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於徐、揚、交三州建立新學府,命陳群、華歆為典法中郎將、典文中郎將。孫乾、顧雍、許靖呂範為輔書四校尉,負責管理三州學府事務。”


    “謝主公,我等定將不負主公所托!”


    陳渢倒也想封陳群為太尉司空啥的,可他現在不是皇帝而是將軍與州牧,隻好先武職文用了。


    現在還沒到稱帝的合適時機,前世的袁術嘎這麽快就是稱帝過早,陳渢可不想自己這麽早成為眾矢之的被群毆。


    陳渢心想:如今徐、揚、交三州到手,糧食與軍事方麵暫不用愁,自然是要從文學上動工。


    所以陳渢準備將先前係統給的十座學府,三座建在徐州、三座建在交州、四座建在揚州。


    至於學府的運行模式,則參考前世的大學,學府建立後,各州各士族的子弟可以挑選時間入府聽課,也可以與各士族子弟入府互相交流,提供住宿,但不強迫住宿,采取自由輕快的留學製度,以人為本,主張先育人再傳學。


    就相當於陳渢給當今天下所有的知識分子提供了十個安全且舒適的場所,沒啥條件限製,覺得自己行的知識分子隨時可以前來參加聽講或者文化論道。


    加上現在徐、揚、交三州如此安穩,相信會不斷吸引來感興趣的知識分子參觀與入住,如此一來,這天下的知識分子將會源源不斷的朝陳渢這邊靠攏,有這些知識分子的帶動,徐、揚、交三州要想不繁榮起來都難。


    而這些學府的教書先生,陳渢交給了陳群和華歆去挑選,主要他們也認識很多學識淵博的朋友,加上有擁有知人之明天賦的陳群在,挑選出來的教書先生品行應該可以過關。


    揚州


    九江學府


    為了建立學府的陳渢,親自跑完了一趟交州和揚州,最終將揚州的九江學府確認為了十座學府的總部。


    “主公,這學府建好了,學府門前的對聯還得由您來提筆。”陳群向陳渢道。


    “嗯…容我想想……”陳渢思緒片刻,道:“就叫文能提筆安天下,武可上馬定乾坤吧。”


    文能提筆安天下


    武可上馬定乾坤?


    陳群華歆等人聞之皆是震撼,好霸道好有血性的對聯!


    “學府第一規:『為華夏之崛起而讀書。』”


    為華夏之崛起而讀書?!


    陳群華歆等人再次感到震撼,他們本以為陳渢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才建立的學府,沒想到,竟是為了如此遠大的理想,簡直稱得上是一位偉大的聖賢啊!


    陳群佩服的拱手道:“主公之誌,著實令我等望塵莫及,欽佩不已!”


    【叮咚,檢測到陳群對宿主的忠誠度發生變化,忠誠度由89上升到了90死忠。】


    【叮咚,檢測到華歆對宿主的忠誠度發生變化,忠誠度由71上升到了90死忠。】


    【叮咚,檢測到孫乾對宿主的忠誠度發生變化,忠誠度由77上升到了85。】


    【叮咚,檢測到…………】


    嗯?什麽鬼?


    這幫人怎麽突然一下忠誠度都提高了?


    陳渢疑惑:這對聯和府規單純就是自己一下想到覺得合適就說出來了,自己建這些學府,主張學子們不單單要學文,還要學武,學君子四德,文武兼修,所以讓學子們以文能提筆安天下,武可上馬定乾坤為目標去奮鬥,沒得毛病吧?


    至於為華夏之崛起而讀書,這就是想凝聚各州學子的信仰,萬眾一心,好方便助自己問鼎中原而已。


    沒想到還意外的讓陳群和華歆達到了死忠?血賺…………


    兗州


    許昌


    曹洪率軍西迎天子東歸洛陽後,破爛不堪的洛陽已經不太適合天子居住,這時,曹操手下謀臣董昭,建議曹操帶天子遷都許昌。


    曹操同意了,把天子劉協遷往了許昌,還十分不要臉的讓劉協給他自己封了個大將軍(東漢武官之首,全國最高軍事統帥)。


    手握天子,總攬朝政的曹操這下也是徹底風生水起了起來,自知徐州的陳渢不太好惹,為了暫時結好陳渢,於是上奏給陳渢封了個鎮南將軍(四鎮將軍之一,乃重號將軍,比蕩寇將軍等雜牌將軍好億點。)


    與陳渢結好後,曹操磨刀霍霍,開始向西方擴張,親率大軍討伐割據宛城的張繡。


    得知曹操攻來,張繡的謀士賈詡勸張繡歸降曹操,張繡聽從,率眾投降了曹操。


    曹操甚為歡悅,讓大部隊原地駐紮,領兩千將士進入宛城接受張繡的投降。


    一進到宛城,近些日吃多了羊腰子有些上火的曹操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


    “此城中可有妓否?”


    曹操的侄子曹安民一聽,立即識趣的跑去為曹操尋找起了美味人妻。


    要說這曹安民打仗雖然不行,眼光卻是真的犀利,這一找,直接把張繡的嬸嬸鄒氏給擄到了曹操的營帳。


    這事被張繡知道後,讓張繡十分惱恨:“好你一個曹操!我真心歸順,你卻辱我嬸嬸,士可忍,孰不可忍!”


    惱羞成怒的張繡聽用賈詡的計謀,在曹操泄火泄到一半的時候,舉兵偷襲曹操。


    曹操大驚,連忙提起褲子就往營帳外跑。


    此時曹操的大部隊都在宛城數十裏之外,在宛城內的曹軍隻有兩千,而張繡軍足有兩三萬眾。


    加上偷襲前賈詡還讓人灌醉了曹操手下大將典韋,以防萬一甚至還拿走了典韋的兵器,這場偷襲戰,怎麽看曹操都應該是插翅難逃,就連賈詡也是這麽認為的。


    “典韋在此,爾等安敢傷我主!!!”


    誰曾想曹操手下喝醉了的典韋在沒有武器的情況下,竟然拎起兩具士兵的屍體當做武器,如戰神下凡般勇猛,掄著屍體一砸就是一大片死傷,硬是在張繡軍中為曹操殺開了一條血路。


    雖然殺開了條路,但此時曹操的坐騎絕影早已被張繡軍射死,沒有了馬的曹操僅憑兩條小短腿走的極慢。


    “父親且上馬先走,孩兒隨後就來!”


    危難之際,曹操的長子曹昂將自己的座騎戰馬讓給了曹操,曹操急連翻身騎上曹昂的戰馬,狼狽的向城門狂奔。


    曹昂則與典韋步行護送著曹操離開:“典將軍,比比看誰殺敵更甚!”


    典韋大笑:“哈哈,公子,吾也正有此意!”


    最終,這場宛城之戰,曹軍大敗,曹操九死一生的逃出宛城,其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於此戰被殺,猛將典韋戰死。


    曹操這心血來潮的一炮,不僅葬送了隨他進入宛城的兩千將士,更是害死了手下三賢


    此三賢分別為曹昂、典韋、外加一匹………絕影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因長得帥被小喬撿迴了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魁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魁守並收藏三國:因長得帥被小喬撿迴了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