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沒銀子了
獵戶家的團寵女兒隻想安穩種田 作者:寶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二十天期間,葉家捕撈了兩次魚。有的村民看到葉家第一次用網捕魚之後,知道葉家會一直收魚幹,就也去買了漁網加入了捕魚大軍。葉家又做了兩次魚醬,連著也送了兩迴貨到醉香居。
“葉賢弟,你們家的魚醬原料實誠,味道很好,咱們醉香居的魚醬很受客官們歡迎,尤其是過路的有錢人,嚐了以後都喜歡帶幾斤走。現在,咱們這裏的魚醬賣一兩銀子一斤,在府城做的魚醬,賣到了二兩銀子一斤。”
郭掌櫃一邊和葉宗佑介紹魚醬的售賣情況,一邊打著手中的算盤。心裏慶幸當初遇到葉家這樣的合夥人,店裏生意好了,他的收入自然也提高了。最重要的是在少東家麵前也露了臉,得了賞識。要是他能讓謝家生意更好,以後必定能更上一層樓。
“葉賢弟,咱們的魚醬生意起來了,現在還沒多少人模仿,更要趁熱打鐵。要是能多做幾種口味的魚醬,說不定咱們的生意會更好。”郭掌櫃循循善誘道。
“郭掌櫃,實不相瞞,最近家裏有事,短時間內可能沒那麽多時間做出新口味的魚醬。”葉宗佑不得已拒絕了郭掌櫃的提議。
“那行,你們先忙著。有空做出來了,就運過來,和原來的口味一起收。咱們鎮小,比不得大地方人多,但十天兩三百斤魚醬還是沒有問題的。店裏的一些飯菜,自從加了魚醬之後,都更受人歡迎了。”郭掌櫃不放過任何一個能讓生意變好的可能。
魚醬加上幹魚,這幾次葉家共收入一百一十二兩。除去買來的佐料,收購的村民家的魚幹等成本,淨收入約七十兩。
因為魚醬和幹魚的生意,是和二爺爺家一起做的,所以再除去二爺爺家的收益,葉霜家忙活了近一個月的魚生意,淨賺的辛苦錢隻有三十五兩。
魚塘平均每天有一百二十人上工,一人一天十六文工錢,二十天就需要支付三十八兩有餘。所以,葉家一個月做魚的收入,一分也沒有剩下。辛辛苦苦掙來的錢,還沒放暖和,就全部填補給了還沒有修好的魚塘,甚至,還差幾兩銀子工錢需要補上。
等到葉家發完村民們的工錢,葉家堂屋裏,空氣都似乎有些凝固了,安靜得連一根針掉到地上都能聽到,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
葉霜也很過意不去地把頭壓得低低的,不敢在這個時候有絲毫放肆。
葉霜趁大家不注意的時候,快速抬起頭打量了一下麵無表情的爺爺,又趕緊把頭低下去,再低下去。
過了一會兒,葉霜才聽到爺爺咳了咳,清清嗓子道:
“魚塘還剩下一點就要完工了,大家加把勁,再辛苦做幾迴魚醬,魚塘也就能養魚了。”
葉霜突然抬起頭,滿眼敬佩地望著自家爺爺,突然覺得:爺爺乃是真英雄也!佩服!佩服!
葉霜偷偷瞟了一眼自家爹爹,嗯,還是沒有什麽特別的表情,看不出支持,也看不出反對的神情。她以為爺爺說完大家就應該散會了,但沒想到……
“爹,魚塘已經快挖好了,還得多夯實一下魚塘底部和堤壩。我們還得找孟齊家買些大石頭砌堤壩,出水口也需要石頭,還有從背後的高山上引溪水過來的事。”葉宗佑總結了一番現在魚塘的進展,後麵還需要完善的地方。
他也很頭疼老爹不管有錢沒錢,就喜歡辦大事的風格。不過,誰讓他是老爹的兒子,事情既然已經做到了這個程度,那就隻有再想辦法接著完成。有錢就修一下,沒錢又馬上停下來,不像那麽迴事。凡事能一鼓作氣幹完的,拖下去一般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有失“軍心”。
葉宗佑的意思,其實並不反對挖魚塘。他反對的是,這件事情準備太倉促,導致現在修魚塘的銀兩不夠。他知道,雖然家裏有些銀兩,但這些銀兩,是絕對動不得的。
“我知道,先等等再說。”葉清海也是有些無可奈何。沒銀子了,總不能就自己家裏人幹吧,他們還要做魚醬呢,哪裏有太多的時間耗在這上麵。等他們自己做完,得等到猴年馬月的。
“大哥,這次賣魚醬的收入,我們就先不拿了。你們先拿去用吧,把魚塘修好要緊。”葉清源不忍心看大哥被銀子的事情難住,反正他家又不急著用。
“大哥,你就拿去先用上,把魚塘修好了,我們也學學怎麽養魚。”二奶奶勸說道。
“剛剛差的幾兩工錢,就是你們給墊上的,而且你們的工錢也沒付呢。魚塘還是再等等。”爺爺不好意思拒絕道。
“大哥,一家人客氣什麽。要不是跟著你們做魚醬,我們哪裏來的這銀兩。你就先拿去用吧。”
“是啊,大伯,你們就先拿去用吧,我們家又不急著用。魚塘差一點就修好了,不能就這麽停下來啊。”葉宗魁和葉宗鉞夫婦也立即加入勸說隊伍。
爺爺看看二弟和弟媳,又聽侄兒侄媳婦們說的話,都是希望他先拿去用著。他隻得硬著頭皮把剛分出去的銀兩又拿了迴來。
“那好,銀子我們就先用著。放心,這迴一定一鼓作氣把魚塘都修好了。”
聽到這話,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剛剛屋裏的空氣真是讓人不好受啊,壓得大家都有些喘不過氣來,現在可算是恢複正常了。修個魚塘也真是不容易,看把大哥(大伯\/爹\/爺爺)愁成什麽樣了,眾人都在心裏默念道。
“孟家的石頭,早在決定好挖魚塘開始,我就定好了。明天就可以請人到山上的采石場抬石頭。至於引山上的溪水,不是經常需要引水,就砍北山上的大竹子,把他們破開,連在一起就行。幾百丈距離,溪水從高處流經後山的樹林,順著竹管再流到魚塘,很方便。”葉清海也是個做事情之前,把方方麵麵都想得很周全的人。
葉霜又一次刷新了對爺爺的認識,果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啊。
這下既有銀兩,又有材料,還有人力,不怕修一陣魚塘又因為沒錢停下來啦。
“葉賢弟,你們家的魚醬原料實誠,味道很好,咱們醉香居的魚醬很受客官們歡迎,尤其是過路的有錢人,嚐了以後都喜歡帶幾斤走。現在,咱們這裏的魚醬賣一兩銀子一斤,在府城做的魚醬,賣到了二兩銀子一斤。”
郭掌櫃一邊和葉宗佑介紹魚醬的售賣情況,一邊打著手中的算盤。心裏慶幸當初遇到葉家這樣的合夥人,店裏生意好了,他的收入自然也提高了。最重要的是在少東家麵前也露了臉,得了賞識。要是他能讓謝家生意更好,以後必定能更上一層樓。
“葉賢弟,咱們的魚醬生意起來了,現在還沒多少人模仿,更要趁熱打鐵。要是能多做幾種口味的魚醬,說不定咱們的生意會更好。”郭掌櫃循循善誘道。
“郭掌櫃,實不相瞞,最近家裏有事,短時間內可能沒那麽多時間做出新口味的魚醬。”葉宗佑不得已拒絕了郭掌櫃的提議。
“那行,你們先忙著。有空做出來了,就運過來,和原來的口味一起收。咱們鎮小,比不得大地方人多,但十天兩三百斤魚醬還是沒有問題的。店裏的一些飯菜,自從加了魚醬之後,都更受人歡迎了。”郭掌櫃不放過任何一個能讓生意變好的可能。
魚醬加上幹魚,這幾次葉家共收入一百一十二兩。除去買來的佐料,收購的村民家的魚幹等成本,淨收入約七十兩。
因為魚醬和幹魚的生意,是和二爺爺家一起做的,所以再除去二爺爺家的收益,葉霜家忙活了近一個月的魚生意,淨賺的辛苦錢隻有三十五兩。
魚塘平均每天有一百二十人上工,一人一天十六文工錢,二十天就需要支付三十八兩有餘。所以,葉家一個月做魚的收入,一分也沒有剩下。辛辛苦苦掙來的錢,還沒放暖和,就全部填補給了還沒有修好的魚塘,甚至,還差幾兩銀子工錢需要補上。
等到葉家發完村民們的工錢,葉家堂屋裏,空氣都似乎有些凝固了,安靜得連一根針掉到地上都能聽到,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
葉霜也很過意不去地把頭壓得低低的,不敢在這個時候有絲毫放肆。
葉霜趁大家不注意的時候,快速抬起頭打量了一下麵無表情的爺爺,又趕緊把頭低下去,再低下去。
過了一會兒,葉霜才聽到爺爺咳了咳,清清嗓子道:
“魚塘還剩下一點就要完工了,大家加把勁,再辛苦做幾迴魚醬,魚塘也就能養魚了。”
葉霜突然抬起頭,滿眼敬佩地望著自家爺爺,突然覺得:爺爺乃是真英雄也!佩服!佩服!
葉霜偷偷瞟了一眼自家爹爹,嗯,還是沒有什麽特別的表情,看不出支持,也看不出反對的神情。她以為爺爺說完大家就應該散會了,但沒想到……
“爹,魚塘已經快挖好了,還得多夯實一下魚塘底部和堤壩。我們還得找孟齊家買些大石頭砌堤壩,出水口也需要石頭,還有從背後的高山上引溪水過來的事。”葉宗佑總結了一番現在魚塘的進展,後麵還需要完善的地方。
他也很頭疼老爹不管有錢沒錢,就喜歡辦大事的風格。不過,誰讓他是老爹的兒子,事情既然已經做到了這個程度,那就隻有再想辦法接著完成。有錢就修一下,沒錢又馬上停下來,不像那麽迴事。凡事能一鼓作氣幹完的,拖下去一般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有失“軍心”。
葉宗佑的意思,其實並不反對挖魚塘。他反對的是,這件事情準備太倉促,導致現在修魚塘的銀兩不夠。他知道,雖然家裏有些銀兩,但這些銀兩,是絕對動不得的。
“我知道,先等等再說。”葉清海也是有些無可奈何。沒銀子了,總不能就自己家裏人幹吧,他們還要做魚醬呢,哪裏有太多的時間耗在這上麵。等他們自己做完,得等到猴年馬月的。
“大哥,這次賣魚醬的收入,我們就先不拿了。你們先拿去用吧,把魚塘修好要緊。”葉清源不忍心看大哥被銀子的事情難住,反正他家又不急著用。
“大哥,你就拿去先用上,把魚塘修好了,我們也學學怎麽養魚。”二奶奶勸說道。
“剛剛差的幾兩工錢,就是你們給墊上的,而且你們的工錢也沒付呢。魚塘還是再等等。”爺爺不好意思拒絕道。
“大哥,一家人客氣什麽。要不是跟著你們做魚醬,我們哪裏來的這銀兩。你就先拿去用吧。”
“是啊,大伯,你們就先拿去用吧,我們家又不急著用。魚塘差一點就修好了,不能就這麽停下來啊。”葉宗魁和葉宗鉞夫婦也立即加入勸說隊伍。
爺爺看看二弟和弟媳,又聽侄兒侄媳婦們說的話,都是希望他先拿去用著。他隻得硬著頭皮把剛分出去的銀兩又拿了迴來。
“那好,銀子我們就先用著。放心,這迴一定一鼓作氣把魚塘都修好了。”
聽到這話,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剛剛屋裏的空氣真是讓人不好受啊,壓得大家都有些喘不過氣來,現在可算是恢複正常了。修個魚塘也真是不容易,看把大哥(大伯\/爹\/爺爺)愁成什麽樣了,眾人都在心裏默念道。
“孟家的石頭,早在決定好挖魚塘開始,我就定好了。明天就可以請人到山上的采石場抬石頭。至於引山上的溪水,不是經常需要引水,就砍北山上的大竹子,把他們破開,連在一起就行。幾百丈距離,溪水從高處流經後山的樹林,順著竹管再流到魚塘,很方便。”葉清海也是個做事情之前,把方方麵麵都想得很周全的人。
葉霜又一次刷新了對爺爺的認識,果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啊。
這下既有銀兩,又有材料,還有人力,不怕修一陣魚塘又因為沒錢停下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