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軍行至山穀之中,忽聽一聲炮響,兩側殺聲震天,孫堅軍伏兵盡出,殺得黃祖軍措手不及,潰不成軍。


    陳就慌亂之中,被呂蒙一槍刺於馬下;鄧龍被程普偷襲,昏死過去,淪為階下囚;韓當身材矮小,張武竟未發現,被他斬殺;淩統見張碩指揮若定,誤以為是敵將,將其斬首;祖茂射殺欲暗算孫堅的呂公;黃蓋與陳生交手,將其輕鬆斬殺。


    黃祖見大勢已去,竟拋下部下,獨自逃命。


    黃射怒斥道:“父親,你怎能棄我等不顧,獨自逃生!”


    黃祖慌不擇路,答道:“我當初提拔你等,便是為了今日,還不快快擋住孫堅,掩護我撤退!”


    甘寧怒道:“將軍,你竟如此無情無義,我真是看錯你了!”


    黃射阻止道:“興霸,且慢動手,家父一時糊塗,我豈能與他同流合汙?我願與你等共進退,誓死不降!”


    甘寧聞言,對黃射刮目相看,說道:“若非少將軍深明大義,我險些誤傷忠良!”


    禰衡搖頭歎道:“我等卻要為這無能之輩陪葬,真是可悲可歎!”


    蘇飛安慰道:“正平先生不必擔憂,有我蘇飛在此,定能護少將軍周全。興霸,孫堅就交給你了!”


    甘寧點頭道:“放心,我定不辱使命!”


    孫堅身邊,孔融與新降的張勳、楊弘也在觀戰。


    孔融驚訝道:“這不是正平兄嗎?你何時投奔了劉表?”


    禰衡笑道:“文舉兄,別來無恙,我以為你已投靠曹操,沒想到竟追隨了孫文台。”


    孔融笑道:“正平兄還是這般口齒伶俐,不過如今看來,你似乎比以前圓滑了不少,可是遇到了良主?”


    禰衡笑道:“算是吧。”


    黃射問道:“正平先生,這位是?”


    禰衡答道:“這位是孔融孔文舉,我昔日好友。”


    接著,禰衡對甘寧說道:“興霸,不必再戰了,黃祖已棄我等而去,我等何必為他賣命?不如投降孫文台,共謀大事。”


    甘寧點頭同意,率部下投降孫堅。


    孫堅欣然接受,說道:“此戰耽擱了不少時日,不知劉備賢弟那邊情況如何?”


    孔融說道:“橋蕤雖已返迴,但以玄德公之才,定能化險為夷。”


    孫堅點頭道:“但願如此。”


    此戰,孫堅不僅擊退黃祖,還收降了甘寧、蘇飛、黃射、禰衡、鄧龍五員大將,可謂收獲頗豐。隨後,孫堅率軍返迴揚州,準備下一步行動。


    天妒英才,賢德殞命


    劉備率軍前往救援公孫瓚,賢德隨軍同行。途中,忽有信使來報:“報賢德大人,公孫瓚於易京城中,攜妻兒自盡。曹操大軍趁機攻入徐州,趙雲、張合、華雄等將軍於小沛城戰死!”


    賢德聽罷,如遭雷擊,眼前一黑,喉嚨如同火燒,胸口劇痛難忍。


    “這信使胡言亂語些什麽?公孫瓚自盡也就罷了,為何趙雲、張合、華雄等猛將也會戰死?莫非是天要亡我?”


    賢德心中悲憤交加,卻無能為力,隻覺意識逐漸模糊,最終昏死過去。


    再次醒來時,賢德發現自己身處一片虛無之中,麵前站著一位美豔女子,正是那位自稱“平行甘氏”的神秘女子。


    “劉賢德,你竟如此輕易死去,真是令人失望。”平行甘氏語氣中帶著一絲嘲諷。


    賢德苦笑道:“沒想到這次竟是死於劇毒,喉嚨如火燒般疼痛,實在難忍。”


    平行甘氏解釋道:“此番你身邊並無敵人,故而我隻能出此下策,讓你死於非命。莫非你更喜歡被刀劍刺死?”


    賢德無奈道:“不管是何種死法,都非我所願。難道就沒有其他方法,讓我平安返迴嗎?”


    平行甘氏笑道:“你想不勞而獲,不付出任何代價便迴到原來的世界,未免太過天真。你若就此放棄,我便另尋他人,完成我的使命。當然,你的死亡也將成為事實。”


    義賢深吸一口氣,說道:“我明白了。這次失敗的原因,是因為公孫瓚滅亡過早,導致袁紹坐大,進而威脅曹操,使其不得不提前奪取徐州。”


    平行甘氏讚許道:“不錯,你總算開竅了。公孫瓚若滅,袁紹便可集中精力對付曹操,以曹操目前的實力,根本無法抵擋袁紹的進攻。而我心中的英雄,必須是能夠戰勝曹操的蓋世豪傑。”


    賢德點頭道:“這一點我與你意見相同,但如此一來,當初我就不該拉攏張合和陳群,反而削弱了曹操的實力。”


    平行甘氏笑道:“無妨,曹操麾下人才濟濟,損失一二人根本無關痛癢。”


    賢德無奈道:“好吧,我明白了。”


    平行甘氏鼓勵道:“既然如此,那就繼續努力吧,為了你我共同的理想而奮鬥!”


    賢德鄭重地點了點頭。


    當他再次睜開雙眼時,發現自己正身處軍議之中,眾人正商議如何攻打袁術。


    趙雲關切地問道:“劉丁大人,你剛才突然暈倒,可把我們嚇壞了,現在感覺如何?”


    賢德抱歉道:“讓子龍擔心了,我已無大礙。”


    趙雲說道:“主公已將攻打袁術的計劃安排妥當,我將留守小沛城,確保後方無虞。”


    賢德得知劉備已下達了作戰命令,連忙說道:“主公,我有一事相求,還請召集眾人,重新商議作戰計劃。”


    劉備問道:“丁,發生了何事?可是有了新的想法?”


    賢德答道:“我欲前往救援公孫瓚,無法參與攻打袁術。”


    眾人聞言,皆是大驚失色。


    張飛急道:“四弟,你這是何意?莫非要臨陣脫逃?”


    關羽勸道:“翼德,休要胡言,賢德定有他的道理。”


    賢德解釋道:“我擔心袁紹趁機攻打公孫瓚,故而想率軍前往救援。”


    劉備問道:“公孫瓚情況竟如此危急?”


    趙雲答道:“公孫瓚此人剛愎自用,恩將仇報,當初還曾想挾持主公家眷,以此要挾,實在可恨。”


    田豐分析道:“若公孫瓚被滅,袁紹便可全力南下,曹操腹背受敵,必然會加速奪取徐州,到那時,我等便無立足之地。”


    沮授補充道:“壽春也難以保全。”


    田豐說道:“我軍根基尚淺,若同時與曹操、袁紹為敵,恐非良策。”


    諸葛瑾聽罷,提議道:“依我之見,不如設法保全公孫瓚,使其繼續牽製袁紹。鮮於輔將軍與烏桓族素有交情,可否從中斡旋?”


    鮮於輔搖頭道:“烏桓族與公孫瓚有血海深仇,絕不會幫助他。”


    諸葛瑾又問道:“那他們會幫助袁紹嗎?”


    鮮於輔恍然大悟道:“這倒是有可能,畢竟袁紹勢力龐大,烏桓族也希望能與其交好。”


    諸葛瑾笑道:“如此便好辦了,隻需派人前往烏桓,說服他們保持中立,不要插手袁紹與公孫瓚之間的戰爭,這樣便可保全公孫瓚,使其繼續牽製袁紹。”


    鮮於輔點頭道:“此計甚妙,我願與劉丁大人一同前往烏桓,說服他們保持中立。”


    賢德感激道:“多謝鮮於輔將軍鼎力相助。我走之後,還請子龍代我參與攻打袁術,護衛兄長周全。”


    趙雲拱手道:“子龍定不辱使命!”


    此番軍議,諸葛瑾的加入,以及趙雲參與攻打袁術,都使得戰局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賢德心中對此充滿期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三國不對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叁杯奶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叁杯奶茶並收藏這個三國不對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