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心中如何忐忑,林墨(如今應稱之為黛玉了)終是離岸登船。望著岸上父親愈來愈遠的瘦削身影,迴想起這幾日來,自己與他日日相處,感動於他的寬懷與善良,敬佩於他的才略與大氣。又想到按書中所寫,這一別後,再見麵之時,將是其離世之際,心中霎時一片酸楚……黛玉心思陡然一轉:雖說一去久別,但是並非不能通信,父親這般牽掛黛玉,為何沒兩年便逝世了?父親看起來並不似病弱之相,他之死,或是有什麽緣故?自己得好好籌謀才是。
舟行漸處,楊柳依依。船外風景十分明媚,船內之人心情卻不甚明朗。黛玉體質太弱,晚間咳嗽甚多,隱隱已有肺結核的前兆。林墨幼時身體也不好,故而她的祖母經常對她進行食補,而她久而久之,對食療也頗有研究,從而長成了林墨長大後健康的身體。如今黛玉這個身子,林墨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身體調理好。想到食療,不禁又想到自己的祖母,不由黯然神傷。
窗外湖麵如鏡,景色怡人。如今的黛玉不知曾經的黛玉離開揚州時是什麽心情,想來無助是肯定的,還有寂寞?賈府,那樣的深宅大院,究竟這一去,又要生出多少故事?
門口的簾子動了動,雪雁走了進來,手裏端著一個藥碗,道:“姑娘,該吃藥了。”
“放茶幾上吧。你和王嬤嬤先去用飯,這裏不用伺候了。”黛玉說道。
“是。”雪雁乖順離開。
待門簾再度放下後,黛玉悄悄端起藥碗,將那黑色藥汁從窗口倒入湖水中。
第二日一早,賈府的婆子來報說是船即將登岸了,於是黛玉喚來雪雁伺候。
白玉簪挽起一頭青絲,綴幾朵玉雕小蘭花,淡掃娥眉,輕點櫻唇。身穿梅花點點粉紅小襖,外罩銀白銀邊蠶絲褂,下著月白梅花邊洋縐裙,鏡中人兒飄渺靈動,亦真亦幻。
棄舟登岸時,便有榮國府打發了轎子並拉行李的車輛久候了。自上了轎,進入城中,黛玉掀起紗窗一角向外瞧了一瞧,隻見街市之繁華,人煙之阜盛,和揚州又大不相同。如果說揚州是那“小家碧玉”,溫潤可人,那這京城便是“大家閨秀”,柔美大氣了。
黛玉見路邊小攤上擺有琳琅滿目的各種小玩意兒,女孩兒從古至今皆是對這些小物件極有興趣的,此刻見著,心中不禁有些雀躍,很想下轎去買,卻不得不立刻打消這般想法,初來乍到,穩重些吧。轎子又走了片刻,隨著街市的喧囂愈來愈遠,便看到三間獸頭大門,門口蹲著兩個大石獅子,豪邁至極。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大書“敕造寧國府”五個大字。這便是賈赦府上。轎子又往西行一段路,也是同樣三間大門,方是榮國府了。一路上且不多說。
隻說到了榮府之內,眾婆子上來打起轎簾,扶黛玉下轎。黛玉扶著一個婆子的手,款款而行,路過皆雕梁畫棟,兩邊穿山遊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台磯之上,坐著幾個穿紅著綠的丫頭,一見黛玉等來了,忙笑迎上來,嘰嘰喳喳地說:“剛才老太太還念呢,可巧就來了。”於是三四人爭著打起簾籠,一麵聽得人迴話:“林姑娘到了。”
黛玉剛邁入門檻,就見兩個丫頭攙著一位鬢發如銀的老太太迎上來,黛玉納罕:怎麽和自己已故的祖母如此相像,一時怔了。賈母一見黛玉,卻是一把將她摟入懷中,大哭起來:“我苦命的兒啊,我的心肝兒。外祖母總算見到你了!”黛玉觸景傷情,也抱著外祖母哭個不住。一時眾人慢慢勸解住了,黛玉方拜見了外祖母。
賈母愛憐地看著黛玉,見其神情模樣像極了賈敏,心中又是歡喜又是傷心。黛玉看著賈母,隻覺得親切如祖母,心內也是既感懷又欣慰。當下賈母一一向黛玉介紹眾人道:“這是你大舅母,這是你二舅母,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婦珠大嫂子。”黛玉一一拜見過,不動聲色地打量。那邢夫人,容長臉麵,麵貌普通,身量中等,微微發福。其麵色平靜,看似不苟言笑,顴骨微高,似乎難以接近。王夫人,橢圓臉,丹鳳眼,保養得當,麵色和藹。看似溫柔可親,實則心有溝壑。而李紈,二十上下年紀,容貌秀美,性情溫和,看來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
賈母又說:“請姑娘們來,今日遠客才來,可以不必上學去了。”眾人答應了一聲,便去了兩個。
不一時,隻見三個奶嬤嬤並五六個丫鬟,簇擁著三個姐妹來了。果然如書中所述,一個個眉目如畫,見之忘俗。迎春端莊秀麗,惜春嬌小可人,探春最為出眾,俊眼修眉,神采奕奕。黛玉對這“三春”姐妹印象極好。互相廝認過後,“三春”姐妹便簇擁著黛玉親親熱熱地說著話兒。探春個性爽朗,見了黛玉這樣一個出塵人兒,豈有不交好的;惜春年幼,好新鮮,兼之黛玉和顏悅色,更是拉著黛玉的手“姐姐”“姐姐”叫個不停;迎春溫婉隨和,見兩個妹妹都對黛玉熱情相待,自然也隨之一樣。此刻三姐妹便是圍著黛玉你一言我一語,問個不休,黛玉亦是微笑著一一應答了。賈母見姊妹融洽,也很歡喜。
沒過多久,隻聽後院中傳來一陣女子的爽朗笑聲:“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心知是王熙鳳登場。隨即飄來一陣香風,一個紅衣女子立在眼前。衣裙華麗自不待說,其柳葉眉兒,丹鳳眼兒更是透露出一股幹練及嫵媚。美得果然霸氣,黛玉心下暗歎。
賈母朝黛玉笑道:“你不認得她,她是我們這裏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南省俗謂作“辣子”,你隻叫她‘鳳辣子’就是了。”探春機靈,忙告訴黛玉道:“這是璉嫂子”。黛玉彎腰施禮:“見過嫂子。”
一進屋,王熙鳳就熱鬧開了。此時隻見她攜著黛玉的手,上上下下打量,仍送到賈母身邊坐下,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誌人物,我今日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像個嫡親的孫女兒,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刻不忘。”黛玉聽得她絮絮叨叨念的和書中一模一樣,不禁想笑。
王熙鳳又看了看黛玉,見她身形瘦弱,便問道:“妹妹身子可是不好?”
黛玉說道:“多謝嫂子掛心,並沒有什麽病症。隻從小兒身子羸弱些兒罷了。”賈母因知黛玉之弟便是早夭,於是很是擔憂黛玉的身子,連忙交代在旁一直默不作聲的王夫人,叫過兩日請個太醫來瞧瞧,便是無病,也須得配些藥材來養身。王夫人諾諾的起身答應了,眼底下一滑而過的不滿沒有逃過黛玉的眼睛。
王夫人就勢問了王熙鳳幾句話,王熙鳳皆是對答如流,賈母和王夫人都十分滿意,言談間可以看出王熙鳳的八麵玲瓏和雷厲風行。這樣獨立幹練的女子,若是到了現代,絕對是獨擋一麵的女中幹將。
趁眾人都在,黛玉按照早就想好的策略,從衣袖裏拿出一疊銀票,站起身來鄭重其事地交與賈母,說道:“外祖母,黛玉今次過來,帶來父親交給我的三千兩銀票,作為黛玉在府上的用度。”賈母一見,忙止住,說道:“好孩子,不可如此。難道我府裏還養不起你一個小小女娃兒不成,快收迴去吧!”一麵環顧眾人,眾人皆說是。鳳姐也忙說道:“林姑爺也太見外了,林妹妹過來,不必如此客氣的。難道我們賈府還會虧待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不成?不說別人,我可舍不得。”賈母笑著拍她:“就你這猴兒嘴乖。”
“外祖母。”黛玉依然將銀票按在賈母手中,正色道:“這是爹爹的意思。黛玉此次並非一個人來,還有王嬤嬤和雪雁以及幾位仆從,一應用度都是要花銀子的。林家這些銀子還出得起,也不想讓人小瞧了去,望外祖母不要推辭才好,黛玉也心安了。”說完輕輕按了按賈母的手。
賈母深知其意,隻好接過,又對眾人說道:“既如此,我就收下了了。這銀票我就替玉兒保管著,今後玉兒一應用度,從這裏扣罷。既都知玉兒是來做客,不是投靠了來,若聽到有下人嚼舌根子不尊重,一應打出去。”眾人忙應了。賈母又對鳳姐說道:“以後你林妹妹需用的銀錢,來我這裏拿吧。”鳳姐也忙應了。黛玉見眾人神色各異,心知這深宅大院人心叵測之理。表麵平靜如水,實則暗濤翻湧。
依賈母之意,隨邢夫人去過賈赦院中後,如心中所料並未見到大舅舅。坐談一會子過後又隨著眾嬤嬤到了賈政院中,那王夫人拉了黛玉坐在身邊,婉轉說道:“你舅舅今日齋戒去了,再見罷。隻是有一句話囑咐你,你三個姊妹倒都極好,以後一處念書認字學針線,或是偶一玩笑,都有盡讓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裏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廟裏還願去了,尚未迴來,晚間你看見便知了。你隻以後不要睬他,你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心知肚明,這話明顯是假話,寶玉從小就是和姊妹們在一起長大的,且性子極和善,怎可能姊妹們皆不敢招惹他?再者,若是要自己不可睬他,這要求也違背了賈母的意願,賈母之意,偏偏就是要把寶玉和自己安置在一起。王夫人這一番話,應該不是勸誡,而是警告吧。
黛玉微笑答道:“舅母說的,可是銜玉所生的這位哥哥?在家時亦曾聽見母親常說,這位哥哥在姊妹情中極好的。不過舅母囑咐了,黛玉定當聽從舅母便是。”王夫人見黛玉如此說,便也不再說什麽。
隻見一個丫鬟來迴:“二太太,老太太那裏傳晚飯了。”王夫人聽了,忙攜黛玉而去。
一時飯畢。若沒有熟讀紅樓,那繁瑣的用茶程序真可能出錯。賈母又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沒讀什麽書,隻些許認得幾個字。父親常說,女子女工品性最為要緊。”賈母聽罷,麵露讚許神色。
探春卻不信,因坐在黛玉身邊,便悄悄笑道:“林姐姐乃是書香門第出身,學識定然比我們幾個淵博許多。”
黛玉亦悄悄說道:“三妹妹謬讚了,不過略看了幾本書,實在愧不敢當如此褒揚。”
賈母笑道:“你們兩姐妹在那裏嘀嘀咕咕說什麽體己話兒呢?”
一語未了,隻聽外麵一陣腳步響,丫鬟進來笑道:“寶玉來了!”黛玉心中也十分好奇:“這個寶玉,不知是怎樣一個人物?”
舟行漸處,楊柳依依。船外風景十分明媚,船內之人心情卻不甚明朗。黛玉體質太弱,晚間咳嗽甚多,隱隱已有肺結核的前兆。林墨幼時身體也不好,故而她的祖母經常對她進行食補,而她久而久之,對食療也頗有研究,從而長成了林墨長大後健康的身體。如今黛玉這個身子,林墨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身體調理好。想到食療,不禁又想到自己的祖母,不由黯然神傷。
窗外湖麵如鏡,景色怡人。如今的黛玉不知曾經的黛玉離開揚州時是什麽心情,想來無助是肯定的,還有寂寞?賈府,那樣的深宅大院,究竟這一去,又要生出多少故事?
門口的簾子動了動,雪雁走了進來,手裏端著一個藥碗,道:“姑娘,該吃藥了。”
“放茶幾上吧。你和王嬤嬤先去用飯,這裏不用伺候了。”黛玉說道。
“是。”雪雁乖順離開。
待門簾再度放下後,黛玉悄悄端起藥碗,將那黑色藥汁從窗口倒入湖水中。
第二日一早,賈府的婆子來報說是船即將登岸了,於是黛玉喚來雪雁伺候。
白玉簪挽起一頭青絲,綴幾朵玉雕小蘭花,淡掃娥眉,輕點櫻唇。身穿梅花點點粉紅小襖,外罩銀白銀邊蠶絲褂,下著月白梅花邊洋縐裙,鏡中人兒飄渺靈動,亦真亦幻。
棄舟登岸時,便有榮國府打發了轎子並拉行李的車輛久候了。自上了轎,進入城中,黛玉掀起紗窗一角向外瞧了一瞧,隻見街市之繁華,人煙之阜盛,和揚州又大不相同。如果說揚州是那“小家碧玉”,溫潤可人,那這京城便是“大家閨秀”,柔美大氣了。
黛玉見路邊小攤上擺有琳琅滿目的各種小玩意兒,女孩兒從古至今皆是對這些小物件極有興趣的,此刻見著,心中不禁有些雀躍,很想下轎去買,卻不得不立刻打消這般想法,初來乍到,穩重些吧。轎子又走了片刻,隨著街市的喧囂愈來愈遠,便看到三間獸頭大門,門口蹲著兩個大石獅子,豪邁至極。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大書“敕造寧國府”五個大字。這便是賈赦府上。轎子又往西行一段路,也是同樣三間大門,方是榮國府了。一路上且不多說。
隻說到了榮府之內,眾婆子上來打起轎簾,扶黛玉下轎。黛玉扶著一個婆子的手,款款而行,路過皆雕梁畫棟,兩邊穿山遊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台磯之上,坐著幾個穿紅著綠的丫頭,一見黛玉等來了,忙笑迎上來,嘰嘰喳喳地說:“剛才老太太還念呢,可巧就來了。”於是三四人爭著打起簾籠,一麵聽得人迴話:“林姑娘到了。”
黛玉剛邁入門檻,就見兩個丫頭攙著一位鬢發如銀的老太太迎上來,黛玉納罕:怎麽和自己已故的祖母如此相像,一時怔了。賈母一見黛玉,卻是一把將她摟入懷中,大哭起來:“我苦命的兒啊,我的心肝兒。外祖母總算見到你了!”黛玉觸景傷情,也抱著外祖母哭個不住。一時眾人慢慢勸解住了,黛玉方拜見了外祖母。
賈母愛憐地看著黛玉,見其神情模樣像極了賈敏,心中又是歡喜又是傷心。黛玉看著賈母,隻覺得親切如祖母,心內也是既感懷又欣慰。當下賈母一一向黛玉介紹眾人道:“這是你大舅母,這是你二舅母,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婦珠大嫂子。”黛玉一一拜見過,不動聲色地打量。那邢夫人,容長臉麵,麵貌普通,身量中等,微微發福。其麵色平靜,看似不苟言笑,顴骨微高,似乎難以接近。王夫人,橢圓臉,丹鳳眼,保養得當,麵色和藹。看似溫柔可親,實則心有溝壑。而李紈,二十上下年紀,容貌秀美,性情溫和,看來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
賈母又說:“請姑娘們來,今日遠客才來,可以不必上學去了。”眾人答應了一聲,便去了兩個。
不一時,隻見三個奶嬤嬤並五六個丫鬟,簇擁著三個姐妹來了。果然如書中所述,一個個眉目如畫,見之忘俗。迎春端莊秀麗,惜春嬌小可人,探春最為出眾,俊眼修眉,神采奕奕。黛玉對這“三春”姐妹印象極好。互相廝認過後,“三春”姐妹便簇擁著黛玉親親熱熱地說著話兒。探春個性爽朗,見了黛玉這樣一個出塵人兒,豈有不交好的;惜春年幼,好新鮮,兼之黛玉和顏悅色,更是拉著黛玉的手“姐姐”“姐姐”叫個不停;迎春溫婉隨和,見兩個妹妹都對黛玉熱情相待,自然也隨之一樣。此刻三姐妹便是圍著黛玉你一言我一語,問個不休,黛玉亦是微笑著一一應答了。賈母見姊妹融洽,也很歡喜。
沒過多久,隻聽後院中傳來一陣女子的爽朗笑聲:“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心知是王熙鳳登場。隨即飄來一陣香風,一個紅衣女子立在眼前。衣裙華麗自不待說,其柳葉眉兒,丹鳳眼兒更是透露出一股幹練及嫵媚。美得果然霸氣,黛玉心下暗歎。
賈母朝黛玉笑道:“你不認得她,她是我們這裏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南省俗謂作“辣子”,你隻叫她‘鳳辣子’就是了。”探春機靈,忙告訴黛玉道:“這是璉嫂子”。黛玉彎腰施禮:“見過嫂子。”
一進屋,王熙鳳就熱鬧開了。此時隻見她攜著黛玉的手,上上下下打量,仍送到賈母身邊坐下,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誌人物,我今日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像個嫡親的孫女兒,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刻不忘。”黛玉聽得她絮絮叨叨念的和書中一模一樣,不禁想笑。
王熙鳳又看了看黛玉,見她身形瘦弱,便問道:“妹妹身子可是不好?”
黛玉說道:“多謝嫂子掛心,並沒有什麽病症。隻從小兒身子羸弱些兒罷了。”賈母因知黛玉之弟便是早夭,於是很是擔憂黛玉的身子,連忙交代在旁一直默不作聲的王夫人,叫過兩日請個太醫來瞧瞧,便是無病,也須得配些藥材來養身。王夫人諾諾的起身答應了,眼底下一滑而過的不滿沒有逃過黛玉的眼睛。
王夫人就勢問了王熙鳳幾句話,王熙鳳皆是對答如流,賈母和王夫人都十分滿意,言談間可以看出王熙鳳的八麵玲瓏和雷厲風行。這樣獨立幹練的女子,若是到了現代,絕對是獨擋一麵的女中幹將。
趁眾人都在,黛玉按照早就想好的策略,從衣袖裏拿出一疊銀票,站起身來鄭重其事地交與賈母,說道:“外祖母,黛玉今次過來,帶來父親交給我的三千兩銀票,作為黛玉在府上的用度。”賈母一見,忙止住,說道:“好孩子,不可如此。難道我府裏還養不起你一個小小女娃兒不成,快收迴去吧!”一麵環顧眾人,眾人皆說是。鳳姐也忙說道:“林姑爺也太見外了,林妹妹過來,不必如此客氣的。難道我們賈府還會虧待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不成?不說別人,我可舍不得。”賈母笑著拍她:“就你這猴兒嘴乖。”
“外祖母。”黛玉依然將銀票按在賈母手中,正色道:“這是爹爹的意思。黛玉此次並非一個人來,還有王嬤嬤和雪雁以及幾位仆從,一應用度都是要花銀子的。林家這些銀子還出得起,也不想讓人小瞧了去,望外祖母不要推辭才好,黛玉也心安了。”說完輕輕按了按賈母的手。
賈母深知其意,隻好接過,又對眾人說道:“既如此,我就收下了了。這銀票我就替玉兒保管著,今後玉兒一應用度,從這裏扣罷。既都知玉兒是來做客,不是投靠了來,若聽到有下人嚼舌根子不尊重,一應打出去。”眾人忙應了。賈母又對鳳姐說道:“以後你林妹妹需用的銀錢,來我這裏拿吧。”鳳姐也忙應了。黛玉見眾人神色各異,心知這深宅大院人心叵測之理。表麵平靜如水,實則暗濤翻湧。
依賈母之意,隨邢夫人去過賈赦院中後,如心中所料並未見到大舅舅。坐談一會子過後又隨著眾嬤嬤到了賈政院中,那王夫人拉了黛玉坐在身邊,婉轉說道:“你舅舅今日齋戒去了,再見罷。隻是有一句話囑咐你,你三個姊妹倒都極好,以後一處念書認字學針線,或是偶一玩笑,都有盡讓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裏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廟裏還願去了,尚未迴來,晚間你看見便知了。你隻以後不要睬他,你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心知肚明,這話明顯是假話,寶玉從小就是和姊妹們在一起長大的,且性子極和善,怎可能姊妹們皆不敢招惹他?再者,若是要自己不可睬他,這要求也違背了賈母的意願,賈母之意,偏偏就是要把寶玉和自己安置在一起。王夫人這一番話,應該不是勸誡,而是警告吧。
黛玉微笑答道:“舅母說的,可是銜玉所生的這位哥哥?在家時亦曾聽見母親常說,這位哥哥在姊妹情中極好的。不過舅母囑咐了,黛玉定當聽從舅母便是。”王夫人見黛玉如此說,便也不再說什麽。
隻見一個丫鬟來迴:“二太太,老太太那裏傳晚飯了。”王夫人聽了,忙攜黛玉而去。
一時飯畢。若沒有熟讀紅樓,那繁瑣的用茶程序真可能出錯。賈母又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沒讀什麽書,隻些許認得幾個字。父親常說,女子女工品性最為要緊。”賈母聽罷,麵露讚許神色。
探春卻不信,因坐在黛玉身邊,便悄悄笑道:“林姐姐乃是書香門第出身,學識定然比我們幾個淵博許多。”
黛玉亦悄悄說道:“三妹妹謬讚了,不過略看了幾本書,實在愧不敢當如此褒揚。”
賈母笑道:“你們兩姐妹在那裏嘀嘀咕咕說什麽體己話兒呢?”
一語未了,隻聽外麵一陣腳步響,丫鬟進來笑道:“寶玉來了!”黛玉心中也十分好奇:“這個寶玉,不知是怎樣一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