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像突然這麽一動,把眾人嚇了一跳,尤其是沙摩柯。


    別看他長得五大三粗,兇神惡煞,麵對這種奇奇怪怪,自己還會活動之物。他倒是充滿驚懼,還險些將那木像脫手。


    “唉呀媽呀!”隻聽聞沙摩柯大喊一聲後,忙把木像塞迴嚴顏手中。自己兀自跑去帳外又是作揖又是磕頭,仿佛是招惹到了什麽神靈一般。


    嚴顏手中接過那木像,也渾身不自在,因為那木像貌似還在活動。


    孫霸天見狀,便從嚴顏手中拿過。經過他仔細研究,原來發現那木像內部其實有一套精巧的機關,如同是發條一般,隻要有人觸碰到木像的手臂,那木像便會手腳並動起來,看著確實非常詭異。


    這玩意不禁讓孫霸天想起了諸葛亮的另外一個著名的發明--“木牛流馬”。


    “莫非這個就是用了‘木牛流馬’的原理?”孫霸天想道。


    同時,他也用手指照著剛才沙摩柯的樣子,擺動起那木像的手臂來。


    果然,他剛一碰觸,那木像雙手便向前送,好像是往前推什麽東西,而雙手手心還各有一個小孔洞。


    與此同時,那木像的雙腿也在向一側交替平移。孫霸天把那木像放置桌麵上,那木像便兀自向右移動開去,大概走了兩個身位的距離,方才停了下來。


    孫霸天看著木像移動的軌跡,若有所思。


    “對了,這木像和八卦陣中的木像如此相似。若是在陣中時,如此觸碰那些木像,那木像會不會也將如此移動?!”


    孫霸天突然自言自語道,仿佛是破解了某個天機。


    “主公想到了破解八卦陣之法?”嚴顏聽孫霸天說話,便詢問道。


    孫霸天這才迴過神,於是他搖搖頭,“我隻是懷疑那陣中木像跟此小木像一樣,可以如此活動,隻是不知那陣內是何光景,而且那陣內還有股異香,甚是詭異。”


    這時,沙摩柯聞言又走了進來。


    “說到那香味,俺老沙可想起一件事來。”


    “何事?”孫霸天看著沙摩柯問道。


    “俺曾聽聞那西域曾有種毒香叫做‘女兒醉’,那種香味甚是奇特,是如同女子身上之味道,此刻想來便是當日那陣中之氣味。”沙摩柯手托下巴思索道。


    “哦?那‘女兒醉’又有何用處?”孫霸天問道。


    “嘿嘿,這女兒醉可是一等一的迷香,初聞並無異狀,甚至還會沁心潤脾。一旦聞多之後,則會神思迷離,直至心神癲狂,再重者,甚至會七竅噴血而亡,死狀還甚是恐怖。”沙摩柯說到最後還表現出一副心有餘悸的神情。


    “如此……”孫霸天皺眉道,“你可知此迷香有何物可解?”


    “這個末將不知,不過‘金蠶夫人’的金珠丹,據說可解百毒,或許對此迷香也有作用。”沙摩柯想了想說道。


    “對呀!我怎麽把這個給忘了!”孫霸天這才想起來,當初金蠶夫人說那金珠丹隻需含在口中,便可百毒不侵,看來這迷香也算一味毒物,那麽金珠丹自然會有效果。


    說著孫霸天去後堂取出了之前金蠶夫人給的錦盒,打開後,果真見裏麵有一粒蜜棗大小的暗黃色的珠子,那珠子油光發亮,仔細看來,似乎周邊還冒著白煙。


    孫霸天一手取過那枚金珠丹便放在嘴裏,別看那金珠丹看起來晶瑩剔透,似乎頗有滋味,哪知一吞入口中,舌尖碰處,頓覺辛辣難當且苦澀無比,怪異的味道直把孫霸天逼得麵紅耳赤,熱淚盈眶。


    可過了片刻,孫霸天口中之辛辣苦澀滋味漸消,同時周身神清氣爽,輕盈無比。


    “果真是個寶物!”孫霸天從口中取出金珠丹放於手掌之中端詳道,“可惜隻有這一顆!可我這幾萬大軍該如何是好?”


    正在這時,帳外一兵士匆忙進帳報告道:“稟報主公,那諸葛亮此刻正派人在陣前叫陣!”


    聽聞此話,孫霸天立刻叫上太史慈隨自己出陣,其他人在營中駐守。


    到了陣前,隻見他諸葛亮端坐在四輪車上,看著孫霸天二人,揮扇笑道:“孫將軍,不知是否想到破陣之策?”


    “臥龍先生所布之陣甚是詭譎,孫某暫時還沒有破陣之策!”孫霸天迴道。


    “哈哈哈,既然如此,願將軍聽在下一句勸:為了少造殺孽,孫將軍不如即刻班師迴荊州,我劉孫兩家自此相安無事,待到他日兵馬齊備,合力北進共討曹賊如何?”諸葛亮言道。


    “諸葛先生所言也不無道理,”孫霸天聽完點點頭,然後接著問道,“不過,在下有一事不明,想請先生賜教!”


    “哈哈哈,請教不敢當,將軍有話不妨直說。”


    “倘若照先生所說,我孫劉兩家北伐曹操,到時候曹操被我兩家擊敗之後,北方的廣大土地該如何分配呢?又是誰來做這天下之主?”孫霸天問道。


    “哈哈哈,將軍真是明知故問,”諸葛亮搖扇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我皆為漢臣,所得曹賊之土地都應歸迴漢室,這天下之主自然還是大漢天子!至於我家主公和孫將軍,皆是有功之臣,封官拜相自然不可少!”


    “所以先生認為漢室還應繼續存續下去,即便將來戰亂已平,四夷已定,國家還是應該交給如今天子來把握是嗎?”孫霸天緊跟著問道。


    “……那是自然!”諸葛亮略有些猶豫。


    “天子還是天子,但百姓何辜?”孫霸天憤然道,“想當初,漢靈帝在位之時,國家一統,可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專權,又逢全國大旱,百姓卻賦稅不免,全國上下哀嚎遍野,方才有了黃巾之亂。


    諸葛先生深明大義,倘若國家之權杖再次交給漢天子,如何得保他不會重蹈其先人之覆轍?之後天下怕又會出現個什麽劉操,李操,趙操之人,甚至還不如曹操,曆史又將反複重演!”


    聽完孫霸天的話,諸葛亮先是憤怒,他感覺到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遭到了挑戰,但細思孫霸天之言,似乎還飽含了對百姓民眾的憐憫,心中不由又生出些欽佩。


    “將軍之話,亮不敢苟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化身孫策,從占荊州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衛源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衛源生並收藏三國:化身孫策,從占荊州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