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這日午後正和湘雲飲茶下棋,雪雁走進來,手裏拿著一個小竹筒,遞與黛玉道:“姑娘,繡莊來的信。”
黛玉接過打開一看,紙上是楊柳的筆跡:迴姑娘,已測畢,一宗未有。
黛玉不禁莞爾。
但丁在神曲裏根據惡行的嚴重性順序排列七宗罪,其次序為:一為好色,二為饕餮,三為貪婪,四為懶惰,五為憤怒,六為妒忌,七為驕傲。一個人的人品定義極廣,然而總而言之,以上那七宗惡行,卻是絲毫不能沾邊,否則,便談不上是一位君子了。黛玉那日和楊柳詳細說明了,讓她照自己之法一道道去測那趙明軒之人品。
這楊柳姑娘的處事效率的確高,沒過幾日,便一應將事情辦妥。其實黛玉當日看趙明軒也覺著其人品應是不錯,隻是為求心安,也確保楊柳有個好的終身,自當好生審視一番。黛玉相信楊柳的能力,自是穩妥的,照如是說來,今年,該當要增添一樁喜事了罷。
忽又想起香菱,那日一別後她既未來此吃茶,甚至連打個照麵也不曾,也不知現狀如何了。黛玉也不想問寶釵,因這寶姑娘,永遠是“事不關己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何況是她自己的家事。
湘雲也看了信,對黛玉笑道:“這楊柳倒是利索。隻是林姐姐,你哪來那樣多的怪法子?”
黛玉笑道:“怎麽怪了,要測他人品,就得這般。楊柳可是個好姑娘。”
湘雲笑道:“說起好來,你卻是最好的了,總想著幫著別個。”
黛玉笑笑,道:“也就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罷了,還有許多人,我卻是幫不到的。”
湘雲問道:“還有誰你幫不到呢?”
黛玉道:“不說別個,就說眼前的,你的事情,我卻是一點也幫不上忙的。”
湘雲本以為黛玉說的是自己終究要被接迴史家一事,聽了也很是黯然,不由低歎了一聲,忽聽得黛玉後頭又加了一句:“那衛家公子,我本也想測測他的人品,隻是我們終究是連麵也見不上的。”
湘雲聞言便推了黛玉一把,嗔道:“我本念著你的好,你卻又來編排我。”
黛玉分證道:“我並無編排你之意,正是不放心,方有此心,你反隻顧害羞,不解我意了。”
湘雲聽得黛玉此言,心內也覺感動,然終是有些羞澀,便不做聲,又見黛玉微笑看著自己,更覺不好意思,嘟嘴說道:“林姐姐你欺負我。”
黛玉見她的嬌憨模樣,不由更覺得她可愛至極,她稚氣,帶幾分憨,因此更是天真無邪,惹人喜愛。
此時聽得紫鵑在外頭傳了一句:“三姑娘來了。”黛玉便把手裏的竹筒遞與雪雁,讓她收好。雪雁剛邁腳出去,探春便掀開簾子進了屋。
探春自黛玉上次的一番話之後,對這治家之事興致陡減,也不再提出什麽新點子,也無心再改變現狀,不過是和李紈黛玉寶釵每日在議事廳坐上片刻,待眾媳婦迴了話,一徑協理了,也就散了。
黛玉雖覺有些對不住探春,見她好容易興起的激情,如今卻又被打壓下來,對她的才能來說著實有些可惜。然而賈府早已是日暮途窮,無迴天之力,去年元宵,元春晉封為賢德妃,像一劑強心劑,使賈府開始迴光返照,似是重迴了那“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盛世,然而這終究是一種假象,恐怕維持不了多久,便要“忽啦啦似的大廈傾錯慘慘似的燈將盡”了。如今,隻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罷了。
探春見黛玉和湘雲都看著自己,笑道:“你們在作什麽呢?”又見幾上擺著棋盤,便來了興致,說道:“我也來下一局。”
黛玉道:“那你和雲妹妹下吧。”便將位置讓給了探春,探春也不推辭,落了座,便欲開新局。
湘雲不依道:“這局下得正好,難得我這樣順,都快勝了林姐姐了,定要下完此局。”
探春說道:“罷,罷,我就接著下吧,你莫得意,這局我定會勝你。”便就著殘棋和湘雲接著下起來。
黛玉笑道:“你們兩個,都是爭強好勝的,湊到一處下個棋,也是劍拔弩張。”
湘雲和探春相視一笑,一個說“我定勝你”,一個又說“定是我勝”,一時隻聽得黑白雙飛落子聲。
黛玉看著兩人一時舉落不停,一時苦思冥想,想起一首《觀棋歌》,便念道:“初疑磊落曙天星,次見搏擊三秋兵。雁行布陣眾未曉,虎穴得子人皆驚。”
湘雲剛落下一黑子,聞黛玉之言拍手笑道:“此詩極妙,甚是應景。三姐姐,我已破了你的陣,還不快繳械投降。”
探春不以為然道:“誰勝誰敗還不一定呢。”
湘雲笑道:“瞧你的白子零零落落的,還有什麽勝算?”
探春說道:“我這是‘拆三拆四分勢,自補關腹為良。’自有我的妙計。”
黛玉看了一迴這吵鬧的棋局,頗覺好笑,忽而想起一物,便叫來雪雁問了一句話,雪雁費力想了一想,懊惱說道:“姑娘恕罪,我竟忘了放在哪裏了。”
紫鵑恰巧聞言過來,便問何事,得知後拍了雪雁一下,笑道:“你這小糊塗鬼兒,你竟忘了,姑娘的貴重東西都給放到那個大的樟木箱子裏頭了?”雪雁聽了,吐吐舌頭,忙對黛玉說道:“姑娘稍等,我這就去取來。”說著便一溜跑開了。紫鵑在後頭叫道:“雪雁,鑰匙在我這兒。”說著也忙跟了過去。黛玉站在那裏搖頭直笑。
不一時,雪雁將東西送了來,黛玉讓她將其擺放在梳妝台上。那是一架小巧古箏,選用千年金絲楠木製成,亦是父親當年交與自己帶了來的,賈敏的遺物之一。平日也未曾想過要彈它一彈,故一直擱置著,今日不知為何,黛玉忽想起此物,心念一動,便讓雪雁去拿了來。黛玉坐於台前,輕撫著琴木上精巧的刻紋,撥了一下琴弦,發出一道清雅之聲。
黛玉見探春湘雲棋逢對手,下得暢快淋漓,自己在腦海內略迴憶了一遍自己所會的幾首曲子,選了一首《高山流水》。彈奏初時稍顯生疏,漸漸地便輕巧流暢,得心應手了。
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誌在高山”和“洋洋乎誌在流水”。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黛玉初始右手跨三個八度同時表現山的莊嚴和水的清亮;曲中部右手如水般流暢,左手在低音位置的配合如山聳立其間;後半部用花指不斷劃奏出流水衝擊高山的湍急;最後用泛音結尾,如水滴石般的柔和清脆。一曲高山會流水,靜伴鬆石落子聲,探春湘雲不禁齊聲說道:“聽此曲下棋,別有情致。”
一曲終了,忽聽簾外傳來一句:“洋洋乎,誠古調之希聲者乎!”展眼間,隻見寶琴笑吟吟閃身進來,道:“這曲《高山流水》,實在傳神極了,真是‘誌在流水,智者樂水’呢。”
黛玉請她坐在自己旁邊的榻上,笑道:“妹妹謬讚了。”
寶琴笑道:“姐姐不必過謙。我方才在外麵聽見琴聲,便聽住了,也不舍進來擾了姐姐的興,便一直站在簾外聽著。姐姐的琴音分為九段,第一段猶見高山之巔,雲霧繚繞,飄忽無定;第二三段猶如淙淙錚錚,幽間之寒流;清清冷冷,鬆根之細流。息心靜聽,愉悅之情油然而生;第四五段,其韻揚揚悠悠,儼若行雲流水;第六段又似眼見極騰沸澎湃之觀,具蛟龍怒吼之象。宛然坐危舟過巫峽,目眩神移,驚心動魄,幾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萬壑爭流之際矣;第七段音勢大減,恰如輕舟已過,勢就倘佯,時而餘波激石,時而旋洑微漚;第八段稍快而有力,段末流水之聲複起,令人迴味;至第九段,頌歌般的音律由低向上引發,段末再次如行雲流水,最後結束在宮音上。一曲聽完,真真是‘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探春凝神聽完,不禁笑道:“聽琴妹妹一講解,這曲子更添意境了。”
湘雲笑道:“琴妹妹竟這樣懂音律之道,和林姐姐二人倒像那伯牙與鍾子期了。相比之下,我倒真成了大俗人呢。”
寶琴笑道:“雲姐姐莫要取笑我了,我也是一時感慨罷了,究竟也是隻會說,不會彈呢。”又抬頭看了看牆上的仕女圖,說道:“咦,何時題上的字?”便站起身,走近了細看,一麵念道:“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念完笑道:“這是寫的西施呢。姐姐好文采。”
黛玉笑問道:“你怎知是我寫的?”
寶琴調皮一笑,道:“我自是能猜出來的。”
黛玉笑道:“就你機靈。不過這字卻不是我所題的。”
寶琴又笑道:“我也知道,這字是三姐姐題的。”
湘雲聽了笑道:“你倒是什麽都知道,竟和你姐姐一樣。”
寶琴並未聽出湘雲話裏的意思,隻說道:“我還知道,林姐姐會西洋文呢。林姐姐,我真羨慕你,我也很想學西洋文,卻無人教我。”
黛玉笑道:“也不過是小時學過幾句罷了。你要想學,我教你便是。”
寶琴聽了十分雀躍,喜逐顏開道:“林姐姐,你真是好。”又道:“我小時倒見過一個西洋女孩兒,隻是無緣和她作朋友,不然,我定是會和林姐姐一樣會說西洋話兒呢。”
湘雲一聽,來了興致,便問其詳情。寶琴說道:“我八歲時節,隨父親到西海沿子買洋貨,遇見過一個‘真真國’的女孩兒,才十五歲,那臉麵就如西洋畫上的美人一樣,也披著黃頭發,打著聯垂,滿頭帶的都是珊瑚、貓兒眼、祖母綠這些寶石,身上穿著金寶絲織的鎖子甲洋錦襖袖,帶著倭刀,也是鑲金嵌寶,實在畫上也沒她好看。這女孩奇異之處還在於能通中國詩書,會講五經,能作詩填詞。我還曾請她作了一首詩呢。”
此語一出,足以令當場各位女兒驚奇,聽說還留下詩,探春湘雲忙催著她講來,寶琴笑道:“已過去幾年了,待我想想。”
湘雲便急道:“快想!真真急得我很。”
探春笑道:“你這‘詩瘋子’,一聽見詩,就急成這樣。”
湘雲道:“她若是想不出來,我定是不放她走的。”一麵又催寶琴。
寶琴本也記得,此時已吟了出來:
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
島雲蒸大海,崗氣接叢林。
月本無古今,情緣自淺深。
漢南春曆曆,焉得不關心。
湘雲聽了,感慨道:“難為她一個西洋女子,竟比我們還強。”
探春笑道:“你這詩翁,也有自歎不如的時候。且莫在那裏興歎了,先看這棋罷,你已輸了。”
黛玉接過打開一看,紙上是楊柳的筆跡:迴姑娘,已測畢,一宗未有。
黛玉不禁莞爾。
但丁在神曲裏根據惡行的嚴重性順序排列七宗罪,其次序為:一為好色,二為饕餮,三為貪婪,四為懶惰,五為憤怒,六為妒忌,七為驕傲。一個人的人品定義極廣,然而總而言之,以上那七宗惡行,卻是絲毫不能沾邊,否則,便談不上是一位君子了。黛玉那日和楊柳詳細說明了,讓她照自己之法一道道去測那趙明軒之人品。
這楊柳姑娘的處事效率的確高,沒過幾日,便一應將事情辦妥。其實黛玉當日看趙明軒也覺著其人品應是不錯,隻是為求心安,也確保楊柳有個好的終身,自當好生審視一番。黛玉相信楊柳的能力,自是穩妥的,照如是說來,今年,該當要增添一樁喜事了罷。
忽又想起香菱,那日一別後她既未來此吃茶,甚至連打個照麵也不曾,也不知現狀如何了。黛玉也不想問寶釵,因這寶姑娘,永遠是“事不關己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何況是她自己的家事。
湘雲也看了信,對黛玉笑道:“這楊柳倒是利索。隻是林姐姐,你哪來那樣多的怪法子?”
黛玉笑道:“怎麽怪了,要測他人品,就得這般。楊柳可是個好姑娘。”
湘雲笑道:“說起好來,你卻是最好的了,總想著幫著別個。”
黛玉笑笑,道:“也就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罷了,還有許多人,我卻是幫不到的。”
湘雲問道:“還有誰你幫不到呢?”
黛玉道:“不說別個,就說眼前的,你的事情,我卻是一點也幫不上忙的。”
湘雲本以為黛玉說的是自己終究要被接迴史家一事,聽了也很是黯然,不由低歎了一聲,忽聽得黛玉後頭又加了一句:“那衛家公子,我本也想測測他的人品,隻是我們終究是連麵也見不上的。”
湘雲聞言便推了黛玉一把,嗔道:“我本念著你的好,你卻又來編排我。”
黛玉分證道:“我並無編排你之意,正是不放心,方有此心,你反隻顧害羞,不解我意了。”
湘雲聽得黛玉此言,心內也覺感動,然終是有些羞澀,便不做聲,又見黛玉微笑看著自己,更覺不好意思,嘟嘴說道:“林姐姐你欺負我。”
黛玉見她的嬌憨模樣,不由更覺得她可愛至極,她稚氣,帶幾分憨,因此更是天真無邪,惹人喜愛。
此時聽得紫鵑在外頭傳了一句:“三姑娘來了。”黛玉便把手裏的竹筒遞與雪雁,讓她收好。雪雁剛邁腳出去,探春便掀開簾子進了屋。
探春自黛玉上次的一番話之後,對這治家之事興致陡減,也不再提出什麽新點子,也無心再改變現狀,不過是和李紈黛玉寶釵每日在議事廳坐上片刻,待眾媳婦迴了話,一徑協理了,也就散了。
黛玉雖覺有些對不住探春,見她好容易興起的激情,如今卻又被打壓下來,對她的才能來說著實有些可惜。然而賈府早已是日暮途窮,無迴天之力,去年元宵,元春晉封為賢德妃,像一劑強心劑,使賈府開始迴光返照,似是重迴了那“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盛世,然而這終究是一種假象,恐怕維持不了多久,便要“忽啦啦似的大廈傾錯慘慘似的燈將盡”了。如今,隻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罷了。
探春見黛玉和湘雲都看著自己,笑道:“你們在作什麽呢?”又見幾上擺著棋盤,便來了興致,說道:“我也來下一局。”
黛玉道:“那你和雲妹妹下吧。”便將位置讓給了探春,探春也不推辭,落了座,便欲開新局。
湘雲不依道:“這局下得正好,難得我這樣順,都快勝了林姐姐了,定要下完此局。”
探春說道:“罷,罷,我就接著下吧,你莫得意,這局我定會勝你。”便就著殘棋和湘雲接著下起來。
黛玉笑道:“你們兩個,都是爭強好勝的,湊到一處下個棋,也是劍拔弩張。”
湘雲和探春相視一笑,一個說“我定勝你”,一個又說“定是我勝”,一時隻聽得黑白雙飛落子聲。
黛玉看著兩人一時舉落不停,一時苦思冥想,想起一首《觀棋歌》,便念道:“初疑磊落曙天星,次見搏擊三秋兵。雁行布陣眾未曉,虎穴得子人皆驚。”
湘雲剛落下一黑子,聞黛玉之言拍手笑道:“此詩極妙,甚是應景。三姐姐,我已破了你的陣,還不快繳械投降。”
探春不以為然道:“誰勝誰敗還不一定呢。”
湘雲笑道:“瞧你的白子零零落落的,還有什麽勝算?”
探春說道:“我這是‘拆三拆四分勢,自補關腹為良。’自有我的妙計。”
黛玉看了一迴這吵鬧的棋局,頗覺好笑,忽而想起一物,便叫來雪雁問了一句話,雪雁費力想了一想,懊惱說道:“姑娘恕罪,我竟忘了放在哪裏了。”
紫鵑恰巧聞言過來,便問何事,得知後拍了雪雁一下,笑道:“你這小糊塗鬼兒,你竟忘了,姑娘的貴重東西都給放到那個大的樟木箱子裏頭了?”雪雁聽了,吐吐舌頭,忙對黛玉說道:“姑娘稍等,我這就去取來。”說著便一溜跑開了。紫鵑在後頭叫道:“雪雁,鑰匙在我這兒。”說著也忙跟了過去。黛玉站在那裏搖頭直笑。
不一時,雪雁將東西送了來,黛玉讓她將其擺放在梳妝台上。那是一架小巧古箏,選用千年金絲楠木製成,亦是父親當年交與自己帶了來的,賈敏的遺物之一。平日也未曾想過要彈它一彈,故一直擱置著,今日不知為何,黛玉忽想起此物,心念一動,便讓雪雁去拿了來。黛玉坐於台前,輕撫著琴木上精巧的刻紋,撥了一下琴弦,發出一道清雅之聲。
黛玉見探春湘雲棋逢對手,下得暢快淋漓,自己在腦海內略迴憶了一遍自己所會的幾首曲子,選了一首《高山流水》。彈奏初時稍顯生疏,漸漸地便輕巧流暢,得心應手了。
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誌在高山”和“洋洋乎誌在流水”。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黛玉初始右手跨三個八度同時表現山的莊嚴和水的清亮;曲中部右手如水般流暢,左手在低音位置的配合如山聳立其間;後半部用花指不斷劃奏出流水衝擊高山的湍急;最後用泛音結尾,如水滴石般的柔和清脆。一曲高山會流水,靜伴鬆石落子聲,探春湘雲不禁齊聲說道:“聽此曲下棋,別有情致。”
一曲終了,忽聽簾外傳來一句:“洋洋乎,誠古調之希聲者乎!”展眼間,隻見寶琴笑吟吟閃身進來,道:“這曲《高山流水》,實在傳神極了,真是‘誌在流水,智者樂水’呢。”
黛玉請她坐在自己旁邊的榻上,笑道:“妹妹謬讚了。”
寶琴笑道:“姐姐不必過謙。我方才在外麵聽見琴聲,便聽住了,也不舍進來擾了姐姐的興,便一直站在簾外聽著。姐姐的琴音分為九段,第一段猶見高山之巔,雲霧繚繞,飄忽無定;第二三段猶如淙淙錚錚,幽間之寒流;清清冷冷,鬆根之細流。息心靜聽,愉悅之情油然而生;第四五段,其韻揚揚悠悠,儼若行雲流水;第六段又似眼見極騰沸澎湃之觀,具蛟龍怒吼之象。宛然坐危舟過巫峽,目眩神移,驚心動魄,幾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萬壑爭流之際矣;第七段音勢大減,恰如輕舟已過,勢就倘佯,時而餘波激石,時而旋洑微漚;第八段稍快而有力,段末流水之聲複起,令人迴味;至第九段,頌歌般的音律由低向上引發,段末再次如行雲流水,最後結束在宮音上。一曲聽完,真真是‘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探春凝神聽完,不禁笑道:“聽琴妹妹一講解,這曲子更添意境了。”
湘雲笑道:“琴妹妹竟這樣懂音律之道,和林姐姐二人倒像那伯牙與鍾子期了。相比之下,我倒真成了大俗人呢。”
寶琴笑道:“雲姐姐莫要取笑我了,我也是一時感慨罷了,究竟也是隻會說,不會彈呢。”又抬頭看了看牆上的仕女圖,說道:“咦,何時題上的字?”便站起身,走近了細看,一麵念道:“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念完笑道:“這是寫的西施呢。姐姐好文采。”
黛玉笑問道:“你怎知是我寫的?”
寶琴調皮一笑,道:“我自是能猜出來的。”
黛玉笑道:“就你機靈。不過這字卻不是我所題的。”
寶琴又笑道:“我也知道,這字是三姐姐題的。”
湘雲聽了笑道:“你倒是什麽都知道,竟和你姐姐一樣。”
寶琴並未聽出湘雲話裏的意思,隻說道:“我還知道,林姐姐會西洋文呢。林姐姐,我真羨慕你,我也很想學西洋文,卻無人教我。”
黛玉笑道:“也不過是小時學過幾句罷了。你要想學,我教你便是。”
寶琴聽了十分雀躍,喜逐顏開道:“林姐姐,你真是好。”又道:“我小時倒見過一個西洋女孩兒,隻是無緣和她作朋友,不然,我定是會和林姐姐一樣會說西洋話兒呢。”
湘雲一聽,來了興致,便問其詳情。寶琴說道:“我八歲時節,隨父親到西海沿子買洋貨,遇見過一個‘真真國’的女孩兒,才十五歲,那臉麵就如西洋畫上的美人一樣,也披著黃頭發,打著聯垂,滿頭帶的都是珊瑚、貓兒眼、祖母綠這些寶石,身上穿著金寶絲織的鎖子甲洋錦襖袖,帶著倭刀,也是鑲金嵌寶,實在畫上也沒她好看。這女孩奇異之處還在於能通中國詩書,會講五經,能作詩填詞。我還曾請她作了一首詩呢。”
此語一出,足以令當場各位女兒驚奇,聽說還留下詩,探春湘雲忙催著她講來,寶琴笑道:“已過去幾年了,待我想想。”
湘雲便急道:“快想!真真急得我很。”
探春笑道:“你這‘詩瘋子’,一聽見詩,就急成這樣。”
湘雲道:“她若是想不出來,我定是不放她走的。”一麵又催寶琴。
寶琴本也記得,此時已吟了出來:
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
島雲蒸大海,崗氣接叢林。
月本無古今,情緣自淺深。
漢南春曆曆,焉得不關心。
湘雲聽了,感慨道:“難為她一個西洋女子,竟比我們還強。”
探春笑道:“你這詩翁,也有自歎不如的時候。且莫在那裏興歎了,先看這棋罷,你已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