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改春衫
獵戶家的團寵女兒隻想安穩種田 作者:寶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哪裏那麽容易就再胖起來的?乖孫女,不要忘了。你可是減了好幾個月的肥,外婆做幾頓好吃的犒勞犒勞你,一定不會再胖乎乎了。”
劉氏雖然口頭上接受了外孫女的身形改變,但是,她的心裏還是決定,再想法子給外孫女補一補。掉了那麽多肉,哪裏是那麽容易的?就怕外孫女正在成長的身體吃虧了。
不過,她可不會直接和外孫女說明。她能理解小孩子,小小年紀就開始臭美的性子,但是,並不代表,吳氏就認可虧損身體來減肥這件事。
“外婆,你對我真好。”
“娘,你在屋裏多坐會兒,我出去看看,有沒有什麽事情要幫忙?”
雖然,趙書瑤想陪著自家親娘多坐一會兒,但是她身為長嫂,要有長嫂應該有的擔當。知道什麽時候,該做些什麽。
哪怕,家裏請了村裏人來幫忙,準備桌椅板凳,端菜端飯。但是作為主人家,她卻沒有一直躲在屋裏,不出去招唿客人的道理。
“好,你忙你的去。我在屋裏多坐會。”
吳氏坐著馬車過來,路上顛簸了一個半時辰,起得又早,這會兒她覺得有些累了。
“外婆,你到我的床上休息一會兒吧?等會兒吃飯的時候,霜霜就叫你。”
葉霜見停止說笑的外婆,明顯露出疲憊的神情,立馬關心起來。
“乖外孫,謝謝你。外婆在這裏坐會兒就好。你把床上的包裹幫外婆拿過來。”
“外婆,你坐著休息一陣,就不要給我改衣服了。”
所以,葉霜沒有管床上的包裹,因為她猜到外婆想幹什麽。
就這麽點時間,外婆還想利用起來,把她的衣服給改好。古代的女子,賢良淑德的同時,又何嚐不是用一生的勤勉克製贏得的美名呢?
葉霜對此,不敢有多話。她知道,時代不同,對男女的要求也不一樣。
作為一個經曆了男女平等社會的人,她知道,外婆和家裏的女人們,得到了來自家裏的男人們很大的尊重了。
她隻是,這會兒有些心疼外婆。
“乖外孫,外婆就是坐了會兒馬車,有點不舒服。這會兒緩過來了,你把包裹和你娘親的針線給外婆拿過來。趁著這會兒有空,外婆給你改一改。”
葉霜還是站在原地,猶豫不決。
“乖外孫,外婆這會兒沒事了,坐在屋裏,感覺好了很多。你們家裏現在人多,事情也多,你娘親也忙。外婆能幫幫她,多做點也好。”
吳氏對子孫們向來就有耐心,何況,她知道外孫女為什麽擔憂。
“外婆,要是你累了,就進我屋裏休息。千萬不要勉強自己,您的身體才是最要緊的。”
“外婆知道。”
吳氏欣慰看著外孫女,外孫女也是她的貼心小棉襖呢。
葉霜把針線和包裹遞給外婆,又跑出門去了哥哥們的房間。紅泥小火爐這會兒完成了它開小灶的使命,炭火正慢慢熄滅。
今天還是有些冷的,外婆坐了那麽長時間馬車,又要給她改春衫,坐久了,身子就更容易受寒,她得幫外婆做好保暖。
“大哥,外婆在東廂房,有些冷。小火爐熄滅了,你再去多找些炭火,給外婆送過去吧。”
她太小,不能去找炭火,隻有找大哥幫忙了。
“妹妹,碗筷和陶鍋我們都洗好,放迴去了。我這就給外婆找炭火去。”
“謝謝大哥。”
一輩子習慣了縫縫補補的吳氏,在大外孫準備的溫暖炭火旁邊,用了約小半個時辰,終於改好了給葉霜準備的兩套春衫。
“外婆,外麵的客人們都到了,快要開席了,我們去堂屋吃飯吧?”
堂屋裏的桌席,專門招待葉家的姻親。所以,外婆他們不必與村裏人一起,在院子的桌上吃酒席。
“好,咱們一起去,幸虧抓緊時間把衣服改好了。吃完飯,我們略坐坐,就得走了。”
劉氏雖然給外孫女改了春衫,不過,卻沒有改得完全合身,她還留了一點量,好給外孫女長了身體穿。
葉家的滿月宴席,菜品很豐盛。雖然桌上放的,都不是什麽難得一見的珍貴食材。卻是葉家人從前幾天開始,陸陸續續準備周全的。
堂屋裏不大,坐了滿滿當當四桌走動頻繁的親朋好友。村裏請來幫忙的人,各司其職,負責堂屋和院裏各桌的酒肉菜品,個個雖然忙碌,但卻有條不紊。
葉家從開魚館起,就很注重魚館夥計們的培養,無論客人有多少,都要盡量保證不會忙中出錯。
雖然宴席上幫忙的夥計們,不是店裏的夥計。但他們也想好好表現,爭取以後葉家開了魚館或其他店麵,能到葉家的店裏幫忙做事。
何況,葉家的幾個掌櫃們,在昨天就專門把他們召集到了一起,作了一些指導。他們相信,經過這次滿月酒,他們中的一些人,必然會得到葉家人的青睞。一旦有了機會,他們也可以出去做事了。
“外婆,我們坐這裏。”
葉霜把外婆請到二嬸娘親和三嬸娘親她們一桌。因為她們的女兒都是妯娌,所以,她們也是相互認識的。坐在一桌吃飯,不會陌生不自在,還能在一起聊聊天。
“吳姐,葉家這次滿月酒做得可真豐盛。沒成想,霜霜的爺爺他們這麽能幹,看看這桌上的菜,這些可都是葉家的大老爺們幾個做出來的。”
二嬸的娘親作為生意人,向來快人快語。她從來沒想過,有朝一日,還能吃上親家公和女婿親手做的飯菜。
這可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葉霜很能理解二嬸的娘親,為何會如此激動。因為二嬸和二叔在縣城裏做生意,所以還沒有專門的機會,學習葉家的廚藝。
二嬸忙著養胎的同時,還得分心照顧二叔和魚館的生意,自然不知道家裏發生了天大的變化,葉家出了新家規。
所以,二嬸的娘親自然也就不知道,爺爺他們個個廚藝了得了。
要知道,年前,二叔帶著二嬸迴來,知曉了新家規的時候,和三叔的反應,可完全不一樣。
劉氏雖然口頭上接受了外孫女的身形改變,但是,她的心裏還是決定,再想法子給外孫女補一補。掉了那麽多肉,哪裏是那麽容易的?就怕外孫女正在成長的身體吃虧了。
不過,她可不會直接和外孫女說明。她能理解小孩子,小小年紀就開始臭美的性子,但是,並不代表,吳氏就認可虧損身體來減肥這件事。
“外婆,你對我真好。”
“娘,你在屋裏多坐會兒,我出去看看,有沒有什麽事情要幫忙?”
雖然,趙書瑤想陪著自家親娘多坐一會兒,但是她身為長嫂,要有長嫂應該有的擔當。知道什麽時候,該做些什麽。
哪怕,家裏請了村裏人來幫忙,準備桌椅板凳,端菜端飯。但是作為主人家,她卻沒有一直躲在屋裏,不出去招唿客人的道理。
“好,你忙你的去。我在屋裏多坐會。”
吳氏坐著馬車過來,路上顛簸了一個半時辰,起得又早,這會兒她覺得有些累了。
“外婆,你到我的床上休息一會兒吧?等會兒吃飯的時候,霜霜就叫你。”
葉霜見停止說笑的外婆,明顯露出疲憊的神情,立馬關心起來。
“乖外孫,謝謝你。外婆在這裏坐會兒就好。你把床上的包裹幫外婆拿過來。”
“外婆,你坐著休息一陣,就不要給我改衣服了。”
所以,葉霜沒有管床上的包裹,因為她猜到外婆想幹什麽。
就這麽點時間,外婆還想利用起來,把她的衣服給改好。古代的女子,賢良淑德的同時,又何嚐不是用一生的勤勉克製贏得的美名呢?
葉霜對此,不敢有多話。她知道,時代不同,對男女的要求也不一樣。
作為一個經曆了男女平等社會的人,她知道,外婆和家裏的女人們,得到了來自家裏的男人們很大的尊重了。
她隻是,這會兒有些心疼外婆。
“乖外孫,外婆就是坐了會兒馬車,有點不舒服。這會兒緩過來了,你把包裹和你娘親的針線給外婆拿過來。趁著這會兒有空,外婆給你改一改。”
葉霜還是站在原地,猶豫不決。
“乖外孫,外婆這會兒沒事了,坐在屋裏,感覺好了很多。你們家裏現在人多,事情也多,你娘親也忙。外婆能幫幫她,多做點也好。”
吳氏對子孫們向來就有耐心,何況,她知道外孫女為什麽擔憂。
“外婆,要是你累了,就進我屋裏休息。千萬不要勉強自己,您的身體才是最要緊的。”
“外婆知道。”
吳氏欣慰看著外孫女,外孫女也是她的貼心小棉襖呢。
葉霜把針線和包裹遞給外婆,又跑出門去了哥哥們的房間。紅泥小火爐這會兒完成了它開小灶的使命,炭火正慢慢熄滅。
今天還是有些冷的,外婆坐了那麽長時間馬車,又要給她改春衫,坐久了,身子就更容易受寒,她得幫外婆做好保暖。
“大哥,外婆在東廂房,有些冷。小火爐熄滅了,你再去多找些炭火,給外婆送過去吧。”
她太小,不能去找炭火,隻有找大哥幫忙了。
“妹妹,碗筷和陶鍋我們都洗好,放迴去了。我這就給外婆找炭火去。”
“謝謝大哥。”
一輩子習慣了縫縫補補的吳氏,在大外孫準備的溫暖炭火旁邊,用了約小半個時辰,終於改好了給葉霜準備的兩套春衫。
“外婆,外麵的客人們都到了,快要開席了,我們去堂屋吃飯吧?”
堂屋裏的桌席,專門招待葉家的姻親。所以,外婆他們不必與村裏人一起,在院子的桌上吃酒席。
“好,咱們一起去,幸虧抓緊時間把衣服改好了。吃完飯,我們略坐坐,就得走了。”
劉氏雖然給外孫女改了春衫,不過,卻沒有改得完全合身,她還留了一點量,好給外孫女長了身體穿。
葉家的滿月宴席,菜品很豐盛。雖然桌上放的,都不是什麽難得一見的珍貴食材。卻是葉家人從前幾天開始,陸陸續續準備周全的。
堂屋裏不大,坐了滿滿當當四桌走動頻繁的親朋好友。村裏請來幫忙的人,各司其職,負責堂屋和院裏各桌的酒肉菜品,個個雖然忙碌,但卻有條不紊。
葉家從開魚館起,就很注重魚館夥計們的培養,無論客人有多少,都要盡量保證不會忙中出錯。
雖然宴席上幫忙的夥計們,不是店裏的夥計。但他們也想好好表現,爭取以後葉家開了魚館或其他店麵,能到葉家的店裏幫忙做事。
何況,葉家的幾個掌櫃們,在昨天就專門把他們召集到了一起,作了一些指導。他們相信,經過這次滿月酒,他們中的一些人,必然會得到葉家人的青睞。一旦有了機會,他們也可以出去做事了。
“外婆,我們坐這裏。”
葉霜把外婆請到二嬸娘親和三嬸娘親她們一桌。因為她們的女兒都是妯娌,所以,她們也是相互認識的。坐在一桌吃飯,不會陌生不自在,還能在一起聊聊天。
“吳姐,葉家這次滿月酒做得可真豐盛。沒成想,霜霜的爺爺他們這麽能幹,看看這桌上的菜,這些可都是葉家的大老爺們幾個做出來的。”
二嬸的娘親作為生意人,向來快人快語。她從來沒想過,有朝一日,還能吃上親家公和女婿親手做的飯菜。
這可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葉霜很能理解二嬸的娘親,為何會如此激動。因為二嬸和二叔在縣城裏做生意,所以還沒有專門的機會,學習葉家的廚藝。
二嬸忙著養胎的同時,還得分心照顧二叔和魚館的生意,自然不知道家裏發生了天大的變化,葉家出了新家規。
所以,二嬸的娘親自然也就不知道,爺爺他們個個廚藝了得了。
要知道,年前,二叔帶著二嬸迴來,知曉了新家規的時候,和三叔的反應,可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