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認出
獵戶家的團寵女兒隻想安穩種田 作者:寶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葉清海才打了一個小盹兒的工夫,乖孫女就又給他安排了一樁事情。他原本還有些迷糊的大腦,瞬間清醒過來。
“乖孫女,說說捉黃鱔又是怎麽迴事?明天家裏要辦宴席,我下午打算去你姚奶奶家買頭豬來殺,今天得抓緊準備了。”
辦宴席請客的事,不能再拖下去了。眼看天氣越來越熱,肉類也越來越不經放了。
“六哥,你來說。”
“爺爺,妹妹在後院種了一陶缸蓮藕,我和星辰哥哥也跟著種了兩缸。妹妹說,陶缸裏還有點空,可以養黃鱔,一舉兩得。”
“陶缸種蓮藕,能長出藕來嗎?你們不會是為了好看吧?
“爺爺,我們在陶缸裏放了糞肥和塘泥。蓮藕長在這樣的地裏,就和我們天天吃肉肉吃美食,能長高、長胖一樣吧?還能種不出大藕來嗎?”
“應該,能吧?”
葉清海原本想說“應該不能”,話到嘴邊,看到孫女的期待的眼神,改成了“能吧?”
“乖孫女,萬一陶缸裏的蓮藕死了怎麽辦?”
“爺爺,不怎麽辦啊,頂多給奶奶買陶缸的錢。你要是幫我們捉了黃鱔養起來,也許我們還不用給奶奶缸錢了。到時候,我們都會有鮮嫩可口的黃鱔吃。”
她的計劃,要麽藕和黃鱔都收獲,要麽隻能收獲一種。葉霜打心底裏拒絕第三種可能。
“行,我讓村裏的孩子們跑一趟。他們經常在小河溝裏抓魚,順便給你們抓點黃鱔迴來,還是沒有問題的。”
葉霜納悶,星辰哥哥為什麽一開始就猜到她找錯了人?果然,爺爺沒有考慮讓家裏新來的下人去。
“爺爺,家裏來了這麽多下人,讓他們去抓,明天還能多加個菜呢。”
“乖孫女,他們都是北方來的,平常種的都是麥、粟、豆子等物。沒有稻田,河流少,人哪裏去學捉黃鱔?村裏的大人們暫時沒有空,隻能讓孩子們去了。”
“原來是家裏的下人們不會捉。爺爺,小孩子就小孩子吧,能抓多少是多少,大的小的,我們都要。”
“下午我就和村裏的孩子們說說,黃鱔捉來了,你們得自己花錢買啊。”
“爺爺,黃鱔養大了,您不想嚐嚐味道嗎?”
“嗯,那些黃鱔花不了幾個錢,爺爺就大方地送給你們了。你們記得吃黃鱔的時候,別忘了爺爺啊!”
“嘻嘻,爺爺,哪能忘了您呢?您是最疼愛我們的人了。”
一家人吃過午飯,葉宗弼就去倒座房裏,把葉家的兩位嬤嬤叫到了一進院的堂屋裏。
葉宗弼逐一給兩位嬤嬤介紹了葉家的一眾人等,包括在鎮上讀書的葉承廉和葉承直,隻有幾個月大的葉雨和葉承禮,還有被葉清海親自邀請來家裏住的穆星辰。
原望水和石秋蘭第一眼看到穆星辰,就覺得十分眼熟。她們還以為主家的這個孩子,隻是和她們曾經遠遠見過的那個孩子長相神似。
等到葉宗弼說出穆星辰的姓名時,兩位嬤嬤頓時心中了然。原來這孩子,確實是穆家那位被稱為天縱神童的嫡長孫。
兩位嬤嬤即使認出了麵前之人,良好的素養,也讓她們並未表現出絲毫異樣。
她們之前的主家同樣遭逢劫難,連帶她們也受到牽連,被發賣到了西陵府。人生的命運,有時候就是如此捉摸不定。她們又何必因為穆小公子同樣遭劫,在他麵前提起那些不堪迴首的往事呢?
穆小公子能住在葉家,說明葉家有他們的過人之處,至少得到了小公子的認可。或許,她們來到這裏,重新開始新的人生,未必就比不上先前在京都的生活。
想通了這一點,兩位嬤嬤心中對葉家眾人又恭敬了幾分。她們兩人是葉家買迴來的嬤嬤,作為下人,她們不得不尊敬主子。
而且,葉家能在府城大牢買迴她們,能在這小山村修建大宅院,能讓小公子住在這裏,都證明了主家不簡單。這些原因,足以讓她們更尊敬葉家的這些主子們。
再說穆星辰,他被稱為天縱神童,可不僅僅是讀書過目不忘。他對於見過的人、事、物,哪怕並不熟悉,也會在腦海中留下印象。
所以,葉家新買迴來的兩個嬤嬤剛進門,穆星辰就知道,他曾經見過這兩位嬤嬤。兩位嬤嬤見到他,應該也能認出他是誰。
不過,他並不擔心兩位嬤嬤認出他,也不擔心自己泄露了行蹤,會引來那個人縱容的平妻派人再度追殺。
這裏是王大人管轄下的西陵府,顧爺爺又是王大人的好友。顧爺爺擔心他的安危,一早就和王大人介紹了他的艱難處境。
要是齊氏為了她的孩子,鐵了心爭奪將來的世子爵位,膽敢派人到西陵府殺他。那麽,掌握了穆家秘密的顧爺爺和王大人,還有外祖父安排的人,也會上奏朝廷,將穆家徹底連根拔起。
他相信,那個人就算再恨他和他死去的母親,為了保住穆家綿延兩百年的榮華富貴,絕對不敢輕易動他。同樣,也不會允許齊氏再動他。
所以,對於兩位嬤嬤眼神中一瞬間流露出的了然,穆星辰毫無畏懼,神情淡然地接受了。
他先前不認識兩位嬤嬤,事實也是如此。兩位嬤嬤沒有當場表明認識他,說明兩位嬤嬤應該不是多話之人。
“原嬤嬤,下人們剛到葉家,還不熟悉規矩,平時還要勞煩你和石嬤嬤,多教教他們規矩。尤其是那些年齡還比較小的孩子們,要辛苦你們兩位了。”
“老爺,您客氣了。這是我們當嬤嬤的本分,敢不承命。”
“原嬤嬤,等下人們熟悉了規矩,我的大孫女葉霜,就要請你多照顧了。”
“石嬤嬤,你以後就跟著老夫人做事。”
葉清海一開始的想法,是買迴來兩位嬤嬤,分別照顧葉霜和葉雨兩個孫女。但他想到小孫女還小,不必著急安排嬤嬤照顧。
家裏還買了十個丫鬟,讓丫鬟幫著瑞英照顧小孫女也一樣。老婆子管家理事,沒有一個經驗豐富的嬤嬤幫忙,隨時在旁邊提醒著,怕是不妥。
所以,葉清海臨時改變了主意,等小孫女葉雨長大些,再給她安排嬤嬤照顧也不遲。
“乖孫女,說說捉黃鱔又是怎麽迴事?明天家裏要辦宴席,我下午打算去你姚奶奶家買頭豬來殺,今天得抓緊準備了。”
辦宴席請客的事,不能再拖下去了。眼看天氣越來越熱,肉類也越來越不經放了。
“六哥,你來說。”
“爺爺,妹妹在後院種了一陶缸蓮藕,我和星辰哥哥也跟著種了兩缸。妹妹說,陶缸裏還有點空,可以養黃鱔,一舉兩得。”
“陶缸種蓮藕,能長出藕來嗎?你們不會是為了好看吧?
“爺爺,我們在陶缸裏放了糞肥和塘泥。蓮藕長在這樣的地裏,就和我們天天吃肉肉吃美食,能長高、長胖一樣吧?還能種不出大藕來嗎?”
“應該,能吧?”
葉清海原本想說“應該不能”,話到嘴邊,看到孫女的期待的眼神,改成了“能吧?”
“乖孫女,萬一陶缸裏的蓮藕死了怎麽辦?”
“爺爺,不怎麽辦啊,頂多給奶奶買陶缸的錢。你要是幫我們捉了黃鱔養起來,也許我們還不用給奶奶缸錢了。到時候,我們都會有鮮嫩可口的黃鱔吃。”
她的計劃,要麽藕和黃鱔都收獲,要麽隻能收獲一種。葉霜打心底裏拒絕第三種可能。
“行,我讓村裏的孩子們跑一趟。他們經常在小河溝裏抓魚,順便給你們抓點黃鱔迴來,還是沒有問題的。”
葉霜納悶,星辰哥哥為什麽一開始就猜到她找錯了人?果然,爺爺沒有考慮讓家裏新來的下人去。
“爺爺,家裏來了這麽多下人,讓他們去抓,明天還能多加個菜呢。”
“乖孫女,他們都是北方來的,平常種的都是麥、粟、豆子等物。沒有稻田,河流少,人哪裏去學捉黃鱔?村裏的大人們暫時沒有空,隻能讓孩子們去了。”
“原來是家裏的下人們不會捉。爺爺,小孩子就小孩子吧,能抓多少是多少,大的小的,我們都要。”
“下午我就和村裏的孩子們說說,黃鱔捉來了,你們得自己花錢買啊。”
“爺爺,黃鱔養大了,您不想嚐嚐味道嗎?”
“嗯,那些黃鱔花不了幾個錢,爺爺就大方地送給你們了。你們記得吃黃鱔的時候,別忘了爺爺啊!”
“嘻嘻,爺爺,哪能忘了您呢?您是最疼愛我們的人了。”
一家人吃過午飯,葉宗弼就去倒座房裏,把葉家的兩位嬤嬤叫到了一進院的堂屋裏。
葉宗弼逐一給兩位嬤嬤介紹了葉家的一眾人等,包括在鎮上讀書的葉承廉和葉承直,隻有幾個月大的葉雨和葉承禮,還有被葉清海親自邀請來家裏住的穆星辰。
原望水和石秋蘭第一眼看到穆星辰,就覺得十分眼熟。她們還以為主家的這個孩子,隻是和她們曾經遠遠見過的那個孩子長相神似。
等到葉宗弼說出穆星辰的姓名時,兩位嬤嬤頓時心中了然。原來這孩子,確實是穆家那位被稱為天縱神童的嫡長孫。
兩位嬤嬤即使認出了麵前之人,良好的素養,也讓她們並未表現出絲毫異樣。
她們之前的主家同樣遭逢劫難,連帶她們也受到牽連,被發賣到了西陵府。人生的命運,有時候就是如此捉摸不定。她們又何必因為穆小公子同樣遭劫,在他麵前提起那些不堪迴首的往事呢?
穆小公子能住在葉家,說明葉家有他們的過人之處,至少得到了小公子的認可。或許,她們來到這裏,重新開始新的人生,未必就比不上先前在京都的生活。
想通了這一點,兩位嬤嬤心中對葉家眾人又恭敬了幾分。她們兩人是葉家買迴來的嬤嬤,作為下人,她們不得不尊敬主子。
而且,葉家能在府城大牢買迴她們,能在這小山村修建大宅院,能讓小公子住在這裏,都證明了主家不簡單。這些原因,足以讓她們更尊敬葉家的這些主子們。
再說穆星辰,他被稱為天縱神童,可不僅僅是讀書過目不忘。他對於見過的人、事、物,哪怕並不熟悉,也會在腦海中留下印象。
所以,葉家新買迴來的兩個嬤嬤剛進門,穆星辰就知道,他曾經見過這兩位嬤嬤。兩位嬤嬤見到他,應該也能認出他是誰。
不過,他並不擔心兩位嬤嬤認出他,也不擔心自己泄露了行蹤,會引來那個人縱容的平妻派人再度追殺。
這裏是王大人管轄下的西陵府,顧爺爺又是王大人的好友。顧爺爺擔心他的安危,一早就和王大人介紹了他的艱難處境。
要是齊氏為了她的孩子,鐵了心爭奪將來的世子爵位,膽敢派人到西陵府殺他。那麽,掌握了穆家秘密的顧爺爺和王大人,還有外祖父安排的人,也會上奏朝廷,將穆家徹底連根拔起。
他相信,那個人就算再恨他和他死去的母親,為了保住穆家綿延兩百年的榮華富貴,絕對不敢輕易動他。同樣,也不會允許齊氏再動他。
所以,對於兩位嬤嬤眼神中一瞬間流露出的了然,穆星辰毫無畏懼,神情淡然地接受了。
他先前不認識兩位嬤嬤,事實也是如此。兩位嬤嬤沒有當場表明認識他,說明兩位嬤嬤應該不是多話之人。
“原嬤嬤,下人們剛到葉家,還不熟悉規矩,平時還要勞煩你和石嬤嬤,多教教他們規矩。尤其是那些年齡還比較小的孩子們,要辛苦你們兩位了。”
“老爺,您客氣了。這是我們當嬤嬤的本分,敢不承命。”
“原嬤嬤,等下人們熟悉了規矩,我的大孫女葉霜,就要請你多照顧了。”
“石嬤嬤,你以後就跟著老夫人做事。”
葉清海一開始的想法,是買迴來兩位嬤嬤,分別照顧葉霜和葉雨兩個孫女。但他想到小孫女還小,不必著急安排嬤嬤照顧。
家裏還買了十個丫鬟,讓丫鬟幫著瑞英照顧小孫女也一樣。老婆子管家理事,沒有一個經驗豐富的嬤嬤幫忙,隨時在旁邊提醒著,怕是不妥。
所以,葉清海臨時改變了主意,等小孫女葉雨長大些,再給她安排嬤嬤照顧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