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完霍正英後,恰逢周日,張樹森就跑步迴了村子。
還沒到家,就發現家門口停了好幾輛自行車。張樹森進屋一看,家裏狹窄的客廳裏圍了一堆人,一個一個愁眉苦臉都在啪嗒啪嗒抽著旱煙。
原來是沭河馬上不讓撈沙了,撈沙船上的四個人在商討退路。這些粗獷的漢子這些年其它手藝不會,隻會出蠻力撈沙賣錢換取一家人的生活補貼,突然國家不允許撈沙了,令這些人無所適從。他們不知道下一步該幹什麽,一家人的開支從哪裏來。
前世的時候,這些人把船賣給了捕魚的漁民,然後各自奔往建築工地做起了小工,幹著最基層的活,拿著最微薄的工資。張父就是因為在工地裏幹活不慎從腳手架上摔落,在醫院裏躺了好幾個月。
望著這一張張才四十出頭就因為長期陽光照射而烏黑發亮飽經風霜的臉,張樹森思考了很多。
他們都是最淳樸最善良的農民,但是光靠地裏那點糧食,能養活家裏已經非常的不易。現在唯一的經濟來源也沒了,孩子讀書,老人老去,都要花錢,中年男人的無奈和心酸在他們身體體現的淋漓盡致。
“幾位叔叔伯伯,既然國家的政策是這樣,這個沙確實不能再撈了。那我們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船賣了,然後尋找新的出路。” 張樹森打破了客廳裏的沉寂。
“我們有什麽出路?啥也不會,隻能出大力。” 張父敲了敲旱煙頭問道。
其他三人也齊刷刷的望向張樹森,眼裏露出期望的光。然而,看到張樹森還是個孩子,又都低下頭去,悶聲抽起了煙。
“我偶然間認識一個老板,可能有些崗位,每個月賺的錢肯定不會比撈沙低。但是具體能不能成要等有機會問下。” 張樹森說道。
此刻他的腦海中有了一點思路,但是他太了解人性了,如果此時大包大攬說肯定能為他們找到一份好工作,萬一有一點不如意,最後所有的善意都可能變成了怨氣。同是一個村,低頭不見抬頭見,張樹森倒還無所謂,關鍵他的父親怕是和鄉親們的關係難處了。
“那樹森抓緊給問問。” 其中一位村民激動的說道。
“這事我不敢打包票,我看這樣,你們先按照原來的想法,該幹什麽就幹什麽。我這邊問好以後有消息第一時間通知你們。這樣既不耽誤你們等待的時間賺錢,也給人家老板一點時間,萬一人家不想擴大生意廣招人手呢?” 張樹森說道。
眾人想想也是,很快也就散了,他們要找人問問撈沙船的價格,好盡快出手,否則等大家都出手的時候,價錢就不好談了。
1992年元旦剛過鄧公為了中國的發展,就開始了南巡之旅,並發表了著名的“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的言論,一舉推動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迅速發展。
此時的廣州深圳等地,改革開放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那些勇於打破鐵飯碗下海從小攤小販做起的人最後都賺得盆滿缽滿。
張樹森覺得此時很有必要到深圳去轉轉,看看有什麽機會可以先做起來,順便可以把家鄉這些手中沒有一技之長的勞動力集中起來,讓他們有錢可賺。目前他覺得非常無奈的地方在於,他手上並沒有多少資金。好不容易從青龍幫拿到點資金全都要砸進雲州市製藥廠裏麵,其它也沒有什麽門路。唯一能夠期待的隻有年底的南京之行了。
張樹森的這些想法並沒有和他的父母透露,即便透露了他們也不會理解和支持。在他們的印象裏,他還是個娃娃,一個什麽都不懂的學生,能有什麽能耐?
晚飯的時候,張樹森一再和他父親說不要去外麵工地打工,先安心在家種地,等到年底應該能夠確定具體的崗位。一旦去了外地,到時候聯係也不方便,不要錯過了好的崗位。張父思索了一會兒,也點頭,原本計劃找村裏包工頭說說情去做泥瓦工的心思也就暫時壓下。
還沒到家,就發現家門口停了好幾輛自行車。張樹森進屋一看,家裏狹窄的客廳裏圍了一堆人,一個一個愁眉苦臉都在啪嗒啪嗒抽著旱煙。
原來是沭河馬上不讓撈沙了,撈沙船上的四個人在商討退路。這些粗獷的漢子這些年其它手藝不會,隻會出蠻力撈沙賣錢換取一家人的生活補貼,突然國家不允許撈沙了,令這些人無所適從。他們不知道下一步該幹什麽,一家人的開支從哪裏來。
前世的時候,這些人把船賣給了捕魚的漁民,然後各自奔往建築工地做起了小工,幹著最基層的活,拿著最微薄的工資。張父就是因為在工地裏幹活不慎從腳手架上摔落,在醫院裏躺了好幾個月。
望著這一張張才四十出頭就因為長期陽光照射而烏黑發亮飽經風霜的臉,張樹森思考了很多。
他們都是最淳樸最善良的農民,但是光靠地裏那點糧食,能養活家裏已經非常的不易。現在唯一的經濟來源也沒了,孩子讀書,老人老去,都要花錢,中年男人的無奈和心酸在他們身體體現的淋漓盡致。
“幾位叔叔伯伯,既然國家的政策是這樣,這個沙確實不能再撈了。那我們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船賣了,然後尋找新的出路。” 張樹森打破了客廳裏的沉寂。
“我們有什麽出路?啥也不會,隻能出大力。” 張父敲了敲旱煙頭問道。
其他三人也齊刷刷的望向張樹森,眼裏露出期望的光。然而,看到張樹森還是個孩子,又都低下頭去,悶聲抽起了煙。
“我偶然間認識一個老板,可能有些崗位,每個月賺的錢肯定不會比撈沙低。但是具體能不能成要等有機會問下。” 張樹森說道。
此刻他的腦海中有了一點思路,但是他太了解人性了,如果此時大包大攬說肯定能為他們找到一份好工作,萬一有一點不如意,最後所有的善意都可能變成了怨氣。同是一個村,低頭不見抬頭見,張樹森倒還無所謂,關鍵他的父親怕是和鄉親們的關係難處了。
“那樹森抓緊給問問。” 其中一位村民激動的說道。
“這事我不敢打包票,我看這樣,你們先按照原來的想法,該幹什麽就幹什麽。我這邊問好以後有消息第一時間通知你們。這樣既不耽誤你們等待的時間賺錢,也給人家老板一點時間,萬一人家不想擴大生意廣招人手呢?” 張樹森說道。
眾人想想也是,很快也就散了,他們要找人問問撈沙船的價格,好盡快出手,否則等大家都出手的時候,價錢就不好談了。
1992年元旦剛過鄧公為了中國的發展,就開始了南巡之旅,並發表了著名的“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的言論,一舉推動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迅速發展。
此時的廣州深圳等地,改革開放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那些勇於打破鐵飯碗下海從小攤小販做起的人最後都賺得盆滿缽滿。
張樹森覺得此時很有必要到深圳去轉轉,看看有什麽機會可以先做起來,順便可以把家鄉這些手中沒有一技之長的勞動力集中起來,讓他們有錢可賺。目前他覺得非常無奈的地方在於,他手上並沒有多少資金。好不容易從青龍幫拿到點資金全都要砸進雲州市製藥廠裏麵,其它也沒有什麽門路。唯一能夠期待的隻有年底的南京之行了。
張樹森的這些想法並沒有和他的父母透露,即便透露了他們也不會理解和支持。在他們的印象裏,他還是個娃娃,一個什麽都不懂的學生,能有什麽能耐?
晚飯的時候,張樹森一再和他父親說不要去外麵工地打工,先安心在家種地,等到年底應該能夠確定具體的崗位。一旦去了外地,到時候聯係也不方便,不要錯過了好的崗位。張父思索了一會兒,也點頭,原本計劃找村裏包工頭說說情去做泥瓦工的心思也就暫時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