江太守,和廬江郡的廬江太守領的是一樣的太守俸祿,


    兩者要治理的地區都相差不大,可要論管理難度以及對朝廷作出的貢獻,無疑是九江郡靠前。


    再比如拿青州和新州西域比,整個青州還沒有西域的其中一個郡大。


    管理青州的青州牧賈詡肯定比管理西域州的西域州牧龐統要輕鬆的多。


    所以陳群認為,可以新立九品官人製,一品為大,九品入門。


    將朝廷上下大小官員進行評估分品,詳細分級,盡量合理分配俸祿的同時,也能給予從政者們看得清的上升空間。


    陳渢聽罷,思緒片刻後,倒覺得可行,於是向陳群開口:“嗯…朕批準了,官員們的評估分品以及落實等具體內容,由你去執行。”


    陳群見自己的決策被通過,也是欣喜,隨即拱手領旨:“臣定將不負陛下所望!”


    皇位上的陳渢隨即看向兩位丞相,道:“期間兩位丞相務必多多相助陳司徒,有何問題你們仨可互相商議解決。”


    “諾!!”


    這一年不在,朝廷內堆了不少需要上奏陳渢由他這位皇帝來作決定的事務。


    曹、諸兩位丞相處理的多是天漢尋常內政,以讓天漢穩定運行為主。


    而那些可能會影響天漢未來走向的重要決策,他們可不敢擅自定奪,必須上奏皇帝由最高領袖陳渢來進行取舍。


    接下來的司空橋公、太常荀彧等文官一個接一個的啟奏,說的是關於沿海一帶再建數個大型碼頭、興建印刷廠等事務。


    天漢的造紙技術,在陳渢還是徐州牧的時候,就憑借著前世的記憶加上在陳群等人的協助下創造了出來。


    如今經過數年的發酵,這些文官們又給陳渢帶來了驚喜。


    文官們竟然在紙和墨的支撐下,進一步觸摸到了實行大量印刷的門檻。


    這不禁讓陳渢想起了前世在網絡上瀏覽到的一句話:古人是古,而不是土。


    古人的智慧,是真的在線。


    想到這,陳渢突然冒出了念頭:眼下內陸太平,或許…應該將一部分重心放在發展上,鼓勵這群文官搞搞發明啥的,說不準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連連。


    嗯…有搞頭,說幹就幹。


    如此想完,陳渢隨即向百官道:“朕決定組建一個專門負責搞研發與創新的部門,征召全國各行各業中最頂尖的人才一同處事,為朕研發出有利於推動天漢進步之物,眾愛卿覺得如何?”


    眾百官相視一看,想著現今他們天漢的國庫還算充足,這組建一個新的負責搞研發與創新的部門,應是不難。


    而且搞出新發明,對天漢有利讓天漢富強,那他們這些作為天漢中流砥柱的文武百官自然也能受益,於是百官們紛紛附議。


    “臣沒有意見。”


    “臣覺得可行。”


    “臣也覺得可行。”


    陳渢見眾臣同意,便果斷拍了扳:“行,那就這麽說定了,孔明啊,這件事就交由你去執行吧。”


    諸葛亮:(●—●)?


    “臣領旨。”


    諸葛亮一懵,但還是連連拱手領了旨,誰讓他貴為天漢右丞相呢,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幹就完了。


    而後,陳渢向左邊一排以左、右丞相曹操和諸葛亮為首的文官問道:“你們還有要上奏的嗎?”


    眾文臣搖頭沉默。


    “那好,現在來聽聽朕的武將們有何啟奏吧。”


    說罷,陳渢轉頭看向了右排以大將軍呂布為首的眾武官。


    作為天漢大將軍的呂布,如果沒有戰事發生的話是要留在洛陽參加朝會的。


    除了在外出征的驃騎將軍趙雲沒在之外,車騎將軍張繡、衛將軍劉備等武官都在。


    早已按耐不住的大將軍呂布見皇位上的陳渢終於是看向了他們武官這邊後,立即拱手上前:


    “稟陛下,容臣先向您匯報一下我天漢南方戰區的軍事。


    早在一個月前,陛下您還在從西域迴歸洛陽趕路之時,


    孫太尉與周太尉所率領的南洋艦隊就已經憑借著我天漢先進的艦船以及精良的裝備,沒有任何意外的拿下了夷洲。


    目前的南洋艦隊正在夷洲停留休整,下一步將配合南方戰區的陸地軍隊繼續南下征服中南半島。


    在此之前,對於剛拿下的夷洲該如何管理,是新建成郡,亦或為州,則需要陛下來定奪。”


    陳渢聽罷,想了想後,開口:“還是將夷洲改名為夷郡吧,歸屬揚州管轄。”


    夷洲(古代台灣),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目前無論是領土麵積還是人口方麵,都達不到一個州的水平。


    而且以後還要不斷的開疆擴土,要新封的地方還有很多,還是先改為郡吧,等以後夷郡的人口和經濟上去了,再重新上升為州也不遲。


    陳渢繼續道:“至於夷郡太守的位置…對了,吾義弟孫權,現身處何職啊?”


    呂布答:“迴陛下,仲謀目前正跟隨孫太尉一起出征,是為南洋艦隊軍中一都尉。”


    仲謀(孫權的字),也就是指孫權,按照呂布所說,現在的孫權正跟隨他哥孫策一起出征,是南洋艦隊的一名都尉。


    孫權作為孫策的弟弟,自然也是陳渢的半個義弟,對於孫權,陳渢倒與其見過了幾迴。


    以前陳渢與孫策在諸侯混戰中起家時,年幼的孫權沒有跟隨,一直留在揚州當留守兒童。


    現在的孫權已然長大,被他哥孫策征任為了貼身都尉,跟隨孫策出征曆練。


    “都尉?這小子一個政治方麵的人才,跑去軍隊曆練啥子,咋滴,還想當孫十萬呢。”


    陳渢連連向諸葛亮道:“孔明,過後你替朕擬一道聖旨,調任孫權為夷郡太守,讓他脫離軍隊管理夷郡去。”


    陳渢心想:孫十萬這人吧,口風雖然極差,統帥方麵也近乎為零。


    但上帝為他關了一道門的同時,倒也為他開了一扇小窗,他的政治能力還是及格的。


    誰讓自己和孫策是結義兄弟呢,孫權也算是自己的弟中弟,還是給他鋪正一下道路吧。


    諸葛亮:(●—●)?


    不是陛下,雖然臣很感激陛下能夠從人群中一眼相中於臣,但還請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臣啊喂,可以讓左丞相曹操也分擔一下。


    “諾!”


    內心波瀾的諸葛亮一如既往的表麵平靜的拱手領旨。


    亮亮心裏苦,但亮亮不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因長得帥被小喬撿迴了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魁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魁守並收藏三國:因長得帥被小喬撿迴了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