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繇的旁邊,謀士於糜立刻迎合著說道:“大王的話確實很有道理呀,陳將軍您也不必過於焦急。
那陳慶之率領軍隊前來進犯,大王早在昨日清晨就派遣了使者快馬加鞭地趕往楊堅那裏請求支援。
等兗州的兵馬到來,定然能夠擊退陳慶之,如此一來,樂安郡所遭遇的圍困也就能夠順利解除了。”
此刻的局勢依舊處在僵持的狀態,城頭上的守軍頑強地堅守著,而城下的漢軍卻不停地肆意謾罵。
時值臨近六月,天氣酷熱難耐。正值晌午時分,烈日仿若一個巨大的火球高懸天際,無情地炙烤著大地,熾熱的陽光如滾燙的烈焰般傾灑在漢軍士卒身上。
隻見他們汗流浹背,豆大的汗珠如斷了線的珠子般滾滾而落,暴汗不止。
一些士卒已然摘下頭盔,或蹲或坐,三三兩兩地閑談胡侃,那副模樣好不悠閑自在
更有甚者索性摘下頭盔墊於腦後,蜷縮著腿半躺著便唿唿大睡起來,真是愜意至極。
“哈哈。瞧瞧劉辯大軍,簡直如同一盤散沙般混亂不堪,將士卒都帶成了這副懶散模樣。”
“想來那所謂的青州兵馬大元帥陳慶之也不過爾爾,並非如傳言中那般神勇無敵,或許隻是個無謀的無能之輩罷了。”
看著那些罵累了的劉辯軍軍紀鬆弛,士卒們慵懶懈怠,如同一群無頭蒼蠅般。
陳橫不禁放肆地放聲大笑,手提長槍便欲下城一戰:“如此無謀無能之輩,一戰便可將其生擒!請大王借我五千精兵出城,去取陳慶之的首級來獻!”
劉瑤卻是滿臉狐疑,遲疑道:“會不會是那陳慶之設下的誘敵之計?”
謀士於糜迴應道:“出城一戰便知分曉,說不定,這陳慶之果真是個徒有其表、無謀且無能軟弱之輩。”
“若能趁此打他個措手不及,必然能夠極大地振奮軍心、鼓舞士氣。”
劉陽當機立斷,傳令道:“陳恆、張英各自率領五千人火速出城,去試探一下劉辯青州軍的戰鬥力。”
隨著吊橋轟然落下,一萬樂安軍如洶湧澎湃的潮水般奔騰而出,殺得前方那些毫無防備的漢軍個措手不及。
一場激烈混戰下來,樂安軍收獲頗豐,奪得馬匹近千,繳獲輜重眾多,陳橫與張英滿臉喜色,得意洋洋地高奏凱歌而還。
夜幕如巨大的黑色帷幕般緩緩降下,華燈初上,“樂安王府”中此時熱鬧非凡,歌舞升平,一片歡慶的祥和氛圍。
劉陽大手一揮,下令大擺宴席,為張英、陳橫二將慶功並犒勞三軍。
將士們盡情享受著這歡樂的時刻,開懷暢飲,好不快活。
“哈哈,真是傳言可畏呀,這被劉辯親自任命的青州大元帥,竟如此不堪一擊。”
“難怪他肅清青州那三郡竟然花了大半年時間,我看他也不過是被吹噓起來的。”
“看樣子,這劉辯也並非全然有識人之能嘛,人人都說他有識人之能,我看未必。”劉繇放肆地大笑說道。
而陳恆則口出狂言:“隻可惜今日在亂軍之中,沒有見到那陳慶之,否則必然將其生擒,獻於大王帳下。”
喝得酩酊大醉的陳恆,懷裏摟著劉瑤剛剛賞賜的妙齡少女,一邊舉杯,一邊誇誇其談。
張英自然不甘示弱,也跟著吹噓道:“我今日看見陳慶之的旗幟,就欲衝陣過去擒他,這賊子跑得快,才讓他僥幸逃脫,明日再來,絕不會放他離開。”
在宴席之上,唯有劉陽的謀士於糜還算頭腦清醒。
他借著給劉瑤敬酒的機會,憂心忡忡地詢問道:“大王,我們在此暢飲,城牆上的防禦沒問題吧?”
劉繇卻滿不在乎地笑著說道:“勿要擔憂,有範能、趙禮兩位將軍在城牆上防禦。”
“兵力至少兩萬呢!還有眾多世家門客以及仆從呢。”
夕陽西沉,如血的餘暉似金色的紗幔般,輕柔地灑落於廣袤大地。
“那就好,大王當真是厲害無比。”
於糜滿臉諂媚,討好地說了一聲後。
便恭敬地與劉瑤碰杯,接著又口吐狂言:“這陳慶之乃是劉辯親自賜予的青州大元帥,真沒想到其統兵能力竟然如此不堪一擊,看來是我們太高估了劉辯這小兒的識人之能啊。”
在城內,劉瑤於王府中放肆地舉杯歡慶,周遭一片喧囂熱鬧,仿若群魔亂舞。
而在漢軍營寨之中,唐勝宗卻是怒容滿麵,他赤裸著上身,那結實如鋼鐵般的肌肉以及幾道觸目驚心的猙獰刀疤,在夕陽餘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紮眼。
他氣唿唿地坐在帥案旁,不停地唉聲歎氣,已然抱怨了足有半個時辰,心中的憤懣仍如熊熊烈火般燃燒不息。
隨後又氣衝衝地說道:“不知元帥為何要使用這條計策呀,簡直是打得憋屈呀。”
“若是我們直接強攻上去的話,此刻恐怕早就登上城頭,將那叛軍殺得個血流成河、片甲不留了。”
陳慶之卻麵帶從容的微笑,雲淡風輕地說道:“勝宗將軍莫要著急,兩日之後,保證讓你殺個痛快。”
“哎,本將就不明白了,和這劉繇軍浪費這麽多周章做甚?”
“我們直接一鼓作氣衝進去豈不是更好?畢竟我們左威衛大軍也不是浪得虛名的呀。”
“咱們再這麽磨磨蹭蹭下去,隻怕孝傑將軍的右威衛大軍已經拿下平原了,這場比試可就輸了。”
對於陳慶之的安慰之語,唐順宗根本就聽不進去,隻是自顧自地手裏端著一個酒壺,不停地自斟自飲,沉默不語。
陳慶之嗬嗬一笑,緩緩說道:“兵法有雲,十倍圍之,五倍攻之。”
“如今,我軍僅有不到五萬之眾,而劉瑤軍也接近四萬,況且還有眾多士族助戰。”
“若是強攻城池,縱然能夠拿下,也必定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慘烈局麵。”
頓了頓,陳慶之又對著唐順宗誠懇地說道:“陛下在幽州的基業尚未穩固,還要討伐公孫瓚,如今也算是缺兵少將,隻要能少折損一名兵卒,就能為陛下增添一份力量。”
“孝傑將軍要是能夠帶領右威衛大軍先破平原郡以及平原城,讓他贏了又有何妨?”
旁邊的徐庶趕忙向陳慶之拱手道:“元帥高瞻遠矚,高風亮節,庶欽佩不已,定然會以將軍馬首是瞻。”
唐勝宗一聽,也覺得有些道理,便微笑著說道:“本將也覺得元帥這番話說得極好,但還是覺得這樣詐敗太窩囊了,還是真刀真槍地殺敵來得痛快呀。”
陳慶之哈哈一笑,拍著唐順宗的肩膀道:“哈哈,兩日之後,便讓勝宗將軍率左威衛本部先登如何?”
唐順宗聞之,不禁喜出望外,旋即興奮地端起酒杯,如饑似渴地暢飲數杯。
而後滿懷敬意地對著陳慶之說道:“那就多謝元帥了,本將必率領本部兵馬,率先強攻這樂安郡的治所之城,為元帥奪下此城。”
次日,陳慶之統領兩萬軍馬再度兵臨城下叫陣。
這一次,劉繇毫無遲疑,果斷下令開門迎戰。
張英、陳恆、範倫三將各自率領一萬軍馬,如潮水般殺下城來,與漢軍嚴陣對峙。
隻見陳橫耀武揚威地吼道:“陳慶之速來我槍下受死!”
陳慶之對著身旁一員將領低聲吩咐道:“去迎戰,隻許敗,不許勝。”
這員將領恭敬地對著陳慶之迴應道:“元帥盡管放心,末將定然隻敗不勝。”
言罷,這員校尉拍馬舞槍,奮勇出戰相迎,高聲喝道:“無能之輩,也敢向元帥挑釁,看我取爾狗命!”
陳橫頓時怒不可遏,策馬疾馳向前,直取那名漢軍校尉。
兩人激戰十餘迴合,這一名校尉佯裝虛晃一槍,佯敗而逃。
陳橫見狀大喜過望,長槍一揮,號令身後大軍全力出擊,如排山倒海般猛撲漢軍。
“轟隆!轟隆!........”
在那轟隆隆的戰鼓聲中。
那陳慶之率領軍隊前來進犯,大王早在昨日清晨就派遣了使者快馬加鞭地趕往楊堅那裏請求支援。
等兗州的兵馬到來,定然能夠擊退陳慶之,如此一來,樂安郡所遭遇的圍困也就能夠順利解除了。”
此刻的局勢依舊處在僵持的狀態,城頭上的守軍頑強地堅守著,而城下的漢軍卻不停地肆意謾罵。
時值臨近六月,天氣酷熱難耐。正值晌午時分,烈日仿若一個巨大的火球高懸天際,無情地炙烤著大地,熾熱的陽光如滾燙的烈焰般傾灑在漢軍士卒身上。
隻見他們汗流浹背,豆大的汗珠如斷了線的珠子般滾滾而落,暴汗不止。
一些士卒已然摘下頭盔,或蹲或坐,三三兩兩地閑談胡侃,那副模樣好不悠閑自在
更有甚者索性摘下頭盔墊於腦後,蜷縮著腿半躺著便唿唿大睡起來,真是愜意至極。
“哈哈。瞧瞧劉辯大軍,簡直如同一盤散沙般混亂不堪,將士卒都帶成了這副懶散模樣。”
“想來那所謂的青州兵馬大元帥陳慶之也不過爾爾,並非如傳言中那般神勇無敵,或許隻是個無謀的無能之輩罷了。”
看著那些罵累了的劉辯軍軍紀鬆弛,士卒們慵懶懈怠,如同一群無頭蒼蠅般。
陳橫不禁放肆地放聲大笑,手提長槍便欲下城一戰:“如此無謀無能之輩,一戰便可將其生擒!請大王借我五千精兵出城,去取陳慶之的首級來獻!”
劉瑤卻是滿臉狐疑,遲疑道:“會不會是那陳慶之設下的誘敵之計?”
謀士於糜迴應道:“出城一戰便知分曉,說不定,這陳慶之果真是個徒有其表、無謀且無能軟弱之輩。”
“若能趁此打他個措手不及,必然能夠極大地振奮軍心、鼓舞士氣。”
劉陽當機立斷,傳令道:“陳恆、張英各自率領五千人火速出城,去試探一下劉辯青州軍的戰鬥力。”
隨著吊橋轟然落下,一萬樂安軍如洶湧澎湃的潮水般奔騰而出,殺得前方那些毫無防備的漢軍個措手不及。
一場激烈混戰下來,樂安軍收獲頗豐,奪得馬匹近千,繳獲輜重眾多,陳橫與張英滿臉喜色,得意洋洋地高奏凱歌而還。
夜幕如巨大的黑色帷幕般緩緩降下,華燈初上,“樂安王府”中此時熱鬧非凡,歌舞升平,一片歡慶的祥和氛圍。
劉陽大手一揮,下令大擺宴席,為張英、陳橫二將慶功並犒勞三軍。
將士們盡情享受著這歡樂的時刻,開懷暢飲,好不快活。
“哈哈,真是傳言可畏呀,這被劉辯親自任命的青州大元帥,竟如此不堪一擊。”
“難怪他肅清青州那三郡竟然花了大半年時間,我看他也不過是被吹噓起來的。”
“看樣子,這劉辯也並非全然有識人之能嘛,人人都說他有識人之能,我看未必。”劉繇放肆地大笑說道。
而陳恆則口出狂言:“隻可惜今日在亂軍之中,沒有見到那陳慶之,否則必然將其生擒,獻於大王帳下。”
喝得酩酊大醉的陳恆,懷裏摟著劉瑤剛剛賞賜的妙齡少女,一邊舉杯,一邊誇誇其談。
張英自然不甘示弱,也跟著吹噓道:“我今日看見陳慶之的旗幟,就欲衝陣過去擒他,這賊子跑得快,才讓他僥幸逃脫,明日再來,絕不會放他離開。”
在宴席之上,唯有劉陽的謀士於糜還算頭腦清醒。
他借著給劉瑤敬酒的機會,憂心忡忡地詢問道:“大王,我們在此暢飲,城牆上的防禦沒問題吧?”
劉繇卻滿不在乎地笑著說道:“勿要擔憂,有範能、趙禮兩位將軍在城牆上防禦。”
“兵力至少兩萬呢!還有眾多世家門客以及仆從呢。”
夕陽西沉,如血的餘暉似金色的紗幔般,輕柔地灑落於廣袤大地。
“那就好,大王當真是厲害無比。”
於糜滿臉諂媚,討好地說了一聲後。
便恭敬地與劉瑤碰杯,接著又口吐狂言:“這陳慶之乃是劉辯親自賜予的青州大元帥,真沒想到其統兵能力竟然如此不堪一擊,看來是我們太高估了劉辯這小兒的識人之能啊。”
在城內,劉瑤於王府中放肆地舉杯歡慶,周遭一片喧囂熱鬧,仿若群魔亂舞。
而在漢軍營寨之中,唐勝宗卻是怒容滿麵,他赤裸著上身,那結實如鋼鐵般的肌肉以及幾道觸目驚心的猙獰刀疤,在夕陽餘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紮眼。
他氣唿唿地坐在帥案旁,不停地唉聲歎氣,已然抱怨了足有半個時辰,心中的憤懣仍如熊熊烈火般燃燒不息。
隨後又氣衝衝地說道:“不知元帥為何要使用這條計策呀,簡直是打得憋屈呀。”
“若是我們直接強攻上去的話,此刻恐怕早就登上城頭,將那叛軍殺得個血流成河、片甲不留了。”
陳慶之卻麵帶從容的微笑,雲淡風輕地說道:“勝宗將軍莫要著急,兩日之後,保證讓你殺個痛快。”
“哎,本將就不明白了,和這劉繇軍浪費這麽多周章做甚?”
“我們直接一鼓作氣衝進去豈不是更好?畢竟我們左威衛大軍也不是浪得虛名的呀。”
“咱們再這麽磨磨蹭蹭下去,隻怕孝傑將軍的右威衛大軍已經拿下平原了,這場比試可就輸了。”
對於陳慶之的安慰之語,唐順宗根本就聽不進去,隻是自顧自地手裏端著一個酒壺,不停地自斟自飲,沉默不語。
陳慶之嗬嗬一笑,緩緩說道:“兵法有雲,十倍圍之,五倍攻之。”
“如今,我軍僅有不到五萬之眾,而劉瑤軍也接近四萬,況且還有眾多士族助戰。”
“若是強攻城池,縱然能夠拿下,也必定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慘烈局麵。”
頓了頓,陳慶之又對著唐順宗誠懇地說道:“陛下在幽州的基業尚未穩固,還要討伐公孫瓚,如今也算是缺兵少將,隻要能少折損一名兵卒,就能為陛下增添一份力量。”
“孝傑將軍要是能夠帶領右威衛大軍先破平原郡以及平原城,讓他贏了又有何妨?”
旁邊的徐庶趕忙向陳慶之拱手道:“元帥高瞻遠矚,高風亮節,庶欽佩不已,定然會以將軍馬首是瞻。”
唐勝宗一聽,也覺得有些道理,便微笑著說道:“本將也覺得元帥這番話說得極好,但還是覺得這樣詐敗太窩囊了,還是真刀真槍地殺敵來得痛快呀。”
陳慶之哈哈一笑,拍著唐順宗的肩膀道:“哈哈,兩日之後,便讓勝宗將軍率左威衛本部先登如何?”
唐順宗聞之,不禁喜出望外,旋即興奮地端起酒杯,如饑似渴地暢飲數杯。
而後滿懷敬意地對著陳慶之說道:“那就多謝元帥了,本將必率領本部兵馬,率先強攻這樂安郡的治所之城,為元帥奪下此城。”
次日,陳慶之統領兩萬軍馬再度兵臨城下叫陣。
這一次,劉繇毫無遲疑,果斷下令開門迎戰。
張英、陳恆、範倫三將各自率領一萬軍馬,如潮水般殺下城來,與漢軍嚴陣對峙。
隻見陳橫耀武揚威地吼道:“陳慶之速來我槍下受死!”
陳慶之對著身旁一員將領低聲吩咐道:“去迎戰,隻許敗,不許勝。”
這員將領恭敬地對著陳慶之迴應道:“元帥盡管放心,末將定然隻敗不勝。”
言罷,這員校尉拍馬舞槍,奮勇出戰相迎,高聲喝道:“無能之輩,也敢向元帥挑釁,看我取爾狗命!”
陳橫頓時怒不可遏,策馬疾馳向前,直取那名漢軍校尉。
兩人激戰十餘迴合,這一名校尉佯裝虛晃一槍,佯敗而逃。
陳橫見狀大喜過望,長槍一揮,號令身後大軍全力出擊,如排山倒海般猛撲漢軍。
“轟隆!轟隆!........”
在那轟隆隆的戰鼓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