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敬佩
獵戶家的團寵女兒隻想安穩種田 作者:寶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七,我看大魚撈得差不多了,可以不用再撈魚。趁著天還沒黑,你們就在這魚塘前邊,挖二十來斤藕起來。”
葉清海吩咐周七他們挖藕,以便觀察蓮藕的長勢,再決定是否近幾天就挖藕送出去?
“是,老爺。”
“注意挖到藕的時候,小心把藕周圍的淤泥挖開,不要用手使勁拉。蓮藕進了淤泥,就不好洗了。”
葉清源大聲提醒魚塘裏已經開始忙活的眾人。
“是,二老爺。”
沒過一會兒,魚塘裏的人陸陸續續把滿是淤泥的藕挖起來了一段。
“爺爺,看藕的個頭,好像和我們種的蓮藕差不了多少。”
按理說,他們種在陶缸裏的蓮藕,營養更充足,理應比魚塘裏的蓮藕長得大點才對。
“你們種的蓮藕晚了一些。雖說那些蓮藕也是從這魚塘裏挖起來,再種到陶缸裏的。但你們種的藕,再怎麽也得重新活過來了再長吧?還有,蓮藕在大魚塘裏,想怎麽長就怎麽長,你們那陶缸,可有點困難。”
“爺爺說得對,蓮藕嫌棄陶缸裏住著太擁擠,不高興長呢。爺爺,我們今年就得自己留藕種了。”
“乖孫女,我怎麽把這事兒給忘記了?周七,你們以後挖藕的時候注意點,有細點帶藕尖的隨挖隨栽,挖四留一也行。記得藕尖朝上,不要被淤泥蓋住了。”
這些種藕的知識,都是葉家在年初種藕時,葉霜提前告訴給爺爺的。
“是,老爺,我們按照您的吩咐做。”
“爺爺,天色不早了,我們先迴去了。您和二爺爺也早點迴去,過一陣子就該吃晚飯了。”
葉霜她們七個女孩子站在堤壩上,好歹還能安靜地觀看抓魚挖藕。
可幾個哥哥們那裏,就熱鬧多了。他們站在堤壩上,居高臨下,把魚塘各處看得一清二楚。所以,要是有人手裏的魚溜走了,他們就立刻變身成超級指揮家。
“魚跑到你後邊了。”
“魚在左邊,左邊,快抓住它。”
……
等到魚塘裏挖藕了,哥哥們興高采烈的指揮,才算告一段落。
對於挖藕,葉霜興趣不大,因為挖藕很慢,耗費時間長。暮色漸漸籠罩下來,她還不如叫上哥哥們一起,早點迴家等著吃晚飯。
“好,你們小孩子先迴家。等這裏再挖點藕,我們就迴。”
“爺爺,您要是晚上想吃藕,最好讓人把藕洗幹淨了帶迴來。”
葉霜臨走前,笑眯眯地對爺爺眨了眨眼睛。藕都挖起來了,不如讓廚房清炒一個藕片,再炸個藕盒,讓一家人都嚐嚐魚塘裏的出產。
爺爺還留了魚,最好再來個蓮藕魚丸。
葉霜邊跟著哥哥們往迴走,邊想著晚飯的安排。再好的東西,她也舍得讓家裏人吃。不然,她那麽費勁地折騰,是為了什麽?
葉清海對自己乖孫女的饞嘴,再了解不過。乖孫女安排吃藕而已,作為爺爺,他有什麽舍不得的?
葉霜迴家之後,就把娘親請到房間裏,商量了幾道新鮮菜的做法。
“女兒,蓮藕魚丸除了片魚肉下來,其餘倒是不難。炸藕盒難度不高,調好肉餡再炸製。炒藕片是三道菜裏,最容易做的一道菜。”
“娘親,你們就試試嘛。爺爺說,要是做得好吃,魚館裏也會賣這些菜呢。”
“既然你爺爺都說了,娘親還能說什麽?都是你這鬼靈精的主意。”
對於喜歡出難題的女兒,趙書瑤沒有絲毫辦法。女兒是自己肚子裏生出來的,不管怎樣,還是得繼續愛著、寵著、護著。
“葉先生,今年你們的魚塘大豐收,看得人心裏高興。有了你們養魚種藕的好經驗,等書院的湖塘灌水後,也學著養魚種藕。”
“我尋思,養魚種藕,不僅可以給書院裏的貧困學子免費添菜。魚和藕還可以賣出去一部分,補貼書院部分支出。”
“顧先生所思所想,都是為了書院的學子們,實在令人心生敬佩。”
“哪裏,哪裏。我不過是想一點開源節流的法子,減輕些辦學負擔。比不得葉先生一家慷慨解囊,捐資助學,為了書院的修建,是出錢出力又出主意。”
顧為民曾經作為官員,麵對商人,自有天生的優越感。但是,遇到葉家這樣捐資助學,不惜巨額錢財的,就是京都的達官顯貴們,也少有人及。
更何況,顧為民和葉家長時間接觸下來,對葉家的生意一清二楚。葉家人做的都是正兒八經的生意,從未有欺騙顧客、短斤少兩等奸商行徑。
到目前為止,葉家人沒有一個考中秀才、舉人、進士。但依顧為民的觀察,他們並不是沒有考中的才學,而是根本就不在乎科舉考試。
或者也可以說,他們根本不在乎大順朝的科舉考試,他們更不願意在大順朝為官。
“哪裏,哪裏。顧先生見笑了,這是我們葉家村一直以來的心願,希望孩子們受到良好的教育。既然葉家有這個能力,自然也希望更多的孩子,有機會讀書學習。”
“葉先生、葉夫人,請堂屋裏坐。”
“周七,把蓮藕拿去廚房,交給夫人安排。”
葉清海本想讓周七拿出部分蓮藕,給下人廚房送去。轉念又想起來,家裏的事情,讓老婆子說了算比較好。
“夫人,這是剛挖起來的蓮藕,老爺讓我拿過來。”
“挖起來的蓮藕,都在這裏嗎?”
“是的,夫人。”
“桂蘭,你撿八斤蓮藕起來,讓周七拿到前麵的廚房去,讓大家也嚐嚐家裏的新菜。”
“謝謝夫人賞賜。”
“魚早就拿到前麵去了,這蓮藕你們要是不知道怎麽做,一會兒等廚房做的時候,你們再學學。”
“是,夫人。”
桂蘭和家裏選的廚娘,自從跟在夫人身邊,學到了不少南方菜式。她來到葉家,一開始同樣忐忑不安,不知曉迎接她的,將是怎樣艱辛的田園生活?
當桂蘭習慣下來,漸漸就喜歡上了這裏簡單淳樸的生活。與原來在大戶人家戰戰兢兢過日子不同,她在葉家,每天都不用擔心被其他人算計,也不用擔心一不小心就會被脾氣暴躁的夫人懲罰,打罵出氣。在葉家的吃穿住行,雖比不上京都,卻無一不讓人舒心。
桂蘭覺得,來到葉家,她才算真正活過來了。
葉清海吩咐周七他們挖藕,以便觀察蓮藕的長勢,再決定是否近幾天就挖藕送出去?
“是,老爺。”
“注意挖到藕的時候,小心把藕周圍的淤泥挖開,不要用手使勁拉。蓮藕進了淤泥,就不好洗了。”
葉清源大聲提醒魚塘裏已經開始忙活的眾人。
“是,二老爺。”
沒過一會兒,魚塘裏的人陸陸續續把滿是淤泥的藕挖起來了一段。
“爺爺,看藕的個頭,好像和我們種的蓮藕差不了多少。”
按理說,他們種在陶缸裏的蓮藕,營養更充足,理應比魚塘裏的蓮藕長得大點才對。
“你們種的蓮藕晚了一些。雖說那些蓮藕也是從這魚塘裏挖起來,再種到陶缸裏的。但你們種的藕,再怎麽也得重新活過來了再長吧?還有,蓮藕在大魚塘裏,想怎麽長就怎麽長,你們那陶缸,可有點困難。”
“爺爺說得對,蓮藕嫌棄陶缸裏住著太擁擠,不高興長呢。爺爺,我們今年就得自己留藕種了。”
“乖孫女,我怎麽把這事兒給忘記了?周七,你們以後挖藕的時候注意點,有細點帶藕尖的隨挖隨栽,挖四留一也行。記得藕尖朝上,不要被淤泥蓋住了。”
這些種藕的知識,都是葉家在年初種藕時,葉霜提前告訴給爺爺的。
“是,老爺,我們按照您的吩咐做。”
“爺爺,天色不早了,我們先迴去了。您和二爺爺也早點迴去,過一陣子就該吃晚飯了。”
葉霜她們七個女孩子站在堤壩上,好歹還能安靜地觀看抓魚挖藕。
可幾個哥哥們那裏,就熱鬧多了。他們站在堤壩上,居高臨下,把魚塘各處看得一清二楚。所以,要是有人手裏的魚溜走了,他們就立刻變身成超級指揮家。
“魚跑到你後邊了。”
“魚在左邊,左邊,快抓住它。”
……
等到魚塘裏挖藕了,哥哥們興高采烈的指揮,才算告一段落。
對於挖藕,葉霜興趣不大,因為挖藕很慢,耗費時間長。暮色漸漸籠罩下來,她還不如叫上哥哥們一起,早點迴家等著吃晚飯。
“好,你們小孩子先迴家。等這裏再挖點藕,我們就迴。”
“爺爺,您要是晚上想吃藕,最好讓人把藕洗幹淨了帶迴來。”
葉霜臨走前,笑眯眯地對爺爺眨了眨眼睛。藕都挖起來了,不如讓廚房清炒一個藕片,再炸個藕盒,讓一家人都嚐嚐魚塘裏的出產。
爺爺還留了魚,最好再來個蓮藕魚丸。
葉霜邊跟著哥哥們往迴走,邊想著晚飯的安排。再好的東西,她也舍得讓家裏人吃。不然,她那麽費勁地折騰,是為了什麽?
葉清海對自己乖孫女的饞嘴,再了解不過。乖孫女安排吃藕而已,作為爺爺,他有什麽舍不得的?
葉霜迴家之後,就把娘親請到房間裏,商量了幾道新鮮菜的做法。
“女兒,蓮藕魚丸除了片魚肉下來,其餘倒是不難。炸藕盒難度不高,調好肉餡再炸製。炒藕片是三道菜裏,最容易做的一道菜。”
“娘親,你們就試試嘛。爺爺說,要是做得好吃,魚館裏也會賣這些菜呢。”
“既然你爺爺都說了,娘親還能說什麽?都是你這鬼靈精的主意。”
對於喜歡出難題的女兒,趙書瑤沒有絲毫辦法。女兒是自己肚子裏生出來的,不管怎樣,還是得繼續愛著、寵著、護著。
“葉先生,今年你們的魚塘大豐收,看得人心裏高興。有了你們養魚種藕的好經驗,等書院的湖塘灌水後,也學著養魚種藕。”
“我尋思,養魚種藕,不僅可以給書院裏的貧困學子免費添菜。魚和藕還可以賣出去一部分,補貼書院部分支出。”
“顧先生所思所想,都是為了書院的學子們,實在令人心生敬佩。”
“哪裏,哪裏。我不過是想一點開源節流的法子,減輕些辦學負擔。比不得葉先生一家慷慨解囊,捐資助學,為了書院的修建,是出錢出力又出主意。”
顧為民曾經作為官員,麵對商人,自有天生的優越感。但是,遇到葉家這樣捐資助學,不惜巨額錢財的,就是京都的達官顯貴們,也少有人及。
更何況,顧為民和葉家長時間接觸下來,對葉家的生意一清二楚。葉家人做的都是正兒八經的生意,從未有欺騙顧客、短斤少兩等奸商行徑。
到目前為止,葉家人沒有一個考中秀才、舉人、進士。但依顧為民的觀察,他們並不是沒有考中的才學,而是根本就不在乎科舉考試。
或者也可以說,他們根本不在乎大順朝的科舉考試,他們更不願意在大順朝為官。
“哪裏,哪裏。顧先生見笑了,這是我們葉家村一直以來的心願,希望孩子們受到良好的教育。既然葉家有這個能力,自然也希望更多的孩子,有機會讀書學習。”
“葉先生、葉夫人,請堂屋裏坐。”
“周七,把蓮藕拿去廚房,交給夫人安排。”
葉清海本想讓周七拿出部分蓮藕,給下人廚房送去。轉念又想起來,家裏的事情,讓老婆子說了算比較好。
“夫人,這是剛挖起來的蓮藕,老爺讓我拿過來。”
“挖起來的蓮藕,都在這裏嗎?”
“是的,夫人。”
“桂蘭,你撿八斤蓮藕起來,讓周七拿到前麵的廚房去,讓大家也嚐嚐家裏的新菜。”
“謝謝夫人賞賜。”
“魚早就拿到前麵去了,這蓮藕你們要是不知道怎麽做,一會兒等廚房做的時候,你們再學學。”
“是,夫人。”
桂蘭和家裏選的廚娘,自從跟在夫人身邊,學到了不少南方菜式。她來到葉家,一開始同樣忐忑不安,不知曉迎接她的,將是怎樣艱辛的田園生活?
當桂蘭習慣下來,漸漸就喜歡上了這裏簡單淳樸的生活。與原來在大戶人家戰戰兢兢過日子不同,她在葉家,每天都不用擔心被其他人算計,也不用擔心一不小心就會被脾氣暴躁的夫人懲罰,打罵出氣。在葉家的吃穿住行,雖比不上京都,卻無一不讓人舒心。
桂蘭覺得,來到葉家,她才算真正活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