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先前的西涼潰軍正準備調轉方向殺迴來,可目睹此等情形後。
他們深知此時殺迴來無疑是自尋死路,於是隻能繼續朝著函穀方向拚命逃竄,將那潰敗之態展現得極為徹底。
與此同時,徐榮依舊在有條不紊地指揮著手下士兵,讓他們切勿慌亂,隻因他們設有隔離帶,暫且能夠確保自身安全。
隨後,徐榮望著下方被火勢阻隔開來的那片隔離帶,又將目光投向下方的騎兵。
本想下令往下衝決一死戰,但強烈的火勢卻是不行。
心裏也清楚此刻自己等人繼續留在此處,無非就是送死罷了,於是無奈地高聲唿喊:“哎,撤!”
接著便開始撤退行動。
由於構建了隔離帶,火勢便無法繼續向上蔓延,徐榮帶領著殘兵,沿著山路朝著居庸關方向行進。
此時,函穀關方向的守將看到遠方那衝天的火勢,濃煙已然充斥了整個天空,心中疑惑這遠方究竟發生了何事。
徐榮不時還能從大火中聽到陣陣慘叫之聲。
徐榮停下,耳邊還能聽到。
“將軍救我!”
“將軍救我啊!”
...........
徐榮深吸一口氣,再度睜眼後說道:“兄弟們,是我徐榮害了你們,對不起你們了,弓箭手,準備!”
隻聽得一陣弓弦拉動之聲響起,“了結兄弟們的痛苦吧。”
“咻咻咻”緊接著,一陣密集的箭矢破空之聲傳來,那些在不遠處無法衝出火海的西涼兵。
其慘叫聲頓時戛然而止,而八九千殘兵則垂頭喪氣地跟在徐榮身後開始行進。
隨後徐榮歎息一聲,言道:“哎,現在想要伏擊劉辯肯定是不行了,劉辯已然有所準備,而且我們三萬多人,如今隻剩八九千人。
罷了,退迴去吧,退守居庸關,來日定要為這些葬身火海的兄弟們洗刷恥辱。”
“諾,部將遵命。”
隨後,眾人便開始返迴函穀關,而薛仁貴等人則停留在原處,等待劉辯等人的到來。
很快,在薛仁貴後方出現了一片密密麻麻的騎兵身影,正是劉辯等人趕到了。
劉辯昂首挺胸地抬頭仰望著上方,隻見那些西涼兵兇神惡煞般地想要從上麵俯衝下來。
但無奈熊熊烈火擋住了他們的去路,使得這些人猶如困獸猶鬥一般進退不得。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此刻的他們已然陷入一片火海,有些西涼兵甚至還來不及向下衝鋒,就已經被下方如雨點般密集射來的箭矢射中,慘死當場。
劉辯目睹著眼前的這一幕,嘴角微微上揚,雲淡風輕地說道:“正所謂水火無情啊!這兩種事物的威力極其巨大,哪怕擁有再多的軍隊和馬匹也是難以抵擋的。
你們瞧見那山坳中的那些茂密的鬆林和灌木叢了嗎?盡管現在火勢異常兇猛,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必然會逐漸減弱。
到那時,火焰將會繼續向山上蔓延。山上鬆林各種樹木奇多,如果貿然前往與西涼軍廝殺。
勢必會被熊熊燃燒的大火死死纏住,到時候恐怕就難以脫身了。
事已至此,我們隻需靜靜地待在這條官道之上,避開火勢即可。
等到大火熄滅之後,西涼兵們估計也大都被活活燒死了吧。”
緊接著,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整片樹林。
隻見在山巒環抱之處,熊熊烈火肆虐狂燃,火勢異常兇猛。
那一片片灌木叢和鬆樹林正被火焰吞噬著,宛如一條條巨大的火龍緊緊地纏住了每一名西涼軍,使得他們發出陣陣慘絕人寰的哀嚎聲。
相比之下,徐榮這邊率領的這支西涼軍隊狀況稍微好些。
凡是能夠被弓箭射中之處,徐榮都強忍著痛苦地下令射殺,讓這些士兵得到一個相對痛快的結局。
然而,對於那些處於徐榮射程之外的西涼兵來說,命運則顯得無比淒慘。
他們無法逃脫大火的侵襲,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熊熊烈焰吞沒,最終命喪火海。
這場大火持續燃燒了足足兩個多時辰。
原本,這座山坳中到處都是繁茂的灌木叢和茂密的鬆林,整座山頭也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綠意盎然的景象。
可現在再看,隻剩下一片灰蒙蒙的衰敗之景,令人心生悲涼。
劉辯抬頭望去,隻見上方出現一道明顯的隔離帶。
心中暗自思忖:“沒想到這裏竟設有隔離帶,看來這邊的西涼軍傷亡應該不會太嚴重。
若他們此時退守居庸關,此刻已過去兩個多時辰,我軍想要追擊恐怕為時已晚。”
劉辯故意長歎一口氣,然後對眾人說道:“諸位愛卿啊!函穀關地勢險要,其險固程度絲毫不亞於虎牢關,甚至猶有過之。
現今不僅有徐榮統率殘餘部隊鎮守此地,還有大批西涼大軍增援。
以我軍目前這些騎兵的實力,要想強攻實在是難如登天,幾乎沒有勝算。
依朕之見,莫不如暫且返迴洛陽,從長計議。”
部分諸侯擔心劉辯執意追擊,眼瞅著自己手下所剩無幾的騎兵數量,急忙附和道:“陛下所言極是!我等騎兵確實不擅長攻城戰,強行攻打隻會徒增傷亡。
不妨等待後續步兵抵達後,再一同發動攻勢。”
其他幾位諸侯也紛紛表示讚同,並勸劉辯撤軍。
劉辯對此提議自然求之不得,但表麵上仍裝出一副舉棋不定、猶豫不決的模樣。
“也罷!這函穀關果然地勢險要、戒備森嚴啊!眼下我軍士兵皆已精疲力竭。
如果硬要讓這群疲憊不堪的軍士前去攻打如此險關,無疑犯了兵家大忌呀!
既然如此,不妨先行折返洛陽,待日後從長計議吧。”劉辯故作可惜地說道。
盡管軍中有部分將領心有不甘,欲乘勝追擊,但不得不承認,那徐榮絕非等閑之輩。
想必此時他早已率軍退守至函穀關內。
而且這函穀關向來就是易守難攻之地,倘若他們閉關據守,我方單憑騎兵強攻,勢必會造成大量傷亡呐!
劉辯和各路諸侯權衡利弊後做出決策,隨即調轉馬頭朝著洛陽方向進發。
直至日落西山之際,大部隊方才抵達洛陽城。
由於時間緊迫以及諸多因素考量,各路騎兵並未進城,依舊選擇在城外安營紮寨。
劉辯迴到暫時的居所後,即刻召集群臣前來覲見。
隨後,他又單獨召見了洛陽城的錦衣衛千戶,並且詢問道:“關於李儒,你可有查到什麽確切消息?”
那名千戶搖了搖頭,麵露難色道:“陛下,目前洛陽城內的錦衣衛力量較為薄弱,短時間內確實難以進行全麵深入的調查。
不過臣已審問過相關人等,能夠肯定的是,李儒極有可能仍在洛陽城中。”
“哦?極有可能?朕要的可是確切無誤的答案。”劉辯語氣嚴肅地說道。
“陛下,李儒之所以留在洛陽,用王大人和郭大人之見,無非有兩個緣由。
其一,乃是妄圖繼續破壞洛陽。
洛陽之地,百姓眾多,數量達百萬之巨,倘若洛陽被毀,陛下要興複漢室便會困難重重,而董卓則能夠繼續作威作福;
其二,是企圖破壞諸侯聯盟。
天下各路諸侯聯合起來兵力達數十萬之眾,陛下若沒有他們的協助,僅憑十幾萬兵馬可用。
而董卓遷都長安,待各路諸侯一撤,在李儒看來,董卓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嗯,李儒妄圖破壞聯盟之事,朕也是知曉的,或許他想不到,朕也希望這群諸侯能早日歸去。”劉辯說道。
“陛下,若是各路諸侯一旦離去,陛下在洛陽的力量必然會變得薄弱,萬一董卓來襲,那該如何是好?”有將領憂心忡忡地提醒道。
“董卓?他不過膽小之輩?當初朕初入幽州時,他都未曾加以阻攔,後來朕統一幽州五郡。
他也隻是象征性地派遣呂布呂奉先領軍五萬前來征討我。
如今朕坐擁洛陽,且擁有二十餘萬兵馬,他董卓還敢前來進攻嗎?”
一時間,眾將領紛紛點頭稱是。
的確,像董卓這種人,一旦得勢往往就會喪失進取之心。
不過劉辯還是在內心中想到董卓不會來進攻自己,但是李世民卻是不一定的。
隨後,劉辯對著曹操說道:“孟德,如今得了洛陽,還有幾件事需要你去妥善辦好。”
曹操立刻站出來,迴應道:“陛下但請吩咐。”
“其一,便是李儒。
李儒當初在朕還在洛陽之時,設下陰謀陷阱,讓董卓廢黜甚至除掉自己,如今他若還在洛陽,那必將是一個巨大的隱患,你必須時刻保持警惕。
如果他真的想要破壞諸侯聯盟,肯定會去尋找各路諸侯,你可以從這個方麵去追查他。“
一般的人劉辯倒不是很忌憚,哪怕他們武力過人,都有好的方法能對付。
但這種智力過人且善使毒計之人,卻是難以對付,他就像暗中的毒蛇一樣,時刻窺視你,隨時給你致命一擊。
所以劉辯想的是,若是李儒在洛陽一定要將其找出來除掉,若是不在洛陽那便也沒有辦法。
他們深知此時殺迴來無疑是自尋死路,於是隻能繼續朝著函穀方向拚命逃竄,將那潰敗之態展現得極為徹底。
與此同時,徐榮依舊在有條不紊地指揮著手下士兵,讓他們切勿慌亂,隻因他們設有隔離帶,暫且能夠確保自身安全。
隨後,徐榮望著下方被火勢阻隔開來的那片隔離帶,又將目光投向下方的騎兵。
本想下令往下衝決一死戰,但強烈的火勢卻是不行。
心裏也清楚此刻自己等人繼續留在此處,無非就是送死罷了,於是無奈地高聲唿喊:“哎,撤!”
接著便開始撤退行動。
由於構建了隔離帶,火勢便無法繼續向上蔓延,徐榮帶領著殘兵,沿著山路朝著居庸關方向行進。
此時,函穀關方向的守將看到遠方那衝天的火勢,濃煙已然充斥了整個天空,心中疑惑這遠方究竟發生了何事。
徐榮不時還能從大火中聽到陣陣慘叫之聲。
徐榮停下,耳邊還能聽到。
“將軍救我!”
“將軍救我啊!”
...........
徐榮深吸一口氣,再度睜眼後說道:“兄弟們,是我徐榮害了你們,對不起你們了,弓箭手,準備!”
隻聽得一陣弓弦拉動之聲響起,“了結兄弟們的痛苦吧。”
“咻咻咻”緊接著,一陣密集的箭矢破空之聲傳來,那些在不遠處無法衝出火海的西涼兵。
其慘叫聲頓時戛然而止,而八九千殘兵則垂頭喪氣地跟在徐榮身後開始行進。
隨後徐榮歎息一聲,言道:“哎,現在想要伏擊劉辯肯定是不行了,劉辯已然有所準備,而且我們三萬多人,如今隻剩八九千人。
罷了,退迴去吧,退守居庸關,來日定要為這些葬身火海的兄弟們洗刷恥辱。”
“諾,部將遵命。”
隨後,眾人便開始返迴函穀關,而薛仁貴等人則停留在原處,等待劉辯等人的到來。
很快,在薛仁貴後方出現了一片密密麻麻的騎兵身影,正是劉辯等人趕到了。
劉辯昂首挺胸地抬頭仰望著上方,隻見那些西涼兵兇神惡煞般地想要從上麵俯衝下來。
但無奈熊熊烈火擋住了他們的去路,使得這些人猶如困獸猶鬥一般進退不得。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此刻的他們已然陷入一片火海,有些西涼兵甚至還來不及向下衝鋒,就已經被下方如雨點般密集射來的箭矢射中,慘死當場。
劉辯目睹著眼前的這一幕,嘴角微微上揚,雲淡風輕地說道:“正所謂水火無情啊!這兩種事物的威力極其巨大,哪怕擁有再多的軍隊和馬匹也是難以抵擋的。
你們瞧見那山坳中的那些茂密的鬆林和灌木叢了嗎?盡管現在火勢異常兇猛,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必然會逐漸減弱。
到那時,火焰將會繼續向山上蔓延。山上鬆林各種樹木奇多,如果貿然前往與西涼軍廝殺。
勢必會被熊熊燃燒的大火死死纏住,到時候恐怕就難以脫身了。
事已至此,我們隻需靜靜地待在這條官道之上,避開火勢即可。
等到大火熄滅之後,西涼兵們估計也大都被活活燒死了吧。”
緊接著,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整片樹林。
隻見在山巒環抱之處,熊熊烈火肆虐狂燃,火勢異常兇猛。
那一片片灌木叢和鬆樹林正被火焰吞噬著,宛如一條條巨大的火龍緊緊地纏住了每一名西涼軍,使得他們發出陣陣慘絕人寰的哀嚎聲。
相比之下,徐榮這邊率領的這支西涼軍隊狀況稍微好些。
凡是能夠被弓箭射中之處,徐榮都強忍著痛苦地下令射殺,讓這些士兵得到一個相對痛快的結局。
然而,對於那些處於徐榮射程之外的西涼兵來說,命運則顯得無比淒慘。
他們無法逃脫大火的侵襲,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熊熊烈焰吞沒,最終命喪火海。
這場大火持續燃燒了足足兩個多時辰。
原本,這座山坳中到處都是繁茂的灌木叢和茂密的鬆林,整座山頭也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綠意盎然的景象。
可現在再看,隻剩下一片灰蒙蒙的衰敗之景,令人心生悲涼。
劉辯抬頭望去,隻見上方出現一道明顯的隔離帶。
心中暗自思忖:“沒想到這裏竟設有隔離帶,看來這邊的西涼軍傷亡應該不會太嚴重。
若他們此時退守居庸關,此刻已過去兩個多時辰,我軍想要追擊恐怕為時已晚。”
劉辯故意長歎一口氣,然後對眾人說道:“諸位愛卿啊!函穀關地勢險要,其險固程度絲毫不亞於虎牢關,甚至猶有過之。
現今不僅有徐榮統率殘餘部隊鎮守此地,還有大批西涼大軍增援。
以我軍目前這些騎兵的實力,要想強攻實在是難如登天,幾乎沒有勝算。
依朕之見,莫不如暫且返迴洛陽,從長計議。”
部分諸侯擔心劉辯執意追擊,眼瞅著自己手下所剩無幾的騎兵數量,急忙附和道:“陛下所言極是!我等騎兵確實不擅長攻城戰,強行攻打隻會徒增傷亡。
不妨等待後續步兵抵達後,再一同發動攻勢。”
其他幾位諸侯也紛紛表示讚同,並勸劉辯撤軍。
劉辯對此提議自然求之不得,但表麵上仍裝出一副舉棋不定、猶豫不決的模樣。
“也罷!這函穀關果然地勢險要、戒備森嚴啊!眼下我軍士兵皆已精疲力竭。
如果硬要讓這群疲憊不堪的軍士前去攻打如此險關,無疑犯了兵家大忌呀!
既然如此,不妨先行折返洛陽,待日後從長計議吧。”劉辯故作可惜地說道。
盡管軍中有部分將領心有不甘,欲乘勝追擊,但不得不承認,那徐榮絕非等閑之輩。
想必此時他早已率軍退守至函穀關內。
而且這函穀關向來就是易守難攻之地,倘若他們閉關據守,我方單憑騎兵強攻,勢必會造成大量傷亡呐!
劉辯和各路諸侯權衡利弊後做出決策,隨即調轉馬頭朝著洛陽方向進發。
直至日落西山之際,大部隊方才抵達洛陽城。
由於時間緊迫以及諸多因素考量,各路騎兵並未進城,依舊選擇在城外安營紮寨。
劉辯迴到暫時的居所後,即刻召集群臣前來覲見。
隨後,他又單獨召見了洛陽城的錦衣衛千戶,並且詢問道:“關於李儒,你可有查到什麽確切消息?”
那名千戶搖了搖頭,麵露難色道:“陛下,目前洛陽城內的錦衣衛力量較為薄弱,短時間內確實難以進行全麵深入的調查。
不過臣已審問過相關人等,能夠肯定的是,李儒極有可能仍在洛陽城中。”
“哦?極有可能?朕要的可是確切無誤的答案。”劉辯語氣嚴肅地說道。
“陛下,李儒之所以留在洛陽,用王大人和郭大人之見,無非有兩個緣由。
其一,乃是妄圖繼續破壞洛陽。
洛陽之地,百姓眾多,數量達百萬之巨,倘若洛陽被毀,陛下要興複漢室便會困難重重,而董卓則能夠繼續作威作福;
其二,是企圖破壞諸侯聯盟。
天下各路諸侯聯合起來兵力達數十萬之眾,陛下若沒有他們的協助,僅憑十幾萬兵馬可用。
而董卓遷都長安,待各路諸侯一撤,在李儒看來,董卓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嗯,李儒妄圖破壞聯盟之事,朕也是知曉的,或許他想不到,朕也希望這群諸侯能早日歸去。”劉辯說道。
“陛下,若是各路諸侯一旦離去,陛下在洛陽的力量必然會變得薄弱,萬一董卓來襲,那該如何是好?”有將領憂心忡忡地提醒道。
“董卓?他不過膽小之輩?當初朕初入幽州時,他都未曾加以阻攔,後來朕統一幽州五郡。
他也隻是象征性地派遣呂布呂奉先領軍五萬前來征討我。
如今朕坐擁洛陽,且擁有二十餘萬兵馬,他董卓還敢前來進攻嗎?”
一時間,眾將領紛紛點頭稱是。
的確,像董卓這種人,一旦得勢往往就會喪失進取之心。
不過劉辯還是在內心中想到董卓不會來進攻自己,但是李世民卻是不一定的。
隨後,劉辯對著曹操說道:“孟德,如今得了洛陽,還有幾件事需要你去妥善辦好。”
曹操立刻站出來,迴應道:“陛下但請吩咐。”
“其一,便是李儒。
李儒當初在朕還在洛陽之時,設下陰謀陷阱,讓董卓廢黜甚至除掉自己,如今他若還在洛陽,那必將是一個巨大的隱患,你必須時刻保持警惕。
如果他真的想要破壞諸侯聯盟,肯定會去尋找各路諸侯,你可以從這個方麵去追查他。“
一般的人劉辯倒不是很忌憚,哪怕他們武力過人,都有好的方法能對付。
但這種智力過人且善使毒計之人,卻是難以對付,他就像暗中的毒蛇一樣,時刻窺視你,隨時給你致命一擊。
所以劉辯想的是,若是李儒在洛陽一定要將其找出來除掉,若是不在洛陽那便也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