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次遭遇戰中,即便我們已經提前裝備了消音器,但是廝殺的聲音還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寄生體,無可奈何之下,隊長命令我們五個人化整為零,分頭突圍,各自沿著突圍方向繼續執行任務,並規定最終集合地點為省政府大樓。”
“我是沿著東北方向一路突圍的,這一路上遭遇了不少寄生體,不過絕大部分我都盡可能地避開了,一直到今天上午在街上看到了正被寄生體追殺的你。”
至此,葉凡將他掌握的所有信息都共享給了蘇夢。
“不過我真是沒想到,來到東陽市之後,遇到的第一個人竟然是蘇教授的女兒,雖然之前聽說過蘇教授的老家在東陽市,但誰能想到會這麽巧呢。”
葉凡大笑著感歎了起來,憨厚的樣子讓人無法聯想到他竟然是一名特種兵。
“我也沒想到,外麵的世界竟然會變得這麽混亂,”蘇夢用手拄著下巴,眼睛望向窗外。
“我本來以為東陽市就已經夠慘了,沒想到其他地方竟然會那麽嚴重。”
“沒錯,如果從全局視角看的話,東陽市確實算的上受災較輕,最起碼城市的基本建設得到了保留。”葉凡說道。
“我們來東陽市,主要也是為了提前打探情況,上頭打算把淩源避難中心遷移到東陽市來,建立全國最大的避難城市,然後再利用東陽市的中心位置,向全國範圍進行輻射性救援,逐步進行重建。”
“我明白了,那你下一步的打算呢?”蘇夢問。
“在出發之前,我們人手都帶了一份地圖,不過我手裏的那份在昨天的時候被寄生體撕碎了,我原本想找個書店再弄一份,不過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弄到。”
葉凡滿臉無奈,他還在懊惱當時沒有小心一點,竟然在查看地圖的時候,被躲藏在角落裏的寄生體突然襲擊,從而失去了寶貴的地圖。
“你們的任務很著急嗎?有沒有限定時間?”
蘇夢的腦袋靈光一閃,緊接著問道。
“我們外出執行任務的條件太艱苦,後勤保障和後備支援得不到保障,前期偵查工作也得親自去做,所以上頭派發下來的任務都沒有時效性,甚至無論任務的完成情況,隻要能活著返迴就已經是可以接受的結果了。”
“不過我們小隊裏還是有規定的,當第一個人到達指定位置時,他會在原地等待最多48小時,如果一直沒有人來,他便不會繼續等待,如果第二名隊員及時出現,那他們會共同繼續等待48小時,以此類推。”
“所以你基本上隻有最多七天時間,對嗎?”蘇夢計算了一下時間。
“這倒是不一定,也許他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導致沒法第一時間內前往市政廳,這樣算來,我的時間還是很充足的。”
葉凡走到窗邊觀察了一下,然後指著周圍的道路,迴頭看向蘇夢。
“而且你看,現在就是著急也沒有用,我們被困住了。”
一聽這話,蘇夢連忙跑到葉凡身邊向外看去,眼前的一幕讓她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外麵的街道上,再也不是之前荒涼空蕩的樣子,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步履蹣跚的寄生體。
它們有的在漫無目的地遊蕩著,有的靠在角落裏一動不動,有的則是趴在地上瘋狂啃食著某種動物的屍體,時不時還會推搡一下搶食的其他寄生體。
不過蘇夢驚恐之餘,倒是觀察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寄生體中也是存在鄙視鏈的,感染者似乎都比較懼怕寄生者,二者之間好像是存在著上下級關係一樣。
這種情況其實也比較合理,畢竟寄生者腦中存在著完整的暗核,而感染者隻是一根觸須而已。
不過即便發現了再多的情報,也無法改變蘇夢二人被寄生體圍困的情況。
情報是行動的前提,是任務成功的關鍵,不過也不當吃不當喝。
如果沒有更好的辦法,二人就隻能在原地待命,耐心尋找機會。
“它們是什麽時候突然出現的?怎麽一下子冒出來這麽多?”
望著散落在街道上的寄生體,蘇夢自言自語地說著。
“暴雨和洪澇淹死了很多人,也困死了很多人,他們的屍體留在大樓上或泡在積水裏,給了暗核寄生他們的機會。”
葉凡麵色凝重地觀察著周圍的情況,雖然蘇夢家的視野極好,但寄生體的分布實在是太廣,一時間他也找不到任何破綻。
“暗核寄生個體是很快的,但是要呈現出種群的態勢還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很明顯,四五天的時間足夠他們對一座死亡率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城市進行感染了。”
“百分之九十?這是官方統計的數據嗎?”
蘇夢被這個數字震驚了,就拿東陽市來計算,如果死亡率真的超過了百分之九十的話,那說明城市中有超過一千萬人死在了大災變裏,如果用這個數據衡量全球的話,那就是幾十億。
“在寄生體剛剛出現的時候,淩源避難中心用周邊幾個縣市做了統計,大災變的死亡率是93.15%,雖然每個地區的受災程度不同,但結合避難中心內隻有區區幾十萬人這個數據,估計死亡率不會有太大的出入。”葉凡說。
“用避難中心的人數作為參考應該不會很準確吧?畢竟大部分城市都還沒有進行有規模的搜救任務,幸存者散落各地也還是有可能的。”
蘇夢對葉凡的說法提出了質疑,因為這種統計方式帶有強烈的幸存者偏差,會讓人誤以為避難中心之外的幸存者都死光了。
“確實,官方隻能根據現有條件進行不完全統計,畢竟絕大多數地區都還沒有開展搜救工作,其中有多少幸存者誰都不清楚。”
葉凡點了點頭說。
“在熱河避難中心的時候,那邊就曾發現過一個由幸存者們自發建立的小型避難中心,有將近200人的規模。”
“這說明,像我這樣堅韌不屈,求生欲望強烈的幸存者還是有很多的。”
蘇夢得意地挑了挑眉,開始自吹自擂了起來。
“我是沿著東北方向一路突圍的,這一路上遭遇了不少寄生體,不過絕大部分我都盡可能地避開了,一直到今天上午在街上看到了正被寄生體追殺的你。”
至此,葉凡將他掌握的所有信息都共享給了蘇夢。
“不過我真是沒想到,來到東陽市之後,遇到的第一個人竟然是蘇教授的女兒,雖然之前聽說過蘇教授的老家在東陽市,但誰能想到會這麽巧呢。”
葉凡大笑著感歎了起來,憨厚的樣子讓人無法聯想到他竟然是一名特種兵。
“我也沒想到,外麵的世界竟然會變得這麽混亂,”蘇夢用手拄著下巴,眼睛望向窗外。
“我本來以為東陽市就已經夠慘了,沒想到其他地方竟然會那麽嚴重。”
“沒錯,如果從全局視角看的話,東陽市確實算的上受災較輕,最起碼城市的基本建設得到了保留。”葉凡說道。
“我們來東陽市,主要也是為了提前打探情況,上頭打算把淩源避難中心遷移到東陽市來,建立全國最大的避難城市,然後再利用東陽市的中心位置,向全國範圍進行輻射性救援,逐步進行重建。”
“我明白了,那你下一步的打算呢?”蘇夢問。
“在出發之前,我們人手都帶了一份地圖,不過我手裏的那份在昨天的時候被寄生體撕碎了,我原本想找個書店再弄一份,不過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弄到。”
葉凡滿臉無奈,他還在懊惱當時沒有小心一點,竟然在查看地圖的時候,被躲藏在角落裏的寄生體突然襲擊,從而失去了寶貴的地圖。
“你們的任務很著急嗎?有沒有限定時間?”
蘇夢的腦袋靈光一閃,緊接著問道。
“我們外出執行任務的條件太艱苦,後勤保障和後備支援得不到保障,前期偵查工作也得親自去做,所以上頭派發下來的任務都沒有時效性,甚至無論任務的完成情況,隻要能活著返迴就已經是可以接受的結果了。”
“不過我們小隊裏還是有規定的,當第一個人到達指定位置時,他會在原地等待最多48小時,如果一直沒有人來,他便不會繼續等待,如果第二名隊員及時出現,那他們會共同繼續等待48小時,以此類推。”
“所以你基本上隻有最多七天時間,對嗎?”蘇夢計算了一下時間。
“這倒是不一定,也許他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導致沒法第一時間內前往市政廳,這樣算來,我的時間還是很充足的。”
葉凡走到窗邊觀察了一下,然後指著周圍的道路,迴頭看向蘇夢。
“而且你看,現在就是著急也沒有用,我們被困住了。”
一聽這話,蘇夢連忙跑到葉凡身邊向外看去,眼前的一幕讓她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外麵的街道上,再也不是之前荒涼空蕩的樣子,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步履蹣跚的寄生體。
它們有的在漫無目的地遊蕩著,有的靠在角落裏一動不動,有的則是趴在地上瘋狂啃食著某種動物的屍體,時不時還會推搡一下搶食的其他寄生體。
不過蘇夢驚恐之餘,倒是觀察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寄生體中也是存在鄙視鏈的,感染者似乎都比較懼怕寄生者,二者之間好像是存在著上下級關係一樣。
這種情況其實也比較合理,畢竟寄生者腦中存在著完整的暗核,而感染者隻是一根觸須而已。
不過即便發現了再多的情報,也無法改變蘇夢二人被寄生體圍困的情況。
情報是行動的前提,是任務成功的關鍵,不過也不當吃不當喝。
如果沒有更好的辦法,二人就隻能在原地待命,耐心尋找機會。
“它們是什麽時候突然出現的?怎麽一下子冒出來這麽多?”
望著散落在街道上的寄生體,蘇夢自言自語地說著。
“暴雨和洪澇淹死了很多人,也困死了很多人,他們的屍體留在大樓上或泡在積水裏,給了暗核寄生他們的機會。”
葉凡麵色凝重地觀察著周圍的情況,雖然蘇夢家的視野極好,但寄生體的分布實在是太廣,一時間他也找不到任何破綻。
“暗核寄生個體是很快的,但是要呈現出種群的態勢還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很明顯,四五天的時間足夠他們對一座死亡率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城市進行感染了。”
“百分之九十?這是官方統計的數據嗎?”
蘇夢被這個數字震驚了,就拿東陽市來計算,如果死亡率真的超過了百分之九十的話,那說明城市中有超過一千萬人死在了大災變裏,如果用這個數據衡量全球的話,那就是幾十億。
“在寄生體剛剛出現的時候,淩源避難中心用周邊幾個縣市做了統計,大災變的死亡率是93.15%,雖然每個地區的受災程度不同,但結合避難中心內隻有區區幾十萬人這個數據,估計死亡率不會有太大的出入。”葉凡說。
“用避難中心的人數作為參考應該不會很準確吧?畢竟大部分城市都還沒有進行有規模的搜救任務,幸存者散落各地也還是有可能的。”
蘇夢對葉凡的說法提出了質疑,因為這種統計方式帶有強烈的幸存者偏差,會讓人誤以為避難中心之外的幸存者都死光了。
“確實,官方隻能根據現有條件進行不完全統計,畢竟絕大多數地區都還沒有開展搜救工作,其中有多少幸存者誰都不清楚。”
葉凡點了點頭說。
“在熱河避難中心的時候,那邊就曾發現過一個由幸存者們自發建立的小型避難中心,有將近200人的規模。”
“這說明,像我這樣堅韌不屈,求生欲望強烈的幸存者還是有很多的。”
蘇夢得意地挑了挑眉,開始自吹自擂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