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政事大部分都交給了攝政王去應付處理,自己則是每日忙於造人運動。
「慕姝」的母妃地位不高,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民間採茶女。
因為姿容過人,被遴選後妃的負責人看中,入了宮。
原本作為唯一一個為先帝誕下子嗣的女人,她應該地位崇高榮寵不盡。
但可惜的是,她生產之時難產,大出血。
麵對保大還是保小的經典問題。
先帝那個大豬蹄子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保小。
開玩笑,這可是他的第一個孩子!
於是,「慕姝」的生母在生產之時就去世了。
好巧不巧,這個唯一為先帝誕下龍嗣的女子,就是禮部尚書獻上的。
當時他還隻是一個小小的禮部主簿。
這麽一來,他成功吸引了先帝的注意力。
加之禮部尚書本身就是一個終日沉迷男女歡愛之人。
簡直和先帝「誌趣相投」、一見如故。
到了後期,就連攝政王都沒禮部尚書見到先帝的次數多。
為了讓先帝能再次誕下子嗣。
這位禮部尚書可謂絞盡腦汁,「妙計」頻出。
但凡他在政事上有半分這樣的頭腦,可能也能青史留名了。
除了為先帝選出了數不勝數的貌美女子、好生養的女子進宮,他甚至提議過先帝搶奪臣妻。
你沒聽錯,搶奪臣妻。
簡直喪盡天良到了極點。
反正慕姝聽宋堯轉述的時候被震愕得久久說不出話來。
因為當時盛京有個小官,是真的「小官」,還沒資格上朝的那種。
但他的妻子卻頗有「名氣」,在盛京的貴婦圈子中很有名。
因為,這位夫人嫁給小官十年,卻生了八個孩子。
完全是好孕體質,聽說生產也都很順利。
並且保養得也還不錯。
禮部尚書也是聽妻子偶然聽起。
他的妻子是真的無意感慨了一句,他卻聽進了心裏。
他向當時的先帝提議,「依臣之見,宮中的後妃不能懷孕還是因為她們身體本就不行,陛下不若從源頭上選擇?」
他說出了那個小官的妻子的「光榮」事跡。
先帝可能腦子也進水了。
又或者他真心覺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所有人都該聽他心意行事。
他居然答應了。
並且,也得逞了。
隻是,他最終也沒能如願。
那位夫人在事後不堪受辱,自盡了。
而至如今,那名小官還不知真相。
但男子無情,妻子「失蹤」兩年之後,他就娶了續弦。
這事,便也過去了。
這種事都能做出來的禮部尚書,可想而知,他與先帝在這方麵是有多百無禁忌。
什麽盛京名妓、江南花魁,他又不是沒有給先帝進獻過。
而且這種不能直接入宮,先帝也覺得不夠幹淨的,他在之後還會自己享用一遍。
因此,在當下,紫宸殿上,被女帝問到相關話題。
禮部尚書幾乎都沒生起警惕之心。
因為他對於男女之事的警覺、小心,大概是完全在先帝的縱容、狼狽為奸之下全然消失、麻痹了。
如果慕姝借的由頭是其他事情,或許還沒這麽順利。
直到被女帝輕飄飄幾句話摘了烏紗帽之後,禮部尚書方才後知後覺,時代變了。
坐在龍椅之上的人變了。
他的作用,也變了。
或者說,沒了。
許久沒上線的腦子終於短暫迴歸了片刻。
雖然話是自己說的,把柄是自己遞上的。
但,若是還有轉圜之機,這事卻萬萬不可承認。
他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陛下,微臣冤枉啊!」
「微臣哪敢做那狎妓之事,那都是聽別人說的。」
「微臣確實仰慕醉花樓的花魁姑娘,才特意去問了老鴇,但就像陛下先前問的,若是見了麵共赴雲雨發現身上錢沒帶夠怎麽辦?臣就是連見上花魁一麵的本錢都沒啊。」
「微臣就是方才說的,連窯子都走不進、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隻能做夢下輩子的人啊。」
慕姝:「……」
群臣:「!!!」
嘶。
禮部尚書的厚顏無恥、「急中生智」簡直到了令人震驚的地步。
雖然是明擺著睜眼說瞎話,但也未嚐沒有轉機。
隻要,攝政王願意救他。
果然,禮部尚書下一句話就朝著攝政王去了。
他簡直發揮出了奧斯卡的演技,老淚縱橫,語氣悲憤,又帶著一點對自己口不擇言的羞愧。
他望向攝政王,「陛下,您問問攝政王。」
「王爺是最知道臣平時的為人行事作風的。」
「臣連去酒樓聽個戲都得蹭王爺的一起,哪兒來的錢去青樓啊?」
慕姝唇角抿了抿。
覺得有些噁心。
其實宋堯聽取大臣心聲,其他有把柄、甚至更簡單能弄下台的大臣不是沒有。
但禮部尚書是最讓慕姝噁心的一個。
也因此,她選擇了一個二品尚書殺雞儆猴。
她也沒順著禮部尚書的話,去看攝政王。
她就坐在龍椅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慕姝」的母妃地位不高,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民間採茶女。
因為姿容過人,被遴選後妃的負責人看中,入了宮。
原本作為唯一一個為先帝誕下子嗣的女人,她應該地位崇高榮寵不盡。
但可惜的是,她生產之時難產,大出血。
麵對保大還是保小的經典問題。
先帝那個大豬蹄子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保小。
開玩笑,這可是他的第一個孩子!
於是,「慕姝」的生母在生產之時就去世了。
好巧不巧,這個唯一為先帝誕下龍嗣的女子,就是禮部尚書獻上的。
當時他還隻是一個小小的禮部主簿。
這麽一來,他成功吸引了先帝的注意力。
加之禮部尚書本身就是一個終日沉迷男女歡愛之人。
簡直和先帝「誌趣相投」、一見如故。
到了後期,就連攝政王都沒禮部尚書見到先帝的次數多。
為了讓先帝能再次誕下子嗣。
這位禮部尚書可謂絞盡腦汁,「妙計」頻出。
但凡他在政事上有半分這樣的頭腦,可能也能青史留名了。
除了為先帝選出了數不勝數的貌美女子、好生養的女子進宮,他甚至提議過先帝搶奪臣妻。
你沒聽錯,搶奪臣妻。
簡直喪盡天良到了極點。
反正慕姝聽宋堯轉述的時候被震愕得久久說不出話來。
因為當時盛京有個小官,是真的「小官」,還沒資格上朝的那種。
但他的妻子卻頗有「名氣」,在盛京的貴婦圈子中很有名。
因為,這位夫人嫁給小官十年,卻生了八個孩子。
完全是好孕體質,聽說生產也都很順利。
並且保養得也還不錯。
禮部尚書也是聽妻子偶然聽起。
他的妻子是真的無意感慨了一句,他卻聽進了心裏。
他向當時的先帝提議,「依臣之見,宮中的後妃不能懷孕還是因為她們身體本就不行,陛下不若從源頭上選擇?」
他說出了那個小官的妻子的「光榮」事跡。
先帝可能腦子也進水了。
又或者他真心覺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所有人都該聽他心意行事。
他居然答應了。
並且,也得逞了。
隻是,他最終也沒能如願。
那位夫人在事後不堪受辱,自盡了。
而至如今,那名小官還不知真相。
但男子無情,妻子「失蹤」兩年之後,他就娶了續弦。
這事,便也過去了。
這種事都能做出來的禮部尚書,可想而知,他與先帝在這方麵是有多百無禁忌。
什麽盛京名妓、江南花魁,他又不是沒有給先帝進獻過。
而且這種不能直接入宮,先帝也覺得不夠幹淨的,他在之後還會自己享用一遍。
因此,在當下,紫宸殿上,被女帝問到相關話題。
禮部尚書幾乎都沒生起警惕之心。
因為他對於男女之事的警覺、小心,大概是完全在先帝的縱容、狼狽為奸之下全然消失、麻痹了。
如果慕姝借的由頭是其他事情,或許還沒這麽順利。
直到被女帝輕飄飄幾句話摘了烏紗帽之後,禮部尚書方才後知後覺,時代變了。
坐在龍椅之上的人變了。
他的作用,也變了。
或者說,沒了。
許久沒上線的腦子終於短暫迴歸了片刻。
雖然話是自己說的,把柄是自己遞上的。
但,若是還有轉圜之機,這事卻萬萬不可承認。
他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陛下,微臣冤枉啊!」
「微臣哪敢做那狎妓之事,那都是聽別人說的。」
「微臣確實仰慕醉花樓的花魁姑娘,才特意去問了老鴇,但就像陛下先前問的,若是見了麵共赴雲雨發現身上錢沒帶夠怎麽辦?臣就是連見上花魁一麵的本錢都沒啊。」
「微臣就是方才說的,連窯子都走不進、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隻能做夢下輩子的人啊。」
慕姝:「……」
群臣:「!!!」
嘶。
禮部尚書的厚顏無恥、「急中生智」簡直到了令人震驚的地步。
雖然是明擺著睜眼說瞎話,但也未嚐沒有轉機。
隻要,攝政王願意救他。
果然,禮部尚書下一句話就朝著攝政王去了。
他簡直發揮出了奧斯卡的演技,老淚縱橫,語氣悲憤,又帶著一點對自己口不擇言的羞愧。
他望向攝政王,「陛下,您問問攝政王。」
「王爺是最知道臣平時的為人行事作風的。」
「臣連去酒樓聽個戲都得蹭王爺的一起,哪兒來的錢去青樓啊?」
慕姝唇角抿了抿。
覺得有些噁心。
其實宋堯聽取大臣心聲,其他有把柄、甚至更簡單能弄下台的大臣不是沒有。
但禮部尚書是最讓慕姝噁心的一個。
也因此,她選擇了一個二品尚書殺雞儆猴。
她也沒順著禮部尚書的話,去看攝政王。
她就坐在龍椅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