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帶著麾下文武前來議事時,各路諸侯已經到齊。
此時外麵,西涼軍的叫罵聲不絕於耳:“孫堅小兒,江東病貓,還不快快出來受死!你這鼠輩。
關東諸侯,我等視爾等為土雞瓦狗,誰敢與我家將軍一戰?
哈哈,想不到這關東諸侯竟如此不堪!”
關外,西涼軍的喊殺聲震耳欲聾,關內坐著的眾諸侯皆眉頭緊鎖,卻都不願主動提出交戰。
因為一旦有人先提出,必然會被其他諸侯視為出頭鳥,去與華雄對抗,這必然會損耗自家的有生力量。
關東諸侯的聯軍,幾乎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步兵,除了馬騰未到,隻有劉辨和公孫瓚擁有少量騎兵,而劉辨帶來的騎兵也不過一萬而已。
公孫瓚雖有較多騎兵,但公孫瓚十分愛惜羽翼,定然不舍得讓自家騎兵與華雄硬拚,劉辯也不會去讓他出戰。
華雄等人敢於公然挑戰關東諸侯,就是依仗著他們麾下全是騎兵,而關東諸侯缺少騎兵,步兵又如何能追得上騎兵呢,所以他們有恃無恐。
而且他們還在關外指名道姓讓孫堅和眾諸侯派人出戰,這明顯是要與關東諸侯鬥將。
若是用絕對的兵力擊退他們,那豈不是說關東諸侯無人可用?但孫堅以及張超的大軍都先後敗於華雄之手,眾諸侯也不敢輕易行動,以免麾下大將白白送命。
那些麾下有實力高強武將的或者自身實力高強的諸侯,如朱元璋、冉閔等,也不願做這個出頭鳥。
劉辯來到寨中,看到眾諸侯沉默不語,堂下的孫堅滿身血汙,黃蓋、祖茂、孫策三將立於其後,四人都殺氣騰騰地看向袁術。
“袁術小兒,你為何要加害於我,斷我糧草,致使我軍被華雄大敗,還損失了近兩萬多的江東兒郎,義公和德謀也因此喪命!”孫堅怒視著袁術,雙眼通紅,上前一把揪住袁紹的衣領,大聲怒吼道。
原來是孫堅快馬趕迴酸棗大營,想要找人醫治韓當,卻是已經來不及了,韓當才剛到大營,便已斷氣。
袁術被孫堅的舉動嚇了一跳,但他早有準備,故作鎮定地說道:“我斷你糧草?孫文台,你休要血口噴人!我每日在後方督糧,各路人馬所需糧草,我都叫手下人準時發放,何來斷糧之說?”
孫堅身後的黃蓋站了出來,指著袁術身後的一個人,隻見黃蓋說道:“就是此人,數次我來討要糧草,他不給糧草,還推脫軍中無糧。”
而這個人就是袁術和謀士事先準備好的替死鬼,他還以為斷糧純粹是袁術的主意,也全然不知,他馬上便要死了。
“袁術,你還有何話可說,要不是你指使,他一個分發糧草的怎敢如此行事?”孫堅手提那古戰刀,就要動手。
而袁術見孫堅正要發難,立馬抽出腰中佩劍,一劍捅向身後的主簿。
並說道:“原來是你壞我名聲,定是你中飽私囊,私吞了我給文台的糧草啊。”
隨著袁術拔劍出鞘,一劍刺入主簿的心窩,那主簿臉上還帶著茫然與恐懼,似乎不敢相信袁術為何要殺他,隨後慘叫一聲,無力地倒下了。
隨後,袁術見此人還未來得及說什麽,便被自己斬殺了,心中也暗暗緩了一口氣,接著對孫堅。
“文台,此人中飽私囊,害了你大軍慘敗,我便殺了他,替你報仇。”袁術收劍入鞘,看向孫堅道。
“孫將軍,既然事情已經水落石出,那便暫壓心中的憤怒吧,此時華雄等人還在營寨外叫陣,還需倚仗諸位退敵呀。”
劉辨見袁術這演技確實精湛,放在前世,怎麽也得拿個奧斯卡小金人啊。
他輕咳一聲,對著孫堅說道。
各路諸侯當中,劉辯最討厭的當然是袁術,他的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最後甚至稱帝。
但袁術這人嘛,也有他的用處。
劉辯隻是想利用他以及眾諸侯,奪迴洛陽。
關東諸侯的兵馬,其實隻是起了一個威懾作用,也沒打算讓他們出什麽力。
而且,劉辯收複洛陽之後,袁術便是劉辯埋在關東諸侯中的棋子。
以袁術的行徑,讓他監督糧草,竟然會私自侵吞眾諸侯的糧草,到時候隻要稍加利用,眾諸侯還不是不歡而散。
而且劉辯也不怕袁術侵吞自己的糧草,到時候不正好有理由打袁術了嗎?
所以,劉辯此時不打算處罰袁術,而是要保住他,繼續讓他鬧騰,但不要鬧得太過火就行,內心對袁術也是一陣無奈。
而孫堅卻是理智的冷靜下來,壓住了心中的怒火,也同樣很是無奈。
此時他孫堅孫文台還尚需要袁術袁家四世三公的威望,若是鬧得太僵,確實不太好收場。
想到這裏孫堅便借坡下驢,說道:“既然元兇已經找到,孫某無話可說。
不過,孫某帳下士卒廝殺一天,我與手下大將已經疲憊不已。”
這話明顯是在關外交戰,便倚仗諸位了。
孫堅此時已經大敗,也不在乎麵子,那袁術明顯就是擔心自己立功,孫堅當然不會再說去迎戰華雄的話了,而是保存實力。
劉辯也看穿孫堅的想法,內心中剛剛閃過的一絲內疚,又立馬消失。
為了奪取泗水關,而使用孫堅做誘餌,但劉辯還是趕忙說道:“既然文台累了,那便下去休息,另外,朕已經派遣軍中軍醫,為諸位治傷,諸位迴去休息吧。”
“多謝陛下關心,臣等告退。”孫堅拱手出了大寨,孫策幾人也趕忙跟在孫堅後麵。
孫堅才出大寨,劉辯便望向眾諸侯,說起了華雄之事,環顧四周道:“在外華雄等人叫得正兇,誰敢出城與之一戰?”
劉辯身後,李存孝、薛仁貴、呂布、宇文成都等數人躍躍欲試,卻被劉辯用眼神製止了。
隨後,劉辯直接將目光投向袁術,說道:“袁公路,孫堅之敗,乃是因你而起,不知你麾下可有猛將,能斬殺外麵三人?”劉辯見一眾諸侯皆無人願做這出頭鳥,便直接點了袁術。
袁術看上了身後的俞涉,隨後對著劉辯說道:“稟陛下!臣麾下有猛將俞涉可斬華雄,願獻華雄頭顱於陛下。”
袁術背後的俞涉在其眼神示意下踏步而出,此人為一員虎背熊腰的大漢,但劉辯查看其四維後發現,他的武力最高也不過八十幾左右,還未到達 90。
劉辯還是假惺惺的說道:“那你便出戰,迎戰那華雄。”
俞涉揮馬出戰,不多時,探馬來報:“報...!俞涉將軍與那華雄交戰僅一迴合,便被華雄斬於馬下。”
袁術麵色一僵,他麾下武力不錯的俞涉竟不是華雄一合之敵。
劉辯再度看向袁術,袁術連忙低頭,不敢再出頭。
大部分諸侯皆大驚失色,隻有少數體人還麵帶平靜之色,劉辯又看向各諸侯。
這時,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響起:“陛下,我的大斧早已饑渴難耐了,這華雄的人頭,我潘鳳,便去取了。”
劉辯聞聲看去,隻見一個身高九尺有餘的大漢,手提兩大斧,立於冀州牧韓馥身後。
韓馥接著介紹潘鳳道:“陛下,這是臣麾下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劉辯看了一眼,心中覺得好笑,前世這潘鳳雖號稱上將軍,實則被華雄不到三迴合便斬殺,長得兇猛高大又有何用。
於是劉辯對係統道:“係統,給朕檢測一下,這個我的大斧,早就饑渴難耐了的猛將潘鳳,數值到底是多少。”
很快,劉辯耳邊傳來係統的聲音:“叮,潘鳳四維如下:武力 99,統帥 92,智力 67,政治 51。”
劉辯剛喝進去的一口水,聽到係統檢測潘鳳的數據,頓時噴了出來。
原本以為潘鳳是被華雄幾刀秒殺的貨色,沒想到竟是和秦瓊,關勝,尉遲恭,關羽,張飛等人一樣的萬人敵。
劉辯眼中的驚訝之色一閃而逝,當了這麽久皇帝,他其實已能控製情緒,但剛才將水噴了出去,還是被眾諸侯看到了。
劉辯便佯裝這水中不知何時進了蟲子,說道:“剛才隻有水中進了蟲子,朕便吐了出來,諸位繼續,繼續。”
眾諸侯一聽,便不再在意。
然而劉辯卻在飛快地迴想著《三國演義》裏的故事和劇情。
在後世,由於電視劇裏的那句“我的大斧早已饑渴難耐了”,東呂布西潘鳳的說法。
潘鳳也被很多人挖掘出來,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搞笑段子,其中還有專門關於潘鳳的電影。
而有諸多說法中,流傳最廣的版本便是,潘鳳乃韓馥麾下的上將軍,袁紹有心謀取冀州。
卻對潘鳳心存畏懼,不敢輕舉妄動,其麾下顏良、文醜也忌憚潘鳳的武力。
後來在諸侯討董時,袁紹設計讓華雄斬了潘鳳,最終冀州也因此落入袁紹手中。
劉辯迅速看向袁紹,想觀察他有何反應。
果不其然,見潘鳳起身請戰,袁紹眼睛一亮,不過很快便掩飾過去,故作鎮定地端起酒杯,正要說什麽?。
而此時一旁的朱元璋見袁紹的表情,不知心中作何想法,竟立馬出來端著一杯酒道:“前次俞涉已折,如今潘將軍敢出戰華雄,敬將軍一杯。”
此時外麵,西涼軍的叫罵聲不絕於耳:“孫堅小兒,江東病貓,還不快快出來受死!你這鼠輩。
關東諸侯,我等視爾等為土雞瓦狗,誰敢與我家將軍一戰?
哈哈,想不到這關東諸侯竟如此不堪!”
關外,西涼軍的喊殺聲震耳欲聾,關內坐著的眾諸侯皆眉頭緊鎖,卻都不願主動提出交戰。
因為一旦有人先提出,必然會被其他諸侯視為出頭鳥,去與華雄對抗,這必然會損耗自家的有生力量。
關東諸侯的聯軍,幾乎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步兵,除了馬騰未到,隻有劉辨和公孫瓚擁有少量騎兵,而劉辨帶來的騎兵也不過一萬而已。
公孫瓚雖有較多騎兵,但公孫瓚十分愛惜羽翼,定然不舍得讓自家騎兵與華雄硬拚,劉辯也不會去讓他出戰。
華雄等人敢於公然挑戰關東諸侯,就是依仗著他們麾下全是騎兵,而關東諸侯缺少騎兵,步兵又如何能追得上騎兵呢,所以他們有恃無恐。
而且他們還在關外指名道姓讓孫堅和眾諸侯派人出戰,這明顯是要與關東諸侯鬥將。
若是用絕對的兵力擊退他們,那豈不是說關東諸侯無人可用?但孫堅以及張超的大軍都先後敗於華雄之手,眾諸侯也不敢輕易行動,以免麾下大將白白送命。
那些麾下有實力高強武將的或者自身實力高強的諸侯,如朱元璋、冉閔等,也不願做這個出頭鳥。
劉辯來到寨中,看到眾諸侯沉默不語,堂下的孫堅滿身血汙,黃蓋、祖茂、孫策三將立於其後,四人都殺氣騰騰地看向袁術。
“袁術小兒,你為何要加害於我,斷我糧草,致使我軍被華雄大敗,還損失了近兩萬多的江東兒郎,義公和德謀也因此喪命!”孫堅怒視著袁術,雙眼通紅,上前一把揪住袁紹的衣領,大聲怒吼道。
原來是孫堅快馬趕迴酸棗大營,想要找人醫治韓當,卻是已經來不及了,韓當才剛到大營,便已斷氣。
袁術被孫堅的舉動嚇了一跳,但他早有準備,故作鎮定地說道:“我斷你糧草?孫文台,你休要血口噴人!我每日在後方督糧,各路人馬所需糧草,我都叫手下人準時發放,何來斷糧之說?”
孫堅身後的黃蓋站了出來,指著袁術身後的一個人,隻見黃蓋說道:“就是此人,數次我來討要糧草,他不給糧草,還推脫軍中無糧。”
而這個人就是袁術和謀士事先準備好的替死鬼,他還以為斷糧純粹是袁術的主意,也全然不知,他馬上便要死了。
“袁術,你還有何話可說,要不是你指使,他一個分發糧草的怎敢如此行事?”孫堅手提那古戰刀,就要動手。
而袁術見孫堅正要發難,立馬抽出腰中佩劍,一劍捅向身後的主簿。
並說道:“原來是你壞我名聲,定是你中飽私囊,私吞了我給文台的糧草啊。”
隨著袁術拔劍出鞘,一劍刺入主簿的心窩,那主簿臉上還帶著茫然與恐懼,似乎不敢相信袁術為何要殺他,隨後慘叫一聲,無力地倒下了。
隨後,袁術見此人還未來得及說什麽,便被自己斬殺了,心中也暗暗緩了一口氣,接著對孫堅。
“文台,此人中飽私囊,害了你大軍慘敗,我便殺了他,替你報仇。”袁術收劍入鞘,看向孫堅道。
“孫將軍,既然事情已經水落石出,那便暫壓心中的憤怒吧,此時華雄等人還在營寨外叫陣,還需倚仗諸位退敵呀。”
劉辨見袁術這演技確實精湛,放在前世,怎麽也得拿個奧斯卡小金人啊。
他輕咳一聲,對著孫堅說道。
各路諸侯當中,劉辯最討厭的當然是袁術,他的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最後甚至稱帝。
但袁術這人嘛,也有他的用處。
劉辯隻是想利用他以及眾諸侯,奪迴洛陽。
關東諸侯的兵馬,其實隻是起了一個威懾作用,也沒打算讓他們出什麽力。
而且,劉辯收複洛陽之後,袁術便是劉辯埋在關東諸侯中的棋子。
以袁術的行徑,讓他監督糧草,竟然會私自侵吞眾諸侯的糧草,到時候隻要稍加利用,眾諸侯還不是不歡而散。
而且劉辯也不怕袁術侵吞自己的糧草,到時候不正好有理由打袁術了嗎?
所以,劉辯此時不打算處罰袁術,而是要保住他,繼續讓他鬧騰,但不要鬧得太過火就行,內心對袁術也是一陣無奈。
而孫堅卻是理智的冷靜下來,壓住了心中的怒火,也同樣很是無奈。
此時他孫堅孫文台還尚需要袁術袁家四世三公的威望,若是鬧得太僵,確實不太好收場。
想到這裏孫堅便借坡下驢,說道:“既然元兇已經找到,孫某無話可說。
不過,孫某帳下士卒廝殺一天,我與手下大將已經疲憊不已。”
這話明顯是在關外交戰,便倚仗諸位了。
孫堅此時已經大敗,也不在乎麵子,那袁術明顯就是擔心自己立功,孫堅當然不會再說去迎戰華雄的話了,而是保存實力。
劉辯也看穿孫堅的想法,內心中剛剛閃過的一絲內疚,又立馬消失。
為了奪取泗水關,而使用孫堅做誘餌,但劉辯還是趕忙說道:“既然文台累了,那便下去休息,另外,朕已經派遣軍中軍醫,為諸位治傷,諸位迴去休息吧。”
“多謝陛下關心,臣等告退。”孫堅拱手出了大寨,孫策幾人也趕忙跟在孫堅後麵。
孫堅才出大寨,劉辯便望向眾諸侯,說起了華雄之事,環顧四周道:“在外華雄等人叫得正兇,誰敢出城與之一戰?”
劉辯身後,李存孝、薛仁貴、呂布、宇文成都等數人躍躍欲試,卻被劉辯用眼神製止了。
隨後,劉辯直接將目光投向袁術,說道:“袁公路,孫堅之敗,乃是因你而起,不知你麾下可有猛將,能斬殺外麵三人?”劉辯見一眾諸侯皆無人願做這出頭鳥,便直接點了袁術。
袁術看上了身後的俞涉,隨後對著劉辯說道:“稟陛下!臣麾下有猛將俞涉可斬華雄,願獻華雄頭顱於陛下。”
袁術背後的俞涉在其眼神示意下踏步而出,此人為一員虎背熊腰的大漢,但劉辯查看其四維後發現,他的武力最高也不過八十幾左右,還未到達 90。
劉辯還是假惺惺的說道:“那你便出戰,迎戰那華雄。”
俞涉揮馬出戰,不多時,探馬來報:“報...!俞涉將軍與那華雄交戰僅一迴合,便被華雄斬於馬下。”
袁術麵色一僵,他麾下武力不錯的俞涉竟不是華雄一合之敵。
劉辯再度看向袁術,袁術連忙低頭,不敢再出頭。
大部分諸侯皆大驚失色,隻有少數體人還麵帶平靜之色,劉辯又看向各諸侯。
這時,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響起:“陛下,我的大斧早已饑渴難耐了,這華雄的人頭,我潘鳳,便去取了。”
劉辯聞聲看去,隻見一個身高九尺有餘的大漢,手提兩大斧,立於冀州牧韓馥身後。
韓馥接著介紹潘鳳道:“陛下,這是臣麾下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劉辯看了一眼,心中覺得好笑,前世這潘鳳雖號稱上將軍,實則被華雄不到三迴合便斬殺,長得兇猛高大又有何用。
於是劉辯對係統道:“係統,給朕檢測一下,這個我的大斧,早就饑渴難耐了的猛將潘鳳,數值到底是多少。”
很快,劉辯耳邊傳來係統的聲音:“叮,潘鳳四維如下:武力 99,統帥 92,智力 67,政治 51。”
劉辯剛喝進去的一口水,聽到係統檢測潘鳳的數據,頓時噴了出來。
原本以為潘鳳是被華雄幾刀秒殺的貨色,沒想到竟是和秦瓊,關勝,尉遲恭,關羽,張飛等人一樣的萬人敵。
劉辯眼中的驚訝之色一閃而逝,當了這麽久皇帝,他其實已能控製情緒,但剛才將水噴了出去,還是被眾諸侯看到了。
劉辯便佯裝這水中不知何時進了蟲子,說道:“剛才隻有水中進了蟲子,朕便吐了出來,諸位繼續,繼續。”
眾諸侯一聽,便不再在意。
然而劉辯卻在飛快地迴想著《三國演義》裏的故事和劇情。
在後世,由於電視劇裏的那句“我的大斧早已饑渴難耐了”,東呂布西潘鳳的說法。
潘鳳也被很多人挖掘出來,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搞笑段子,其中還有專門關於潘鳳的電影。
而有諸多說法中,流傳最廣的版本便是,潘鳳乃韓馥麾下的上將軍,袁紹有心謀取冀州。
卻對潘鳳心存畏懼,不敢輕舉妄動,其麾下顏良、文醜也忌憚潘鳳的武力。
後來在諸侯討董時,袁紹設計讓華雄斬了潘鳳,最終冀州也因此落入袁紹手中。
劉辯迅速看向袁紹,想觀察他有何反應。
果不其然,見潘鳳起身請戰,袁紹眼睛一亮,不過很快便掩飾過去,故作鎮定地端起酒杯,正要說什麽?。
而此時一旁的朱元璋見袁紹的表情,不知心中作何想法,竟立馬出來端著一杯酒道:“前次俞涉已折,如今潘將軍敢出戰華雄,敬將軍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