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靈帝一行人安頓好後,劉備鄉勇中的客將趙雲、馬超、黃忠也準備辭行,返迴各自主公的麾下。
三人依依惜別,馬超感慨道:“真希望能與你們並肩作戰!”
趙雲也深有同感:“此番並肩作戰,我受益匪淺,從未有過如此默契的配合。”
黃忠捋著胡須說道:“劉備鄉勇果然名不虛傳,不僅戰力強悍,而且軍紀嚴明,氛圍融洽,實在令我等欽佩。”
這時,靈帝前來向三人辭行。
靈帝拱手說道:“三位將軍,感謝你們作為客將,協助劉備和孫堅,參與了洛陽的救火和百姓的安置工作。此乃大義之舉,我雖已不是皇帝,但還是要向三位表達我的感激之情。”
馬超受寵若驚:“陛下,您乃萬乘之尊,如此折煞我等了!”
趙雲也連忙說道:“比起陛下所受的屈辱,我等所做之事微不足道。”
黃忠拱手道:“陛下安然無恙,實乃萬幸!當初劉丁殿告知此事時,我等還半信半疑,沒想到陛下竟真的脫險了!”
靈帝看向馬超,麵帶愧疚:“馬超,我曾經對你父親多有得罪。”
馬超不解:“陛下何出此言?”
靈帝歎了口氣:“當年你父親受韓遂蠱惑,起兵造反,我將其打得落花流水,實在是有愧於他。”
馬超聞言大驚:“韓遂叔父竟蠱惑我父親造反?”
靈帝點頭道:“韓遂此人,對朝廷早有不滿,他利用你父親的兵力,意圖謀反。”
馬超憤憤不平:“豈有此理!”
靈帝語重心長地說道:“馬騰將軍為人正直,切莫再讓他卷入韓遂的陰謀之中。馬家未來的重擔就落在你肩上了,你要好好把握啊!”
馬超鄭重地點頭:“陛下放心,我定當謹記您的教誨!”
靈帝又看向趙雲:“趙雲,袁紹此人野心勃勃,他誌在奪取幽州和冀州,遲早會與公孫瓚開戰。若遇到困難,可向劉備求助。”
趙雲拱手道:“多謝陛下提醒,我定當銘記於心。此番經曆,已讓我對袁紹心生不滿,日後定會與其劃清界限。”
靈帝讚許道:“你如此正直,真是難得!我也要向你學習啊!”
最後,靈帝看向黃忠:“黃忠,劉表雖為漢室宗親,但其野心也不小,你要多加留意,切莫讓他誤入歧途。”
黃忠點頭稱是:“陛下放心,我定當盡力而為。”
靈帝與三人一一告別後,他們便向劉備辭行。
劉備不舍地說道:“三位賢弟都要走了嗎?真是令人傷感啊!”
趙雲上前一步,拱手道:“劉備兄,這段時間承蒙關照,我受益匪淺,若有緣再見,定當再次並肩作戰!”
劉備笑著說道:“好,我期待著那一天!”
張飛也上前拍了拍趙雲的肩膀:“你這小子,武藝不錯,下次有機會再切磋切磋!”
趙雲謙虛道:“張飛兄說笑了,若與您交手,我定然不是對手。”
張飛哈哈大笑:“你這小子,還挺會說話!不過,下次可別想輕易認輸!”
趙雲笑著應允,馬超上前與劉備告別:“劉備兄,這段時間多有叨擾,還請代我向家父問好。”
劉備點頭道:“一定,也請代我向龐德將軍問好。”
龐德拱手道:“多謝劉備將軍掛念。”
張飛也對馬超說道:“你這小子,小小年紀就敢與呂布交手,膽識過人,下次有機會,我們也來比試比試!”
馬超毫不示弱:“好,不過我可不會輕易認輸!”
張飛哈哈大笑,轉向黃忠:“黃忠老哥,一路順風!”
黃忠拱手道:“多謝!”
劉備感慨道:“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希望我們有緣再見!”
趙雲、馬超和黃忠也紛紛表示,若有機會,定會再次與劉備並肩作戰。
三人告別劉備後,便各自踏上了歸途。馬超和龐德並肩而行,龐德說道:“孟起,此番經曆,對你而言,可謂是一次難得的曆練。”
馬超點頭道:“是啊,沒想到天下竟有如此多的英雄豪傑,我以後要更加努力才行!”
龐德微笑著說道:“我會一直陪伴在你身邊。”
馬超拍了拍龐德的肩膀,兩人相視一笑,加快了腳步。
送走了客將們,劉備鄉勇迴到了公孫瓚的領地,享受著短暫的平靜。然而,好景不長,袁紹突然率軍大舉進攻公孫瓚,冀州刺史韓馥竟投降了袁紹,將整個冀州拱手相讓。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讓公孫瓚震怒不已。
沮授前來報信,公孫瓚怒不可遏:“什麽?韓馥那廝竟投降了袁紹?你身為韓馥的舊部,卻來向我報信,莫非你也與袁紹暗通款曲?”
沮授連忙解釋道:“主公息怒!當初我與劉子惠極力勸阻韓馥,不料反被他殺害,我的弟弟也因此喪命。我與袁紹有不共戴天之仇,又豈會與他勾結?”
公孫瓚失去冀州後,疑心病愈發嚴重,他根本不相信沮授的話:“一派胡言!誰知道你是不是袁紹派來的奸細?來人,將他拿下!”
劉備實在看不下去,站出來勸阻:“公孫將軍,請息怒!沮授所言句句屬實,還請明察!”
公孫瓚怒火中燒:“又是你!你屢次三番幹涉我的決定,真當我不敢殺你嗎?來人,將他們一並拿下!”
劉賢德也上前勸阻:“公孫將軍,冀州失守,我知道你心中焦急,但你不能因此失去理智,濫殺無辜啊!沮授忠心耿耿,絕不會背叛你!”
公孫瓚怒吼道:“你們都給我閉嘴!來人,將他們統統給我拿下!”
就在這時,盧植站了出來:“公孫瓚,夠了!”
公孫瓚沒想到連自己的老師也站出來反對自己,他氣急敗壞地說道:“先生,連你也…難道你們都認為我錯了?”
劉備拱手道:“公孫將軍,幽州安危,我等感同身受。若沮授所言屬實,袁紹大軍很快就會兵臨城下。我等願作為先鋒,為將軍抵禦強敵!”
公孫瓚終於冷靜下來,他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行為太過衝動,於是說道:“罷了,此事暫且不提,劉備,我命你率軍迎戰袁紹,務必將其擊退!”
劉備領命而去,沮授和盧植追了出來。
沮授感激地說道:“劉備將軍,多謝你剛才仗義執言,救我一命。”
劉賢德說道:“沮授先生不必客氣,你若願意,可隨我兄長一同出征,共同抗擊袁紹!”
劉備也邀請道:“沮授先生足智多謀,若能得到你的輔佐,我軍如虎添翼!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沮授欣然答應:“多謝將軍賞識,我願追隨將軍,效犬馬之勞!”
盧植也說道:“劉備,我已對公孫瓚徹底失望,此戰過後,我便辭官歸隱。”
劉備驚訝道:“先生,您為何如此消沉?”
劉賢德說道:“盧植先生,我正想邀請您前往荊州,協助我管理張角醫館和劉宏寺。這兩個地方都需要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主持大局,還請先生成全!”
盧植聞言,沉吟片刻,說道:“此事容我考慮考慮。”
高誘在一旁說道:“先生若去荊州,我也隨您一同前往。”
劉賢德笑著說道:“歡迎之至!”
劉備問道:“丁弟,那護衛之事該如何解決?”
劉賢德答道:“我已經與劉虞大人商議過,由他擔任護衛之責,他的軍隊則交由鮮於輔將軍統領。”
鮮於輔說道:“我弟弟鮮於銀和魏攸執意要跟隨劉虞大人,還望將軍成全。”
魏攸說道:“我與劉虞大人自幼相識,對他的生活起居十分熟悉,願隨他一同前往荊州,擔任護衛之責。”
鮮於銀也說道:“我兄長身邊有田疇輔佐,我留在這裏也無用武之地,不如跟隨劉虞大人,還能保護他的安全。”
劉備點頭道:“既然如此,我尊重你們的選擇。”
鮮於輔突然說道:“劉備將軍,我等願追隨您,不知將軍可否收留?”
劉備驚訝道:“這…這如何使得?”
鮮於輔說道:“國譲已投奔將軍麾下,我等也願追隨將軍,共創大業!”
劉備感動不已:“既然如此,我便收下你們!今後,我們便是一家人了!”
眾人正在商議,張合匆匆趕來,說道:“韓馥投降袁紹,其中必有蹊蹺,我懷疑是有人從中作梗。”
田豐分析道:“能想出如此陰險毒辣的計策,除了審配,恐怕也找不出第二個人了。”
沮授也點頭稱是:“我也這麽認為。”
劉賢德說道:“既然如此,我們先將韓馥的軍隊擊退,再做打算。”
麴義主動請纓:“韓馥軍中,能征善戰的武將已所剩無幾,恐怕隻有潘鳳堪當大任。請將軍將此人交給我,我定將其斬於馬下!”
劉備問道:“潘鳳此人,武藝如何?”
劉賢德答道:“潘鳳號稱‘無雙上將’,使一把開山大斧,勇猛無比。”
麴義自信滿滿地說道:“將軍放心,我定不辱使命!”
劉備拔出佩劍,高聲喊道:“將士們,隨我出征!”
就這樣,韓馥軍與劉備鄉勇的大戰,一觸即發!
三人依依惜別,馬超感慨道:“真希望能與你們並肩作戰!”
趙雲也深有同感:“此番並肩作戰,我受益匪淺,從未有過如此默契的配合。”
黃忠捋著胡須說道:“劉備鄉勇果然名不虛傳,不僅戰力強悍,而且軍紀嚴明,氛圍融洽,實在令我等欽佩。”
這時,靈帝前來向三人辭行。
靈帝拱手說道:“三位將軍,感謝你們作為客將,協助劉備和孫堅,參與了洛陽的救火和百姓的安置工作。此乃大義之舉,我雖已不是皇帝,但還是要向三位表達我的感激之情。”
馬超受寵若驚:“陛下,您乃萬乘之尊,如此折煞我等了!”
趙雲也連忙說道:“比起陛下所受的屈辱,我等所做之事微不足道。”
黃忠拱手道:“陛下安然無恙,實乃萬幸!當初劉丁殿告知此事時,我等還半信半疑,沒想到陛下竟真的脫險了!”
靈帝看向馬超,麵帶愧疚:“馬超,我曾經對你父親多有得罪。”
馬超不解:“陛下何出此言?”
靈帝歎了口氣:“當年你父親受韓遂蠱惑,起兵造反,我將其打得落花流水,實在是有愧於他。”
馬超聞言大驚:“韓遂叔父竟蠱惑我父親造反?”
靈帝點頭道:“韓遂此人,對朝廷早有不滿,他利用你父親的兵力,意圖謀反。”
馬超憤憤不平:“豈有此理!”
靈帝語重心長地說道:“馬騰將軍為人正直,切莫再讓他卷入韓遂的陰謀之中。馬家未來的重擔就落在你肩上了,你要好好把握啊!”
馬超鄭重地點頭:“陛下放心,我定當謹記您的教誨!”
靈帝又看向趙雲:“趙雲,袁紹此人野心勃勃,他誌在奪取幽州和冀州,遲早會與公孫瓚開戰。若遇到困難,可向劉備求助。”
趙雲拱手道:“多謝陛下提醒,我定當銘記於心。此番經曆,已讓我對袁紹心生不滿,日後定會與其劃清界限。”
靈帝讚許道:“你如此正直,真是難得!我也要向你學習啊!”
最後,靈帝看向黃忠:“黃忠,劉表雖為漢室宗親,但其野心也不小,你要多加留意,切莫讓他誤入歧途。”
黃忠點頭稱是:“陛下放心,我定當盡力而為。”
靈帝與三人一一告別後,他們便向劉備辭行。
劉備不舍地說道:“三位賢弟都要走了嗎?真是令人傷感啊!”
趙雲上前一步,拱手道:“劉備兄,這段時間承蒙關照,我受益匪淺,若有緣再見,定當再次並肩作戰!”
劉備笑著說道:“好,我期待著那一天!”
張飛也上前拍了拍趙雲的肩膀:“你這小子,武藝不錯,下次有機會再切磋切磋!”
趙雲謙虛道:“張飛兄說笑了,若與您交手,我定然不是對手。”
張飛哈哈大笑:“你這小子,還挺會說話!不過,下次可別想輕易認輸!”
趙雲笑著應允,馬超上前與劉備告別:“劉備兄,這段時間多有叨擾,還請代我向家父問好。”
劉備點頭道:“一定,也請代我向龐德將軍問好。”
龐德拱手道:“多謝劉備將軍掛念。”
張飛也對馬超說道:“你這小子,小小年紀就敢與呂布交手,膽識過人,下次有機會,我們也來比試比試!”
馬超毫不示弱:“好,不過我可不會輕易認輸!”
張飛哈哈大笑,轉向黃忠:“黃忠老哥,一路順風!”
黃忠拱手道:“多謝!”
劉備感慨道:“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希望我們有緣再見!”
趙雲、馬超和黃忠也紛紛表示,若有機會,定會再次與劉備並肩作戰。
三人告別劉備後,便各自踏上了歸途。馬超和龐德並肩而行,龐德說道:“孟起,此番經曆,對你而言,可謂是一次難得的曆練。”
馬超點頭道:“是啊,沒想到天下竟有如此多的英雄豪傑,我以後要更加努力才行!”
龐德微笑著說道:“我會一直陪伴在你身邊。”
馬超拍了拍龐德的肩膀,兩人相視一笑,加快了腳步。
送走了客將們,劉備鄉勇迴到了公孫瓚的領地,享受著短暫的平靜。然而,好景不長,袁紹突然率軍大舉進攻公孫瓚,冀州刺史韓馥竟投降了袁紹,將整個冀州拱手相讓。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讓公孫瓚震怒不已。
沮授前來報信,公孫瓚怒不可遏:“什麽?韓馥那廝竟投降了袁紹?你身為韓馥的舊部,卻來向我報信,莫非你也與袁紹暗通款曲?”
沮授連忙解釋道:“主公息怒!當初我與劉子惠極力勸阻韓馥,不料反被他殺害,我的弟弟也因此喪命。我與袁紹有不共戴天之仇,又豈會與他勾結?”
公孫瓚失去冀州後,疑心病愈發嚴重,他根本不相信沮授的話:“一派胡言!誰知道你是不是袁紹派來的奸細?來人,將他拿下!”
劉備實在看不下去,站出來勸阻:“公孫將軍,請息怒!沮授所言句句屬實,還請明察!”
公孫瓚怒火中燒:“又是你!你屢次三番幹涉我的決定,真當我不敢殺你嗎?來人,將他們一並拿下!”
劉賢德也上前勸阻:“公孫將軍,冀州失守,我知道你心中焦急,但你不能因此失去理智,濫殺無辜啊!沮授忠心耿耿,絕不會背叛你!”
公孫瓚怒吼道:“你們都給我閉嘴!來人,將他們統統給我拿下!”
就在這時,盧植站了出來:“公孫瓚,夠了!”
公孫瓚沒想到連自己的老師也站出來反對自己,他氣急敗壞地說道:“先生,連你也…難道你們都認為我錯了?”
劉備拱手道:“公孫將軍,幽州安危,我等感同身受。若沮授所言屬實,袁紹大軍很快就會兵臨城下。我等願作為先鋒,為將軍抵禦強敵!”
公孫瓚終於冷靜下來,他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行為太過衝動,於是說道:“罷了,此事暫且不提,劉備,我命你率軍迎戰袁紹,務必將其擊退!”
劉備領命而去,沮授和盧植追了出來。
沮授感激地說道:“劉備將軍,多謝你剛才仗義執言,救我一命。”
劉賢德說道:“沮授先生不必客氣,你若願意,可隨我兄長一同出征,共同抗擊袁紹!”
劉備也邀請道:“沮授先生足智多謀,若能得到你的輔佐,我軍如虎添翼!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沮授欣然答應:“多謝將軍賞識,我願追隨將軍,效犬馬之勞!”
盧植也說道:“劉備,我已對公孫瓚徹底失望,此戰過後,我便辭官歸隱。”
劉備驚訝道:“先生,您為何如此消沉?”
劉賢德說道:“盧植先生,我正想邀請您前往荊州,協助我管理張角醫館和劉宏寺。這兩個地方都需要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主持大局,還請先生成全!”
盧植聞言,沉吟片刻,說道:“此事容我考慮考慮。”
高誘在一旁說道:“先生若去荊州,我也隨您一同前往。”
劉賢德笑著說道:“歡迎之至!”
劉備問道:“丁弟,那護衛之事該如何解決?”
劉賢德答道:“我已經與劉虞大人商議過,由他擔任護衛之責,他的軍隊則交由鮮於輔將軍統領。”
鮮於輔說道:“我弟弟鮮於銀和魏攸執意要跟隨劉虞大人,還望將軍成全。”
魏攸說道:“我與劉虞大人自幼相識,對他的生活起居十分熟悉,願隨他一同前往荊州,擔任護衛之責。”
鮮於銀也說道:“我兄長身邊有田疇輔佐,我留在這裏也無用武之地,不如跟隨劉虞大人,還能保護他的安全。”
劉備點頭道:“既然如此,我尊重你們的選擇。”
鮮於輔突然說道:“劉備將軍,我等願追隨您,不知將軍可否收留?”
劉備驚訝道:“這…這如何使得?”
鮮於輔說道:“國譲已投奔將軍麾下,我等也願追隨將軍,共創大業!”
劉備感動不已:“既然如此,我便收下你們!今後,我們便是一家人了!”
眾人正在商議,張合匆匆趕來,說道:“韓馥投降袁紹,其中必有蹊蹺,我懷疑是有人從中作梗。”
田豐分析道:“能想出如此陰險毒辣的計策,除了審配,恐怕也找不出第二個人了。”
沮授也點頭稱是:“我也這麽認為。”
劉賢德說道:“既然如此,我們先將韓馥的軍隊擊退,再做打算。”
麴義主動請纓:“韓馥軍中,能征善戰的武將已所剩無幾,恐怕隻有潘鳳堪當大任。請將軍將此人交給我,我定將其斬於馬下!”
劉備問道:“潘鳳此人,武藝如何?”
劉賢德答道:“潘鳳號稱‘無雙上將’,使一把開山大斧,勇猛無比。”
麴義自信滿滿地說道:“將軍放心,我定不辱使命!”
劉備拔出佩劍,高聲喊道:“將士們,隨我出征!”
就這樣,韓馥軍與劉備鄉勇的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