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元宵已過,賈府人等掩了宗祠,收了裝飾,府中喧鬧平息了些,間或還有些親戚來往走動,皆依然是王夫人與鳳姐照應著。不久宮中有一位太妃欠安,因當今以孝治天下,故各嬪妃皆為之減膳謝妝,不獨不能省親,亦且將宴樂俱免。故京城中,上至王府,下至尋常百姓,皆減免了許多堂會宴樂。
年事忙過。這日眾人正都坐在賈母處閑話,鳳姐也說笑了一迴,趁賈母高興之時,便將自己欲交還這管家之職一事稟告。眾人反應各異,獨王夫人尤甚。鳳姐已於昨日稟告過王夫人此事,王夫人得知後卻很有些費解,待鳳姐走後自有一番思量:想當初自己身上不好,料理這上下之事難免有許多不周之處,自己的媳婦兒又是那樣一個木訥之人,且其新寡身份,許多大事也不宜出麵。當然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緣故,便是珠兒之死。雖說怨不了她,卻讓自己對這個媳婦也喜歡不起來。都說養女隨姑,看那鳳丫頭,倒是和自己年輕時候很像,又兼之雷厲風行的性子,比自己猶強上幾分。故自己思慮良久,找了個借口,讓老太太應下讓鳳丫頭來這府管家之事。而那鳳丫頭也果然不負所望,精明強幹得很,將這府中之事打理得井井有條。如今雖說她有了身子,自己仍未想過她會放權一事。寶玉還未成人,還得讓她再管幾年家才成,如今少不得自己如年下一般多費些神思幫著罷了。孰料她竟將管家鑰匙皆交還自己……然而自己並未答應,隻說讓她迴去再思慮思慮。誰知這丫頭,今日竟徑直稟告了老太太。如此一來,隻要老太太答應了,事情便沒有轉寰的餘地。
王夫人忙看向賈母,想從賈母的神情中揣測出一些意思來。然而賈母卻並無甚反應,隻看著鳳姐,不發一言。黛玉也細瞧了瞧鳳姐,見其因了這場年事,雖說大多是王夫人在勞神,依然是勞累了些,臉色有些黃黃的,無甚神采,隻有那眼睛,依然清亮,又有一絲釋然在其中。
黛玉衝鳳姐笑笑,又對賈母溫言說道:“外祖母,您看二嫂子近日來定是累著了,竟清減了許多,臉色也不大好。”王夫人聽了,看了黛玉一眼,眼裏滿是厭煩,嫌黛玉多事。賈母卻笑了,對鳳姐說道:“鳳丫頭過來,讓我好好瞧瞧。”鳳姐便笑著依言走上前,賈母拉了她的手細瞧了一遍,說道:“真是清減了,你是有身子的人,勞累過了可不行。”王夫人忙道:“我說讓她歇著,什麽事別人做去,她卻自恃強壯,雖不出門,然籌劃計算,想起什麽事來,便命平兒來迴我,任人諫勸,她隻不聽。”賈母便對鳳姐道:“你就知一味逞強,忘了你是有身子的人了?倘有個閃失,可還了得?”鳳姐笑道:“多謝老祖宗掛心,如今倒也不礙。隻是我近日時常嘔吐,食欲又不振,本就氣血不足,又不知保養,故這身子越來越虛了。我想著我這身子,再管家也是拖累太太,不如我竟退迴我那院子,一可將養身子,二可侍奉公婆,望老祖宗答應。”
賈母沉吟一聲,方說道:“鳳丫頭這兩年當著這一府的事務,雖說料理得很周全,又在我身邊盡了孝,卻難免疏忽了自家公婆,長此以往也不甚妥當。”邢夫人在一旁聽了,忙道:“鳳丫頭過來伺候老祖宗,盡盡孫輩的孝心,也是理應的。”賈母笑了笑,又道:“如今鳳丫頭之意,我心裏也明白。隻是,你那年過來,是二太太薦的,如今你要迴去,可有問過二太太的意思?”鳳姐笑道:“昨兒已稟告過太太了。”
王夫人正待要說話,黛玉搶先道:“外祖母,您就答應了吧。讓二嫂子迴去好生將養身子才好。您這樣疼她,怎舍得她再累著?”賈母笑道:“你這玉兒,我看你和你嫂子才是親厚。我有什麽不答應的,隻是有些兒舍不得她罷了。”又朝鳳姐道:“鳳丫頭,你迴去後,也常來我這走走,給我這老婆子解解悶兒。”鳳姐忙道:“必定每日來給老祖宗、太太請安。”賈母笑道:“這倒不必,刮風下雨的就不必過來了,好生調理身子,肚裏的孩兒最是要緊。”鳳姐噙淚應了。而王夫人,見大局已定,悄然歎了一口氣,隻看了看鳳姐,又看了看黛玉,嘴唇顫了顫,卻也無甚可說。
這王夫人和鳳姐,本是姑侄,自比別人親近。卻因種種原因,漸漸麵和心離。人的感情,有了裂痕,便像破碎的花瓶一樣,恢複不到原來的模樣。
鳳姐和王夫人交接了一眾事宜,料理妥當後,便迴到賈赦院裏,因賈母之命,隔三差五便有兩三個太醫來瞧,休養生息,十分愜意。邢夫人因鳳姐對其敬重有禮,心下寬慰,便投桃報李,對鳳姐也是關懷備至,噓寒問暖十分有心;賈璉更是日日陪伴,又時常從外頭買些小玩意兒給鳳姐解悶兒,小兩口竟如新婚時日一般。而這府裏,王夫人便覺失了膀臂,一人能有多少精神?無奈之下,決定將家中瑣碎之事,一應都令李紈協理,隻待有了大事,方自己主張。因知那李紈是個尚德不尚才的,未免逞縱了下人,王夫人思慮一番,便命探春合同李紈裁處。探春本就心懷大誌無處施展,此時被王夫人器重,心下十分歡喜,便協同李紈管事很是盡心盡力。然而府中人多事雜,探春與李紈縱是有心,卻仍難謝事。
王夫人本想請了鳳姐過來教之一些管家之理,卻因鳳姐那日之態,令自己很是氣惱,故又覺得再去找她有失顏麵,好似府中少不得她似的。於是心中糾結萬分。忽而心生一計,便去稟告了賈母說“園中人多,李紈和探春難以謝事,恐失於照管,想請了寶丫頭來幫忙料理。因寶丫頭從小兒便很是端莊穩重,豁達大度,又不失才幹,待人接物合宜得體,故讓她來幫著協理諸多事務再合適不過。”賈母怎會不知她的心思?也未駁迴,隻說讓林丫頭也幫著,姐妹間也有個商量。王夫人雖心中不願,卻也無話可說,隻心中對黛玉之怨又多了一層。
故王夫人又特請了黛玉與寶釵來,托她們各處小心:“老婆子們不中用,得空兒吃酒鬥牌,白日裏睡覺,夜裏鬥牌,我都知道的。鳳丫頭在外頭,她們還有個懼怕,如今她們又該取便了。”又獨對寶釵道:“好孩子,你是個妥當人,我沒工夫,你替我辛苦兩天,照看照看。凡有想不到的事,你來告訴我,別等老太太問出來,我沒話迴。那些人不好了,你隻管說。她們不聽,你來迴我。別弄出大事來才好。”寶釵忙答應了。黛玉隻看著王夫人的嘴一張一合,也無意去理會她的態度。
時屆孟春,湘雲亦因時氣所感,臥病於瀟湘館,一天醫藥不斷。黛玉因心疼她,故不欲離其身。李紈、探春、黛玉、寶釵四人不住一處,近日同事,來往迴話人等十分不便,故四人議定:每日早晨皆到園門口南邊的三間小花廳上去會齊辦事,吃過早飯於午錯方迴房。這三間廳原係預備省親之時眾執事太監起坐之處,故省親之後也用不著了,每日隻有婆子們上夜。如今天已和暖,不用十分修飾,隻不過略略地鋪陳了。這廳上有一匾,題著“輔仁諭德”四字,家下人為了簡便,皆隻叫“議事廳”。如今黛玉暫且無暇,她三人每日卯正至此,午正方散。凡一應執事媳婦等來往迴話者,絡繹不絕。
眾人起先聽見李紈獨辦,各各心中暗喜,因李紈素日是個厚道多恩無罰的,自然比鳳姐好搪塞。後添了一個探春,也都想著不過是個未出閨閣的小姐,且素日也最平和恬淡,因此仍都不在意。後不知為何又添了黛玉和寶釵,這二人在眾人眼裏,一個是纖弱的小姐,一個是雪堆的美人,都似不堪世事之人,故也沒將其放在眼裏,且比鳳姐前更懈怠了許多。
可巧連日有王公侯伯世襲官員十幾處,皆係榮寧非親即友或世交之家,或有升遷,或有黜降,或有婚喪紅白等事,王夫人賀吊迎送,應酬不暇,前邊更無人。李紈探春二人便仍在廳上起坐,寶釵則去了上房監察,至王夫人迴方散。
又過了三四日後,湘雲之病方好。黛玉這日早晨便也至議事廳監察議事。王夫人早已往錦鄉侯府去赴席。黛玉來時,李紈與探春已在廳上坐了。一見黛玉,都忙問湘雲如何,黛玉笑著告知已大好了。於是一起吃茶,探春又與黛玉說起這幾日之事。原來探春一開始便發覺這些婆子媳婦一個個皆不是省油的燈,迴事執事甚是懶怠,尤其是幾個執事媳婦,更是傲慢可惡。自己忍了幾日,將府中事務了解了個大概,心中有了底兒,如今便想殺雞儆猴一番了。黛玉也很是看不慣這些婆子媳婦的嘴臉,陽奉陰違,欺軟怕硬,鳳姐在時還知收斂,如今卻十分猖狂起來,是該好生整治一番。
正好吳新登的媳婦進來迴話。其夫吳新登是榮府銀庫房總領,也算是府中幾個頭麵男家人之一,又因家裏每年還設家宴請賈母等吃年酒,故自覺身份地位更比其他媳婦高上一層,平日言語也頗為氣壯。隻見那吳新登家的迴說:“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昨日死了。昨日迴過太太,太太說知道了,叫迴姑娘奶奶來。”說畢,便垂手旁侍,再不言語。明眼人一看便知,這吳新登家的藐視李紈老實,探春又是個未出閣的姑娘,黛玉又是外人,隻當是個擺設,如今此為,便是想試探她們理家的本事:若是辦事妥當,她就罷了,從此安了敬畏之心;若是辦得有差,她便不但不畏伏,還會把這個當作笑柄,到處取笑。
卻隻見那美人燈一樣的黛玉淡淡說了一句:“若是二奶奶前,想必你早已獻勤說出許多主意罷?”吳新登家的一愣,隻得訕訕笑道:“看姑娘說的,並不是如此。”探春見了蹙起眉頭,轉頭問李紈,李紈想了一想,便道:“前兒襲人的媽死了,聽見說賞銀四十兩。這也賞四十兩罷。”吳新登家的聽了,眼神一跳,忙答應了是,接了對牌就走。
探春突然叫住道:“你且迴來。”吳新登家的雖不知何故,卻隻得又迴來,垂手等候。探春道:“你且別支銀子。我且問你:那幾年老太太屋裏的幾位老姨奶奶,也有家裏的也有外頭的這兩個分別。家裏的若死了人是賞多少,外頭的死了人是賞多少,你且說兩個我們聽聽。”這一問,吳新登家的便笑道:“姑娘問起,我倒要查舊賬去,此時卻記不得。”探春冷笑道:“你辦事辦老了的,還記不得,倒來難我們。你素日迴你二奶奶也現查去?還不快找了來我瞧。再遲一日,不說你們粗心,反像我們沒主意了。”探春一個下馬威,把吳新登家的搶白得麵紅耳赤,忙轉身出來。眾媳婦見吳新登家的鬧了個沒臉,又見探春精細處不讓鳳姐,也不再敢怠慢,忙上去迴別的事。
一時,吳新登家的取了舊賬來。探春與黛玉一齊看時,見兩個家裏的賞過皆二十兩,兩個外頭的皆賞過四十兩。探春便遞與李紈看了,李紈也無甚說的,隻是點頭。探春便道:“給二十兩銀子。把這帳留下,我們細看看。”吳新登家的忙應了,正待要走,黛玉卻叫住道:“你先別忙走,我有幾句話要說。”吳新登家的很有些不耐,隻諾諾地應了,又抬眼瞥了瞥黛玉。眾媳婦也都立在一旁等著,不知這個模樣嬌弱的小姐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黛玉環視眾人一周,方說道:“因二奶奶不再管事,老太太和太太讓大奶奶接管,又讓我們姐妹幾個幫襯著。我們雖說管家,卻也無甚辛苦,忙裏忙外的還是各位姐姐。大奶奶寬懷仁厚,我們姐妹又是年少不經事,少不得還是要請各位多看顧些兒。大家也都是為這府中家宅安寧,各位姐姐可說是不是?”眾媳婦聽了,忙笑著點頭稱是,見黛玉話語綿軟,都暗暗擠眉弄眼,隻當黛玉隻是隨口一說,求個顏麵罷了。
黛玉卻將眾人神情盡收眼底,冷哼一聲,又道:“可是方才竟發生如此可笑之事。吳姐姐這麽個辦老了事的人,說起舊例來竟說忘了混我們。是瞅著大嫂子是個菩薩,欺負三妹妹是個靦腆小姐,還是認為我是個外人,不配管這賈府之事麽?”吳新登家的聽了冷汗直冒,忙跪下不迭地說“並不敢欺蔽主子,下次定不會忘。”探春默然聽了一會,此時也冷言說道:“此為頭一迴,我便饒了你。下次若是再有此事,不管有臉的沒臉的,一律家法處置!”眾媳婦見二人都動了怒,忙道:“主子皆是嬌客,若認真惹惱了,死無葬身之地!”探春冷笑道:“你們明白就好了。”
黛玉叫吳新登家的起身迴去,孰料那吳新登家的當下腿有些發軟,起來時一時沒有站穩,竟又跌坐在地上。眾媳婦忍著笑,忙扶她起來,卻見她再也無那方才趾高氣昂的架勢了,耷搭著腦袋,含羞帶愧默默退了下去。眾媳婦又忙一一上前迴完了事,不過是些府中雜事,兼府外紅白之禮等,不消細說。隻說幾人在議事廳用過早飯,各自迴房歇息片刻之時,黛玉拉住探春,讓她隨自己去了瀟湘館。
黛玉與探春進了屋,坐下後,黛玉問道:“妹妹此舉,雖說公正,卻有些兒傷姨娘的心了。”探春說道:“林姐姐,你沒看到這幾日,那些人的張狂樣子,我若是不按舊例,豈不是明擺著讓她們捉我的錯處?姨娘那邊,我自有分寸,不過還是多謝姐姐有心。”黛玉聽了笑道:“三妹妹果真是剛正不阿的,便是想捉你的錯處,也不能了。”說著,又叫來紫鵑,悄悄囑咐了幾句,紫鵑去了。不一時,拿出一個小荷包,遞給黛玉。黛玉接過,笑對探春道:“這是我的一點心意,妹妹不要嫌棄,替我轉給趙姨娘罷。”探春一臉疑惑接過,隻覺沉甸甸的,打開荷包一看,原來是銀閃閃一錠銀元寶。探春忙道:“這卻使不得,姨娘怎能要姐姐的銀子?”說著便要還給黛玉。黛玉推過,不答反問道:“妹妹話中的‘分寸’,是否也是拿些銀子撫慰姨娘家裏?”
探春點點頭,道:“我知姨娘不易,此時定是傷心不已。且她的兄弟不就是我的親舅舅麽,我斷沒有不管之理。如今我既管著家,總不能假公濟私,多拿府中的銀子;然而私下裏,我出一己之力,寬慰一下姨娘家裏總是能夠的。隻是姐姐的錢斷不能收。”黛玉歎道:“妹妹每月那點月錢,自己都難免不夠用,哪裏來的餘錢?我好歹有先父遺留下的一些銀錢,平日也用不了多少。況且我的和妹妹的也是一樣,此時還分什麽你我?你要再這樣,我便惱了。”探春知道黛玉當然不會惱,隻是怕自己多心,於是笑笑,爽利接下,說道:“多謝林姐姐。”又說了一迴話,黛玉見探春有些神思不定,知道她想著自己姨娘,於是也催著她前去了。
悠悠又是半日。傍晚時分,黛玉正欲去怡紅院找湘雲迴來,行至院門口,卻見遠處婷婷走來一人,似是朝瀟湘館而來。
年事忙過。這日眾人正都坐在賈母處閑話,鳳姐也說笑了一迴,趁賈母高興之時,便將自己欲交還這管家之職一事稟告。眾人反應各異,獨王夫人尤甚。鳳姐已於昨日稟告過王夫人此事,王夫人得知後卻很有些費解,待鳳姐走後自有一番思量:想當初自己身上不好,料理這上下之事難免有許多不周之處,自己的媳婦兒又是那樣一個木訥之人,且其新寡身份,許多大事也不宜出麵。當然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緣故,便是珠兒之死。雖說怨不了她,卻讓自己對這個媳婦也喜歡不起來。都說養女隨姑,看那鳳丫頭,倒是和自己年輕時候很像,又兼之雷厲風行的性子,比自己猶強上幾分。故自己思慮良久,找了個借口,讓老太太應下讓鳳丫頭來這府管家之事。而那鳳丫頭也果然不負所望,精明強幹得很,將這府中之事打理得井井有條。如今雖說她有了身子,自己仍未想過她會放權一事。寶玉還未成人,還得讓她再管幾年家才成,如今少不得自己如年下一般多費些神思幫著罷了。孰料她竟將管家鑰匙皆交還自己……然而自己並未答應,隻說讓她迴去再思慮思慮。誰知這丫頭,今日竟徑直稟告了老太太。如此一來,隻要老太太答應了,事情便沒有轉寰的餘地。
王夫人忙看向賈母,想從賈母的神情中揣測出一些意思來。然而賈母卻並無甚反應,隻看著鳳姐,不發一言。黛玉也細瞧了瞧鳳姐,見其因了這場年事,雖說大多是王夫人在勞神,依然是勞累了些,臉色有些黃黃的,無甚神采,隻有那眼睛,依然清亮,又有一絲釋然在其中。
黛玉衝鳳姐笑笑,又對賈母溫言說道:“外祖母,您看二嫂子近日來定是累著了,竟清減了許多,臉色也不大好。”王夫人聽了,看了黛玉一眼,眼裏滿是厭煩,嫌黛玉多事。賈母卻笑了,對鳳姐說道:“鳳丫頭過來,讓我好好瞧瞧。”鳳姐便笑著依言走上前,賈母拉了她的手細瞧了一遍,說道:“真是清減了,你是有身子的人,勞累過了可不行。”王夫人忙道:“我說讓她歇著,什麽事別人做去,她卻自恃強壯,雖不出門,然籌劃計算,想起什麽事來,便命平兒來迴我,任人諫勸,她隻不聽。”賈母便對鳳姐道:“你就知一味逞強,忘了你是有身子的人了?倘有個閃失,可還了得?”鳳姐笑道:“多謝老祖宗掛心,如今倒也不礙。隻是我近日時常嘔吐,食欲又不振,本就氣血不足,又不知保養,故這身子越來越虛了。我想著我這身子,再管家也是拖累太太,不如我竟退迴我那院子,一可將養身子,二可侍奉公婆,望老祖宗答應。”
賈母沉吟一聲,方說道:“鳳丫頭這兩年當著這一府的事務,雖說料理得很周全,又在我身邊盡了孝,卻難免疏忽了自家公婆,長此以往也不甚妥當。”邢夫人在一旁聽了,忙道:“鳳丫頭過來伺候老祖宗,盡盡孫輩的孝心,也是理應的。”賈母笑了笑,又道:“如今鳳丫頭之意,我心裏也明白。隻是,你那年過來,是二太太薦的,如今你要迴去,可有問過二太太的意思?”鳳姐笑道:“昨兒已稟告過太太了。”
王夫人正待要說話,黛玉搶先道:“外祖母,您就答應了吧。讓二嫂子迴去好生將養身子才好。您這樣疼她,怎舍得她再累著?”賈母笑道:“你這玉兒,我看你和你嫂子才是親厚。我有什麽不答應的,隻是有些兒舍不得她罷了。”又朝鳳姐道:“鳳丫頭,你迴去後,也常來我這走走,給我這老婆子解解悶兒。”鳳姐忙道:“必定每日來給老祖宗、太太請安。”賈母笑道:“這倒不必,刮風下雨的就不必過來了,好生調理身子,肚裏的孩兒最是要緊。”鳳姐噙淚應了。而王夫人,見大局已定,悄然歎了一口氣,隻看了看鳳姐,又看了看黛玉,嘴唇顫了顫,卻也無甚可說。
這王夫人和鳳姐,本是姑侄,自比別人親近。卻因種種原因,漸漸麵和心離。人的感情,有了裂痕,便像破碎的花瓶一樣,恢複不到原來的模樣。
鳳姐和王夫人交接了一眾事宜,料理妥當後,便迴到賈赦院裏,因賈母之命,隔三差五便有兩三個太醫來瞧,休養生息,十分愜意。邢夫人因鳳姐對其敬重有禮,心下寬慰,便投桃報李,對鳳姐也是關懷備至,噓寒問暖十分有心;賈璉更是日日陪伴,又時常從外頭買些小玩意兒給鳳姐解悶兒,小兩口竟如新婚時日一般。而這府裏,王夫人便覺失了膀臂,一人能有多少精神?無奈之下,決定將家中瑣碎之事,一應都令李紈協理,隻待有了大事,方自己主張。因知那李紈是個尚德不尚才的,未免逞縱了下人,王夫人思慮一番,便命探春合同李紈裁處。探春本就心懷大誌無處施展,此時被王夫人器重,心下十分歡喜,便協同李紈管事很是盡心盡力。然而府中人多事雜,探春與李紈縱是有心,卻仍難謝事。
王夫人本想請了鳳姐過來教之一些管家之理,卻因鳳姐那日之態,令自己很是氣惱,故又覺得再去找她有失顏麵,好似府中少不得她似的。於是心中糾結萬分。忽而心生一計,便去稟告了賈母說“園中人多,李紈和探春難以謝事,恐失於照管,想請了寶丫頭來幫忙料理。因寶丫頭從小兒便很是端莊穩重,豁達大度,又不失才幹,待人接物合宜得體,故讓她來幫著協理諸多事務再合適不過。”賈母怎會不知她的心思?也未駁迴,隻說讓林丫頭也幫著,姐妹間也有個商量。王夫人雖心中不願,卻也無話可說,隻心中對黛玉之怨又多了一層。
故王夫人又特請了黛玉與寶釵來,托她們各處小心:“老婆子們不中用,得空兒吃酒鬥牌,白日裏睡覺,夜裏鬥牌,我都知道的。鳳丫頭在外頭,她們還有個懼怕,如今她們又該取便了。”又獨對寶釵道:“好孩子,你是個妥當人,我沒工夫,你替我辛苦兩天,照看照看。凡有想不到的事,你來告訴我,別等老太太問出來,我沒話迴。那些人不好了,你隻管說。她們不聽,你來迴我。別弄出大事來才好。”寶釵忙答應了。黛玉隻看著王夫人的嘴一張一合,也無意去理會她的態度。
時屆孟春,湘雲亦因時氣所感,臥病於瀟湘館,一天醫藥不斷。黛玉因心疼她,故不欲離其身。李紈、探春、黛玉、寶釵四人不住一處,近日同事,來往迴話人等十分不便,故四人議定:每日早晨皆到園門口南邊的三間小花廳上去會齊辦事,吃過早飯於午錯方迴房。這三間廳原係預備省親之時眾執事太監起坐之處,故省親之後也用不著了,每日隻有婆子們上夜。如今天已和暖,不用十分修飾,隻不過略略地鋪陳了。這廳上有一匾,題著“輔仁諭德”四字,家下人為了簡便,皆隻叫“議事廳”。如今黛玉暫且無暇,她三人每日卯正至此,午正方散。凡一應執事媳婦等來往迴話者,絡繹不絕。
眾人起先聽見李紈獨辦,各各心中暗喜,因李紈素日是個厚道多恩無罰的,自然比鳳姐好搪塞。後添了一個探春,也都想著不過是個未出閨閣的小姐,且素日也最平和恬淡,因此仍都不在意。後不知為何又添了黛玉和寶釵,這二人在眾人眼裏,一個是纖弱的小姐,一個是雪堆的美人,都似不堪世事之人,故也沒將其放在眼裏,且比鳳姐前更懈怠了許多。
可巧連日有王公侯伯世襲官員十幾處,皆係榮寧非親即友或世交之家,或有升遷,或有黜降,或有婚喪紅白等事,王夫人賀吊迎送,應酬不暇,前邊更無人。李紈探春二人便仍在廳上起坐,寶釵則去了上房監察,至王夫人迴方散。
又過了三四日後,湘雲之病方好。黛玉這日早晨便也至議事廳監察議事。王夫人早已往錦鄉侯府去赴席。黛玉來時,李紈與探春已在廳上坐了。一見黛玉,都忙問湘雲如何,黛玉笑著告知已大好了。於是一起吃茶,探春又與黛玉說起這幾日之事。原來探春一開始便發覺這些婆子媳婦一個個皆不是省油的燈,迴事執事甚是懶怠,尤其是幾個執事媳婦,更是傲慢可惡。自己忍了幾日,將府中事務了解了個大概,心中有了底兒,如今便想殺雞儆猴一番了。黛玉也很是看不慣這些婆子媳婦的嘴臉,陽奉陰違,欺軟怕硬,鳳姐在時還知收斂,如今卻十分猖狂起來,是該好生整治一番。
正好吳新登的媳婦進來迴話。其夫吳新登是榮府銀庫房總領,也算是府中幾個頭麵男家人之一,又因家裏每年還設家宴請賈母等吃年酒,故自覺身份地位更比其他媳婦高上一層,平日言語也頗為氣壯。隻見那吳新登家的迴說:“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昨日死了。昨日迴過太太,太太說知道了,叫迴姑娘奶奶來。”說畢,便垂手旁侍,再不言語。明眼人一看便知,這吳新登家的藐視李紈老實,探春又是個未出閣的姑娘,黛玉又是外人,隻當是個擺設,如今此為,便是想試探她們理家的本事:若是辦事妥當,她就罷了,從此安了敬畏之心;若是辦得有差,她便不但不畏伏,還會把這個當作笑柄,到處取笑。
卻隻見那美人燈一樣的黛玉淡淡說了一句:“若是二奶奶前,想必你早已獻勤說出許多主意罷?”吳新登家的一愣,隻得訕訕笑道:“看姑娘說的,並不是如此。”探春見了蹙起眉頭,轉頭問李紈,李紈想了一想,便道:“前兒襲人的媽死了,聽見說賞銀四十兩。這也賞四十兩罷。”吳新登家的聽了,眼神一跳,忙答應了是,接了對牌就走。
探春突然叫住道:“你且迴來。”吳新登家的雖不知何故,卻隻得又迴來,垂手等候。探春道:“你且別支銀子。我且問你:那幾年老太太屋裏的幾位老姨奶奶,也有家裏的也有外頭的這兩個分別。家裏的若死了人是賞多少,外頭的死了人是賞多少,你且說兩個我們聽聽。”這一問,吳新登家的便笑道:“姑娘問起,我倒要查舊賬去,此時卻記不得。”探春冷笑道:“你辦事辦老了的,還記不得,倒來難我們。你素日迴你二奶奶也現查去?還不快找了來我瞧。再遲一日,不說你們粗心,反像我們沒主意了。”探春一個下馬威,把吳新登家的搶白得麵紅耳赤,忙轉身出來。眾媳婦見吳新登家的鬧了個沒臉,又見探春精細處不讓鳳姐,也不再敢怠慢,忙上去迴別的事。
一時,吳新登家的取了舊賬來。探春與黛玉一齊看時,見兩個家裏的賞過皆二十兩,兩個外頭的皆賞過四十兩。探春便遞與李紈看了,李紈也無甚說的,隻是點頭。探春便道:“給二十兩銀子。把這帳留下,我們細看看。”吳新登家的忙應了,正待要走,黛玉卻叫住道:“你先別忙走,我有幾句話要說。”吳新登家的很有些不耐,隻諾諾地應了,又抬眼瞥了瞥黛玉。眾媳婦也都立在一旁等著,不知這個模樣嬌弱的小姐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黛玉環視眾人一周,方說道:“因二奶奶不再管事,老太太和太太讓大奶奶接管,又讓我們姐妹幾個幫襯著。我們雖說管家,卻也無甚辛苦,忙裏忙外的還是各位姐姐。大奶奶寬懷仁厚,我們姐妹又是年少不經事,少不得還是要請各位多看顧些兒。大家也都是為這府中家宅安寧,各位姐姐可說是不是?”眾媳婦聽了,忙笑著點頭稱是,見黛玉話語綿軟,都暗暗擠眉弄眼,隻當黛玉隻是隨口一說,求個顏麵罷了。
黛玉卻將眾人神情盡收眼底,冷哼一聲,又道:“可是方才竟發生如此可笑之事。吳姐姐這麽個辦老了事的人,說起舊例來竟說忘了混我們。是瞅著大嫂子是個菩薩,欺負三妹妹是個靦腆小姐,還是認為我是個外人,不配管這賈府之事麽?”吳新登家的聽了冷汗直冒,忙跪下不迭地說“並不敢欺蔽主子,下次定不會忘。”探春默然聽了一會,此時也冷言說道:“此為頭一迴,我便饒了你。下次若是再有此事,不管有臉的沒臉的,一律家法處置!”眾媳婦見二人都動了怒,忙道:“主子皆是嬌客,若認真惹惱了,死無葬身之地!”探春冷笑道:“你們明白就好了。”
黛玉叫吳新登家的起身迴去,孰料那吳新登家的當下腿有些發軟,起來時一時沒有站穩,竟又跌坐在地上。眾媳婦忍著笑,忙扶她起來,卻見她再也無那方才趾高氣昂的架勢了,耷搭著腦袋,含羞帶愧默默退了下去。眾媳婦又忙一一上前迴完了事,不過是些府中雜事,兼府外紅白之禮等,不消細說。隻說幾人在議事廳用過早飯,各自迴房歇息片刻之時,黛玉拉住探春,讓她隨自己去了瀟湘館。
黛玉與探春進了屋,坐下後,黛玉問道:“妹妹此舉,雖說公正,卻有些兒傷姨娘的心了。”探春說道:“林姐姐,你沒看到這幾日,那些人的張狂樣子,我若是不按舊例,豈不是明擺著讓她們捉我的錯處?姨娘那邊,我自有分寸,不過還是多謝姐姐有心。”黛玉聽了笑道:“三妹妹果真是剛正不阿的,便是想捉你的錯處,也不能了。”說著,又叫來紫鵑,悄悄囑咐了幾句,紫鵑去了。不一時,拿出一個小荷包,遞給黛玉。黛玉接過,笑對探春道:“這是我的一點心意,妹妹不要嫌棄,替我轉給趙姨娘罷。”探春一臉疑惑接過,隻覺沉甸甸的,打開荷包一看,原來是銀閃閃一錠銀元寶。探春忙道:“這卻使不得,姨娘怎能要姐姐的銀子?”說著便要還給黛玉。黛玉推過,不答反問道:“妹妹話中的‘分寸’,是否也是拿些銀子撫慰姨娘家裏?”
探春點點頭,道:“我知姨娘不易,此時定是傷心不已。且她的兄弟不就是我的親舅舅麽,我斷沒有不管之理。如今我既管著家,總不能假公濟私,多拿府中的銀子;然而私下裏,我出一己之力,寬慰一下姨娘家裏總是能夠的。隻是姐姐的錢斷不能收。”黛玉歎道:“妹妹每月那點月錢,自己都難免不夠用,哪裏來的餘錢?我好歹有先父遺留下的一些銀錢,平日也用不了多少。況且我的和妹妹的也是一樣,此時還分什麽你我?你要再這樣,我便惱了。”探春知道黛玉當然不會惱,隻是怕自己多心,於是笑笑,爽利接下,說道:“多謝林姐姐。”又說了一迴話,黛玉見探春有些神思不定,知道她想著自己姨娘,於是也催著她前去了。
悠悠又是半日。傍晚時分,黛玉正欲去怡紅院找湘雲迴來,行至院門口,卻見遠處婷婷走來一人,似是朝瀟湘館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