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靈台方寸山
開局一顆定海珠,給我砸! 作者:愛吃涼拌筍絲的蒼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人一猴兒棄掉木筏。
走上了岸。
“猴兄,我們往哪兒去?”顧懷民問道。
雖然到了西牛賀洲,但靈台方寸山也不是隨便一個什麽人就能尋得到的。
不得機緣,也是無跡可尋。
聽到顧懷民的問話,大聖在邊上抓耳撓腮了半天。
“俺也不知。”
顧懷民失笑道:“那便任選一個方向出發吧。”
“有理有理。”
然後一人一猴兒就這麽站在原地大眼瞪小眼。
半晌。
“你怎麽不走?”顧懷民問道。
“我在等你先走。”大聖老實答道。
顧懷民:“......”
心裏默默歎了口氣。
不是自己不想帶路。
要是自己帶路,恐怕走遍整個西牛賀洲都找不到靈台方寸山你信不信?
不過他當然不會把這話說出來,反而是耍起了潑。
“南蟾部洲都是我做選擇,今天該你了!”
“這...”
以前隻是看書還不清楚。
相處的久了才發現,大聖竟然是個選擇困難症。
這可把顧懷民高興壞了。
心中竊喜了很久。
想了一會兒,覺得顧懷民說的有道理。
大聖隻能無奈隨意指了個方向。
“那便往這兒走吧。”
“好嘞。”顧懷民一馬當先。
把大聖看的愣了一會兒。
原著中並未說明大聖在西牛賀洲找了多久才找到靈台方寸山。
隻說是遍訪多時。
這個多時到底是多久也不清楚。
因此顧懷民也不知道自己還要走多久。
總之跟著猴哥就對了!
一人一猴兒再次重複在南蟾部洲的尋仙之旅。
不知不覺就是兩年過去。
結果並沒有什麽區別。
大聖這下臉上有些掛不住了。
當初自己十分篤定的說大海西邊一定有神仙。
結果到了西邊,卻和先前沒什麽區別。
“說不定西邊還有...”
顧懷民急忙打斷施法:“別別別,還沒找多久呢,尋仙拜師心要誠。”
“誠心就能找到神仙?”大聖臉上就差寫著不信了。
十幾年下來,除了騙子就是騙子。
如果不時確實能看到有仙人臨凡。
他都要懷疑世上是不是真的有神仙了。
“我也不知道。”顧懷民兩眼望天。
“討打!”
......
又一日。
一人一猴兒路過一座高山。
大聖手搭帳篷瞧了瞧:“這山還沒昨天的高,估計也沒神仙,咱們便不上去了吧。”
顧懷民也眺望了一下。
眼前的這座山確實不算高。
但也沒有很矮。
隻是在他們攀登過的眾多高山中算不上高的。
但是!
隻見此山:
千峰排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輕鎖翠,雨收黛色冷含青...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原文)
顧懷民頭皮一炸。
楞在原地,半晌說出來話來。
如果原著描寫的沒錯的話,在他眼裏這波瀾起伏連成一片好似鋸子般的鋸齒狀山巒...
應該就是方寸山,沒錯吧!
“猴...猴哥。”
他本想故作淡定的叫一聲大聖。
大聖:“?”
奈何一出聲便發現自己的聲音有點顫抖。
“老兄你怎麽了?”一張猴臉上滿是關切。
“咳,”顧懷民隻能換個說法:“猴兄,我覺得我們應該是要找到神仙了。”
“神仙?”大聖又手搭涼棚:“山上景色倒是秀麗,林麓幽深,但也就一般般吧,比這悠遠高深的大山多了去了。”
“嗯?猴兄忘了我說過的話啦?”
經大聖一打岔,顧懷民的內心也終於恢複了平靜。
菩提祖師能不能收自己還兩說呢。
自己現在激動個毛線。
要激動等入門再激動吧。
“什麽話?”大聖兩眼清澈。
顧懷民:“......”
“可不能怪我,你說的那麽多,俺哪能記得住。”
大聖還企圖狡辯。
顧懷民懶得揭穿他,直接說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哦哦哦,”大聖拍了拍手:“俺記得,雖然覺得話不太對,但是俺記得。”
“那俺們上去看看?”
“走!”
忍住激動的心,顫抖的手。
顧懷民跟在大聖身後,走上了這座高山。
當二人還未入山時。
忽然聽到山內傳來人的歌唱之聲。
“老兄你說對了,果然有仙!果然有仙!”
大聖頓時激動起來。
急行幾步,竄入林中。
走到一半又折返迴來,拉著顧懷民一起奔跑了起來。
大山幽深,歌聲迴蕩在山間: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穀口徐行...即道,靜坐講《黃庭》。(還是原文)
原本隻有七八分把握的顧懷民頓時有了十分把握。
是了,那個樵夫!
一人一猴兒迅速往聲源靠近。
歌聲愈發清晰。
大聖又是一陣歡天喜地:“神仙原來藏在這裏!”
跳入一個山坳,隻見一個頭戴鬥笠、身穿布衣的樵夫正在舉斧砍柴。
大聖上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
樵夫聽到嚇了一跳,急忙丟下斧頭解釋自己不是神仙。
接下來的劇情倒是和原著沒什麽不同。
樵夫說明自己所唱名為《滿庭芳》,乃是神仙教導。
後大聖想拉上樵夫和自己二人一並拜師。
被樵夫說了一頓才罷休。
一人一猴兒辭別後走出深林,找到樵夫所指的路。
走了大約有七八裏,果然看到了一座洞府。
洞府形狀便不再贅述。
此時東門緊閉,四周杳無人煙。
顧懷民轉過頭,果然看到崖頭立著一塊石碑。
石碑高三丈、寬八尺,上麵刻著一行大字:
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老兄,這裏竟然真的有一座洞府!”
大聖異常興奮,歡唿雀躍道。
正要去叫門時,忽然又頓住:“不對,俺們是來拜師的,這般敲門太不禮貌。”
見大聖收迴了手,顧懷民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下。
一人一猴兒就這麽在門外等候。
顧懷民第一次覺得時間過得如此漫長。
也是第一次覺得身邊的這隻猴子太過吵鬧。
讓他心緒難以平靜。
許久。
等到樹上的猴子吃得半飽的時候,石門忽然洞開。
一人一猴兒全都看向洞口。
一個寬袍大袖的童子走了出來:“什麽人在此騷擾?”
大聖急忙跳下樹來,拉了一把顧懷民。
“仙童,我二人是訪道學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騷擾。”
走上了岸。
“猴兄,我們往哪兒去?”顧懷民問道。
雖然到了西牛賀洲,但靈台方寸山也不是隨便一個什麽人就能尋得到的。
不得機緣,也是無跡可尋。
聽到顧懷民的問話,大聖在邊上抓耳撓腮了半天。
“俺也不知。”
顧懷民失笑道:“那便任選一個方向出發吧。”
“有理有理。”
然後一人一猴兒就這麽站在原地大眼瞪小眼。
半晌。
“你怎麽不走?”顧懷民問道。
“我在等你先走。”大聖老實答道。
顧懷民:“......”
心裏默默歎了口氣。
不是自己不想帶路。
要是自己帶路,恐怕走遍整個西牛賀洲都找不到靈台方寸山你信不信?
不過他當然不會把這話說出來,反而是耍起了潑。
“南蟾部洲都是我做選擇,今天該你了!”
“這...”
以前隻是看書還不清楚。
相處的久了才發現,大聖竟然是個選擇困難症。
這可把顧懷民高興壞了。
心中竊喜了很久。
想了一會兒,覺得顧懷民說的有道理。
大聖隻能無奈隨意指了個方向。
“那便往這兒走吧。”
“好嘞。”顧懷民一馬當先。
把大聖看的愣了一會兒。
原著中並未說明大聖在西牛賀洲找了多久才找到靈台方寸山。
隻說是遍訪多時。
這個多時到底是多久也不清楚。
因此顧懷民也不知道自己還要走多久。
總之跟著猴哥就對了!
一人一猴兒再次重複在南蟾部洲的尋仙之旅。
不知不覺就是兩年過去。
結果並沒有什麽區別。
大聖這下臉上有些掛不住了。
當初自己十分篤定的說大海西邊一定有神仙。
結果到了西邊,卻和先前沒什麽區別。
“說不定西邊還有...”
顧懷民急忙打斷施法:“別別別,還沒找多久呢,尋仙拜師心要誠。”
“誠心就能找到神仙?”大聖臉上就差寫著不信了。
十幾年下來,除了騙子就是騙子。
如果不時確實能看到有仙人臨凡。
他都要懷疑世上是不是真的有神仙了。
“我也不知道。”顧懷民兩眼望天。
“討打!”
......
又一日。
一人一猴兒路過一座高山。
大聖手搭帳篷瞧了瞧:“這山還沒昨天的高,估計也沒神仙,咱們便不上去了吧。”
顧懷民也眺望了一下。
眼前的這座山確實不算高。
但也沒有很矮。
隻是在他們攀登過的眾多高山中算不上高的。
但是!
隻見此山:
千峰排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輕鎖翠,雨收黛色冷含青...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原文)
顧懷民頭皮一炸。
楞在原地,半晌說出來話來。
如果原著描寫的沒錯的話,在他眼裏這波瀾起伏連成一片好似鋸子般的鋸齒狀山巒...
應該就是方寸山,沒錯吧!
“猴...猴哥。”
他本想故作淡定的叫一聲大聖。
大聖:“?”
奈何一出聲便發現自己的聲音有點顫抖。
“老兄你怎麽了?”一張猴臉上滿是關切。
“咳,”顧懷民隻能換個說法:“猴兄,我覺得我們應該是要找到神仙了。”
“神仙?”大聖又手搭涼棚:“山上景色倒是秀麗,林麓幽深,但也就一般般吧,比這悠遠高深的大山多了去了。”
“嗯?猴兄忘了我說過的話啦?”
經大聖一打岔,顧懷民的內心也終於恢複了平靜。
菩提祖師能不能收自己還兩說呢。
自己現在激動個毛線。
要激動等入門再激動吧。
“什麽話?”大聖兩眼清澈。
顧懷民:“......”
“可不能怪我,你說的那麽多,俺哪能記得住。”
大聖還企圖狡辯。
顧懷民懶得揭穿他,直接說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哦哦哦,”大聖拍了拍手:“俺記得,雖然覺得話不太對,但是俺記得。”
“那俺們上去看看?”
“走!”
忍住激動的心,顫抖的手。
顧懷民跟在大聖身後,走上了這座高山。
當二人還未入山時。
忽然聽到山內傳來人的歌唱之聲。
“老兄你說對了,果然有仙!果然有仙!”
大聖頓時激動起來。
急行幾步,竄入林中。
走到一半又折返迴來,拉著顧懷民一起奔跑了起來。
大山幽深,歌聲迴蕩在山間: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穀口徐行...即道,靜坐講《黃庭》。(還是原文)
原本隻有七八分把握的顧懷民頓時有了十分把握。
是了,那個樵夫!
一人一猴兒迅速往聲源靠近。
歌聲愈發清晰。
大聖又是一陣歡天喜地:“神仙原來藏在這裏!”
跳入一個山坳,隻見一個頭戴鬥笠、身穿布衣的樵夫正在舉斧砍柴。
大聖上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
樵夫聽到嚇了一跳,急忙丟下斧頭解釋自己不是神仙。
接下來的劇情倒是和原著沒什麽不同。
樵夫說明自己所唱名為《滿庭芳》,乃是神仙教導。
後大聖想拉上樵夫和自己二人一並拜師。
被樵夫說了一頓才罷休。
一人一猴兒辭別後走出深林,找到樵夫所指的路。
走了大約有七八裏,果然看到了一座洞府。
洞府形狀便不再贅述。
此時東門緊閉,四周杳無人煙。
顧懷民轉過頭,果然看到崖頭立著一塊石碑。
石碑高三丈、寬八尺,上麵刻著一行大字:
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老兄,這裏竟然真的有一座洞府!”
大聖異常興奮,歡唿雀躍道。
正要去叫門時,忽然又頓住:“不對,俺們是來拜師的,這般敲門太不禮貌。”
見大聖收迴了手,顧懷民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下。
一人一猴兒就這麽在門外等候。
顧懷民第一次覺得時間過得如此漫長。
也是第一次覺得身邊的這隻猴子太過吵鬧。
讓他心緒難以平靜。
許久。
等到樹上的猴子吃得半飽的時候,石門忽然洞開。
一人一猴兒全都看向洞口。
一個寬袍大袖的童子走了出來:“什麽人在此騷擾?”
大聖急忙跳下樹來,拉了一把顧懷民。
“仙童,我二人是訪道學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