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小攤兒
獵戶家的團寵女兒隻想安穩種田 作者:寶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乖孫女,你們兩個孩子,年齡又小,又沒錢的,你跟我說說,你們打算怎麽賣酸辣粉?”
孫女想先欠著紅薯粉絲的錢,做無本買賣,她作為奶奶,支持一下也不是不行。但兩個娃娃這麽小,怎麽做生意?她得問清楚再決定。
“奶奶,家裏的魚館都可以雇人做事,我們小孩子做生意,當然也要雇人了。”
“奶奶,我偷偷告訴您,我們賣酸辣粉,不需要店麵。我打算像鎮上賣麵的一樣,在熱鬧的地方,支個小攤兒。”
葉霜為她省錢的辦法得意洋洋。這樣算下來,他們需要支出的就是鍋灶,碗筷,木頭製作的座椅板凳幾張,粉絲錢,佐料和工錢。
“還有啊,奶奶,等後山的書院建好,有了學生,我們就去書院門口賣酸辣粉。”
所以,他們這個小生意,前途光明,財源滾滾。奶奶應該支持他們的賺錢主意,保證她可以賺迴粉絲錢。
“聽你這麽一說,好像是可行。那你們可有錢買鍋、灶和桌椅板凳等家夥什?”
“奶奶,我們現在沒有那麽多錢,還得攢攢錢才買得起。”
“這樣吧,粉絲你們也不用買了。還有小攤兒的一應家夥什,我掏錢都給準備好。但奶奶有一個條件。”
既然孫女主意都打算好了,她少不了支持一番。倒不如,她也跟著孩子們做一迴小生意。要是生意賠了,也沒什麽,就當支持兩個孩子。要是賺了,那就是她應得的。
“奶奶,您說說看?”
酸辣粉的生意不是她一個人的,先問問奶奶的條件是什麽。
“奶奶出了那麽多本錢,當然是為了賺錢。我要和你們一起做酸辣粉生意。”
“奶奶,您出了本錢和東西,想占幾成?”
如果奶奶所要的成數太高,他們可得好好想想。
“奶奶要得不多,就三成。”
劉氏笑容慈祥地看著孫女,伸出右手,比了三個手指頭。她要看看,孫女又會怎麽做?
“奶奶,這生意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我要和星辰哥哥,還有六哥一起商量。賣酸辣粉的主意是六哥出的,我負責出方子,您出家夥什,星辰哥哥就負責管賬、管人、管物,六哥也要幫他一起做事。”
四個人分賬,當然得每個人都做出貢獻才能分錢。
“紅薯粉絲和黃豆給你了,你們下去自己商量,再告訴我。我還要學織毛衣,可沒空和你們討價還價。”
劉氏可不管幾個人分錢,反正她要三成,其餘人他們自己看著辦。
“好吧,奶奶。”
廚房裏,葉霜讓六哥燒水,把幹幹的紅薯粉絲泡開。順便,和兩個哥哥說起奶奶提出的條件。
“星辰哥哥、六哥,我們要答應奶奶的條件嗎?”
“奶奶一個人就占去了三成,剩下我們三個人,一人才兩成多一點。”
葉承義有點不舍,他們辛辛苦苦做事,分的人越多,每個人就賺得越少。
“六哥,你應該這樣想:奶奶和我們一起做生意,我們就不用花錢買紅薯粉絲,還有其他家裏有的佐料。小攤兒的家夥什也不要我們出錢。”
“所以,咱們的生意,一開始就相當於無本買賣。我們不花錢,就不容易賠錢。以後賺的,無論多少,都是淨賺。這是奶奶在支持我們呢,奶奶提的條件,我倒是很樂意。”
“霜霜說得對,我同意。”
他們的本錢捉襟見肘,要是等他們有錢了再做生意,他們還養不養羊了?穆星辰想得和小丫頭一樣,他們不用掏錢,隻要賺點錢,就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葉承義經過妹妹一解釋,也轉過彎來。
“我也同意。”
“我們把酸辣粉做好了,再和奶奶說。”
“六哥、星辰哥哥,我們要雇人做生意,得盡快安排起來了。”
想好了就做,要是拖拖拉拉的,還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呢。
“妹妹,我中午就和我爹說,讓他給我們找人。”
葉承義的爹爹葉宗輔,之前是村裏的族學先生,很了解村裏人。由他出麵,也很合適。
“承義、霜霜,魚館開了五家,我們也請五個人,去有魚館的地方,賣酸辣粉。晚上,還能把小攤兒寄放在魚館裏,夥計都是村裏人,也有個照應。”
穆星辰為了把生意做好,努力逼自己多說幾句話。
“村裏人願意去那麽遠的地方嗎?我們畢竟是小生意。”
“試試看。”
“好吧。大不了,去得遠的夥計,我們多發點工錢。”
葉霜三人在廚房,一邊商量生意的事情,一邊做麻辣酸辣粉和泡椒酸辣粉。雖然聽起來都有辣椒,但為了照顧家裏的孕婦,味道並不太重。
黃豆沒有事先泡過、煮過,先少炒一點,試試直接炒香,看好不好吃?
葉承義等黃豆炒熟之後,嚐了嚐,果然有些硬。隻每碗加了十來顆到酸辣粉裏,除了酸辣味和泡椒味,又在兩種味道的酸辣粉裏都放了香蔥、鮮味粉和酸筍。
“爺爺他們要等吃午飯才迴來,我們先給家裏的人嚐嚐。剩下的,等幹活的大人們迴來,再煮給他們吃。”
幹活的人,隻吃酸辣粉可不能吃飽。還是要吃飯吃菜,酸辣粉隻當給他們準備的一道菜。
葉霜把家裏忙著學織毛衣的女兒們,都請到堂屋,一起品嚐他們要賣的兩種酸辣粉。
“酸辣粉才剛聞到,就口舌生津,讓人胃口大開。”
趙書瑤做過幾迴簡單的酸辣粉絲,沒有炒黃豆,有一迴放了炒花生碎也很香。肉末味和泡椒味,家裏人也吃過,每迴都吃得家裏人大唿過癮。
這迴的酸辣粉,女兒加了酸筍,酸辣爽脆,更讓人流口水了。
等所有人都嚐過酸辣粉,尤其是星辰哥哥吃過,認可了酸辣粉的味道後,葉霜開口了。
“奶奶,您說的條件,我們答應了。”
“行,等吃過午飯,我就去你李爺爺家裏,定做東西去。其餘的,迴頭到鎮上再添置。”
“奶奶,您恐怕需要多出點本錢。因為,我們打算在不同的地方,多支幾個小攤兒。”
孫女想先欠著紅薯粉絲的錢,做無本買賣,她作為奶奶,支持一下也不是不行。但兩個娃娃這麽小,怎麽做生意?她得問清楚再決定。
“奶奶,家裏的魚館都可以雇人做事,我們小孩子做生意,當然也要雇人了。”
“奶奶,我偷偷告訴您,我們賣酸辣粉,不需要店麵。我打算像鎮上賣麵的一樣,在熱鬧的地方,支個小攤兒。”
葉霜為她省錢的辦法得意洋洋。這樣算下來,他們需要支出的就是鍋灶,碗筷,木頭製作的座椅板凳幾張,粉絲錢,佐料和工錢。
“還有啊,奶奶,等後山的書院建好,有了學生,我們就去書院門口賣酸辣粉。”
所以,他們這個小生意,前途光明,財源滾滾。奶奶應該支持他們的賺錢主意,保證她可以賺迴粉絲錢。
“聽你這麽一說,好像是可行。那你們可有錢買鍋、灶和桌椅板凳等家夥什?”
“奶奶,我們現在沒有那麽多錢,還得攢攢錢才買得起。”
“這樣吧,粉絲你們也不用買了。還有小攤兒的一應家夥什,我掏錢都給準備好。但奶奶有一個條件。”
既然孫女主意都打算好了,她少不了支持一番。倒不如,她也跟著孩子們做一迴小生意。要是生意賠了,也沒什麽,就當支持兩個孩子。要是賺了,那就是她應得的。
“奶奶,您說說看?”
酸辣粉的生意不是她一個人的,先問問奶奶的條件是什麽。
“奶奶出了那麽多本錢,當然是為了賺錢。我要和你們一起做酸辣粉生意。”
“奶奶,您出了本錢和東西,想占幾成?”
如果奶奶所要的成數太高,他們可得好好想想。
“奶奶要得不多,就三成。”
劉氏笑容慈祥地看著孫女,伸出右手,比了三個手指頭。她要看看,孫女又會怎麽做?
“奶奶,這生意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我要和星辰哥哥,還有六哥一起商量。賣酸辣粉的主意是六哥出的,我負責出方子,您出家夥什,星辰哥哥就負責管賬、管人、管物,六哥也要幫他一起做事。”
四個人分賬,當然得每個人都做出貢獻才能分錢。
“紅薯粉絲和黃豆給你了,你們下去自己商量,再告訴我。我還要學織毛衣,可沒空和你們討價還價。”
劉氏可不管幾個人分錢,反正她要三成,其餘人他們自己看著辦。
“好吧,奶奶。”
廚房裏,葉霜讓六哥燒水,把幹幹的紅薯粉絲泡開。順便,和兩個哥哥說起奶奶提出的條件。
“星辰哥哥、六哥,我們要答應奶奶的條件嗎?”
“奶奶一個人就占去了三成,剩下我們三個人,一人才兩成多一點。”
葉承義有點不舍,他們辛辛苦苦做事,分的人越多,每個人就賺得越少。
“六哥,你應該這樣想:奶奶和我們一起做生意,我們就不用花錢買紅薯粉絲,還有其他家裏有的佐料。小攤兒的家夥什也不要我們出錢。”
“所以,咱們的生意,一開始就相當於無本買賣。我們不花錢,就不容易賠錢。以後賺的,無論多少,都是淨賺。這是奶奶在支持我們呢,奶奶提的條件,我倒是很樂意。”
“霜霜說得對,我同意。”
他們的本錢捉襟見肘,要是等他們有錢了再做生意,他們還養不養羊了?穆星辰想得和小丫頭一樣,他們不用掏錢,隻要賺點錢,就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葉承義經過妹妹一解釋,也轉過彎來。
“我也同意。”
“我們把酸辣粉做好了,再和奶奶說。”
“六哥、星辰哥哥,我們要雇人做生意,得盡快安排起來了。”
想好了就做,要是拖拖拉拉的,還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呢。
“妹妹,我中午就和我爹說,讓他給我們找人。”
葉承義的爹爹葉宗輔,之前是村裏的族學先生,很了解村裏人。由他出麵,也很合適。
“承義、霜霜,魚館開了五家,我們也請五個人,去有魚館的地方,賣酸辣粉。晚上,還能把小攤兒寄放在魚館裏,夥計都是村裏人,也有個照應。”
穆星辰為了把生意做好,努力逼自己多說幾句話。
“村裏人願意去那麽遠的地方嗎?我們畢竟是小生意。”
“試試看。”
“好吧。大不了,去得遠的夥計,我們多發點工錢。”
葉霜三人在廚房,一邊商量生意的事情,一邊做麻辣酸辣粉和泡椒酸辣粉。雖然聽起來都有辣椒,但為了照顧家裏的孕婦,味道並不太重。
黃豆沒有事先泡過、煮過,先少炒一點,試試直接炒香,看好不好吃?
葉承義等黃豆炒熟之後,嚐了嚐,果然有些硬。隻每碗加了十來顆到酸辣粉裏,除了酸辣味和泡椒味,又在兩種味道的酸辣粉裏都放了香蔥、鮮味粉和酸筍。
“爺爺他們要等吃午飯才迴來,我們先給家裏的人嚐嚐。剩下的,等幹活的大人們迴來,再煮給他們吃。”
幹活的人,隻吃酸辣粉可不能吃飽。還是要吃飯吃菜,酸辣粉隻當給他們準備的一道菜。
葉霜把家裏忙著學織毛衣的女兒們,都請到堂屋,一起品嚐他們要賣的兩種酸辣粉。
“酸辣粉才剛聞到,就口舌生津,讓人胃口大開。”
趙書瑤做過幾迴簡單的酸辣粉絲,沒有炒黃豆,有一迴放了炒花生碎也很香。肉末味和泡椒味,家裏人也吃過,每迴都吃得家裏人大唿過癮。
這迴的酸辣粉,女兒加了酸筍,酸辣爽脆,更讓人流口水了。
等所有人都嚐過酸辣粉,尤其是星辰哥哥吃過,認可了酸辣粉的味道後,葉霜開口了。
“奶奶,您說的條件,我們答應了。”
“行,等吃過午飯,我就去你李爺爺家裏,定做東西去。其餘的,迴頭到鎮上再添置。”
“奶奶,您恐怕需要多出點本錢。因為,我們打算在不同的地方,多支幾個小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