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若出去時候麵上帶著笑容,衛嬿婉和弘曆為了表現對她的喜愛特意給了許多賞賜跟在她後麵。
主仆幾個歡歡喜喜出了養心殿,隻是一進延禧宮就看到青櫻站在廊下看著她,湄若轉頭看她一眼之後覺得青櫻說話有失偏頗。
在她眼裏,衛嬿婉好似不是什麽妒忌小人啊?為什麽青櫻暗指她被皇上辜負了呢?
隻是她還沒有意識到皇後到底有多受寵愛,衛嬿婉自進了後宮可以說是寵冠六宮,等皇後懷了嫡子之後,弘曆就直接給了衛嬿婉專房之寵。
如今人家成為了皇後,皇上更是有恃無恐,前朝之人不會說什麽,最多也隻是拿子嗣說事。
可是衛嬿婉並非沒有孩子,而且偏偏她的孩子還極為聰慧,這個情況下,幾乎明眼人都知道自己該怎麽做。
什麽?你覺得皇上專寵皇後昏聵?不不不,皇上皇後伉儷情深,是天下夫妻之表率,皇後溫柔賢淑、端莊大方更是天下女子之表率!
誰敢置喙那就是不想活了。
當初也不是沒人想著勸勸,畢竟隻有一個聰明的阿哥不太保險,可弘曆卻也直接罵了迴去,甚至差點給對方一個忤逆的名頭,好在他還算是有點理智,隻是將人罵走了而已。
衛嬿婉知道了之後也不置一詞,朝臣們總盯著皇子,掂量著誰能繼任下一個皇帝,都想著站隊博一個從龍之功。到時候一家子可謂是雞犬升天,青史留名了。
正想著弘曆就帶著永琪進來了,“天氣越發熱了,朕打算等六月咱們就去承德,免得熱壞了。”
弘曆摸著永琪的腦袋,自從他長大一些後就被乾隆按著剃了頭,好一段時間裏麵永琪都不敢露自己的腦袋。
戴了好長時間的帽子才算是真的適應自己的光禿禿的腦袋了。
衛嬿婉看著還好弘曆和永琪長得還算周正,不然剃了頭之後,她隻怕要看不下去了。
不過現在還行,看著她睡的圓腦袋還算不錯。
摸了摸永琪的半瓤瓜頭,笑著看著已經到自己下巴的孩子:“再有兩年,額娘就沒有永琪高了。”
永琪笑著仰頭看他,“額娘,永琪永遠是額娘的兒子,您以後想摸兒子的腦袋您就告訴兒子一聲,兒子低頭給您摸。”
衛嬿婉被他逗笑了,想到那樣的情景也覺得好笑,“乖兒子,今兒學了什麽?可背清楚了?”
“嗯!尋常課文便罷,阿瑪如今還帶著兒子讀史,以史為鑒,才能更好地進行自己的事業!”
衛嬿婉點點頭,讚同說道:“嗯,你阿瑪說得對。”
之後永琪去看妹妹,衛嬿婉和弘曆說了關於去承德的安排,“太後身子不好更得過去,後妃們皇上瞧瞧,該帶著誰一起過去。”
今年也的確很熱,不然衛嬿婉也不會帶著孩子遠走。
弘曆點頭說道:“貴人及以上的就都帶過去吧,阿哥公主也得過去,其餘的事情慢慢著手安排,還有半個月的日子,不著急。”
“是,那臣妾就按皇上所言。”
兩個人敲定了事情之後衛嬿婉等明日就告訴她們,正好是十五請安的日子。
兩個人在一起這麽多年了,偏偏弘曆還不覺得膩味,若非衛嬿婉勸說,隻怕弘曆早就已經蓄須了。
衛嬿婉不喜歡糟老頭子,到時候把胡子一留,她覺得不太美,這並不是她的審美。
當然,這也隻是一說,若是弘曆真的蓄胡子,到時候他就能看到衛嬿婉是多麽的無情無義了。
二人靠窗而坐,弘曆看著她白皙光滑的臉不由得伸手捏了一下,衛嬿婉瞪大眼睛看過來,似有詢問。
弘曆摩擦一下指尖,感受著自己方才感覺到的細膩手感,隻覺得他的嬿婉到現在都一點沒變,跟了他十幾年了,衛嬿婉還是這麽美麗動人。
身上的皮膚比之新人也不遑多讓,隻是身上更添了一些成熟的魅惑,倒顯得更加動人了。
這往後宮嬪妃跟前一站,這壓根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他哪裏看得上她們呢。所以,這也不怪他。
看著她詢問的眼神,弘曆笑著說:“沒什麽,朕的嬿婉真是白嫩,和從前沒什麽兩樣。”
衛嬿婉覺得他就是閑的,越老越像個傻子。
“渾說什麽。”衛嬿婉拍了一下他的手,看著外頭開的正歡的月季笑著說:“今年這月季開的正好,臣妾還是第一次看到盛放的如此熱烈的花朵。”
弘曆歪著腦袋看她,為著這個月季,他可是叫花房專門培育的,比以前小小的一朵可是大了不少,巴掌大的花都快跟牡丹一個樣了。
“你喜歡,倒是不辜負她們盛放了。”
“楊萬裏筆下言:隻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對上你倒是應景。”
“嗯?”衛嬿婉挑眉看他,弘曆捏著她的手笑說:“朕的皇後可不是占盡四時春?”
說的就是他們二人的事情了,弘曆眉眼含笑看著她,惹得衛嬿婉也笑了起來。
在這兒時光是弘曆最放鬆的時候,看到永琪歡快跑出來就問他:“你妹妹可醒了?”
“沒呢!妹妹睡著了,我去看了一會兒就出來,沒有打擾妹妹。”
小孩子覺多,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衛嬿婉叫人好好看著就是。
看著永琪氣喘的模樣,衛嬿婉擦了擦他腦袋上的汗,“跑這麽著急做什麽,滿腦袋的汗。”
拿了手帕幫他擦了之後給他遞上一杯溫果茶,低聲說道:“喝一點。”
永琪點頭喝了兩口,不想擠著衛嬿婉就一屁股坐在弘曆身邊,他阿瑪被他弄得整個人晃了一下,低斥一聲:“規矩都學到狗肚子裏了。”
“嘿嘿……”永琪連忙告饒,幫他捶胳膊捶腿好不殷勤諂媚。
衛嬿婉無奈搖頭,偏說永琪膽子大,什麽事情都是他縱容的,父子倆沒個正形,想必是一脈相承。
好一會兒弘曆才滿意地叫停,看著永琪這個機靈的模樣,心中就覺得高興。這孩子向來知道分寸,在外頭是君臣,在家裏才是父子,也難為他這麽小一個孩子就已經恪守禮儀,在外麵一點錯處都沒有。
弘曆時常誇讚他頗有朕之風采,底下人被他們父子之間粘膩的感情弄得渾身發麻。
主仆幾個歡歡喜喜出了養心殿,隻是一進延禧宮就看到青櫻站在廊下看著她,湄若轉頭看她一眼之後覺得青櫻說話有失偏頗。
在她眼裏,衛嬿婉好似不是什麽妒忌小人啊?為什麽青櫻暗指她被皇上辜負了呢?
隻是她還沒有意識到皇後到底有多受寵愛,衛嬿婉自進了後宮可以說是寵冠六宮,等皇後懷了嫡子之後,弘曆就直接給了衛嬿婉專房之寵。
如今人家成為了皇後,皇上更是有恃無恐,前朝之人不會說什麽,最多也隻是拿子嗣說事。
可是衛嬿婉並非沒有孩子,而且偏偏她的孩子還極為聰慧,這個情況下,幾乎明眼人都知道自己該怎麽做。
什麽?你覺得皇上專寵皇後昏聵?不不不,皇上皇後伉儷情深,是天下夫妻之表率,皇後溫柔賢淑、端莊大方更是天下女子之表率!
誰敢置喙那就是不想活了。
當初也不是沒人想著勸勸,畢竟隻有一個聰明的阿哥不太保險,可弘曆卻也直接罵了迴去,甚至差點給對方一個忤逆的名頭,好在他還算是有點理智,隻是將人罵走了而已。
衛嬿婉知道了之後也不置一詞,朝臣們總盯著皇子,掂量著誰能繼任下一個皇帝,都想著站隊博一個從龍之功。到時候一家子可謂是雞犬升天,青史留名了。
正想著弘曆就帶著永琪進來了,“天氣越發熱了,朕打算等六月咱們就去承德,免得熱壞了。”
弘曆摸著永琪的腦袋,自從他長大一些後就被乾隆按著剃了頭,好一段時間裏麵永琪都不敢露自己的腦袋。
戴了好長時間的帽子才算是真的適應自己的光禿禿的腦袋了。
衛嬿婉看著還好弘曆和永琪長得還算周正,不然剃了頭之後,她隻怕要看不下去了。
不過現在還行,看著她睡的圓腦袋還算不錯。
摸了摸永琪的半瓤瓜頭,笑著看著已經到自己下巴的孩子:“再有兩年,額娘就沒有永琪高了。”
永琪笑著仰頭看他,“額娘,永琪永遠是額娘的兒子,您以後想摸兒子的腦袋您就告訴兒子一聲,兒子低頭給您摸。”
衛嬿婉被他逗笑了,想到那樣的情景也覺得好笑,“乖兒子,今兒學了什麽?可背清楚了?”
“嗯!尋常課文便罷,阿瑪如今還帶著兒子讀史,以史為鑒,才能更好地進行自己的事業!”
衛嬿婉點點頭,讚同說道:“嗯,你阿瑪說得對。”
之後永琪去看妹妹,衛嬿婉和弘曆說了關於去承德的安排,“太後身子不好更得過去,後妃們皇上瞧瞧,該帶著誰一起過去。”
今年也的確很熱,不然衛嬿婉也不會帶著孩子遠走。
弘曆點頭說道:“貴人及以上的就都帶過去吧,阿哥公主也得過去,其餘的事情慢慢著手安排,還有半個月的日子,不著急。”
“是,那臣妾就按皇上所言。”
兩個人敲定了事情之後衛嬿婉等明日就告訴她們,正好是十五請安的日子。
兩個人在一起這麽多年了,偏偏弘曆還不覺得膩味,若非衛嬿婉勸說,隻怕弘曆早就已經蓄須了。
衛嬿婉不喜歡糟老頭子,到時候把胡子一留,她覺得不太美,這並不是她的審美。
當然,這也隻是一說,若是弘曆真的蓄胡子,到時候他就能看到衛嬿婉是多麽的無情無義了。
二人靠窗而坐,弘曆看著她白皙光滑的臉不由得伸手捏了一下,衛嬿婉瞪大眼睛看過來,似有詢問。
弘曆摩擦一下指尖,感受著自己方才感覺到的細膩手感,隻覺得他的嬿婉到現在都一點沒變,跟了他十幾年了,衛嬿婉還是這麽美麗動人。
身上的皮膚比之新人也不遑多讓,隻是身上更添了一些成熟的魅惑,倒顯得更加動人了。
這往後宮嬪妃跟前一站,這壓根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他哪裏看得上她們呢。所以,這也不怪他。
看著她詢問的眼神,弘曆笑著說:“沒什麽,朕的嬿婉真是白嫩,和從前沒什麽兩樣。”
衛嬿婉覺得他就是閑的,越老越像個傻子。
“渾說什麽。”衛嬿婉拍了一下他的手,看著外頭開的正歡的月季笑著說:“今年這月季開的正好,臣妾還是第一次看到盛放的如此熱烈的花朵。”
弘曆歪著腦袋看她,為著這個月季,他可是叫花房專門培育的,比以前小小的一朵可是大了不少,巴掌大的花都快跟牡丹一個樣了。
“你喜歡,倒是不辜負她們盛放了。”
“楊萬裏筆下言:隻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對上你倒是應景。”
“嗯?”衛嬿婉挑眉看他,弘曆捏著她的手笑說:“朕的皇後可不是占盡四時春?”
說的就是他們二人的事情了,弘曆眉眼含笑看著她,惹得衛嬿婉也笑了起來。
在這兒時光是弘曆最放鬆的時候,看到永琪歡快跑出來就問他:“你妹妹可醒了?”
“沒呢!妹妹睡著了,我去看了一會兒就出來,沒有打擾妹妹。”
小孩子覺多,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衛嬿婉叫人好好看著就是。
看著永琪氣喘的模樣,衛嬿婉擦了擦他腦袋上的汗,“跑這麽著急做什麽,滿腦袋的汗。”
拿了手帕幫他擦了之後給他遞上一杯溫果茶,低聲說道:“喝一點。”
永琪點頭喝了兩口,不想擠著衛嬿婉就一屁股坐在弘曆身邊,他阿瑪被他弄得整個人晃了一下,低斥一聲:“規矩都學到狗肚子裏了。”
“嘿嘿……”永琪連忙告饒,幫他捶胳膊捶腿好不殷勤諂媚。
衛嬿婉無奈搖頭,偏說永琪膽子大,什麽事情都是他縱容的,父子倆沒個正形,想必是一脈相承。
好一會兒弘曆才滿意地叫停,看著永琪這個機靈的模樣,心中就覺得高興。這孩子向來知道分寸,在外頭是君臣,在家裏才是父子,也難為他這麽小一個孩子就已經恪守禮儀,在外麵一點錯處都沒有。
弘曆時常誇讚他頗有朕之風采,底下人被他們父子之間粘膩的感情弄得渾身發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