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國民黨政府雖未公開定北平為“文化城”,但後來終於拱手把它讓給了日本帝國主義,古文物的大部分則在一九三三年初分批運往南京。作者在“九一八”後至他逝世之間,曾寫過不少雜文揭露國民黨政府的投降賣國主義,對所謂“文化城”的主張也在當時的一篇雜文裏諷刺過(參看《偽自由書·崇實》)。本篇在“文化山”的插曲中所諷刺的就是江瀚等的呈文中所反映的那種荒謬言論,其中幾個所謂學者,是以當時文化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為模型的。例如“一個拿拄杖的學者”,是暗指“優生學家”潘光旦。潘曾根據一些官僚地主家族的家譜來解釋遺傳,著有《明清兩代嘉興的望族》等書;他的這種“學說”和歐美國家某些資產階級學者關於人種的“學說”是同一類東西。又如鳥頭先生,是暗指考據學家顧頡剛,他曾據《說文解字》對“鯀”字和“禹”字的解釋,說鯀是魚,禹是蜥蜴之類的蟲(見《古史辨》第一冊六三、一一九頁)。“鳥頭”這名字即從“顧”字而來;據《說文解字》,顧字從頁雇聲,雇是鳥名,頁本義是頭。顧頡剛曾在北京大學研究所歌謠研究會工作,搜集蘇州歌謠,出版過一冊《吳歌甲集》,所以下文說鳥頭先生“另去搜集民間的曲子了”。
(7)奇肱國:見《山海經·海外西經》:“奇肱之國,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陰有陽,乘文馬。”郭璞注:“其人善為機巧,以取百禽,能作飛車,從風遠行。”
(8)古貌林:英語good morning的音譯,意為“早安”。
(9)好杜有圖:英語how do you do的音譯,意為“你好”。
(10)ok:美國式的英語,意為“對啦”。
(11)太上皇:指舜的父親瞽叟。《史記·五帝本紀》說:“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舜父瞽叟頑。”“頑”是愚妄無知的意思。《尚書·大禹謨》孔氏傳有舜“能以至誠感頑父”,使其“信順”的話。
(12)禺:見《說文解字》:“禺,母猴屬。”清代段玉裁注引郭璞《山海經》注說:“禺似獼猴而大,赤目長尾。”據《說文》,“禹”字筆畫較“禺”字簡單,所以這裏說“禹”是“禺”的簡筆字。
(13)皋陶:傳說是舜的臣子。《尚書·舜典》:“帝曰:‘皋陶,蠻夷猾夏,寇賊奸宄,汝作士。’”“士”,掌管獄訟的官。按一九二七年魯迅在廣州時,顧頡剛曾於七月中由杭州致書魯迅,說魯迅在文字上侵害了他,“擬於九月中迴粵後提起訴訟,聽候法律解決。”要魯迅“暫勿離粵,以俟開審”。魯迅當時答複他:“請即就近在浙起訴,爾時仆必到杭,以負應負之責。”這裏鳥頭先生與鄉下人的對話,隱指此事。(參看《三閑集·答顧頡剛教授令“候審”》)
(14)簡放:古代君主任命高級官員。簡指授官的簡冊。(在清代則稱由特旨任命道府以上外官為簡放)
(15)從冀州啟節:《尚書·禹貢》敘“禹別九州”,首舉冀州。孔穎達疏:“冀州,堯所都也。諸州冀為其先,治水先從冀起。”又《史記·夏本紀》也說:“禹行自冀州始。”按冀州為古九州之一,約相當於現在的河北山西二省及河南山東黃河以北地區。堯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在冀州境內,故下文又說“冀州的帝都”。啟節,指舊時高級官員啟程、出發。節,古代使者及特派官員出行時所持的信物。
(16)《神農本草》是我國最古的記載藥物的專書。其成書年代不可確考,當是秦漢間人托神農之名而作。
(17)維他命w:維他命是vitamin的音譯,現在通稱維生素。但並未發現維他命w。下文的瘰鬁病,中醫病名,主要指頸部淋巴結核一類疾病;而因缺碘所致的甲狀腺腫大(俗稱大脖子)叫“癭”,不叫瘰鬁。這裏是諷刺當時一些所謂學者的無知妄說。
(18)“伏羲朝小品文學家”的這段話,是對當時林語堂一派人提倡的所謂“語錄體”小品文的模擬;林語堂主張的所謂“語錄體”,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文言中不避俚語,白話中多放之乎”(見《論語》第三十期《答周劭論語錄體寫法》),基本上還是文言。這是一種變相的複古主義。其次,這段話中的“見一少年,口銜雪茄,麵有蚩尤氏之霧”,是影射林語堂醜化進步青年的讕言(林語堂在他的《遊杭再記》中有“見有二青年,口裏含一枝蘇俄香煙,手裏夾一本什麽斯基的譯本”這樣的話)。蚩尤是傳說中我國九黎族的首領,相傳他和黃帝作戰時,施放大霧,後為黃帝所擒殺;由於民族偏見,舊日史書把他描寫成非常兇惡的怪物。因此,蚩尤的名字也常被過去統治階級用來形容他們所認為的“兇惡的人”。一九二六年,北洋軍閥吳佩孚為了“討赤”,曾經異想天開地拿蚩尤來比擬“赤化”,胡說:“草昧初開,部落時代,蚩尤肆虐,彼時無所謂法製,無所謂倫紀,殆與赤化無異”(見一九二六年七月十一日北京《晨報》)。他還說,查得蚩尤是“赤化”的始祖,因“蚩”和“赤”同音,“蚩尤”即“赤化之尤”雲雲。(參看《華蓋集續編·馬上支日記》及其有關注)
(19)貝殼:上古用貝殼為貨幣。 (1)
(20)庭燎:庭院中照明的火炬。《詩經·小雅·庭燎》孔穎達疏:“庭燎者,樹之於庭,燎之為明,是燭之大者。”
(21)虎賁勇士,即下文所說的衛兵們。《尚書·牧誓》:“虎賁三百人。”孔穎達疏說,稱為虎賁,是形容他們“若虎之賁(奔)走逐獸,言其猛也”。
(22)伏羲八卦體:伏羲,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相傳他曾畫八卦。《周易·係辭傳》說:“古者包犧氏(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
(23)倉頡鬼哭體:倉頡,一作蒼頡,相傳他是黃帝的史官,最初創造文字的人。《淮南子·本經訓》中記有關於蒼頡的一種傳說:“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24)掛冠歸隱:《後漢書·逢萌傳》載,王莽時逢萌為了避禍,“即解冠掛東都城門”而去。後人因此稱辭官為“掛冠”。
(25)禹過家門不入,見《孟子·滕文公》:“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又《史記·夏本紀》:“(禹)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
(26)忘八:烏龜的俗稱。古代傳說鯀死後化為三足鱉。參看本篇注(34)。
(27)鶴膝風:中醫病名,結核性關節炎的一種。戰國時楚國人屍佼所著的《屍子》中記有禹生“偏枯之疾”的傳說:“(禹)疏河決江,十年未闞其家,手不爪,脛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過。”
(28)女隗:《左傳》中狄人之女多姓隗,如叔隗、季隗等。又《史記·匈奴列傳》說:“匈奴,其先祖夏後氏(夏禹)之苗裔也。”匈奴就是春秋時的狄人。本篇中女隗這個人名,大概是根據這類記載而虛擬出來的。
(29)莎士比亞(w.shakespeare,1564—1616)歐洲文藝複興時期英國戲劇家、詩人,著有劇本《仲夏夜之夢》、《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等三十七部。現代評論派陳西瀅、徐誌摩等經常標榜隻有他們懂得莎士比亞,如陳西瀅在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一日《晨報副刊》發表的《聽琴》中說:“不愛莎士比亞你就是傻子。”徐誌摩在同月二十六日《晨報副刊》發表的《漢姆雷德與留學生》中說,“去過大英國”的留學生才能“講他的莎士比亞”,別人“不配插嘴”。稍後的“第三種人”杜衡在一九三四年六月《文藝風景》創刊號發表《莎劇凱撒傳裏所表現的群眾》一文,也借評莎士比亞來誣蔑人民群眾“沒有理性”,“沒有明確的利害觀念”等。本篇中這個大員從“愚民”忽然拉扯到莎士比亞,是作者對陳、杜這類人的諷刺。
(30)湮:鯀用的治水方法。《尚書·洪範》:“我聞在昔,鯀堙洪水。”堙(湮),填塞。“導”,是禹用的治水方法,《國語·周語》:“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製量……高高下下,疏川導滯。”導,疏通。
(31)息壤:傳說中一種能夠自己生長,永不耗減的土壤。《山海經·海內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長息無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32)“幹父之蠱”語見《周易·蠱》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無咎。”三國時魏國王弼注:“幹父之事,能承先軌,堪其任者也。”後稱兒子能完成父親所未竟的事業,因而掩蓋了父親的過錯為“幹蠱”。
(33)摩登:英語modern的音譯,原意為現代,這裏是時髦的意思。
(34)這是古代關於鯀的一種傳說。《左傳》昭公七年:“昔堯殛鯀於羽山,其神化為黃熊,以入於羽淵。”唐代陸德明《釋文》:“黃熊,音雄,獸名。亦作能,如字,一音奴來反,三足鱉也。”能,一寫作熊。《史記·夏本紀》替代張守節《正義》說:“鯀之羽山,化為黃熊,入於羽淵。熊,音乃來反,下三點為三足也。束晰《發蒙記》雲:‘鱉三足曰熊’。”
(35)禹化為熊的傳說,見清代馬驌《繹史》卷十二引《隨巢子》:“(禹)治洪水,通轅山,化為熊。”按《隨巢子》,戰國時墨翟弟子,著《〈隨巢子〉·六篇》,清代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內有輯文一卷。
(36)禹捉無支祁的傳說,見唐代李公佐《古嶽瀆經》:“禹理水,三至桐柏山,驚風走雷,石號木鳴,五伯擁川,天老肅兵,不能興。禹怒,召集百靈,搜命夔龍。桐柏千君長稽首請命。……乃獲淮渦水神,名無支祁,善應對言語,辨江淮之淺深,原隰之遠近。形若猿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雪牙。頸伸百尺,力逾九象,搏擊騰踔疾奔,輕利倏忽,聞視不可久。……頸大索,鼻穿金鈴,徙淮陰之龜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據魯迅輯《唐宋傳奇集》卷三)
(37)丹朱太子:堯的兒子。古書中都說他“不肖”(品德不像他的父親),所以堯不把天下傳給他而傳給舜。
(38)“玄圭”見《尚書·禹貢》:“禹錫玄圭,告厥成功。”又《史記·夏本紀》:“帝錫禹玄圭,以告成功於天下。”圭,古代諸侯大夫在朝會和祭祀時所執的一種長條尖頂的玉器。玄,黑色。
(39)浙水的濤聲:浙水,即錢塘江,漲潮時濤聲很大。 (1)
(40)關於禹同舜和皋陶談話的情形,《史記·夏本紀》有如下的一段記載:“帝舜謂禹曰:‘女(汝)亦昌言。’禹拜曰:‘於!予何言?予思曰孳孳!’皋陶難禹曰:‘何謂孳孳?’禹曰:‘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皆服於水。予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行山木,與益予眾庶稻鮮食;以決九川致四海,浚畎澮致之川,與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補不足,徙居。眾民乃定,萬國為治。’皋陶曰:‘然,此而美也!’禹曰:‘於!帝慎乃在位,安爾止,輔德,天下大應。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帝曰:‘籲!臣哉,臣哉!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女輔之。……女無麵諛,退而謗予。
……’禹曰:‘然。……’帝曰:‘毋若丹朱傲,維慢遊是好,毋水行舟,朋淫於家,用絕其世,予不能順是。’禹曰:‘予辛壬娶塗山,癸甲(按應作予娶塗山,辛壬癸甲),生啟,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輔成五服,至於五千裏,州十二師,外薄四海,鹹建五長,各道有功。苗頑不即功,帝其念哉!’帝曰:‘道吾德,乃女功序之也!’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不如言,刑從之。舜德大明。於是夔行樂,祖考至,群後相讓,鳥獸翔舞,簫韶九成,鳳皇來儀,百獸率舞,百官信諧。”又關於禹的吃喝和衣服,《論語·泰伯》記有孔丘的話:“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
采?薇(1)
這半年來,不知怎的連養老堂裏也不大平靜了,一部分的老頭子,也都交頭接耳,跑進跑出的很起勁。隻有伯夷(2)最不留心閑事,秋涼到了,他又老的很怕冷,就整天的坐在階沿上曬太陽,縱使聽到匆忙的腳步聲,也決不抬起頭來看。
“大哥!”
一聽聲音自然就知道是叔齊。伯夷是向來最講禮讓的,便在抬頭之前,先站起身,把手一擺,意思是請兄弟在階沿上坐下。
“大哥,時局好像不大好!”叔齊一麵並排坐下去,一麵氣喘籲籲的說,聲音有些發抖。
“怎麽了呀?”伯夷這才轉過臉去看,隻見叔齊的原是蒼白的臉色,好像更加蒼白了。
“您聽到過從商王(3)那裏,逃來兩個瞎子的事了罷。”
“唔,前幾天,散宜生(4)好像提起過。我沒有留心。”
(7)奇肱國:見《山海經·海外西經》:“奇肱之國,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陰有陽,乘文馬。”郭璞注:“其人善為機巧,以取百禽,能作飛車,從風遠行。”
(8)古貌林:英語good morning的音譯,意為“早安”。
(9)好杜有圖:英語how do you do的音譯,意為“你好”。
(10)ok:美國式的英語,意為“對啦”。
(11)太上皇:指舜的父親瞽叟。《史記·五帝本紀》說:“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舜父瞽叟頑。”“頑”是愚妄無知的意思。《尚書·大禹謨》孔氏傳有舜“能以至誠感頑父”,使其“信順”的話。
(12)禺:見《說文解字》:“禺,母猴屬。”清代段玉裁注引郭璞《山海經》注說:“禺似獼猴而大,赤目長尾。”據《說文》,“禹”字筆畫較“禺”字簡單,所以這裏說“禹”是“禺”的簡筆字。
(13)皋陶:傳說是舜的臣子。《尚書·舜典》:“帝曰:‘皋陶,蠻夷猾夏,寇賊奸宄,汝作士。’”“士”,掌管獄訟的官。按一九二七年魯迅在廣州時,顧頡剛曾於七月中由杭州致書魯迅,說魯迅在文字上侵害了他,“擬於九月中迴粵後提起訴訟,聽候法律解決。”要魯迅“暫勿離粵,以俟開審”。魯迅當時答複他:“請即就近在浙起訴,爾時仆必到杭,以負應負之責。”這裏鳥頭先生與鄉下人的對話,隱指此事。(參看《三閑集·答顧頡剛教授令“候審”》)
(14)簡放:古代君主任命高級官員。簡指授官的簡冊。(在清代則稱由特旨任命道府以上外官為簡放)
(15)從冀州啟節:《尚書·禹貢》敘“禹別九州”,首舉冀州。孔穎達疏:“冀州,堯所都也。諸州冀為其先,治水先從冀起。”又《史記·夏本紀》也說:“禹行自冀州始。”按冀州為古九州之一,約相當於現在的河北山西二省及河南山東黃河以北地區。堯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在冀州境內,故下文又說“冀州的帝都”。啟節,指舊時高級官員啟程、出發。節,古代使者及特派官員出行時所持的信物。
(16)《神農本草》是我國最古的記載藥物的專書。其成書年代不可確考,當是秦漢間人托神農之名而作。
(17)維他命w:維他命是vitamin的音譯,現在通稱維生素。但並未發現維他命w。下文的瘰鬁病,中醫病名,主要指頸部淋巴結核一類疾病;而因缺碘所致的甲狀腺腫大(俗稱大脖子)叫“癭”,不叫瘰鬁。這裏是諷刺當時一些所謂學者的無知妄說。
(18)“伏羲朝小品文學家”的這段話,是對當時林語堂一派人提倡的所謂“語錄體”小品文的模擬;林語堂主張的所謂“語錄體”,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文言中不避俚語,白話中多放之乎”(見《論語》第三十期《答周劭論語錄體寫法》),基本上還是文言。這是一種變相的複古主義。其次,這段話中的“見一少年,口銜雪茄,麵有蚩尤氏之霧”,是影射林語堂醜化進步青年的讕言(林語堂在他的《遊杭再記》中有“見有二青年,口裏含一枝蘇俄香煙,手裏夾一本什麽斯基的譯本”這樣的話)。蚩尤是傳說中我國九黎族的首領,相傳他和黃帝作戰時,施放大霧,後為黃帝所擒殺;由於民族偏見,舊日史書把他描寫成非常兇惡的怪物。因此,蚩尤的名字也常被過去統治階級用來形容他們所認為的“兇惡的人”。一九二六年,北洋軍閥吳佩孚為了“討赤”,曾經異想天開地拿蚩尤來比擬“赤化”,胡說:“草昧初開,部落時代,蚩尤肆虐,彼時無所謂法製,無所謂倫紀,殆與赤化無異”(見一九二六年七月十一日北京《晨報》)。他還說,查得蚩尤是“赤化”的始祖,因“蚩”和“赤”同音,“蚩尤”即“赤化之尤”雲雲。(參看《華蓋集續編·馬上支日記》及其有關注)
(19)貝殼:上古用貝殼為貨幣。 (1)
(20)庭燎:庭院中照明的火炬。《詩經·小雅·庭燎》孔穎達疏:“庭燎者,樹之於庭,燎之為明,是燭之大者。”
(21)虎賁勇士,即下文所說的衛兵們。《尚書·牧誓》:“虎賁三百人。”孔穎達疏說,稱為虎賁,是形容他們“若虎之賁(奔)走逐獸,言其猛也”。
(22)伏羲八卦體:伏羲,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相傳他曾畫八卦。《周易·係辭傳》說:“古者包犧氏(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
(23)倉頡鬼哭體:倉頡,一作蒼頡,相傳他是黃帝的史官,最初創造文字的人。《淮南子·本經訓》中記有關於蒼頡的一種傳說:“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24)掛冠歸隱:《後漢書·逢萌傳》載,王莽時逢萌為了避禍,“即解冠掛東都城門”而去。後人因此稱辭官為“掛冠”。
(25)禹過家門不入,見《孟子·滕文公》:“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又《史記·夏本紀》:“(禹)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
(26)忘八:烏龜的俗稱。古代傳說鯀死後化為三足鱉。參看本篇注(34)。
(27)鶴膝風:中醫病名,結核性關節炎的一種。戰國時楚國人屍佼所著的《屍子》中記有禹生“偏枯之疾”的傳說:“(禹)疏河決江,十年未闞其家,手不爪,脛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過。”
(28)女隗:《左傳》中狄人之女多姓隗,如叔隗、季隗等。又《史記·匈奴列傳》說:“匈奴,其先祖夏後氏(夏禹)之苗裔也。”匈奴就是春秋時的狄人。本篇中女隗這個人名,大概是根據這類記載而虛擬出來的。
(29)莎士比亞(w.shakespeare,1564—1616)歐洲文藝複興時期英國戲劇家、詩人,著有劇本《仲夏夜之夢》、《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等三十七部。現代評論派陳西瀅、徐誌摩等經常標榜隻有他們懂得莎士比亞,如陳西瀅在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一日《晨報副刊》發表的《聽琴》中說:“不愛莎士比亞你就是傻子。”徐誌摩在同月二十六日《晨報副刊》發表的《漢姆雷德與留學生》中說,“去過大英國”的留學生才能“講他的莎士比亞”,別人“不配插嘴”。稍後的“第三種人”杜衡在一九三四年六月《文藝風景》創刊號發表《莎劇凱撒傳裏所表現的群眾》一文,也借評莎士比亞來誣蔑人民群眾“沒有理性”,“沒有明確的利害觀念”等。本篇中這個大員從“愚民”忽然拉扯到莎士比亞,是作者對陳、杜這類人的諷刺。
(30)湮:鯀用的治水方法。《尚書·洪範》:“我聞在昔,鯀堙洪水。”堙(湮),填塞。“導”,是禹用的治水方法,《國語·周語》:“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製量……高高下下,疏川導滯。”導,疏通。
(31)息壤:傳說中一種能夠自己生長,永不耗減的土壤。《山海經·海內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長息無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32)“幹父之蠱”語見《周易·蠱》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無咎。”三國時魏國王弼注:“幹父之事,能承先軌,堪其任者也。”後稱兒子能完成父親所未竟的事業,因而掩蓋了父親的過錯為“幹蠱”。
(33)摩登:英語modern的音譯,原意為現代,這裏是時髦的意思。
(34)這是古代關於鯀的一種傳說。《左傳》昭公七年:“昔堯殛鯀於羽山,其神化為黃熊,以入於羽淵。”唐代陸德明《釋文》:“黃熊,音雄,獸名。亦作能,如字,一音奴來反,三足鱉也。”能,一寫作熊。《史記·夏本紀》替代張守節《正義》說:“鯀之羽山,化為黃熊,入於羽淵。熊,音乃來反,下三點為三足也。束晰《發蒙記》雲:‘鱉三足曰熊’。”
(35)禹化為熊的傳說,見清代馬驌《繹史》卷十二引《隨巢子》:“(禹)治洪水,通轅山,化為熊。”按《隨巢子》,戰國時墨翟弟子,著《〈隨巢子〉·六篇》,清代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內有輯文一卷。
(36)禹捉無支祁的傳說,見唐代李公佐《古嶽瀆經》:“禹理水,三至桐柏山,驚風走雷,石號木鳴,五伯擁川,天老肅兵,不能興。禹怒,召集百靈,搜命夔龍。桐柏千君長稽首請命。……乃獲淮渦水神,名無支祁,善應對言語,辨江淮之淺深,原隰之遠近。形若猿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雪牙。頸伸百尺,力逾九象,搏擊騰踔疾奔,輕利倏忽,聞視不可久。……頸大索,鼻穿金鈴,徙淮陰之龜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據魯迅輯《唐宋傳奇集》卷三)
(37)丹朱太子:堯的兒子。古書中都說他“不肖”(品德不像他的父親),所以堯不把天下傳給他而傳給舜。
(38)“玄圭”見《尚書·禹貢》:“禹錫玄圭,告厥成功。”又《史記·夏本紀》:“帝錫禹玄圭,以告成功於天下。”圭,古代諸侯大夫在朝會和祭祀時所執的一種長條尖頂的玉器。玄,黑色。
(39)浙水的濤聲:浙水,即錢塘江,漲潮時濤聲很大。 (1)
(40)關於禹同舜和皋陶談話的情形,《史記·夏本紀》有如下的一段記載:“帝舜謂禹曰:‘女(汝)亦昌言。’禹拜曰:‘於!予何言?予思曰孳孳!’皋陶難禹曰:‘何謂孳孳?’禹曰:‘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皆服於水。予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行山木,與益予眾庶稻鮮食;以決九川致四海,浚畎澮致之川,與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補不足,徙居。眾民乃定,萬國為治。’皋陶曰:‘然,此而美也!’禹曰:‘於!帝慎乃在位,安爾止,輔德,天下大應。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帝曰:‘籲!臣哉,臣哉!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女輔之。……女無麵諛,退而謗予。
……’禹曰:‘然。……’帝曰:‘毋若丹朱傲,維慢遊是好,毋水行舟,朋淫於家,用絕其世,予不能順是。’禹曰:‘予辛壬娶塗山,癸甲(按應作予娶塗山,辛壬癸甲),生啟,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輔成五服,至於五千裏,州十二師,外薄四海,鹹建五長,各道有功。苗頑不即功,帝其念哉!’帝曰:‘道吾德,乃女功序之也!’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不如言,刑從之。舜德大明。於是夔行樂,祖考至,群後相讓,鳥獸翔舞,簫韶九成,鳳皇來儀,百獸率舞,百官信諧。”又關於禹的吃喝和衣服,《論語·泰伯》記有孔丘的話:“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
采?薇(1)
這半年來,不知怎的連養老堂裏也不大平靜了,一部分的老頭子,也都交頭接耳,跑進跑出的很起勁。隻有伯夷(2)最不留心閑事,秋涼到了,他又老的很怕冷,就整天的坐在階沿上曬太陽,縱使聽到匆忙的腳步聲,也決不抬起頭來看。
“大哥!”
一聽聲音自然就知道是叔齊。伯夷是向來最講禮讓的,便在抬頭之前,先站起身,把手一擺,意思是請兄弟在階沿上坐下。
“大哥,時局好像不大好!”叔齊一麵並排坐下去,一麵氣喘籲籲的說,聲音有些發抖。
“怎麽了呀?”伯夷這才轉過臉去看,隻見叔齊的原是蒼白的臉色,好像更加蒼白了。
“您聽到過從商王(3)那裏,逃來兩個瞎子的事了罷。”
“唔,前幾天,散宜生(4)好像提起過。我沒有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