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為什麽當地美食打卡會有那麽多的熱度?
因為吃的,就是本地的那個味兒!
陸柚想做的也是這一點。
他還記得前世的自己在網上認識過一個網友,是首都本地人,從小吃不得辣。有次去山城旅遊,飛機落地就去幹了一頓火鍋,結果吃得拉肚子不說,接下來一周因為腸胃不適隻能喝清粥度日。
但就是這麽個人,在迴到首都後發現他吃過的那家山城火鍋居然在首都也開了加盟店,於是興沖沖地坐了地鐵加公交車兩個多小時去吃——結果卻失望而歸。
因為首都分店的那家山城火鍋為了照顧首都人的腸胃,把辣度直接減半減半再減半。
雖然陸柚那個網友吃過之後不會拉肚子了吧,可是吃過了原汁原味的山城火鍋的他卻覺得這家分店完全都對不起山城本地那家火鍋的名氣!甚至覺得有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畢竟山城火鍋不就是吃得那份辣嘛!
陸柚當時聽完對方的打卡分享也是深有同感,所以這一輩子他雖然是想多賺小錢錢,但如果在有餘力的情況下,他也想將那些地方特色給保留下去。
就算因為本土特色的味道太濃厚導致受眾受到限製,可陸柚覺得自己又不是隻做這一個地區的下飯菜。
哎,主打就是一個現在市場廣闊能由著他可勁兒折騰。
不過呢,陸柚也不是「有了新人就忘了舊人」,這泡椒筍子就是他為家鄉口味的推廣特意選擇的新支線。
泡椒味兒的啊,那也是陸柚前世相當受歡迎的一個口味,特別是泡椒鳳爪簡直是看劇必備,旅遊出行防暈車又打發時間的利器。
一根根經過處理後的雞爪白白胖胖,旁邊點綴著幾個黃綠色的泡椒,看起來清新淡雅,不知情的人估計覺得這是什麽清爽溫和的口味。
但一口咬下去那從舌尖直衝天靈蓋的疼痛就會讓人清楚地明白——溫柔嫻雅是不可能溫柔嫻雅的,爆裂刺激才是本色。
可就算如此,哪怕被辣得「嘶哈嘶哈」的,也停不下嘴。
雞皮的脆爽q彈讓人愛不釋口,更讓人流連忘返的是黏在雞骨頭上的那點筋頭巴腦和一丁丁肉絲,仿佛吸收了泡椒的精華,夠辣夠爽!
陸柚最開始想做泡椒口味的時候浮現在腦海裏的第一個食材就是泡椒鳳爪,可是考慮了一下具體情況最後還是暫時擱置了。
無論是他們老家還是申城這邊,都沒有比較大型的養殖雞場,這樣一來原材料雞爪就隻能從其他地方購入,成本就會提高。
本來做生意會先投入成本也是正常的,但誰讓陸柚又發現了筍子呢?
xxx
說起筍子,這就不得不說一下瀾江縣的竹林和臨安的竹海了。
之前就說過,陸柚他們老家落霞村每家每戶的屋後都有一片或大或小的竹林。
靠山吃山,落霞村人家家戶戶都將竹子利用到了極致——竹筍挖來吃,竹子用來編製各種竹筐竹籮篼背篼籬笆竹蓆竹床竹椅……就連落下來的竹葉和帶毛毛的筍垮葉都是極好的引火材料。
而事實上不僅是落霞村,整個瀾江縣的其他村子也都是如此。
畢竟大家的地理環境都大差不差,生活方式自然也就大同小異。
而來到遠離家鄉的申城,因為是沿海地區又是經濟特區之一,倒是沒有什麽竹子。
但是當陸柚去到了臨安採風之後才發現,這兒的竹子比起老家那真的是隻多不少!
而且可能是竹子的品種不一樣的原因,陸柚他們老家的竹子以毛竹為主,長得快長得大,比起吃其實用來製作各種竹製品更合適。
陸柚他們在老家吃的竹筍基本上都是成年人胳膊那麽粗的大竹筍,去皮之後也很大一個,需要切片之後用開水反覆煮再浸泡,去掉其中的澀苦味兒,然後用豬油或者臘肉辣椒炒著吃,或者二次曬幹後拿來燉湯。
而陸柚他們在臨安發現的竹筍則是很小很細的品種,大概就成年人手指頭粗細。
這種筍子的特點就是鮮嫩,清甜可口,特別適合清炒或者涼拌,隻需要一點點的油鹽就可以吃到最新鮮的春天。
當地人就很喜歡用這種小筍子製作一種叫做油燜筍的下飯菜。
做好的油燜筍一揭開就可以聞到沁人心脾的竹筍鮮香。
油燜筍的「油」主要是指醬油,被醬油包裹的筍子鹹鮮脆嫩,吃的時候切成大塊,一口一塊卜卜脆,是本地人最喜歡的下飯佐粥好伴侶。
陸柚也吃過這油燜筍,味道的確鮮美,但平心而論,比起風靡大江南北的泡椒筍子還是差了幾個level,所以他身隨心動就拿去做了泡椒筍子。
像這種吃一口鮮嫩的泡菜是不需要耗費太多時間的,所以沒等待太久,泡椒筍子就端上了陸柚他們家裏的餐桌,在得到了一致好評後陸柚又把這泡椒筍子放到了一品鮮小飯館去試水——不僅是申城這邊的獨苗苗分店,還專門寄迴去讓老家那十來個分店總店放到菜單裏看食客們反饋。
xxx
作為一品鮮的老顧客,楊巧哪怕是結婚之後也依然是常客。
雖然說自己在家裏要吃的可能便宜點但……不好吃呀!
所以小倆口早早就商定了就算是婚後也大部分在外麵吃——反正他們的工資吃得起。
當時唯一遺憾的事就是一品鮮小飯館距離他們的新家有點距離,夏天還好吃完了散步還能歇個涼,冬天那寒風凜冽可就不太安逸了。
因為吃的,就是本地的那個味兒!
陸柚想做的也是這一點。
他還記得前世的自己在網上認識過一個網友,是首都本地人,從小吃不得辣。有次去山城旅遊,飛機落地就去幹了一頓火鍋,結果吃得拉肚子不說,接下來一周因為腸胃不適隻能喝清粥度日。
但就是這麽個人,在迴到首都後發現他吃過的那家山城火鍋居然在首都也開了加盟店,於是興沖沖地坐了地鐵加公交車兩個多小時去吃——結果卻失望而歸。
因為首都分店的那家山城火鍋為了照顧首都人的腸胃,把辣度直接減半減半再減半。
雖然陸柚那個網友吃過之後不會拉肚子了吧,可是吃過了原汁原味的山城火鍋的他卻覺得這家分店完全都對不起山城本地那家火鍋的名氣!甚至覺得有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畢竟山城火鍋不就是吃得那份辣嘛!
陸柚當時聽完對方的打卡分享也是深有同感,所以這一輩子他雖然是想多賺小錢錢,但如果在有餘力的情況下,他也想將那些地方特色給保留下去。
就算因為本土特色的味道太濃厚導致受眾受到限製,可陸柚覺得自己又不是隻做這一個地區的下飯菜。
哎,主打就是一個現在市場廣闊能由著他可勁兒折騰。
不過呢,陸柚也不是「有了新人就忘了舊人」,這泡椒筍子就是他為家鄉口味的推廣特意選擇的新支線。
泡椒味兒的啊,那也是陸柚前世相當受歡迎的一個口味,特別是泡椒鳳爪簡直是看劇必備,旅遊出行防暈車又打發時間的利器。
一根根經過處理後的雞爪白白胖胖,旁邊點綴著幾個黃綠色的泡椒,看起來清新淡雅,不知情的人估計覺得這是什麽清爽溫和的口味。
但一口咬下去那從舌尖直衝天靈蓋的疼痛就會讓人清楚地明白——溫柔嫻雅是不可能溫柔嫻雅的,爆裂刺激才是本色。
可就算如此,哪怕被辣得「嘶哈嘶哈」的,也停不下嘴。
雞皮的脆爽q彈讓人愛不釋口,更讓人流連忘返的是黏在雞骨頭上的那點筋頭巴腦和一丁丁肉絲,仿佛吸收了泡椒的精華,夠辣夠爽!
陸柚最開始想做泡椒口味的時候浮現在腦海裏的第一個食材就是泡椒鳳爪,可是考慮了一下具體情況最後還是暫時擱置了。
無論是他們老家還是申城這邊,都沒有比較大型的養殖雞場,這樣一來原材料雞爪就隻能從其他地方購入,成本就會提高。
本來做生意會先投入成本也是正常的,但誰讓陸柚又發現了筍子呢?
xxx
說起筍子,這就不得不說一下瀾江縣的竹林和臨安的竹海了。
之前就說過,陸柚他們老家落霞村每家每戶的屋後都有一片或大或小的竹林。
靠山吃山,落霞村人家家戶戶都將竹子利用到了極致——竹筍挖來吃,竹子用來編製各種竹筐竹籮篼背篼籬笆竹蓆竹床竹椅……就連落下來的竹葉和帶毛毛的筍垮葉都是極好的引火材料。
而事實上不僅是落霞村,整個瀾江縣的其他村子也都是如此。
畢竟大家的地理環境都大差不差,生活方式自然也就大同小異。
而來到遠離家鄉的申城,因為是沿海地區又是經濟特區之一,倒是沒有什麽竹子。
但是當陸柚去到了臨安採風之後才發現,這兒的竹子比起老家那真的是隻多不少!
而且可能是竹子的品種不一樣的原因,陸柚他們老家的竹子以毛竹為主,長得快長得大,比起吃其實用來製作各種竹製品更合適。
陸柚他們在老家吃的竹筍基本上都是成年人胳膊那麽粗的大竹筍,去皮之後也很大一個,需要切片之後用開水反覆煮再浸泡,去掉其中的澀苦味兒,然後用豬油或者臘肉辣椒炒著吃,或者二次曬幹後拿來燉湯。
而陸柚他們在臨安發現的竹筍則是很小很細的品種,大概就成年人手指頭粗細。
這種筍子的特點就是鮮嫩,清甜可口,特別適合清炒或者涼拌,隻需要一點點的油鹽就可以吃到最新鮮的春天。
當地人就很喜歡用這種小筍子製作一種叫做油燜筍的下飯菜。
做好的油燜筍一揭開就可以聞到沁人心脾的竹筍鮮香。
油燜筍的「油」主要是指醬油,被醬油包裹的筍子鹹鮮脆嫩,吃的時候切成大塊,一口一塊卜卜脆,是本地人最喜歡的下飯佐粥好伴侶。
陸柚也吃過這油燜筍,味道的確鮮美,但平心而論,比起風靡大江南北的泡椒筍子還是差了幾個level,所以他身隨心動就拿去做了泡椒筍子。
像這種吃一口鮮嫩的泡菜是不需要耗費太多時間的,所以沒等待太久,泡椒筍子就端上了陸柚他們家裏的餐桌,在得到了一致好評後陸柚又把這泡椒筍子放到了一品鮮小飯館去試水——不僅是申城這邊的獨苗苗分店,還專門寄迴去讓老家那十來個分店總店放到菜單裏看食客們反饋。
xxx
作為一品鮮的老顧客,楊巧哪怕是結婚之後也依然是常客。
雖然說自己在家裏要吃的可能便宜點但……不好吃呀!
所以小倆口早早就商定了就算是婚後也大部分在外麵吃——反正他們的工資吃得起。
當時唯一遺憾的事就是一品鮮小飯館距離他們的新家有點距離,夏天還好吃完了散步還能歇個涼,冬天那寒風凜冽可就不太安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