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幹脆。
手起刀落。
攝政王最後一句「慕姝,你不能……」,完整的話沒說完,就徹底止住了話茬,再也說不出了。
再沒有人開口說話的玉清宮,隻能聽見血跡汩汩流出的聲音。
「死了?」慕姝控製不住地身體也有些僵硬。
景一試探了一下攝政王的鼻息,肯定地迴道:「斷氣了。」
慕姝眼神顫了顫,輕輕唿出一口氣。
覺得眼下的一切,恍然如夢。
她就這麽輕而易舉、兒戲一般的將掌控了半壁江山的攝政王殺了?
她站在原地沉默了許久,景一就站在一邊等著,也沒開口問,接下來做什麽。
良久,慕姝動了動僵硬的手指,她沒有勇氣也沒有興趣去看一具屍體。
「將人拖下去吧,準備一副棺槨。」
「另外,再把林正風叫過來。」
攝政王說得沒錯,即便是帝王,也不能毫無理由地降罪、甚至直接坑殺大臣。
現在,就是她來找罪名的時候了。
這真是,太簡單不過的一件事了。
攝政王也一定留有後手,還有許多底牌未出。
但,那又如何呢?
攝政王本人都死了,群龍無首,一群宵小還成何體統?
去為一個已經死了的人討迴公道?
如果慕姝隻是將人收押大理寺,或許朝中還要給她施壓、白虎營什麽的軍隊還要動亂……
但是,一群亂臣賊子共同擁護的老大,人都不在了。
人死如燈滅。
一盤散沙,豈能再輕易聚攏?
現在,是她要品嚐勝利果實、收歸已故攝政王勢力的時候了。
於是,等林正風收到傳召匆匆進宮的時候……
慕姝看了看長相俊秀的青年,覺得方才麵對攝政王的眼睛終於得到了清洗。
「別緊張,朕喚你來是要拜託愛卿寫道聖旨。」
「隻是朕文采不佳,便先口述內容,過後愛卿稍加潤色一番便是。」
林正風恭敬地點頭應是,卻心下奇怪,陛下老是將自己文采不佳放在嘴上,但實際並不是太在意。
之前親筆寫的聖旨,正像陛下要求臣子們寫摺子一般,簡潔明了。
今日卻特地要求他多加潤色,是有什麽重要的事?
然後,他就聽見慕姝在說:「朕近日收到朝中臣子檢舉,攝政王有不臣之心,企圖謀朝篡位……」
女帝第一句話,就讓林正風記錄著的筆尖一頓,手指顫了一瞬。
緊接著,他的額頭上就沁出了一層密密麻麻的冷汗。
他的精神被震驚到極度緊繃,失去思考能力,隻知道機械地先記錄下女帝說了些什麽。
「禁衛軍在攝政王府上發現私藏的龍袍,攝政王不臣之心證據確鑿、昭然若揭……另經臣子舉報,攝政王數十年來收受賄賂、私吞國庫銀錢足有百萬兩白銀,收歸國庫……」
樁樁件件,全是攝政王的罪證。
林正風光是聽著,都為攝政王這些年的膽大包天而心驚膽戰。
每一項,都是死罪。
更別提,私藏龍袍,試圖謀反,更是可誅九族!
難怪陛下今日特意叫他進宮,書就聖旨,且需好好潤色。
這樣一番攝政王的審判書,自然是重大機密而不容錯漏的……
這麽說來,陛下和攝政王的對峙,居然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
果然,女帝停頓了一下,抿了口茶水,語氣清淡地結尾:「朕感懷攝政王多年為國操勞,對朕悉心教導之情,今日特宣其進宮,不願相信。」
「卻不料攝政王供認不諱,對自己行差踏錯悔恨不已。」
「撲地泣淚,已於今日,在玉清宮中,撞柱而亡。」
等等,撞柱而亡?
對方是脖子上的刀口,這個解釋……好像有點太牽強了。
慕姝說完之後,意識到自己話中的不妥。
但她一轉眼,看見林正風已經愣愣地抬起了頭,手中的毛筆筆墨正酣,被主人舉在半空往下滴著墨。
林正風對上她的視線,許久沒有反應,也忘了移開目光似的。
愣愣地與她對視了幾眼,然後,冷不丁打了個冷顫。
慕姝:「……」
她現在再改口攝政王是持刀自盡的,會不會太假了?
這個年輕的臣子不會被她嚇得暈過去吧?
咳咳,「就這些內容,林愛卿迴去好好琢磨,聖旨明日朝會宣讀。」
林正風確實被嚇傻了,也是錯愕住了。
他確實覺得女帝才是天命所歸、人心所向,他打心底裏希望女帝在與攝政王的鬥爭中獲勝。
但,這就落下帷幕了?
不是攝政王被收押審訊,而是,已經死了?
女帝這一番牽強到離譜的攝政王撞柱而亡,自然是不會有人相信的。
但是……這話中含義!
女帝也太雷厲風行了吧!
雷霆手段,方能震懾人心!
他忍不住心中激盪。
在女帝讓他退下之後,甚至嘴瓤了一句:「陛下英明!」
???
慕姝緩緩地抬頭,心情有些複雜地看著林正風有些激動的臉。
提醒道:「愛卿明日,需得謹言慎行。」
林正風:「……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手起刀落。
攝政王最後一句「慕姝,你不能……」,完整的話沒說完,就徹底止住了話茬,再也說不出了。
再沒有人開口說話的玉清宮,隻能聽見血跡汩汩流出的聲音。
「死了?」慕姝控製不住地身體也有些僵硬。
景一試探了一下攝政王的鼻息,肯定地迴道:「斷氣了。」
慕姝眼神顫了顫,輕輕唿出一口氣。
覺得眼下的一切,恍然如夢。
她就這麽輕而易舉、兒戲一般的將掌控了半壁江山的攝政王殺了?
她站在原地沉默了許久,景一就站在一邊等著,也沒開口問,接下來做什麽。
良久,慕姝動了動僵硬的手指,她沒有勇氣也沒有興趣去看一具屍體。
「將人拖下去吧,準備一副棺槨。」
「另外,再把林正風叫過來。」
攝政王說得沒錯,即便是帝王,也不能毫無理由地降罪、甚至直接坑殺大臣。
現在,就是她來找罪名的時候了。
這真是,太簡單不過的一件事了。
攝政王也一定留有後手,還有許多底牌未出。
但,那又如何呢?
攝政王本人都死了,群龍無首,一群宵小還成何體統?
去為一個已經死了的人討迴公道?
如果慕姝隻是將人收押大理寺,或許朝中還要給她施壓、白虎營什麽的軍隊還要動亂……
但是,一群亂臣賊子共同擁護的老大,人都不在了。
人死如燈滅。
一盤散沙,豈能再輕易聚攏?
現在,是她要品嚐勝利果實、收歸已故攝政王勢力的時候了。
於是,等林正風收到傳召匆匆進宮的時候……
慕姝看了看長相俊秀的青年,覺得方才麵對攝政王的眼睛終於得到了清洗。
「別緊張,朕喚你來是要拜託愛卿寫道聖旨。」
「隻是朕文采不佳,便先口述內容,過後愛卿稍加潤色一番便是。」
林正風恭敬地點頭應是,卻心下奇怪,陛下老是將自己文采不佳放在嘴上,但實際並不是太在意。
之前親筆寫的聖旨,正像陛下要求臣子們寫摺子一般,簡潔明了。
今日卻特地要求他多加潤色,是有什麽重要的事?
然後,他就聽見慕姝在說:「朕近日收到朝中臣子檢舉,攝政王有不臣之心,企圖謀朝篡位……」
女帝第一句話,就讓林正風記錄著的筆尖一頓,手指顫了一瞬。
緊接著,他的額頭上就沁出了一層密密麻麻的冷汗。
他的精神被震驚到極度緊繃,失去思考能力,隻知道機械地先記錄下女帝說了些什麽。
「禁衛軍在攝政王府上發現私藏的龍袍,攝政王不臣之心證據確鑿、昭然若揭……另經臣子舉報,攝政王數十年來收受賄賂、私吞國庫銀錢足有百萬兩白銀,收歸國庫……」
樁樁件件,全是攝政王的罪證。
林正風光是聽著,都為攝政王這些年的膽大包天而心驚膽戰。
每一項,都是死罪。
更別提,私藏龍袍,試圖謀反,更是可誅九族!
難怪陛下今日特意叫他進宮,書就聖旨,且需好好潤色。
這樣一番攝政王的審判書,自然是重大機密而不容錯漏的……
這麽說來,陛下和攝政王的對峙,居然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
果然,女帝停頓了一下,抿了口茶水,語氣清淡地結尾:「朕感懷攝政王多年為國操勞,對朕悉心教導之情,今日特宣其進宮,不願相信。」
「卻不料攝政王供認不諱,對自己行差踏錯悔恨不已。」
「撲地泣淚,已於今日,在玉清宮中,撞柱而亡。」
等等,撞柱而亡?
對方是脖子上的刀口,這個解釋……好像有點太牽強了。
慕姝說完之後,意識到自己話中的不妥。
但她一轉眼,看見林正風已經愣愣地抬起了頭,手中的毛筆筆墨正酣,被主人舉在半空往下滴著墨。
林正風對上她的視線,許久沒有反應,也忘了移開目光似的。
愣愣地與她對視了幾眼,然後,冷不丁打了個冷顫。
慕姝:「……」
她現在再改口攝政王是持刀自盡的,會不會太假了?
這個年輕的臣子不會被她嚇得暈過去吧?
咳咳,「就這些內容,林愛卿迴去好好琢磨,聖旨明日朝會宣讀。」
林正風確實被嚇傻了,也是錯愕住了。
他確實覺得女帝才是天命所歸、人心所向,他打心底裏希望女帝在與攝政王的鬥爭中獲勝。
但,這就落下帷幕了?
不是攝政王被收押審訊,而是,已經死了?
女帝這一番牽強到離譜的攝政王撞柱而亡,自然是不會有人相信的。
但是……這話中含義!
女帝也太雷厲風行了吧!
雷霆手段,方能震懾人心!
他忍不住心中激盪。
在女帝讓他退下之後,甚至嘴瓤了一句:「陛下英明!」
???
慕姝緩緩地抬頭,心情有些複雜地看著林正風有些激動的臉。
提醒道:「愛卿明日,需得謹言慎行。」
林正風:「……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