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聽了係統的迴答,興奮異常,尤其是龐統,果然厲害啊,不愧是“臥龍鳳雛”之一,這智力高達 98,政治也有 96,在他目前的麾下,可算是重量級人才了。


    還有那一位武力達到 98 的小將,秦烈,也讓他十分驚喜,雖然未曾聽說過他的名字,問了係統,係統也不知道。


    如今有這麽多重磅人才來投,劉辯心情大好,於是設宴與眾文武開懷暢飲,一來慶祝大勝歸來,二來為這六位人才接風洗塵。


    細數下來,劉辯麾下已經人才濟濟。首先是在大漢具有巨大影響力的黃綰、盧植、劉虞、丁管、朱儁、蔡邕等人,他們雖相比其他青年人才能力稍遜,但在大漢的士林中地位舉足輕重。


    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劉辯麾下可是有不少這樣的“寶”啊。


    在文臣方麵,首推王猛、曹操、李善長、狄仁傑等,他們足以出將入相;其次是荀攸、荀彧、韋孝寬、劉穆之等同一時代的佼佼者;稍微差一點的如華歆等,也足以擔任一郡太守,若是實在太差人才,也能擔任一州刺史。


    而武將陣容更是強大,武力最高的當屬李存孝,其後還有,宇文成都、薛仁貴、呂布等等三人,僅次於李存孝,再往下還有關羽、張飛、曹變蛟、盧象升、楊延嗣等眾多猛將也不遑多讓。就連統帥型人才中的嶽飛,也是頂尖的存在。


    新近投奔的關勝、太史慈、秦烈等相比其他一些人,雖然不算特別亮眼,但也能獨當一麵。


    這個陣容與鼎盛時期的曹操相比,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隻是在底層人才方麵稍顯不足。


    宴席上,眾君臣開懷暢飲,劉辯當即任命太史慈、關勝、秦烈為都尉,龐統為禦史中丞。華歆為人狠辣,被任命到了大理寺正。


    劉辨不太能喝酒,很早就離開了,隻留下其他大臣繼續暢飲。


    “果真是孤家寡人,上位後的寂寞啊,盡管掌握著無上權力,卻沒有一絲人情味。”劉辯雖極力表現得和藹可親,以仁義君主要求自己,但仍能感覺到文武群臣與自己有一層隔閡,這君臣之隔,猶如天塹。


    “比如今日蔡琰冒犯了皇威,蔡邕跪地請罪,這就是君臣之隔。”平日裏,蔡邕教劉辯政治知識時,甚至還能教訓劉辯,但一旦觸犯皇威,便立刻嚴肅對待,對劉辯敬而遠之。


    而劉辯的親人,或許隻有唐婉和何太後。


    對何太後,劉辯其實沒什麽感情,隻是每日過去請安,以母親相待,但並不是一個能真心傾訴的人。


    至於唐婉,劉辯雖然對她疼愛無比,但她深受三從四德理念影響,對劉辯這個夫君雖深愛著,劉辯也能感覺到她對皇權的敬畏。


    以後招進宮中的女人,或許也會如此。


    “難怪皇帝被稱為寡人,稱孤道寡,注定要忍受這種寂寞呀。想要找個知己真是太難了。”劉辯總算明白了,前世看小說裏康熙與韋小寶那種關係,看來想找個不怕皇帝的人還真不容易。


    看樣子以後召喚的人才中,要看看有沒有這種了。


    劉辯原本想再用積分兌換些東西,可因飲酒,很快便感到頭部眩暈,便沉沉睡去。


    次日,劉辯在享用過送來的早膳後,便傳令鄭和,讓狄仁傑,陳慶之、劉穆之、溫體仁、王孝傑、唐順宗等人進宮覲見。


    “陛下,臣等叩見陛下。”幾人見到劉辯,跪地行禮。


    “諸位愛卿不必多禮。”劉辯虛扶道。


    幾人站起身來,等待著皇帝下達命令。


    劉辯沉思片刻,對身旁的鄭和說道,“傳朕旨意,狄仁傑為青州牧,溫體仁為狄仁傑副手任青州長史,劉穆之為郡師任青州別駕,陳慶之為青州統帥任青州司馬,王孝傑、唐順宗為將,即刻前往青州,肅清匪寇,處理政事,張榜安民,為朕好好把控青州。”


    幾人領命,說道:“臣等遵旨。”


    很快,一道旨意便傳了出去,就連狄仁傑也沒料到劉辯會將他派往青州。


    中平六年的北平,與往歲相比,多了蓬勃的生機、安居樂業的繁榮之景。


    往昔的北平雖不算死氣沉沉,但也不如現在這般熱鬧非凡。


    自劉辯來到幽州,先是掌控五郡,大力推行屯田,養兵蓄銳,後又平定上黨,得兵三萬,敗呂布。


    之後劉辯舉行登基大典,又掌控雁門郡,並得紅薯土豆。


    十月屯田大獲豐收,這也預示著草原一族進攻的時刻到了。


    劉辯接到鮮卑族大舉進犯的消息後,親率安南軍北上雁門迎敵。


    最終,他擊敗了一族,並收服了他們。之後班師迴朝,妥善處理了異族遷移之事。劉辯將異族安置在了雁門郡、上黨郡,並提供糧食,教其種植之法。


    這些鮮卑族平日裏種田,為劉辯馴養牛羊馬匹等。


    ..........


    時光飛逝,轉眼就到了凜冽寒冬的 12 月末。


    “短短大半年,經曆的種種確實比前世二十名年還要豐富啊。”劉辯立於殿門前,望著殿院內不斷飄落的雪花,不禁感慨道。


    此時,宮殿四周站著千牛衛等禁軍。


    “仁貴、奉先、存孝,成都來了。”劉辯看著四人,說道。


    “見過陛下。”四人躬身行禮。


    “嗯,進來吧。”劉辯點點頭,與四人一同進入大殿。


    “陛下,今日可還練武?”宇文成都與呂布二人向劉辯問道。


    如今他們二人教劉辯練武,而薛仁貴則教授劉辯兵法。


    “自然要練習,文治武功都不可荒廢,必須風雨無阻。”劉辯點點頭道。


    隨後,幾人一同來到一間練功房。這練功房是劉辯所設,若是天氣好,就在外麵練功,若遇刮風下雨,則在此習武。


    這房間極為寬敞,兵器架上擺放著各種兵器,都是軍中精心挑選的利器。


    不過,劉辯雖已練了十八般武器,但武藝算不上精湛,隻能說會使槍法。


    “而習武者對槍法的熟練程度、力量的控製應用以及精妙的招式,乃至所有槍法招式,都需要這些。”


    “前麵這些是天賦,陛下天賦不凡,反應和力量都在不斷增加,進步神速。”


    “後麵的,則需要勤學苦練,待槍法練得爐火純青,陛下就可以出師了。”


    “再往後,陛下則可以通過一門武藝,觸類旁通,去練其他兵器,再慢慢摸索,找到自己的路。”


    宇文成都與呂布邊說著,邊從兵器架上取下一杆長槍,遞給劉辯一把。


    接著對劉辯說道:“再精妙的槍法,也都是從殺敵之法演化而來,陛下都學會了,接下來就是不斷的實戰。”


    “成都,隻教實戰嗎?”劉辯一愣。


    之前與鮮卑族對戰時,劉辯也確實勇於實戰了,雖對付一般小兵不成問題,但遇到實力稍強一點的敵將,就打不過了。


    “若是學招式,一個招式學會了,還要熟練運用,隻有在實戰中,才能更快領悟這些招式。”


    “現在,臣來進攻,陛下想法防守,躲開我的招式。”宇文成都話音剛落,手中長槍猛地一刺,刺向劉辯。


    以宇文成都的武力,秒殺劉辯輕而易舉,劉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躲開。


    如今宇文成都的速度簡直放緩了無數倍,但劉辯還是無法躲開。


    劉辯隻能本能地後退,但宇文成都卻輕輕一點,點向了劉辯胸口,最後停在了胸口前。


    顯然,宇文成都控製了,劉辯看著胸前的槍,說道:“成都,以你的武力,朕怎能躲得開?”


    宇文成都說道:“陛下,這就需要對敵經驗了 臣已經放緩了無數倍,若是換做戰場經驗豐富的宿將,哪怕武力不如臣,此時隻需向兩側躲開,就能躲開這一招。”


    宇文成都收槍,對劉辯說道。


    劉辯持續與幾人練武,時光飛逝,他每日既習文練武,又有空時與唐婉彈琴賞雪,有時還會去蔡府看望蔡琰,日子過得十分愜意。


    在習武方麵有宇文成都、李存孝、呂布等絕世猛將指導。


    統兵則有薛仁貴、盧植等人相助。


    政務有李善長、王猛、曹操等人操持,謀略也能與曹操等人一同探討。


    很快便來到了弘武元年一月初一,新春佳節之際,劉辯在與群臣過年聚會之後,又與太後皇後過完年,便與群臣商議好弘武元年3月進行武舉。


    原因科舉天下文人在如此寒冬之際前來恐,路上變故眾多。


    倒時剛過 2 月,天寒地凍,若文人士子前來,恐怕多數人難以堅持到此地,故先舉辦武舉為宜。


    轉眼兩個月時間悄然流逝。


    此時已至 2 月末,劉辯正在禦書房中處理政事,門外鄭和聲音突然傳來:“陛下,曹尚書與王尚書已到殿外。”


    “哦,孟德和景略來了,宣二人入殿。”與此同時,劉辯望向窗外,心中滿是對諸侯爭霸時代的期待,他甚至有些迫不及待了。


    曹操、王猛二人進入殿內,向劉辯行禮道:“臣曹操、王某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如今距離春天已不遠,劉辯當初在登基大典上約定開春後與天下諸侯共討董卓,如今也到了該準備的時候了,而一些路途較遠的諸侯,可能已經出發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神級召喚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生而無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生而無畏並收藏三國之神級召喚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