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霸天打開信箋,隻見信上寫道:


    “霸天吾主:臣龐統再拜,盛感君知遇之恩。若得覽此信,統必已不在世間。臣未能竭力輔佐君得成大業,深感遺憾。


    向日初識,吾已知君乃英主,君胸懷天下,仁義為先,然吾等生逢亂世,若欲成大業者必行非常之道,君萬不可仁柔寡斷。


    今天下三分,曹操雄踞中原,帶甲百萬,謀臣武將頗多;劉備盤桓川漢,亦有臥龍,關張等當世英傑輔佐;然主公亦得荊揚交益四州,正是三國鼎立之勢。三國之中,劉備最弱,若有機會應先圖之,對曹操則以相持為主,以待時機。


    君若已得了壽春,應暫緩北圖,宜先西平川蜀,完璧益州,之後自漢中起,襄陽,壽春,三路並進,曹操必敗。


    另吾知君非孫策本人,但此事萬不可說與江東舊將及二公子,免生變故。


    吾曾與那孔明有一麵之緣,若主公得見此人,請將吾之芭葉扇送與孔明,其必知吾意。


    終勞煩主公遣人將吾之殘軀葬於耒陽,臣統垂淚頓首。”


    看完龐統的信,孫霸天再次淚如雨下,他趕忙命魏延將龐統的遺體送到耒陽縣安葬,同時把龐統留下的物品盡皆收好帶在身邊。


    等到廬江這邊整頓已畢,孫霸天便和甘寧一道先迴了新野。


    新野城如今在周瑜的治理之下,民眾歸附,城防設施也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已經是進可奪城,退可固守之勢。


    進了新野議事大廳,周瑜先給孫霸天匯報了剛收到的消息。


    “啟稟主公,探馬報知劉備如今已被天子加封為益州牧,統轄雍州益州涼州三州事務。”周瑜說道,“此必是那曹操挾天子所擬之矯詔。”


    “什麽?涼州也給了劉備嗎?”孫霸天大驚。


    “聽聞原本旨賜封劉備的是雍州和益州,劉備不受,遂又後加了涼州。”周瑜迴道。


    “哼,曹操和劉備這是在唱雙簧吧!?”孫霸天憤怒道。


    “……何為‘唱雙簧’啊?”周瑜一時不解孫霸天之意。


    “額……意思就是曹操和劉備演戲給咱們看……”孫霸天趕忙解釋。


    “哦~~~,”周瑜恍然大悟道,“主公所言甚是!涼州給誰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益州和雍州。那曹操必然知道益州的巴郡,永安和雍州的上庸已盡屬主公,卻又把益州牧封給了劉備!實乃欲使我軍與劉備刀兵相向,此用心竟如此險惡!”


    “嗯,如今那宛城是否有所異動?”孫霸天思索道。


    “宛城暫時沒有,”周瑜迴複,“那宛城太守張合自上次救援了夏侯淵之後,便迴城再無動靜,與我新野倒也相安無事。”


    “我欲征伐西川,不知公瑾意下如何?”孫霸天邊問邊走向帥案沙盤處。


    周瑜聽聞也走了過來:“未知主公欲走何線路征伐西川?”


    “這裏,”孫霸天手指巴郡,“從巴郡出發,有南北兩條線可通往成都,一條是從巴郡出發,經犍為郡,南安城,眉州城直至成都,此為南線,另一條巴郡經廣漢,綿竹關,雒城直至成都,此為北線。南線道路崎嶇,蜿蜒疊嶂,隻是守軍不多,北線道路寬敞,但綿竹關和雒城皆有重兵把守。”


    “主公何以對川地了解的如此清晰透徹呢?”看著孫霸天說的頭頭是道,周瑜大惑不解,他哪裏知道孫霸天知道的遠不止這些。


    “這個嘛……是龐軍師之前告知的。”孫霸天本想告訴周瑜他穿越的真相,但是想起了龐統之前的告誡,還是先不說的好,哪怕以後再解釋。於是此時他便假借龐統之名神色黯然的說道。


    “唉……”周瑜也知道孫霸天此刻的心情,過來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人各有命,主公不必傷懷。”


    “嗯,我們言歸正傳,”孫霸天長舒一口氣,繼續說道,“想那成都為劉備之核心城池,其必有重兵把守,故我巴郡需傾全郡之兵方能抵敵,如此一來,全軍若走南線,恐其北線來襲,全軍若走北線,南邊又危險,所以……”


    “所以來個南北夾擊,雙路並出!”周瑜接話道。


    “哈哈,公瑾知我!”看周瑜脫口而出,孫霸天也頓感慰藉,“所以今日來跟公瑾商議,如若此新野城無虞,你我兄弟自巴郡始,南北兩線各率一軍出擊,來日咱們會師成都!”


    “妙!妙!妙!伯符此計甚妙!”周瑜也十分興奮,攥拳揮臂道,“如此一來,那劉備必為甕中之鱉,哈哈哈!”


    “哈哈哈,”看著周瑜豪氣萬丈,孫霸天也備受鼓舞。但他轉念一想,那成都城中除了劉備定然還有諸葛亮,萬一周瑜碰到諸葛亮,會不會被克製,於是又不由欲言又止,“不過……”


    “嗯?!”看孫霸天似乎有話要說,周瑜止住了笑聲問道,“不過什麽?伯符有何事不妨直說。”


    “聽聞之前劉璋手下將領盡皆歸降了劉備,此刻正布置於沿路各個關口,而劉備手下又有關張趙馬等四員上將,個個都是勇力無雙之人,再加上劉備的軍師諸葛亮又有經天緯地之才……”孫霸天皺眉道。


    “矮~~~”周瑜揮揮手道,“劉璋手下那些將領個個庸碌無能,皆一戰可降,關張趙馬四人雖說驍勇,我軍自有興霸漢升等人,未必不及爾等,唯獨那諸葛亮,其人雖有韜略,但隻一文士爾,何足慮哉!?”


    孫霸天聽周瑜這麽說,便也不再勸了,話頭一轉說道:“你我是兄弟,那不如咱們來比一把如何?”


    “哈哈哈,吾正有此意!”周瑜笑著說道。


    “好,那你我兵分兩路,以先破成都城門者為勝!”孫霸天說道。


    “那賭注為何物呢?”周瑜問道。


    “賭注嘛……”孫霸天手托下巴想起來。


    “嘿嘿,這有何難,若我輸了,我必在伯符和兄姊麵前撫一段我那‘燒槽琵琶’(燒槽琵琶又稱焦尾,漢末名琴),以娛兄嫂。”周瑜笑道,“但若我勝了~~~”


    “那將如何?”孫霸天問道。


    “那請告知公瑾,君為何人?”周瑜似笑非笑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化身孫策,從占荊州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衛源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衛源生並收藏三國:化身孫策,從占荊州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