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於是將事情的經過大概和老人說了一下,老人一邊聽著,一邊連聲呸道:“這老東西忒不要臉了,簡直與禽獸無異。”
一直等到無憂說完,過了好大一會,老人才停止了對鎮為民的謾罵。
無憂看著老人的樣子,心想這個老人與鎮為民似乎也有血海深仇,不然也不至於對鎮為民如此恨之入骨吧,於是試探的問道:“老人家,這裏雖然看著像是牢房,但是就我們兩個人,奇怪的很呀。”
老人看著無憂讚許的點了點頭說道:“你小子眼力見不錯嘛,這裏是牢房也不是牢房,這裏是那個老混蛋專門用來關我的地方,算是我一個人的牢房吧,我在這裏呆了快十來年了,你是第二個被關進來的人。”
無憂一聽頓覺不妙,這個老人已經在這裏呆了十年了,這十多年來也沒有其他人被關進來,現在自己被關了進來,那豈不是也要被囚禁好久,想到這裏頓時覺得有些失落。
老人看到了無憂的擔憂,輕輕的拍了拍無憂的肩膀說道:“小子,現在擔心也沒用,隨遇而安吧,說不定啥時候就出去了呐。”
無憂苦笑了一聲算是迴應,接著又問道:“老人家,你為什麽被關在這裏呀,而且一關就是十多年,到底啥時候才放你出去呐。”
老人聽罷,冷笑了一聲說道:“出去,我怕是要爛在這個地方,一輩子都不出去了。”
無憂聽罷不禁有些不解,一輩子都不出去,到底是不出去呐,還是出不去呐。
老人也不理無憂,自顧自的又說道:“我二十多年前和那個老混蛋打了一個賭,賭輸了,於是自願被他關起來了。”
無憂這才明白,為啥老人說他這一輩子都不出去,原來是願賭服輸呀。
無憂不禁好奇他們當年到底打了一個什麽賭約,值得老人花費十多年的光陰來守護,而且還要一直守下去。
老人此時已不再說話,撿了幾根地上的茅草放在嘴裏肆意的嚼著,一副很享受的表情。
無憂本以為老人還會接著說下去,可誰曾想他居然不說了,弄得無憂是心癢難撾,想問問又不好意思開口。
正躊躇的時候,老人又突然開口問道:“小子,你剛進來的時候,我摸了摸你的脈象和骨骼,你好像不會武功呀,像你們這樣的大戶人家的公子哥,不是都喜歡學一些三腳貓的功夫顯擺嘛,怎麽你沒有學呐。”
無憂尷尬的笑了笑迴道:“我自幼遵從家父教導,隻習四書五經,未曾舞刀弄槍,因此不會武功。”
老人聽罷不由的感慨道:“可惜了,可惜了,真是可惜了,本是練武的好苗子,空有這麽好的天賦,真是暴殄天物呀。”
無憂聽著老人的感慨,頓時疑惑重重,自己有天賦,不會的吧,自己小時候偷看哥哥練武,一招半式,哥哥一點就通,一學就會,而自己偷偷練上好久也學不會,自己有天賦,騙人的吧。
老人接著又說道:“稀鬆平常的武功,隻需要一招一式的去練,這個不需要什麽天賦,隻要肯努力,絕大多數人終究是能學的會的,但是絕妙高深的武功,如果隻是靠一招一式的去練,終究是不會有太大的成就的,高深的功夫講究的是緣分,需要機緣巧合,講究的是悟性,需要融會貫通,這就要看個人的天賦了,沒有天賦,師父教太多也是枉然。當今天下門派林立,武功五花八門,可是真正的高手又有幾個呐,這並不是因為他們自身不努力,隻是機緣未到,抑或是天賦不夠才導致的。”
無憂聽罷,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算是迴應。
老人不等無憂開口,接著問道:“你可知前麵為何我一揚手,你就渾身動彈不得了。”
無憂拱手道:“正要請教。”
就在此時,老人又是一抬手,無憂剛想問老人發生了什麽時,突然發現自己說不出話來了。
這可把無憂嚇的不輕,好端端的自己突然不能說話了,急的無憂一直用手指著自己的嘴巴,向老人示意。
老人看著無憂手忙腳亂的樣子,不禁大笑道:“你現在是否懂了。”
無憂這才明白過來,原來都是老人搞得鬼,連連點頭,算是迴答。
老人大手一揮,無憂終於又可以開口說話了,急忙問道:“老人家,這是什麽神奇的武功,居然可以隔空製人,我之前雖然也見過不少習武之人,可是從來沒見過誰可以像您老人家這樣。”
老人輕蔑的笑了笑道:“這算什麽,這就是一套稀鬆平常的點穴功夫罷了,江湖上會的人不在少數,隻是你見識太少,沒有見過罷了。”
無憂被老人說的有些不好意思,連連點頭稱是,用以掩蓋自己的尷尬。
其實這門隔空打穴的功夫,並不是什麽稀鬆平常的點穴功夫,而是老人的獨門絕技,想當年他剛行走江湖的時候,憑著這手功夫出其不意,力挫各派高手,好不威風。
隻是當下他的武功已臻化境,對於武學又有了新的認識,故而當初的絕學在現在看來,簡直微不足道,不值一提,而且老人也有自己的打算。
雖然自己有一身通天徹地的功夫,可是畢竟經不起歲月的侵蝕,已然古稀之年了,自己說不定哪天一命嗚唿了,也沒什麽可惜的,但是這一身睥睨天下的功夫如果隨著自己一起消失,那未免也太可惜了。
剛好老天爺可憐他,派了無憂過來,於是他想讓無憂來繼承他的衣缽,讓自己這一身功夫有重見天日的那一天。
隻是聽了無憂之前的敘述,他覺得無憂對自己沒有信心,如果他說這是一門高深的功夫,那無憂一定會覺得自己學不會,也學不好,也就不會同意他傳承衣缽的想法,故而他才將這門功夫說的稀鬆平常,好讓無憂沒有心理負擔,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他的計劃。
老人看著無憂尷尬的樣子,故意調侃道:“這雖說隻是一門入門的功夫,可是我看你要學的話,估計沒個三年五載的怕是學不會,畢竟你一點根基都沒有嘛。”
無憂聽老人這麽一說之後,心裏埋怨道,“這糟老頭子,前麵剛說完我是練武的好苗子,現在就又說沒個三五年我怕是學不會,也不知道他到底哪句是真的,哪句是假的,我一定要殺殺他的威風,要他不要小瞧我。”
於是無憂應道:“這既然隻是一門稀鬆平常的功夫,憑借我這過人的天賦,還不手到擒來,我估計三五天就能學會了。”
老人聽著無憂的敘述,不由的心裏偷暗罵道,“好家夥,真是忒不要臉了,我隻是隨口說說你有天賦,你還真的當真了,再說再有天賦,這也不是三五天就能學會的呀,想當初老子從師父那裏學這門功夫,也是整整花了三年時間,夜以繼日的不斷苦練,才小有所成,你倒好,直接就想著三五天出師,看把你能的。”
老人雖然心裏這樣罵著,但是麵部表情依舊沒有任何變化,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須緩緩的說道:“好,既然你覺得三五天即可,那我就花三天時間傳你又如何。”
無憂本來隻是圖嘴上痛快,根本就沒想真的去學,現在老人突然這樣說了之後,無憂也是一臉茫然,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老人表情卻愈發嚴肅起來,頓了頓厲聲問道:“怎麽了,不敢了嗎,剛才不是還說隻需三五天即可嘛,怎麽現在又不行了嘛。”
無憂本想給老人道個歉,承認自己錯了,可是看著老人那氣勢逼人的樣子,頓時心生厭惡,實在是不想向他低頭,於是硬著頭皮說道:“怎麽不敢,說好的三天就三天,三天之內我一定可以學會。”
老人又故作嚴肅的說了一聲:“君子一言。”
“駟馬難追”,無憂直勾勾的看著老人,隨後一字一頓的吐出這四個字來。
此時老人心裏早已樂開了花,他本來還在擔心無憂因為父親的教誨,而不肯習武,那自己的計劃就要付之東流了。
現如今他既然已經答應習武了,那自己教一天也是教,教一年也是教,反正一時半夥也不可能出去,總有時間把自己這一身武學傾囊相授的,想到這裏不由的笑出了聲。
無憂看著剛才還一臉嚴肅的老人,此刻居然笑出了聲,不由的充滿了疑惑。
老人見無憂正在看著他,急忙又恢複了嚴肅的表情,譏諷道:“好一個,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就是不知道三天之後,還是不是君子。”
無憂聽著老人的嘲諷,心想三天之內要學會的話,斷然是不可能的,可是這個老頭太煩人了,自己又不想到時候再被他奚落,一定要想個到時候能出奇製勝,又讓他無話可說的法子來。
正想著的時候,突然一隻跳蚤蹦躂了出來,無憂想也沒想就啪的一巴掌結束了它的生命。
就在此時無憂腦海中突然出現了之前那個私塾先生的身影,他記得有一堂課,剛好也有一隻跳蚤從私塾先生衣服裏蹦躂了出來,也是被自己一巴掌唿死了,自己因為這件事還被私塾先生教育了一番,說他不懂的萬物皆有靈,草木皆有心的道理,不懂得珍惜生命。
無憂還記得那堂課學的是韓愈的《馬說》,裏麵有一句講的是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自己此刻不就是被老人認為是千裏馬了嘛,自己三天之後能不能學會,那就要看老人是不是伯樂了吧。
想到這裏無憂不由得計上心來,等到三天之後,無憂如果學會了,那證明自己就是千裏馬,如果學不會,那隻能說明老人並不是伯樂嘛,這樣不管怎樣,老人也沒辦法再奚落自己了,想到這裏無憂不禁被自己的聰明才智所折服,臉上露出來得意的笑容。
老人看著無憂臉上那若隱若現的笑容,也是滿臉的疑惑,心想這小子又在憋什麽壞,可千萬不要找了他的道了。
隻見無憂走到老人近前,整了整自己的衣冠,恭恭敬敬的行了三叩首的拜師之禮,隨後恭敬的叫了一聲:“師父好!”
老人雖已至古稀之年,可是卻從未收過徒弟,看著無憂恭恭敬敬的做完這一套繁瑣的禮儀之後,老人顯得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麽辦才好。
無憂看著老人窘迫的模樣,心裏想道:“看這老頭的模樣好像從來沒有收過徒弟,殊不知第一次收徒弟就收到一個這樣的,也是替他感到悲哀。”
無憂心裏雖然這樣想著,可是麵部依舊是一副恭恭敬敬的表情。
“徒兒好”,老人在糾結了好久之後,才終於慢吞吞的吐出這三個字來。
無憂聽罷之後,咬著嘴唇,強忍著笑意,才讓自己沒有笑出來,這老頭憋了半天,就蹦出這麽三個字來,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老人說完之後,也不在意無憂的表情,接著說道:“那麽我們現在就開始吧,以三天為期,三天之後見分曉。”
無憂聽罷,起手作了一揖,隨後就站在一旁,等著老人開始。
老人盤膝而坐,示意無憂也坐下之後,開口道:“此功法名曰《鳳棲指》,是當年遊龍戲鳳二位前輩所創,並傳之與世。他們二人伉儷情深,一生鋤強扶弱,行俠仗義,實乃天地間大英雄也。今我將此功法傳授於你,一定切記不可恃強淩弱,辱沒了他們二人的英明。”
無憂見老人正襟危坐,神情肅穆,頓時也變得恭敬起來,心想:“這兩位大俠一生英雄蓋世,我今日機緣巧合有幸學此功夫,無論最終結果如何,以後一定不可用來好勇鬥狠,恃強淩弱,使二人蒙羞才行。”
老人說罷,將口訣一句一句的念給無憂,無憂也不明白其中含義,隻是跟著默念,不一會老人已全部念完,隨後就躺在地上打起了盹,也不再理會無憂。
這口訣本就二三百字,而且極具韻律,朗朗上口,無憂跟著默念一遍之後,已基本都記了下來,而且覺得它好似那閩南地方的山歌,不由的隨著韻律哼唱起來,兩三遍下來,早已了熟於胸了。
其實老人並沒有睡覺,他一直用眼角的餘光注視著無憂。
他本以為僅憑跟著自己默念一遍,無憂根本不可能完全記住的,無憂一定會再過來和自己請教的,可是令他難以置信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無憂跟著他默念了一遍之後不僅完全記住了,而且還會隨著韻律合唱,這個他可沒有教過無憂的。
在他的記憶裏,當初為了記這兩百六十四個字,可沒少挨師父的揍,自己總是記住了這一句,就又忘記了那一句,要麽就是前後顛倒,要麽就是張冠李戴,最終花了快一個月功夫,才勉勉強強的記了個大概。
師父當初也是叫苦不迭,說他是榆木腦袋,怎麽教都教不會,而且這口訣確實可以伴著音律歌唱,當初自己似乎聽著師父和師娘唱過幾次,隻是自己這榆木腦袋並沒有學會,現如今聽著無憂再唱,他才迴想起來,當年師徒情景再現,隻是早已物是人非,不禁潸然淚下。
無憂看著老人臉頰有淚水劃過,猜想他一定是迴憶起了當年的情形,也不再上前打擾,隻是輕輕的哼唱著口訣。
也不知過了多久,老人終於睜開雙目,一個鯉魚打挺站起身來,對著無憂問道:“小子,怎麽樣了,口訣是否都記住了。”
無憂點了點頭,算是迴應。
老人捋了捋花白的胡須,滿意的說道:“很好,很好,為師果然沒有看錯人。”說罷又將那運功心法傳於無憂。
運功心法不同於口訣,除了要牢記字麵意思之外,還需領悟參透,同時還要配合著各種招式進行演繹,無憂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些,理解起來不禁有些吃力。
老人也不著急,一字一句的將心法闡述清楚,同時將自己多年的心得體會傾囊相授,遇到晦澀難懂的,不厭其煩的加以詳細解釋並配合著招式進行演繹。
就這樣無憂慢慢的有了感覺,舉一反三,漸入佳境,時間一晃而過,不知不覺已經到了第二天清晨。
伴隨著門鎖打開的聲音,牢房的另一側傳來了腳步聲,老人急忙示意無憂躺下,自己也背過身去,隻見一個臉色蠟黃,手指幹癟的老頭端著飯菜,正慢慢的朝這邊走了過來。
送飯老頭過來之後,將飯菜放在牢房門口,朝裏看了一眼,也不說話,就自顧自的走了。
等到門上鎖的聲音響起,老人才轉過頭來,示意無憂可以起來了。
無憂有些不理解,為什麽自己和老人的交流,要避著那個送飯老頭呐,老人似乎不願意讓那個送飯老頭知道他們之間有交流。
老人也看出了無憂的疑惑,歎了歎氣道:“這其實都是為了你好。”說罷講起了一段陳年往事。
一直等到無憂說完,過了好大一會,老人才停止了對鎮為民的謾罵。
無憂看著老人的樣子,心想這個老人與鎮為民似乎也有血海深仇,不然也不至於對鎮為民如此恨之入骨吧,於是試探的問道:“老人家,這裏雖然看著像是牢房,但是就我們兩個人,奇怪的很呀。”
老人看著無憂讚許的點了點頭說道:“你小子眼力見不錯嘛,這裏是牢房也不是牢房,這裏是那個老混蛋專門用來關我的地方,算是我一個人的牢房吧,我在這裏呆了快十來年了,你是第二個被關進來的人。”
無憂一聽頓覺不妙,這個老人已經在這裏呆了十年了,這十多年來也沒有其他人被關進來,現在自己被關了進來,那豈不是也要被囚禁好久,想到這裏頓時覺得有些失落。
老人看到了無憂的擔憂,輕輕的拍了拍無憂的肩膀說道:“小子,現在擔心也沒用,隨遇而安吧,說不定啥時候就出去了呐。”
無憂苦笑了一聲算是迴應,接著又問道:“老人家,你為什麽被關在這裏呀,而且一關就是十多年,到底啥時候才放你出去呐。”
老人聽罷,冷笑了一聲說道:“出去,我怕是要爛在這個地方,一輩子都不出去了。”
無憂聽罷不禁有些不解,一輩子都不出去,到底是不出去呐,還是出不去呐。
老人也不理無憂,自顧自的又說道:“我二十多年前和那個老混蛋打了一個賭,賭輸了,於是自願被他關起來了。”
無憂這才明白,為啥老人說他這一輩子都不出去,原來是願賭服輸呀。
無憂不禁好奇他們當年到底打了一個什麽賭約,值得老人花費十多年的光陰來守護,而且還要一直守下去。
老人此時已不再說話,撿了幾根地上的茅草放在嘴裏肆意的嚼著,一副很享受的表情。
無憂本以為老人還會接著說下去,可誰曾想他居然不說了,弄得無憂是心癢難撾,想問問又不好意思開口。
正躊躇的時候,老人又突然開口問道:“小子,你剛進來的時候,我摸了摸你的脈象和骨骼,你好像不會武功呀,像你們這樣的大戶人家的公子哥,不是都喜歡學一些三腳貓的功夫顯擺嘛,怎麽你沒有學呐。”
無憂尷尬的笑了笑迴道:“我自幼遵從家父教導,隻習四書五經,未曾舞刀弄槍,因此不會武功。”
老人聽罷不由的感慨道:“可惜了,可惜了,真是可惜了,本是練武的好苗子,空有這麽好的天賦,真是暴殄天物呀。”
無憂聽著老人的感慨,頓時疑惑重重,自己有天賦,不會的吧,自己小時候偷看哥哥練武,一招半式,哥哥一點就通,一學就會,而自己偷偷練上好久也學不會,自己有天賦,騙人的吧。
老人接著又說道:“稀鬆平常的武功,隻需要一招一式的去練,這個不需要什麽天賦,隻要肯努力,絕大多數人終究是能學的會的,但是絕妙高深的武功,如果隻是靠一招一式的去練,終究是不會有太大的成就的,高深的功夫講究的是緣分,需要機緣巧合,講究的是悟性,需要融會貫通,這就要看個人的天賦了,沒有天賦,師父教太多也是枉然。當今天下門派林立,武功五花八門,可是真正的高手又有幾個呐,這並不是因為他們自身不努力,隻是機緣未到,抑或是天賦不夠才導致的。”
無憂聽罷,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算是迴應。
老人不等無憂開口,接著問道:“你可知前麵為何我一揚手,你就渾身動彈不得了。”
無憂拱手道:“正要請教。”
就在此時,老人又是一抬手,無憂剛想問老人發生了什麽時,突然發現自己說不出話來了。
這可把無憂嚇的不輕,好端端的自己突然不能說話了,急的無憂一直用手指著自己的嘴巴,向老人示意。
老人看著無憂手忙腳亂的樣子,不禁大笑道:“你現在是否懂了。”
無憂這才明白過來,原來都是老人搞得鬼,連連點頭,算是迴答。
老人大手一揮,無憂終於又可以開口說話了,急忙問道:“老人家,這是什麽神奇的武功,居然可以隔空製人,我之前雖然也見過不少習武之人,可是從來沒見過誰可以像您老人家這樣。”
老人輕蔑的笑了笑道:“這算什麽,這就是一套稀鬆平常的點穴功夫罷了,江湖上會的人不在少數,隻是你見識太少,沒有見過罷了。”
無憂被老人說的有些不好意思,連連點頭稱是,用以掩蓋自己的尷尬。
其實這門隔空打穴的功夫,並不是什麽稀鬆平常的點穴功夫,而是老人的獨門絕技,想當年他剛行走江湖的時候,憑著這手功夫出其不意,力挫各派高手,好不威風。
隻是當下他的武功已臻化境,對於武學又有了新的認識,故而當初的絕學在現在看來,簡直微不足道,不值一提,而且老人也有自己的打算。
雖然自己有一身通天徹地的功夫,可是畢竟經不起歲月的侵蝕,已然古稀之年了,自己說不定哪天一命嗚唿了,也沒什麽可惜的,但是這一身睥睨天下的功夫如果隨著自己一起消失,那未免也太可惜了。
剛好老天爺可憐他,派了無憂過來,於是他想讓無憂來繼承他的衣缽,讓自己這一身功夫有重見天日的那一天。
隻是聽了無憂之前的敘述,他覺得無憂對自己沒有信心,如果他說這是一門高深的功夫,那無憂一定會覺得自己學不會,也學不好,也就不會同意他傳承衣缽的想法,故而他才將這門功夫說的稀鬆平常,好讓無憂沒有心理負擔,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他的計劃。
老人看著無憂尷尬的樣子,故意調侃道:“這雖說隻是一門入門的功夫,可是我看你要學的話,估計沒個三年五載的怕是學不會,畢竟你一點根基都沒有嘛。”
無憂聽老人這麽一說之後,心裏埋怨道,“這糟老頭子,前麵剛說完我是練武的好苗子,現在就又說沒個三五年我怕是學不會,也不知道他到底哪句是真的,哪句是假的,我一定要殺殺他的威風,要他不要小瞧我。”
於是無憂應道:“這既然隻是一門稀鬆平常的功夫,憑借我這過人的天賦,還不手到擒來,我估計三五天就能學會了。”
老人聽著無憂的敘述,不由的心裏偷暗罵道,“好家夥,真是忒不要臉了,我隻是隨口說說你有天賦,你還真的當真了,再說再有天賦,這也不是三五天就能學會的呀,想當初老子從師父那裏學這門功夫,也是整整花了三年時間,夜以繼日的不斷苦練,才小有所成,你倒好,直接就想著三五天出師,看把你能的。”
老人雖然心裏這樣罵著,但是麵部表情依舊沒有任何變化,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須緩緩的說道:“好,既然你覺得三五天即可,那我就花三天時間傳你又如何。”
無憂本來隻是圖嘴上痛快,根本就沒想真的去學,現在老人突然這樣說了之後,無憂也是一臉茫然,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老人表情卻愈發嚴肅起來,頓了頓厲聲問道:“怎麽了,不敢了嗎,剛才不是還說隻需三五天即可嘛,怎麽現在又不行了嘛。”
無憂本想給老人道個歉,承認自己錯了,可是看著老人那氣勢逼人的樣子,頓時心生厭惡,實在是不想向他低頭,於是硬著頭皮說道:“怎麽不敢,說好的三天就三天,三天之內我一定可以學會。”
老人又故作嚴肅的說了一聲:“君子一言。”
“駟馬難追”,無憂直勾勾的看著老人,隨後一字一頓的吐出這四個字來。
此時老人心裏早已樂開了花,他本來還在擔心無憂因為父親的教誨,而不肯習武,那自己的計劃就要付之東流了。
現如今他既然已經答應習武了,那自己教一天也是教,教一年也是教,反正一時半夥也不可能出去,總有時間把自己這一身武學傾囊相授的,想到這裏不由的笑出了聲。
無憂看著剛才還一臉嚴肅的老人,此刻居然笑出了聲,不由的充滿了疑惑。
老人見無憂正在看著他,急忙又恢複了嚴肅的表情,譏諷道:“好一個,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就是不知道三天之後,還是不是君子。”
無憂聽著老人的嘲諷,心想三天之內要學會的話,斷然是不可能的,可是這個老頭太煩人了,自己又不想到時候再被他奚落,一定要想個到時候能出奇製勝,又讓他無話可說的法子來。
正想著的時候,突然一隻跳蚤蹦躂了出來,無憂想也沒想就啪的一巴掌結束了它的生命。
就在此時無憂腦海中突然出現了之前那個私塾先生的身影,他記得有一堂課,剛好也有一隻跳蚤從私塾先生衣服裏蹦躂了出來,也是被自己一巴掌唿死了,自己因為這件事還被私塾先生教育了一番,說他不懂的萬物皆有靈,草木皆有心的道理,不懂得珍惜生命。
無憂還記得那堂課學的是韓愈的《馬說》,裏麵有一句講的是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自己此刻不就是被老人認為是千裏馬了嘛,自己三天之後能不能學會,那就要看老人是不是伯樂了吧。
想到這裏無憂不由得計上心來,等到三天之後,無憂如果學會了,那證明自己就是千裏馬,如果學不會,那隻能說明老人並不是伯樂嘛,這樣不管怎樣,老人也沒辦法再奚落自己了,想到這裏無憂不禁被自己的聰明才智所折服,臉上露出來得意的笑容。
老人看著無憂臉上那若隱若現的笑容,也是滿臉的疑惑,心想這小子又在憋什麽壞,可千萬不要找了他的道了。
隻見無憂走到老人近前,整了整自己的衣冠,恭恭敬敬的行了三叩首的拜師之禮,隨後恭敬的叫了一聲:“師父好!”
老人雖已至古稀之年,可是卻從未收過徒弟,看著無憂恭恭敬敬的做完這一套繁瑣的禮儀之後,老人顯得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麽辦才好。
無憂看著老人窘迫的模樣,心裏想道:“看這老頭的模樣好像從來沒有收過徒弟,殊不知第一次收徒弟就收到一個這樣的,也是替他感到悲哀。”
無憂心裏雖然這樣想著,可是麵部依舊是一副恭恭敬敬的表情。
“徒兒好”,老人在糾結了好久之後,才終於慢吞吞的吐出這三個字來。
無憂聽罷之後,咬著嘴唇,強忍著笑意,才讓自己沒有笑出來,這老頭憋了半天,就蹦出這麽三個字來,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老人說完之後,也不在意無憂的表情,接著說道:“那麽我們現在就開始吧,以三天為期,三天之後見分曉。”
無憂聽罷,起手作了一揖,隨後就站在一旁,等著老人開始。
老人盤膝而坐,示意無憂也坐下之後,開口道:“此功法名曰《鳳棲指》,是當年遊龍戲鳳二位前輩所創,並傳之與世。他們二人伉儷情深,一生鋤強扶弱,行俠仗義,實乃天地間大英雄也。今我將此功法傳授於你,一定切記不可恃強淩弱,辱沒了他們二人的英明。”
無憂見老人正襟危坐,神情肅穆,頓時也變得恭敬起來,心想:“這兩位大俠一生英雄蓋世,我今日機緣巧合有幸學此功夫,無論最終結果如何,以後一定不可用來好勇鬥狠,恃強淩弱,使二人蒙羞才行。”
老人說罷,將口訣一句一句的念給無憂,無憂也不明白其中含義,隻是跟著默念,不一會老人已全部念完,隨後就躺在地上打起了盹,也不再理會無憂。
這口訣本就二三百字,而且極具韻律,朗朗上口,無憂跟著默念一遍之後,已基本都記了下來,而且覺得它好似那閩南地方的山歌,不由的隨著韻律哼唱起來,兩三遍下來,早已了熟於胸了。
其實老人並沒有睡覺,他一直用眼角的餘光注視著無憂。
他本以為僅憑跟著自己默念一遍,無憂根本不可能完全記住的,無憂一定會再過來和自己請教的,可是令他難以置信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無憂跟著他默念了一遍之後不僅完全記住了,而且還會隨著韻律合唱,這個他可沒有教過無憂的。
在他的記憶裏,當初為了記這兩百六十四個字,可沒少挨師父的揍,自己總是記住了這一句,就又忘記了那一句,要麽就是前後顛倒,要麽就是張冠李戴,最終花了快一個月功夫,才勉勉強強的記了個大概。
師父當初也是叫苦不迭,說他是榆木腦袋,怎麽教都教不會,而且這口訣確實可以伴著音律歌唱,當初自己似乎聽著師父和師娘唱過幾次,隻是自己這榆木腦袋並沒有學會,現如今聽著無憂再唱,他才迴想起來,當年師徒情景再現,隻是早已物是人非,不禁潸然淚下。
無憂看著老人臉頰有淚水劃過,猜想他一定是迴憶起了當年的情形,也不再上前打擾,隻是輕輕的哼唱著口訣。
也不知過了多久,老人終於睜開雙目,一個鯉魚打挺站起身來,對著無憂問道:“小子,怎麽樣了,口訣是否都記住了。”
無憂點了點頭,算是迴應。
老人捋了捋花白的胡須,滿意的說道:“很好,很好,為師果然沒有看錯人。”說罷又將那運功心法傳於無憂。
運功心法不同於口訣,除了要牢記字麵意思之外,還需領悟參透,同時還要配合著各種招式進行演繹,無憂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些,理解起來不禁有些吃力。
老人也不著急,一字一句的將心法闡述清楚,同時將自己多年的心得體會傾囊相授,遇到晦澀難懂的,不厭其煩的加以詳細解釋並配合著招式進行演繹。
就這樣無憂慢慢的有了感覺,舉一反三,漸入佳境,時間一晃而過,不知不覺已經到了第二天清晨。
伴隨著門鎖打開的聲音,牢房的另一側傳來了腳步聲,老人急忙示意無憂躺下,自己也背過身去,隻見一個臉色蠟黃,手指幹癟的老頭端著飯菜,正慢慢的朝這邊走了過來。
送飯老頭過來之後,將飯菜放在牢房門口,朝裏看了一眼,也不說話,就自顧自的走了。
等到門上鎖的聲音響起,老人才轉過頭來,示意無憂可以起來了。
無憂有些不理解,為什麽自己和老人的交流,要避著那個送飯老頭呐,老人似乎不願意讓那個送飯老頭知道他們之間有交流。
老人也看出了無憂的疑惑,歎了歎氣道:“這其實都是為了你好。”說罷講起了一段陳年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