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原迴到府中,病情加重,臥床不起。他召集女兒嚴氏、義子呂布以及心腹將領張遼、高順等人前來。


    “你們都來了。”丁原虛弱地說道。


    “義父,您的病……”呂布擔心地問道。


    “父親,您要保重身體。”嚴氏也流著淚說道。


    “我時日無多了,呂布,你娶了我的女兒,要好好待她。”丁原囑咐道。


    “孩兒遵命。”呂布跪地應道。


    “張遼、高順,你們要忠心輔佐呂布。”丁原又對張遼和高順說道。


    “我等謹記丁原大人的教誨。”張遼和高順也跪地應道。


    “呂布,我收到一封密信,是李肅寫來的,他勸你投靠董卓。”丁原說道。


    “義父,我絕不會背叛您,我一定會殺了董卓,為您報仇!”呂布義憤填膺。


    “我死後,你拿著我的首級去投靠董卓。”丁原平靜地說道。


    “什麽?義父,這絕對不行!”呂布大驚失色。


    “想要除掉董卓,隻能從內部瓦解他的勢力。你拿著我的首級去投靠他,取得他的信任,再尋找機會將他除掉。”丁原解釋道。


    “可是……,我……我……”呂布泣不成聲。


    “為了天下蒼生,我死不足惜。”丁原堅定地說道,“呂布,我的女兒就交給你了,你們要好好活下去。”


    “義父……”呂布也淚流滿麵。


    丁原去世後,呂布按照他的遺願,拿著他的首級投靠了董卓。


    “呂布,你做得很好!”董卓大喜過望,將赤兔馬送給呂布作為獎賞。


    “呂布願拜董卓為義父,從此效忠丞相。”呂布強忍悲痛,跪地行禮。


    “哈哈哈,好,好!”董卓十分滿意。


    “丞相,都是我的功勞。”李肅在一旁邀功。


    “李肅,你做得很好,重重有賞!”董卓高興地說道,“來人,將丁原的首級掛在城門示眾!”


    呂布眼睜睜地看著丁原的首級被掛在城門上,心中充滿了痛苦和仇恨。


    “哈哈哈,將洛陽城中所有的美女都給我找來!”董卓狂笑著。


    “董卓大人,別忘了我……”王美人嬌滴滴地說道。


    “當然不會忘了你,我的美人。”董卓說著,將王美人抱了起來。


    ...


    袁紹拒絕屈從董卓,毅然逃離洛陽,卻遭好友曹操追擊。幸而曹操追趕並不緊迫,袁紹得以安全抵達冀州。


    他迅速集結軍隊,擺出對抗董卓的姿態。然而,當時的冀州由韓馥與袁紹共同掌控。韓馥麾下,猛將雲集。他夾在董卓與袁紹之間,左右為難,最終接受董卓的請求,暗中監視袁紹的動向。


    韓馥手下,有一位心係河北安危的謀士,姓田名豐,字元皓。


    田豐暗自思忖:“董卓暴政,必不能長久。漢室衰微,天下將陷入群雄逐鹿的亂世。弱者將被吞噬,誰能最終掌控河北?主公韓馥雖仁厚,卻略顯軟弱,最有實力的,莫過於名門出身的袁紹。至於那由黃巾賊寇轉變而來的黑山賊張燕,不足為慮。公孫瓚、劉虞、以及自稱幽州牧的劉備,究竟該投靠誰,需得仔細斟酌。”


    田豐未雨綢繆,開始精心謀劃。


    ...


    得知袁紹返迴冀州渤海郡,董卓擔心袁家勢力壯大,便任命袁紹為渤海郡太守,試圖安撫他。


    曹操麵帶愧色,向董卓稟報:“袁紹已逃至冀州,屬下未能將其擒獲,還請恕罪。”


    董卓歎道:“這小子真是命大。李儒,袁家勢力龐大,不可輕視。我打算任命袁紹為渤海郡太守,以安其心,你覺得如何?”


    李儒點頭稱是:“主公英明。”


    突然,一個聲音響起:“我反對!”


    董卓怒目而視:“是誰如此大膽?”


    來人上前一步,拱手道:“在下姓賈名詡,字文和,現為牛輔將軍麾下謀士。”


    董卓略感意外:“哦?原來是女婿的謀士。你為何反對?”


    賈詡解釋道:“即便給予袁紹赦免,他也遲早會與主公為敵。依我之見,不如任命韓馥為冀州牧,牽製袁紹;再任命野心勃勃的公孫瓚為幽州牧,形成對袁紹的包圍之勢,主公以為如何?”


    董卓哈哈大笑:“此計甚妙,但袁紹是否會與我為敵,尚不可知。我意欲息事寧人,暫且不采納,不過你的獻策很不錯。替我向女婿問好。”


    賈詡恭敬地應道:“遵命。”


    不久,董卓的使者來到袁紹府邸。


    使者宣讀詔令:“董卓…不,陛下,已任命袁紹大人為渤海郡太守,望大人盡忠職守,造福一方。”


    袁紹表麵恭順:“臣,領旨謝恩。”


    送走使者,袁紹不禁冷笑:“董卓老賊,想用區區一個渤海郡太守來收買我,真是可笑。不過,我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積蓄力量。”


    謀士逢紀上前問道:“主公,您不在的這段時間,一切如常。”


    袁紹問:“顏良文醜那兩個家夥,有沒有鬧事?”


    逢紀笑著說:“他們聽說沒有帶上他們一同前往洛陽,抱怨了幾句,也就無事了。”


    話音剛落,顏良文醜便匆匆趕來。


    顏良急切地問:“主公,何時出征?”


    文醜也附和道:“主公,何時出征?”


    袁紹看著這兩位猛將,打趣道:“你們兩個,真像一對孿生兄弟,連說話都一模一樣。不久之後,就會有大戰,到時候少不了要仰仗你們的力量,這段時間好好練兵吧。”


    顏良文醜齊聲應道:“遵命!”


    他們離去後,袁紹對逢紀說:“我有些事情要與你商議。”


    逢紀恭敬地迴答:“主公請講。”


    袁紹麵露憂慮:“韓馥似乎已經投靠了董卓,他一直在監視我的動向。”


    逢紀分析道:“韓馥此人,性格多變,如同風中之燭,搖擺不定,不必太過在意。真正有威脅的是勢力日益壯大的公孫瓚。我原本指望他與劉虞火拚,沒想到他們竟然和解了。”


    袁紹沉吟道:“以公孫瓚那火爆的脾氣,竟然沒有衝動行事,想必是有人給他出謀劃策。”


    逢紀點頭稱是:“據我所知,公孫瓚收編了黃巾之亂時聲名鵲起的劉備鄉勇,應該是他們從中斡旋。”


    袁紹迴憶道:“我見過劉備,他的手下大多是些隻會舞刀弄槍的莽夫,沒想到其中竟然還有智謀之士,真是有趣。河北早晚會是我的囊中之物,不過現在,當務之急是先解決董卓這個禍害。”


    逢紀附和道:“主公所言極是。那我先告退了,我還要去犒勞蔣義渠和淳於瓊,他們護送您返迴冀州,辛苦了。”


    袁紹囑咐道:“那就有勞你了。”


    逢紀領命而去,召來蔣義渠和淳於瓊。


    蔣義渠和淳於瓊一同行禮:“參見軍師。”


    逢紀笑著說:“辛苦二位了,請陳琳將賞賜拿來。”


    陳琳將賞賜呈上:“二位將軍,這是主公賞賜你們的。”


    蔣義渠和淳於瓊接過賞賜, 表示感謝:“多謝主公厚愛。”


    逢紀叮囑道:“二位將軍,今後還請繼續為 主公效力。”


    蔣義渠和淳於瓊齊聲應道:“我等定當竭盡全力,為 主公效勞。”


    袁紹為了積蓄力量,準備迎接未來的挑戰,他開始聯係洛陽的叔父和侄子,計劃將他們接到渤海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三國不對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叁杯奶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叁杯奶茶並收藏這個三國不對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