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那年老謀士,繼續說道:“主公可立國為楚,但雖說是名正言順,畢竟天下被漢朝統治了四百餘年,自然不乏忠心漢室之人,主公此舉定然會引火燒身。


    但是主公開了先例,其後定然會有源源不斷的人出來謀反。


    但主公作為第一人,定然會被很多諸侯圍攻,這對主公不利,此為下策。”


    此時站在一旁的年輕男子立即迴答道:“叔父!先生這個計策好哇,到時我等名正言順反了他娘的。


    而且以我的武力再加上勇猛之士,到時必定可以推翻這天下!”


    中年男子則是對著擺擺手道:“籍兒,且聽先生說完!”


    “中策則是主公可以現在以會稽郡向四周郡縣輻射,再以整個揚州練兵屯糧,以整個揚州為根基,向四周州郡輻射,等待時機再進行稱王。


    借用那梟雄朱元璋手下一謀士所言,便是“高築牆,廣納糧,緩稱王。”


    隻是此舉雖較為穩妥,但定然天下沒什麽人敢公開表示謀反。


    想來以漢室如今的氣數,定然還可能延續氣數幾年十幾二十年,乃至時間更加漫長。”


    那中年男子聽完沉默不語,隨後繼續望向那老者問道:“先生這上策又是何策呀?”


    那種眼膜是隨後說道:“主公,這上策雖有上策之名,實則是將中下兩策優點巧妙融合。


    待時機成熟,主公可積極與各方諸侯聯絡結盟。


    據老夫揣測,那董卓麾下的李儒智謀卓絕,堪稱天下聞名之毒士。


    此次他們被諸侯聯軍擊潰而逃往長安,定不會甘心就此罷休。


    李儒勢必會使出那禍亂天下之陰毒計策。


    漢室之所以能長久安穩,蓋因高祖曾言,非劉氏者不得稱王,且後來但凡有非劉氏稱王之人,皆已覆亡。


    料想李儒極有可能會假借當今皇帝名,向天下昭告,凡世間有能之士皆可成王。


    假借劉氏之威,打破那非劉氏不可稱王之戒律。


    隨後,他必然會建議董卓大肆對天下諸侯進行封賞,甚至給每位諸侯都封以王位。


    一這樣避免了中諸侯繼續向長安討伐董卓,二則是天下所有有野心的人都有了名正言順的機會,從此這天下到底是誰的就猶未可知了。


    依臣之見,此等情形出現之日想必不會太遙遠。


    而主公則可趁此諸侯討伐董卓之良機,迅速將整個揚州收入囊中,厲兵秣馬,精心籌備。


    待李儒之計施行,主公便可名正言順地順勢而為,既避免了被天下諸侯圍攻之險,又能一展宏圖,屆時必是天高任鳥飛,如龍躍深淵,一飛衝天。”


    而那中年男子聽罷,不禁放聲大笑道:“好!先生此計,當真是精妙絕倫!如此一來,我似乎又看到了幾百年前那報仇之機,定要報先祖之仇!”


    緊接著,他又吩咐道:“籍兒,你即刻按照先生所言,迅速與整個揚州的世家大族之首取得聯係,但凡有不從者,便將其舉族滅之。


    畢竟我項氏一族在這揚州已積累了四百餘年,想必無人膽敢違抗。”


    隨後,那名虎背熊腰的男子站了出來,朗聲道:“侄兒領命,叔父我這就去辦。”


    言罷,那虎背熊腰的男子便帶著幾位猛將闊步走出郡守府,著手去辦理此事。


    而那中年男子則繼續與謀士相談。


    這三人之中,那中年男子,正是項羽亂入之時一同帶出的項梁;


    那老者,則是因劉辯亂入而來的範增;而那年輕的虎背熊腰的男子,則是西楚霸王項羽。


    此外,其他幾員猛將,分別是亂入的陸文龍,以及項羽原本自帶的幾位猛將。


    可以說,西楚霸王再次降臨世界,令人矚目。


    過了虎牢關到了關內,因西涼軍驅趕百姓,所到之處空無一人。


    好在劉辯等人皆是騎兵,一路策馬奔騰,且鮮少見到百姓屍體,這也讓劉辯稍稍鬆了口氣。


    劉辯一路看著空曠的村莊,心急如焚。於是下令道:“傳令下去,所有諸侯手下騎兵出動,先行追擊,步兵在後慢行。”


    劉辯下令後,身邊騎兵即刻下去傳令。


    沒過多久,各諸侯麾下騎兵紛紛上前匯合,然而,除了劉辯手下尚有部分騎兵外,公孫瓚麾下的白馬義從,以及各路諸侯的騎兵匯合起來也不過才五六萬。


    幾萬騎兵匯聚在一起,聲勢浩大。


    劉辯麾下的薛仁貴、呂布、太史慈已率領騎兵先行趕到洛陽。


    此刻,劉辯手下還剩秦瓊、宇文成都、李存孝、嶽飛等將領。


    隨後,劉辯便率領本部騎兵加上諸侯手下的騎兵,率先出發,向西追擊。


    而諸侯們要麽親自帶兵追擊,要麽由麾下大將帶兵追趕。


    一路上,劉辯心急如焚,快馬加鞭向著洛陽奔去。劉辯身邊,秦瓊、宇文成都等人緊緊護衛。


    因劉辯亂入而來的朱元璋、楊堅、冉閔等人,也帶著本部騎兵跟隨劉辯一同追趕。


    一時間,五六萬騎兵浩浩蕩蕩,煙塵滾滾地向西疾馳而去。


    卻說那關中,由於西涼軍將領帶著部分人先趕往洛陽,此時隻剩下幾萬西涼軍由一些校尉帶領著。


    正帶著河內、河南郡的百姓往洛陽行進。


    帶著這麽多百姓行軍,速度自然慢得離譜。


    劉辯等人帶著騎兵先行,盡管各諸侯騎兵水平參差不齊,但在速度上卻遠超步軍。


    經過急速行軍,不過兩個時辰,便追上了西涼軍的騎兵混合部隊。


    “西涼賊兵就在前麵,給我上!”宇文成都一馬當先衝了上去,其身後本部騎兵一擁而上。


    劉辯也勒住戰馬望去,見是西涼兵,便手提長槍,騎著戰馬衝殺過去。


    身旁眾諸侯見此,也紛紛領本部騎兵向著西涼兵殺去。


    而此時那領頭的校尉無奈之下,隻得調轉馬頭與之交戰。


    但由於諸侯聯軍騎兵眾多,一時被打得節節敗退。


    劉辯麾下諸將,勇猛異常,在戰場上大殺四方,左衝右突。


    那領兵校尉,不過一合,便被宇文成都一槍打死,掉落馬下。


    在那一瞬間,當主將殞命之後,西涼兵們頓時陷入了慌亂之中,一個個喪失了戰鬥的意誌。


    有馬的西涼兵拚命向西逃竄,而那些沒有馬的則隻能成為騎兵的刀下亡魂。


    然而,由於這片荒野上聚集著眾多百姓,導致無法展開大規模的追殺行動。


    西涼軍在這場戰鬥中留下了一萬多具屍體後,便倉皇而逃,而關東諸侯的騎兵損失則微乎其微。


    戰鬥結束後,騎兵們繼續向西慢慢追擊,那些西涼軍在逃亡的過程中,不斷地將百姓丟棄,他們認為帶著這些百姓會成為累贅,影響他們的逃跑速度。


    於是,道路兩旁擠滿了被丟棄的百姓,但同時也阻撓了諸侯聯軍的行軍速度。


    劉辯見狀,立即下令讓身後的騎兵讓出道路,放百姓迴家,並嚴令手下以及各諸侯不得劫掠百姓。


    宇文成都、李存孝以及公孫瓚手下的騎兵等紛紛聽從命令,主動讓開道路,讓百姓順利通過。


    其他騎兵見此情形,也不得不讓出一條道路來。


    劉辯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前方的一些百姓還是聽到了他的話。


    百姓們將信將疑,但由於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他們還是毅然決然地朝著劉辯身後走去。


    當他們看到騎兵果然沒有阻攔時,其他百姓也紛紛跟隨著向東前行。


    這百萬百姓拖家帶口,有的還帶著行囊,其中不乏完整的家庭,以及富貴之家。


    在這些百姓中,除了劉辯麾下的騎兵軍紀嚴明,對百姓沒有絲毫非分之想外,其他諸侯麾下的騎兵一個個都對百姓攜帶的財物垂涎欲滴,眼睛直勾勾地盯著。


    看著一個個百姓從自己麵前經過,那些百姓所攜帶的財物,對這些騎兵來說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


    終於,一個諸侯麾下的騎兵按捺不住內心的貪念,向百姓背著的包裹撲了過去。


    “你要幹什麽?你怎麽能搶劫?你怎麽可以這樣!”百姓們大驚失色,緊緊護住自己的包裹。


    一個人的行動引發了連鎖反應,很快便有其他諸侯的士兵也開始向百姓搶奪財物。


    劉辯見勢不妙,連忙給手下諸將使了個眼色,隨後幾位將領催馬向著搶奪士兵之處疾馳而去。


    那些諸侯麾下的士兵並非是經過嚴格訓練的精兵,他們跟隨諸侯之後,平日裏就沒少做欺負百姓的事情。


    如果搶奪百姓財物的人越來越多,恐怕就算是劉辯也難以控製住局麵。


    “住手!爾等要幹什麽?沒聽見朕的命令嗎?不準劫掠百姓!”劉辯騎著馬如疾風般飛馳而來。


    他的眼神銳利如鷹,讓人不敢與之對視。


    “畜生,還不住手!”將目光投向那幾個正在劫掠百姓的士兵。


    幾個士兵看到皇帝親自趕來,都愣住了。


    他們原本以為平時就算欺負百姓,就算告到諸侯那裏,也會被姑息縱容,可沒想到這次皇帝竟然會親自出麵製止。


    “給朕把東西還給百姓。


    朕領軍而來,本就是為了除掉董卓,解救天下百姓,爾等卻劫掠百姓。


    西涼兵尚且沒有傷害百姓,爾等莫非連那群西涼賊子都不如嗎?”


    劉辯的聲音如洪鍾般響亮,充滿了威嚴和憤怒。


    那幾個騎兵本就是些兵痞,被劉辯的氣勢所震懾,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連忙將財物歸還給百姓。


    “鵬舉!劫掠百姓財物該當如何,依朕軍中的軍規 應當如何處置!”劉辯見幾名士兵將財物歸還後,看向身旁的嶽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神級召喚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生而無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生而無畏並收藏三國之神級召喚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