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攆上山打柴的王小四,憤憤不平,一路上嘴裏不停地嘀嘀咕咕,覺得爸媽虧待了自己。
同樣是上班的人,爸媽總愛指使自己幹這幹那,可對王小六卻視而不見,哪怕他閑在家裏唿唿睡大覺,也不會說一句,反而叫自己小點聲,別吵醒王小六。
爸媽如此偏心,咋能不叫王小四耿耿於懷。
人就是這麽奇怪,楊愛娣偏心王小七和王小妹不是天兩天,常常當著幾個兒子的麵,給他倆開小灶。哪怕年紀不小了,也不舍得讓他倆下地幹活。
王小四雖然也嫉妒,卻沒有過分的難過。
可是他見不得,爸媽對王小六好一點,其實好這一點,也沒損害到王小四的利益,而且是人家王小六自己爭取來的,但他就是感到心裏火燒火燎的難受。
比如今天,王小七和王小妹還在炕上沒起,他們卻遭到楊愛娣的一頓斥罵,嫌他們太懶,怪他們動作慢,不停聲的罵到他們走出家門。
王小四越想越憋屈,可他的憋屈感,卻不是因為王小七和王小妹不幹活引起的,完全是想到王小六不用幹活,才產生的負麵情緒。
他四下瞅瞅,見沒人注意自己,哧溜一下鑽到偏僻處,打算貓著,躲避幹活。
胡巧玲跟他是同樣的打算,更巧合的是,她和王小四選擇了同一個地方。
而當兩人在這個地方四目相對時,竟然升起別樣的情愫。
王小四對胡巧玲有好感,在那個對方和二流子起衝突的夜晚,王小四對她動了心。這是他第一次喜歡上一個女孩子,但也是在這個夜晚,他同時發現,對方似乎看上了自己的兄弟——王小六。
他對此深惡痛絕,有種既生亮何生瑜之感,堅定認為,王小六生來就是克自己的。
因為胡巧玲竟然眼瞎的看上了王小六,王小四心裏有些膈應,便遲遲沒有行動。
可同時心裏心裏升起一股隱秘的念頭,如果本來喜歡王小六的人,最後嫁給了自己,那是不是意味著,自己比王小六更加招女人喜歡,比王小六優秀呢?
抱著這樣的心思,胡巧玲在自己上下班的路上與自己偶遇,他一邊在心裏膈應胡巧玲不幹淨了,一邊又黏黏糊糊和她勾搭著。
說實話,王小四是個陰險惡毒之人,偏偏做事不幹脆,拖泥帶水不說,還習慣疑神疑鬼,往往錯失良機。
在男女之事上,他同樣如此做派。
否則按照他的想法,既然想要娶了胡巧玲,叫王小六知道,自己比他更優秀,最該做的應該是,應該是想方設法將胡巧玲弄到手,然後故意去王小六的麵前,顯擺自己的能耐。
可他雖然有點喜歡胡巧玲,等到他從村長那裏得到準信,秋收過後,自己可以去小學教書,心裏又發生了一點點微妙的變化。
王小四自認是個有了身份的人,對胡巧玲喜歡過王小六的事情,越發在意。
而且胡巧玲被二流子抓過的事,叫他打心底裏開始嫌棄胡巧玲。
雖然聽別人說,她並沒有受到實質性的傷害,但他就是嫌棄上對方,更準確的說是厭惡,認為她不自愛,不檢點,才招惹上二流子這樣的人。
讓人無語的地方是,王小四心裏嫌棄胡巧玲,人家找他時,他又心中暗爽,沒說過一句拒絕的話。
至於胡巧玲為啥看上了王小四,還要從她被抓說起。
二流子事件發生後,胡巧玲的日子越發不好過,她急於擺脫這種生活,所以對找個男人嫁了,越發上心。
縱觀整個青山村,條件最好的,便是王小六,於是她更加急迫的搞定王小六,叫自己過上好生活。
可由於王小六和王小五同進同出,又經常出差,她蹲守了一段時間,很難找到機會和王小六接觸。
胡巧玲找不到機會和王小六單獨相處,於是迅速的將目光轉向了王小四。
之所以把目標轉向了王小四,是她綜合考量後的結果。
再說白點,就是矮子裏拔大個,沒魚蝦也行。
她可是個行動派,前一天轉移了目標,第二天就在王小四放學的路上,按照老辦法,一不小心,撞倒在王小四的懷裏,然後順理成章,與王小四有了來往。
接下來,她找機會和王小四談一談心中的迷茫,抑鬱的心情,迷惘的未來,傷心難過等等方麵的話題。
胡巧玲很小就知道如何和男孩子相處,說哪些話,會讓男孩子心疼自己,憐惜自己,進而喜歡上自己。
其實她早就給自己找了一個,有實力的男朋友,隻等著兩人成親,就能過上夢想中的好生活。
可惜沒料到,男方父母不同意這門親事,又不想招來自家兒子的埋怨,於是給了胡巧玲爸媽一大筆錢,讓他們想辦法解決胡巧玲。
胡巧玲爸媽見錢眼開,收了錢,立刻背著胡巧玲給她報了下鄉,等她聽到信兒,已經來不及了。
下鄉之前,男朋友還信誓旦旦的說,他一定會想辦法,把她弄迴去。
下鄉之後,她隻接到對方郵來的一封信,在信裏嘰嘰歪歪半天,告訴自己,他爸媽不同意兩人的婚事,他無法違背父母的意願,隻能忍痛和自己分手。
麻蛋,真是個賤人!
胡巧玲在心裏痛罵無情男,本來還傷心難過於自己失去的感情,卻在辛苦的勞作中,迅速拋掉這點煩惱,開始為擺脫繁重的勞動,看上了王小六。
如果不是時運不濟,叫胡巧玲接連碰上了狠心的爸媽,沒有當擔的對象,下鄉後又遭遇了被二流子抓走的事情,她這樣的人,絕對會越混越好。
如今龍遊淺灘,虎落平陽,她也能審時度勢,快速的篩選出對自己有利的人選,打算靠著嫁人去過上好生活。
不說她的做法是否正確與合理,隻談她在很短的時間裏,一邊接受了自己的處境,一邊找到了脫身的辦法,隻這一點,就叫不少人值得學習和借鑒。
胡巧玲是個徹徹底底的利己主義者,這樣的人,無論落到何種地步,過得都不會太差。
如果她能改掉,找個男人做依靠的想法,純靠自己去拚搏,肯定也會很成功。
可惜,胡巧玲沒有自己去奮鬥的打算,所以找上比村裏靠種地吃飯的農民,強上不少的王小四,就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同樣是上班的人,爸媽總愛指使自己幹這幹那,可對王小六卻視而不見,哪怕他閑在家裏唿唿睡大覺,也不會說一句,反而叫自己小點聲,別吵醒王小六。
爸媽如此偏心,咋能不叫王小四耿耿於懷。
人就是這麽奇怪,楊愛娣偏心王小七和王小妹不是天兩天,常常當著幾個兒子的麵,給他倆開小灶。哪怕年紀不小了,也不舍得讓他倆下地幹活。
王小四雖然也嫉妒,卻沒有過分的難過。
可是他見不得,爸媽對王小六好一點,其實好這一點,也沒損害到王小四的利益,而且是人家王小六自己爭取來的,但他就是感到心裏火燒火燎的難受。
比如今天,王小七和王小妹還在炕上沒起,他們卻遭到楊愛娣的一頓斥罵,嫌他們太懶,怪他們動作慢,不停聲的罵到他們走出家門。
王小四越想越憋屈,可他的憋屈感,卻不是因為王小七和王小妹不幹活引起的,完全是想到王小六不用幹活,才產生的負麵情緒。
他四下瞅瞅,見沒人注意自己,哧溜一下鑽到偏僻處,打算貓著,躲避幹活。
胡巧玲跟他是同樣的打算,更巧合的是,她和王小四選擇了同一個地方。
而當兩人在這個地方四目相對時,竟然升起別樣的情愫。
王小四對胡巧玲有好感,在那個對方和二流子起衝突的夜晚,王小四對她動了心。這是他第一次喜歡上一個女孩子,但也是在這個夜晚,他同時發現,對方似乎看上了自己的兄弟——王小六。
他對此深惡痛絕,有種既生亮何生瑜之感,堅定認為,王小六生來就是克自己的。
因為胡巧玲竟然眼瞎的看上了王小六,王小四心裏有些膈應,便遲遲沒有行動。
可同時心裏心裏升起一股隱秘的念頭,如果本來喜歡王小六的人,最後嫁給了自己,那是不是意味著,自己比王小六更加招女人喜歡,比王小六優秀呢?
抱著這樣的心思,胡巧玲在自己上下班的路上與自己偶遇,他一邊在心裏膈應胡巧玲不幹淨了,一邊又黏黏糊糊和她勾搭著。
說實話,王小四是個陰險惡毒之人,偏偏做事不幹脆,拖泥帶水不說,還習慣疑神疑鬼,往往錯失良機。
在男女之事上,他同樣如此做派。
否則按照他的想法,既然想要娶了胡巧玲,叫王小六知道,自己比他更優秀,最該做的應該是,應該是想方設法將胡巧玲弄到手,然後故意去王小六的麵前,顯擺自己的能耐。
可他雖然有點喜歡胡巧玲,等到他從村長那裏得到準信,秋收過後,自己可以去小學教書,心裏又發生了一點點微妙的變化。
王小四自認是個有了身份的人,對胡巧玲喜歡過王小六的事情,越發在意。
而且胡巧玲被二流子抓過的事,叫他打心底裏開始嫌棄胡巧玲。
雖然聽別人說,她並沒有受到實質性的傷害,但他就是嫌棄上對方,更準確的說是厭惡,認為她不自愛,不檢點,才招惹上二流子這樣的人。
讓人無語的地方是,王小四心裏嫌棄胡巧玲,人家找他時,他又心中暗爽,沒說過一句拒絕的話。
至於胡巧玲為啥看上了王小四,還要從她被抓說起。
二流子事件發生後,胡巧玲的日子越發不好過,她急於擺脫這種生活,所以對找個男人嫁了,越發上心。
縱觀整個青山村,條件最好的,便是王小六,於是她更加急迫的搞定王小六,叫自己過上好生活。
可由於王小六和王小五同進同出,又經常出差,她蹲守了一段時間,很難找到機會和王小六接觸。
胡巧玲找不到機會和王小六單獨相處,於是迅速的將目光轉向了王小四。
之所以把目標轉向了王小四,是她綜合考量後的結果。
再說白點,就是矮子裏拔大個,沒魚蝦也行。
她可是個行動派,前一天轉移了目標,第二天就在王小四放學的路上,按照老辦法,一不小心,撞倒在王小四的懷裏,然後順理成章,與王小四有了來往。
接下來,她找機會和王小四談一談心中的迷茫,抑鬱的心情,迷惘的未來,傷心難過等等方麵的話題。
胡巧玲很小就知道如何和男孩子相處,說哪些話,會讓男孩子心疼自己,憐惜自己,進而喜歡上自己。
其實她早就給自己找了一個,有實力的男朋友,隻等著兩人成親,就能過上夢想中的好生活。
可惜沒料到,男方父母不同意這門親事,又不想招來自家兒子的埋怨,於是給了胡巧玲爸媽一大筆錢,讓他們想辦法解決胡巧玲。
胡巧玲爸媽見錢眼開,收了錢,立刻背著胡巧玲給她報了下鄉,等她聽到信兒,已經來不及了。
下鄉之前,男朋友還信誓旦旦的說,他一定會想辦法,把她弄迴去。
下鄉之後,她隻接到對方郵來的一封信,在信裏嘰嘰歪歪半天,告訴自己,他爸媽不同意兩人的婚事,他無法違背父母的意願,隻能忍痛和自己分手。
麻蛋,真是個賤人!
胡巧玲在心裏痛罵無情男,本來還傷心難過於自己失去的感情,卻在辛苦的勞作中,迅速拋掉這點煩惱,開始為擺脫繁重的勞動,看上了王小六。
如果不是時運不濟,叫胡巧玲接連碰上了狠心的爸媽,沒有當擔的對象,下鄉後又遭遇了被二流子抓走的事情,她這樣的人,絕對會越混越好。
如今龍遊淺灘,虎落平陽,她也能審時度勢,快速的篩選出對自己有利的人選,打算靠著嫁人去過上好生活。
不說她的做法是否正確與合理,隻談她在很短的時間裏,一邊接受了自己的處境,一邊找到了脫身的辦法,隻這一點,就叫不少人值得學習和借鑒。
胡巧玲是個徹徹底底的利己主義者,這樣的人,無論落到何種地步,過得都不會太差。
如果她能改掉,找個男人做依靠的想法,純靠自己去拚搏,肯定也會很成功。
可惜,胡巧玲沒有自己去奮鬥的打算,所以找上比村裏靠種地吃飯的農民,強上不少的王小四,就是理所當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