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炮灰女配發財後[快穿] 作者:三花夕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邊學海無涯, 一邊治病救人。
能跟著秦院士的車出來支援的醫生, 基本都是主治起步。
這其中隻有幾個是被提攜的徒弟,生著張嫩臉, 其餘的按照通俗說法, 就是長著張「貴」臉,白大褂一穿, 病人進去就要喊專家、主任的那種。
當醫生的時間長了, 大多人都在高壓的工作下養成了「忙裏偷閑」的本領。
甭管環境好賴, 時間是否緊迫,哪怕就幾分鍾,這頭一點便能開始打盹。
這不, 現在一車的人睡倒了半車, 哪怕是道路偶有顛簸, 腦袋要隨之擺動, 也不會影響他們的睡眠。
他們看似睡得挺深, 可這身體裏就像是有個開關似的, 閉著眼都能察覺到環境是否緊迫。
不信,這要是高喊一聲有病人, 沒一會就能醒來個齊全。
顧汐戴上了藍牙耳機, 她特地找了有彈幕的網站看的灼言灼語的視頻。
耳機戴上後, 聲音便顯得很近。
徐灼錄音的設備價格不菲, 金錢的力量和專業的調試使得傳遞到耳邊的聲音毫不失真。
徐灼對音質的要求, 是靠近本人的聲音而不是優化自己的聲音,顧汐聽著聲音,便覺得本人就在眼前。
這幾天在國外,時差很厲害,徐灼遷就了顧汐的時間,每天定時定點地等待著顧汐的電話。
顧汐勸過,她覺得等半天隻能說兩句有點虧。
但徐灼隻說,有的事情不能算。
顧汐猶豫,要不要多安排點時間電話。
這想法才出就被徐灼否了,徐灼把自己手機的時區調成了顧汐所在地的,每次掐點掛電話,生怕多和顧汐說一句。
走了會神,視頻已經播了一截,因為視頻發了有一段時間了,彈幕密密麻麻,觀眾在預警著前方高能。
事先看過了新聞,但顧汐並未因此覺得視頻沒意思,反倒是看得投入,津津有味。
「……很多觀眾可能會產生疑問,慈善避稅這樣的操作不是很常見嗎?國內外這樣做的富豪數不勝數,難道他們都犯罪了?但大家並不知道,龐氏所牽涉的利益鏈條,與合法這兩個字毫不相關。」
當時第一時間看到這視頻的觀眾,隻覺得徐灼是在故弄玄虛,他們當時哪能想到,徐灼還真搞了個大新聞。
徐灼在視頻裏抽絲剝繭,將龐氏所隱藏的犯罪秘密給挖了個精光。
他首先是挖掘到了龐氏的一位「相關人員」,這位在和龐氏相關的兩家公司擔任監事,其中一家註冊於二十五年前,已經在十五年前註銷;另一家呢,註冊於十二年前,是現在龐氏旗下的子公司之一,在財報上,屬於不上不下的那一類。
眾所周知,在企業發家的早期,能夠參與企業註冊的,一般是企業老闆的相關人員,通常來說,不是親朋好友,就是企業最早一批的開朝功臣。
尤其是這人直到今天,還和企業緊密相連。
徐灼很快為目標人物鎖定了身份,從這人的姓氏來看,他大概率是龐爺爺妻子那邊的親戚。
徐灼順著這人往下查,便在這人名下查到了一間他是主要股東的公司,這家公司主要的業務是投資,而它投資的公司裏,便有一家是做醫療器械的。
徐灼戴著口罩,這會他便配上了他專門請人寫的bgm,頗有種抽絲剝繭真相近在眼前的懸疑大片感:「……當時我還以為,這是一家公司高層吃裏扒外的事情,我還想著我幫這間不遵紀守法的公司排查到了一個巨大的隱患,想著要不要公開呢,再往下看,大魚就出現了。」
這家看似和龐氏八竿子打不著的公司完全夠不上上市的規格,它的各項信息平平無奇,在業內也沒有什麽名氣,可當你注意到它的商標信息時,便會被狠狠地嚇一跳,這公司註冊的商標竟然有足足兩百個。
接下來探究真相的速度便如一日千裏了——
通過萬能的搜索工具,很快就能發現,這家公司是國內幾間上市公司的固定合作「慈善」夥伴,其中以裴家、金家、柴家和他合作得最多,龐家的身影也同樣在其中。
而這麽一搜也就會發現,每次這三家喊著捐獻上百萬、上千萬,落實的時候,都會變成「捐獻價值高昂的醫療器械馳援某地」。
而他們捐獻的這些醫療器械正是出自於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的。
到這,這不對勁的味道已經叫人無法忽視了,灼言灼語沒賣官司,直接揭示這一番操作的真相。
龐氏借了這家公司的殼,一直在國外收購各種醫療器械的專利、品牌。
他們收購的方向,是不買好的,隻買貴的。此處的貴,指的是比同品類商品要價得高。
他們在國內把進口的相關註冊做好,給自己套上了一層合法合規的外殼。
然後,接下來,就是他們的表演了——
遇見地震。
好,某公司壕氣沖天,怒捐1000w,新聞一發,落實的時候,就成了1000w的醫療器械。
而這些醫療器械,每一件都是進口的名牌貨,每次算下來,還要超支個十來萬才足夠。
可實際上,這些醫療器械均非進口,而是在國內生產的超低價版本,實際成本估摸著連一百萬都沒。
捐款的公司,賺的是免費的gg、社會的名聲和稅款的抵扣,經手人員還能從醫療器械公司那收不少迴扣,能直接將公司的財產變為個人的私產。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能跟著秦院士的車出來支援的醫生, 基本都是主治起步。
這其中隻有幾個是被提攜的徒弟,生著張嫩臉, 其餘的按照通俗說法, 就是長著張「貴」臉,白大褂一穿, 病人進去就要喊專家、主任的那種。
當醫生的時間長了, 大多人都在高壓的工作下養成了「忙裏偷閑」的本領。
甭管環境好賴, 時間是否緊迫,哪怕就幾分鍾,這頭一點便能開始打盹。
這不, 現在一車的人睡倒了半車, 哪怕是道路偶有顛簸, 腦袋要隨之擺動, 也不會影響他們的睡眠。
他們看似睡得挺深, 可這身體裏就像是有個開關似的, 閉著眼都能察覺到環境是否緊迫。
不信,這要是高喊一聲有病人, 沒一會就能醒來個齊全。
顧汐戴上了藍牙耳機, 她特地找了有彈幕的網站看的灼言灼語的視頻。
耳機戴上後, 聲音便顯得很近。
徐灼錄音的設備價格不菲, 金錢的力量和專業的調試使得傳遞到耳邊的聲音毫不失真。
徐灼對音質的要求, 是靠近本人的聲音而不是優化自己的聲音,顧汐聽著聲音,便覺得本人就在眼前。
這幾天在國外,時差很厲害,徐灼遷就了顧汐的時間,每天定時定點地等待著顧汐的電話。
顧汐勸過,她覺得等半天隻能說兩句有點虧。
但徐灼隻說,有的事情不能算。
顧汐猶豫,要不要多安排點時間電話。
這想法才出就被徐灼否了,徐灼把自己手機的時區調成了顧汐所在地的,每次掐點掛電話,生怕多和顧汐說一句。
走了會神,視頻已經播了一截,因為視頻發了有一段時間了,彈幕密密麻麻,觀眾在預警著前方高能。
事先看過了新聞,但顧汐並未因此覺得視頻沒意思,反倒是看得投入,津津有味。
「……很多觀眾可能會產生疑問,慈善避稅這樣的操作不是很常見嗎?國內外這樣做的富豪數不勝數,難道他們都犯罪了?但大家並不知道,龐氏所牽涉的利益鏈條,與合法這兩個字毫不相關。」
當時第一時間看到這視頻的觀眾,隻覺得徐灼是在故弄玄虛,他們當時哪能想到,徐灼還真搞了個大新聞。
徐灼在視頻裏抽絲剝繭,將龐氏所隱藏的犯罪秘密給挖了個精光。
他首先是挖掘到了龐氏的一位「相關人員」,這位在和龐氏相關的兩家公司擔任監事,其中一家註冊於二十五年前,已經在十五年前註銷;另一家呢,註冊於十二年前,是現在龐氏旗下的子公司之一,在財報上,屬於不上不下的那一類。
眾所周知,在企業發家的早期,能夠參與企業註冊的,一般是企業老闆的相關人員,通常來說,不是親朋好友,就是企業最早一批的開朝功臣。
尤其是這人直到今天,還和企業緊密相連。
徐灼很快為目標人物鎖定了身份,從這人的姓氏來看,他大概率是龐爺爺妻子那邊的親戚。
徐灼順著這人往下查,便在這人名下查到了一間他是主要股東的公司,這家公司主要的業務是投資,而它投資的公司裏,便有一家是做醫療器械的。
徐灼戴著口罩,這會他便配上了他專門請人寫的bgm,頗有種抽絲剝繭真相近在眼前的懸疑大片感:「……當時我還以為,這是一家公司高層吃裏扒外的事情,我還想著我幫這間不遵紀守法的公司排查到了一個巨大的隱患,想著要不要公開呢,再往下看,大魚就出現了。」
這家看似和龐氏八竿子打不著的公司完全夠不上上市的規格,它的各項信息平平無奇,在業內也沒有什麽名氣,可當你注意到它的商標信息時,便會被狠狠地嚇一跳,這公司註冊的商標竟然有足足兩百個。
接下來探究真相的速度便如一日千裏了——
通過萬能的搜索工具,很快就能發現,這家公司是國內幾間上市公司的固定合作「慈善」夥伴,其中以裴家、金家、柴家和他合作得最多,龐家的身影也同樣在其中。
而這麽一搜也就會發現,每次這三家喊著捐獻上百萬、上千萬,落實的時候,都會變成「捐獻價值高昂的醫療器械馳援某地」。
而他們捐獻的這些醫療器械正是出自於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的。
到這,這不對勁的味道已經叫人無法忽視了,灼言灼語沒賣官司,直接揭示這一番操作的真相。
龐氏借了這家公司的殼,一直在國外收購各種醫療器械的專利、品牌。
他們收購的方向,是不買好的,隻買貴的。此處的貴,指的是比同品類商品要價得高。
他們在國內把進口的相關註冊做好,給自己套上了一層合法合規的外殼。
然後,接下來,就是他們的表演了——
遇見地震。
好,某公司壕氣沖天,怒捐1000w,新聞一發,落實的時候,就成了1000w的醫療器械。
而這些醫療器械,每一件都是進口的名牌貨,每次算下來,還要超支個十來萬才足夠。
可實際上,這些醫療器械均非進口,而是在國內生產的超低價版本,實際成本估摸著連一百萬都沒。
捐款的公司,賺的是免費的gg、社會的名聲和稅款的抵扣,經手人員還能從醫療器械公司那收不少迴扣,能直接將公司的財產變為個人的私產。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