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菱說她一個外室,不應該管東管西,自己也不過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還去管甚麽王妃的喜怒,得到王爺的寵愛,拚命往上爬,讓自己和二夫人安身立命才是要緊的。
沈書晴聽後卻是搖頭。若是旁人倒罷,可他是那個人啊,她怎麽忍心攪得他的後院雞犬不寧。
紅菱笑她天真,「小姐你且等著吧,沒有王爺的寵愛,便是在這外宅,你這日子也不會太平。」
果不其然,這些個丫鬟婆子,個個都是不省油的燈,見王爺根本不踏足這個院子,嘴臉極其難看。
如今已是三伏天,屋子裏熱的冒煙,自家小姐也是嬌慣著長大的,不置放冰盆根本就無法安睡,可那些婆子眼睜睜看著自家小姐夜裏輾轉反側,愣是不為所動。
私底下更是編排自家小姐廟小妖風大。
這一日,剛侍奉沈書晴用好晚膳,紅菱又去跟管事的李婆子討要冰塊,毫無意外地又是空手而歸。
迴來時,見沈書晴提著一個竹製雙層食盒往外走,登時眼睛一亮,「小姐,你這是終於想通了,要去刑部請王爺過來?」
賢王陸深掌管刑部,紅菱這些時日也打聽到了,近日賢王日日皆要夜深再離開衙署,若是能適時地送上一盅湯品、小食,沒準便能將王爺留在葫蘆巷過夜。
沈書晴何嚐不知曉紅菱這是在為她打算,隻她骨子裏仍然有一份清高在,她走出這一步本就是無奈之舉,前幾日她大伯母差人來傳話,她母親在賢王派去太醫診治後,脈象總算是穩了下來。聽太醫說,按照方子好生將養著,不出兩個月定然醒來。
她所牽掛之事,已有了著落,她又何必上趕著逢迎一個男人。
更何況那個男人還是他。
她雖愛慕他,從前心心念念的也是以妻的身份嫁他,又怎肯以如此低賤的身份常伴左右。
外室這層身份在她身上烙了一層印,主與奴的區別,如何平等處之?這不是她想要的。
沈書晴搖了搖頭,旋即抬首望月,「今日是六月半,我見月色清朗,便想著到園子裏去燒香拜月。」
梁朝民間有拜月的習俗,月圓之時燃上香燭,向月神虔誠祈禱,以期獲得月神的庇佑。
刑部衙署內。
陸深剛從如海卷宗中抽身,便見林墨弓著身子出現在了門口,他有些疲憊地揉了揉眉心,如尋常一般吩咐,「起架迴王府罷。」
林墨卻是泛起了嘀咕,沒有立時應聲。
陸深凝望向林墨,將他為難的神色看在眼裏,冷聲冷氣地道:「有事就直說。」
原來,竟然是宮裏的貴太妃知曉賢王帶迴沈書晴後,一日也不曾歇在葫蘆巷,她抱孫心切卻又不好直接對陸深宣之於口,就召見了林墨,耳提麵命了好一番。
傳達完貴太妃的意思,林墨又屈膝添了一句,「貴太妃娘娘她也是關心王爺您的子嗣。」
說起王爺的子嗣問題,林墨甚是替自家王爺氣惱,誰能想到去歲自家王爺八抬大轎風風光光娶迴家的王妃,臨到入洞房時竟變成了一個牌位?
賢王陸深與鎮北侯嫡長女伊蘭舟的婚事是先皇指腹為婚定下的,陸深雖不甚歡喜這個囂張跋扈的未婚妻,等到了適婚的年歲,三書六禮倒也從不怠慢。
哪曾想伊蘭舟卻是早就對鎮北軍營中的一個小將情有獨鍾,倆人情到深處難捨難分,卻又不敢忤逆長輩,更不敢有違先帝的賜婚,於是便在同賢王拜完天地過後,來了這麽一出偷轉鳳,留下了一個牌位,以及一封留書。
「蘭舟已心有所屬,決計不能再嫁他人,你們便當我死了罷。」
賢王楞在了當場,隻覺得好笑,他主理刑部多時,還從未遇到過此等荒謬的案子。
貴太妃不依不饒,當即就鬧到了皇帝跟前,要讓皇帝做主解除這樁荒誕的婚事。
可鎮北侯為著自家閨女的聲譽著想,也求到了皇帝跟前,「皇上,蘭舟可是你嫡親的表妹,你忍心讓她名聲掃地嗎?」
一個是對自己甚有威脅的異腹兄弟,一個是兵權在握的外家,皇帝當即便有了計較,「四哥啊,你看這樣如何,隻要舅父一找到蘭舟,朕便允了你們和離。如此一來,既不會損了表妹的閨譽,也不會耽誤四哥續娶。」
事已至此,雖然貴太妃與賢王再如何氣怒,也隻能忍著噁心咽下了這口惡氣。
哪想這都快一年過去了,伊蘭舟連個人影都沒有,賢王沒法子和離,自然也沒法子續娶,而貴太妃又抱孫心切,納妾麽倒是能有子嗣,隻是伊蘭舟的事便就瞞不住了。
不得已才叫賢王去安置一房外宅。
見王爺依舊沒有表態,林墨斟酌著又添了一句,「聽聞貴太妃近日心疾越發嚴重,太醫說不好生將養著,隻怕......」
貴太妃身子不好,這兩年氣色越發不佳,這也是她為何急著抱孫子。
賢王聽到這裏,這才擺手叫停,皺眉不耐地道:「行了,本王去葫蘆巷便是。」
葫蘆巷的宅子雖然僻靜,但勝在地方敞大,園子精巧,沈書晴居住的這個院落,靠北的院牆種滿了冷然的金竹,沈書晴吩咐紅菱在金竹旁支了一張供桌,燃了兩隻紅燭,擺滿了瓜果貢品。
沈書晴跪在案桌後的蒲團上,雙手合十與胸前,嘴裏念念有詞,神色虔誠得仿若她所仰望的並非是一輪明月,而是一座觀音寶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沈書晴聽後卻是搖頭。若是旁人倒罷,可他是那個人啊,她怎麽忍心攪得他的後院雞犬不寧。
紅菱笑她天真,「小姐你且等著吧,沒有王爺的寵愛,便是在這外宅,你這日子也不會太平。」
果不其然,這些個丫鬟婆子,個個都是不省油的燈,見王爺根本不踏足這個院子,嘴臉極其難看。
如今已是三伏天,屋子裏熱的冒煙,自家小姐也是嬌慣著長大的,不置放冰盆根本就無法安睡,可那些婆子眼睜睜看著自家小姐夜裏輾轉反側,愣是不為所動。
私底下更是編排自家小姐廟小妖風大。
這一日,剛侍奉沈書晴用好晚膳,紅菱又去跟管事的李婆子討要冰塊,毫無意外地又是空手而歸。
迴來時,見沈書晴提著一個竹製雙層食盒往外走,登時眼睛一亮,「小姐,你這是終於想通了,要去刑部請王爺過來?」
賢王陸深掌管刑部,紅菱這些時日也打聽到了,近日賢王日日皆要夜深再離開衙署,若是能適時地送上一盅湯品、小食,沒準便能將王爺留在葫蘆巷過夜。
沈書晴何嚐不知曉紅菱這是在為她打算,隻她骨子裏仍然有一份清高在,她走出這一步本就是無奈之舉,前幾日她大伯母差人來傳話,她母親在賢王派去太醫診治後,脈象總算是穩了下來。聽太醫說,按照方子好生將養著,不出兩個月定然醒來。
她所牽掛之事,已有了著落,她又何必上趕著逢迎一個男人。
更何況那個男人還是他。
她雖愛慕他,從前心心念念的也是以妻的身份嫁他,又怎肯以如此低賤的身份常伴左右。
外室這層身份在她身上烙了一層印,主與奴的區別,如何平等處之?這不是她想要的。
沈書晴搖了搖頭,旋即抬首望月,「今日是六月半,我見月色清朗,便想著到園子裏去燒香拜月。」
梁朝民間有拜月的習俗,月圓之時燃上香燭,向月神虔誠祈禱,以期獲得月神的庇佑。
刑部衙署內。
陸深剛從如海卷宗中抽身,便見林墨弓著身子出現在了門口,他有些疲憊地揉了揉眉心,如尋常一般吩咐,「起架迴王府罷。」
林墨卻是泛起了嘀咕,沒有立時應聲。
陸深凝望向林墨,將他為難的神色看在眼裏,冷聲冷氣地道:「有事就直說。」
原來,竟然是宮裏的貴太妃知曉賢王帶迴沈書晴後,一日也不曾歇在葫蘆巷,她抱孫心切卻又不好直接對陸深宣之於口,就召見了林墨,耳提麵命了好一番。
傳達完貴太妃的意思,林墨又屈膝添了一句,「貴太妃娘娘她也是關心王爺您的子嗣。」
說起王爺的子嗣問題,林墨甚是替自家王爺氣惱,誰能想到去歲自家王爺八抬大轎風風光光娶迴家的王妃,臨到入洞房時竟變成了一個牌位?
賢王陸深與鎮北侯嫡長女伊蘭舟的婚事是先皇指腹為婚定下的,陸深雖不甚歡喜這個囂張跋扈的未婚妻,等到了適婚的年歲,三書六禮倒也從不怠慢。
哪曾想伊蘭舟卻是早就對鎮北軍營中的一個小將情有獨鍾,倆人情到深處難捨難分,卻又不敢忤逆長輩,更不敢有違先帝的賜婚,於是便在同賢王拜完天地過後,來了這麽一出偷轉鳳,留下了一個牌位,以及一封留書。
「蘭舟已心有所屬,決計不能再嫁他人,你們便當我死了罷。」
賢王楞在了當場,隻覺得好笑,他主理刑部多時,還從未遇到過此等荒謬的案子。
貴太妃不依不饒,當即就鬧到了皇帝跟前,要讓皇帝做主解除這樁荒誕的婚事。
可鎮北侯為著自家閨女的聲譽著想,也求到了皇帝跟前,「皇上,蘭舟可是你嫡親的表妹,你忍心讓她名聲掃地嗎?」
一個是對自己甚有威脅的異腹兄弟,一個是兵權在握的外家,皇帝當即便有了計較,「四哥啊,你看這樣如何,隻要舅父一找到蘭舟,朕便允了你們和離。如此一來,既不會損了表妹的閨譽,也不會耽誤四哥續娶。」
事已至此,雖然貴太妃與賢王再如何氣怒,也隻能忍著噁心咽下了這口惡氣。
哪想這都快一年過去了,伊蘭舟連個人影都沒有,賢王沒法子和離,自然也沒法子續娶,而貴太妃又抱孫心切,納妾麽倒是能有子嗣,隻是伊蘭舟的事便就瞞不住了。
不得已才叫賢王去安置一房外宅。
見王爺依舊沒有表態,林墨斟酌著又添了一句,「聽聞貴太妃近日心疾越發嚴重,太醫說不好生將養著,隻怕......」
貴太妃身子不好,這兩年氣色越發不佳,這也是她為何急著抱孫子。
賢王聽到這裏,這才擺手叫停,皺眉不耐地道:「行了,本王去葫蘆巷便是。」
葫蘆巷的宅子雖然僻靜,但勝在地方敞大,園子精巧,沈書晴居住的這個院落,靠北的院牆種滿了冷然的金竹,沈書晴吩咐紅菱在金竹旁支了一張供桌,燃了兩隻紅燭,擺滿了瓜果貢品。
沈書晴跪在案桌後的蒲團上,雙手合十與胸前,嘴裏念念有詞,神色虔誠得仿若她所仰望的並非是一輪明月,而是一座觀音寶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