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兵困上庸
三國:化身孫策,從占荊州開始 作者:衛源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了襄陽城附近,黃忠領一半軍士走旱路去,而周瑜則統率水軍沿江而下。
麵對來勢洶洶的周瑜的艦陣,周倉不得不調轉船頭勉強應戰,可他的水軍適才剛被魯都督攪擾了心誌,哪裏還有戰力來敵周都督?
兩軍剛一相交,周瑜便摧枯拉朽般將周倉的船隊擊潰,周倉見大勢已去欲上岸投關羽,可岸上早已重兵把守,他便隻得找了一偏僻小路朝大營方向逃遁而走。
而當黃忠統領的旱路一路抵達襄陽城下時,見關羽正與魏延龐德二將鏖戰。
黃忠當即揮舞大刀直奔關羽而去。
關羽此刻也注意到身後有軍隊襲來,見為首一員大將白發蒼髯,倒拖鳳嘴刀,心中大驚:看來是那孫策麾下的黃忠到了!龐德和魏延我已應付吃力,再來個黃忠,可如何脫身?況且平兒還在大營內未知生死!
這麽想著,關羽掄圓了偃月刀奮力掃向魏延和龐德,兩人見狀,紛紛揮刀格擋。
趁著二人格擋的間隙,關羽撥轉赤兔馬準備翻身迴營,不想,黃忠已然攔住了去路。
關羽不敢戀戰,於是攢足力氣作勢朝著黃忠殺去,欲效仿斬華雄誅顏良之時,一招製敵。
可黃忠自非華雄顏良可比,況且,關羽此刻心神不定,黃忠卻是成竹在胸。
隻見關羽縱馬飛身瞬間便已來到黃忠身前,同時手中青龍偃月刀也疾風般朝黃忠脖頸處砍去。
黃忠年事已高但身手依然矯健,他一個閃身便躲過了關羽的攻勢,同時手中鳳嘴刀則順勢自下而上劃向關羽。
關羽自然不是浪得虛名,雖然此刻已是身心俱疲,可刀上的功夫絲毫沒落下,麵對黃忠這出其不意的一刀,他翻身揮刀一壓便化解了自己的險境,同時他胯下的赤兔馬已然越過了黃忠一個身位。
顯然,關羽此刻並無心與黃忠交戰。
而黃忠被關羽這一砍一壓之間所展現出來的功夫也是深深震撼:沒想到這關羽如此不利的困境之中,尚有此等身手和氣力!“漢壽亭侯”之稱,當真是名不虛傳!
一個是不願趁人之危,再一個也深知關羽赤兔馬速度極快,黃忠便不再追趕關羽,隻是領著軍隊朝著關羽的殘軍殺去。
見到黃忠領兵趕來,魏延和龐德大喜過望,於是也各自率兵清剿殘餘敵軍。
關羽一路飛奔至大營處,隻見營中已然是戰火彌漫,狼煙遍地。他慌忙往營寨內衝,隻見周倉一臉狼狽的帶著被幾個侍衛攙扶著的關平奔逃出來。
周倉一見關羽,頓時眼放精光的奔至關羽馬前跪伏於地哭嚎道:“軍侯!我水軍被周瑜所破,軍營又遭襲,我正欲帶著大公子逃往上庸,所幸得見軍侯!”
“快扶平兒上馬!”關羽見關平箭傷未愈,趕忙伸手去拉關平。
待關平坐上馬背後,關羽這才反應過來:“周瑜?!周瑜從何而來?又為何能破我水軍?!”
“聽些逃亡的兵卒說,房陵港已被周瑜攻破,糜芳、傅士仁盡皆投降了周瑜,周瑜的船隻正是那房陵港中的!”
“這兩個逆賊,我早該處置了他們!哎!”關羽不由大怒,手指也攥的嘎嘎作響,然後突然想到了什麽,“可有上庸城趙累和王甫的消息?!”
“這倒沒有!”周倉迴道,“不過那城中魯肅的軍士適才一直再喊什麽‘漢中被圍,上庸歸吾’的話,未知確否?”
“那是那魯肅的攻心之計!”關羽恨恨道,“我素知趙累王甫二人忠心耿耿且謹慎敦厚,既無他們消息,想那上庸應還未淪陷,你快隨我趕往上庸,襄陽敵兵甚眾,待他日再圖!”
正欲策馬西進,關羽又察覺伊籍沒了蹤影,奈何身後殺喊聲此起彼伏,他隻得領著周倉一眾,帶著關平朝上庸城奔去。
上庸城此時雖然並未被攻破,可已被鐵桶合圍,趙累王甫二人於城上不分日夜嚴密守禦。
關羽此刻身邊隻有包括周倉在內的十幾騎了,見東門城下駐紮著軍隊,關羽這才放心,他知道既然有軍隊駐紮,城必未破。
“趙累王甫速速開門,我乃漢壽亭侯關羽!”
隻見關羽如神兵天降般突然駕馬直奔城東門,口中還不住的唿嘯著,同時那青龍偃月刀正在關羽的雙手揮舞下左劈右斬!
那城下的軍士被關羽的氣勢所震懾,盡皆不敢近前攔阻,偶有幾個膽子大的想揮矛刺馬,那哪知那赤兔寶馬身形矯健,幾隻探頭伸來的長矛,被赤兔馬飛奔的蹄子或踩踏或踢斷,赤兔馬竟毫發無傷。
而兩個軍官模樣的人,欲並馬攔路,可關羽隻一刀劃過,兩人便身首分離,命喪馬下,其餘軍士皆被驚的目瞪口呆,紛紛向後避讓。
東城樓上負責的人正是王甫,聽聞關羽的唿嘯之聲,又見其正領著一眾騎兵衝陣前來,頓時來了精神。
王甫一麵讓城頭弓箭手拉弓作勢以掩護關羽,一麵忙不迭奔下城樓去給關羽等人開門。
在關羽的威勢震懾之下,一行騎兵得以順利入城。
可入城之後,關羽一眾卻又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
城中兵士雖有幾千人,可糧草即將耗盡,上庸城小,城中也並無餘糧,這意味著若沒有救援,眾人隻能被餓死。而周瑜和黃忠此刻也馬不停蹄的朝上庸殺來,一旦到達上庸城下,就連突圍的機會都沒有了。
可比這更讓人絕望的是,已有傳聞說漢中已然失守,劉備下落不明!上庸很可能已經是劉備勢力的最後一城!
得知此事,關羽震驚到無以複加:“為何一夜之間,我軍竟然已窮途末路?!成都呢?!漢中呢?!長安呢?!襄陽呢?!”
這些本都該屬於他們大漢的城池,竟如同鏡花水月般在關羽眼前消失。
“不可能!”關羽迴過神來,“我兄長身邊有三弟和子龍,再不濟還有諸葛軍師和孟起,怎麽可能兵敗?!這定然又是那孫策的詭計!”
麵對來勢洶洶的周瑜的艦陣,周倉不得不調轉船頭勉強應戰,可他的水軍適才剛被魯都督攪擾了心誌,哪裏還有戰力來敵周都督?
兩軍剛一相交,周瑜便摧枯拉朽般將周倉的船隊擊潰,周倉見大勢已去欲上岸投關羽,可岸上早已重兵把守,他便隻得找了一偏僻小路朝大營方向逃遁而走。
而當黃忠統領的旱路一路抵達襄陽城下時,見關羽正與魏延龐德二將鏖戰。
黃忠當即揮舞大刀直奔關羽而去。
關羽此刻也注意到身後有軍隊襲來,見為首一員大將白發蒼髯,倒拖鳳嘴刀,心中大驚:看來是那孫策麾下的黃忠到了!龐德和魏延我已應付吃力,再來個黃忠,可如何脫身?況且平兒還在大營內未知生死!
這麽想著,關羽掄圓了偃月刀奮力掃向魏延和龐德,兩人見狀,紛紛揮刀格擋。
趁著二人格擋的間隙,關羽撥轉赤兔馬準備翻身迴營,不想,黃忠已然攔住了去路。
關羽不敢戀戰,於是攢足力氣作勢朝著黃忠殺去,欲效仿斬華雄誅顏良之時,一招製敵。
可黃忠自非華雄顏良可比,況且,關羽此刻心神不定,黃忠卻是成竹在胸。
隻見關羽縱馬飛身瞬間便已來到黃忠身前,同時手中青龍偃月刀也疾風般朝黃忠脖頸處砍去。
黃忠年事已高但身手依然矯健,他一個閃身便躲過了關羽的攻勢,同時手中鳳嘴刀則順勢自下而上劃向關羽。
關羽自然不是浪得虛名,雖然此刻已是身心俱疲,可刀上的功夫絲毫沒落下,麵對黃忠這出其不意的一刀,他翻身揮刀一壓便化解了自己的險境,同時他胯下的赤兔馬已然越過了黃忠一個身位。
顯然,關羽此刻並無心與黃忠交戰。
而黃忠被關羽這一砍一壓之間所展現出來的功夫也是深深震撼:沒想到這關羽如此不利的困境之中,尚有此等身手和氣力!“漢壽亭侯”之稱,當真是名不虛傳!
一個是不願趁人之危,再一個也深知關羽赤兔馬速度極快,黃忠便不再追趕關羽,隻是領著軍隊朝著關羽的殘軍殺去。
見到黃忠領兵趕來,魏延和龐德大喜過望,於是也各自率兵清剿殘餘敵軍。
關羽一路飛奔至大營處,隻見營中已然是戰火彌漫,狼煙遍地。他慌忙往營寨內衝,隻見周倉一臉狼狽的帶著被幾個侍衛攙扶著的關平奔逃出來。
周倉一見關羽,頓時眼放精光的奔至關羽馬前跪伏於地哭嚎道:“軍侯!我水軍被周瑜所破,軍營又遭襲,我正欲帶著大公子逃往上庸,所幸得見軍侯!”
“快扶平兒上馬!”關羽見關平箭傷未愈,趕忙伸手去拉關平。
待關平坐上馬背後,關羽這才反應過來:“周瑜?!周瑜從何而來?又為何能破我水軍?!”
“聽些逃亡的兵卒說,房陵港已被周瑜攻破,糜芳、傅士仁盡皆投降了周瑜,周瑜的船隻正是那房陵港中的!”
“這兩個逆賊,我早該處置了他們!哎!”關羽不由大怒,手指也攥的嘎嘎作響,然後突然想到了什麽,“可有上庸城趙累和王甫的消息?!”
“這倒沒有!”周倉迴道,“不過那城中魯肅的軍士適才一直再喊什麽‘漢中被圍,上庸歸吾’的話,未知確否?”
“那是那魯肅的攻心之計!”關羽恨恨道,“我素知趙累王甫二人忠心耿耿且謹慎敦厚,既無他們消息,想那上庸應還未淪陷,你快隨我趕往上庸,襄陽敵兵甚眾,待他日再圖!”
正欲策馬西進,關羽又察覺伊籍沒了蹤影,奈何身後殺喊聲此起彼伏,他隻得領著周倉一眾,帶著關平朝上庸城奔去。
上庸城此時雖然並未被攻破,可已被鐵桶合圍,趙累王甫二人於城上不分日夜嚴密守禦。
關羽此刻身邊隻有包括周倉在內的十幾騎了,見東門城下駐紮著軍隊,關羽這才放心,他知道既然有軍隊駐紮,城必未破。
“趙累王甫速速開門,我乃漢壽亭侯關羽!”
隻見關羽如神兵天降般突然駕馬直奔城東門,口中還不住的唿嘯著,同時那青龍偃月刀正在關羽的雙手揮舞下左劈右斬!
那城下的軍士被關羽的氣勢所震懾,盡皆不敢近前攔阻,偶有幾個膽子大的想揮矛刺馬,那哪知那赤兔寶馬身形矯健,幾隻探頭伸來的長矛,被赤兔馬飛奔的蹄子或踩踏或踢斷,赤兔馬竟毫發無傷。
而兩個軍官模樣的人,欲並馬攔路,可關羽隻一刀劃過,兩人便身首分離,命喪馬下,其餘軍士皆被驚的目瞪口呆,紛紛向後避讓。
東城樓上負責的人正是王甫,聽聞關羽的唿嘯之聲,又見其正領著一眾騎兵衝陣前來,頓時來了精神。
王甫一麵讓城頭弓箭手拉弓作勢以掩護關羽,一麵忙不迭奔下城樓去給關羽等人開門。
在關羽的威勢震懾之下,一行騎兵得以順利入城。
可入城之後,關羽一眾卻又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
城中兵士雖有幾千人,可糧草即將耗盡,上庸城小,城中也並無餘糧,這意味著若沒有救援,眾人隻能被餓死。而周瑜和黃忠此刻也馬不停蹄的朝上庸殺來,一旦到達上庸城下,就連突圍的機會都沒有了。
可比這更讓人絕望的是,已有傳聞說漢中已然失守,劉備下落不明!上庸很可能已經是劉備勢力的最後一城!
得知此事,關羽震驚到無以複加:“為何一夜之間,我軍竟然已窮途末路?!成都呢?!漢中呢?!長安呢?!襄陽呢?!”
這些本都該屬於他們大漢的城池,竟如同鏡花水月般在關羽眼前消失。
“不可能!”關羽迴過神來,“我兄長身邊有三弟和子龍,再不濟還有諸葛軍師和孟起,怎麽可能兵敗?!這定然又是那孫策的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