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發洪水
獵戶家的團寵女兒隻想安穩種田 作者:寶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去年冬天,葉霜就滿了三歲。
葉霜知道,無論是古人還是現代人,三歲,都是人生一個很明確的分界線。
三歲前,小孩子很多時候都在父母的懷抱裏,安心地成長。三歲後,就是小孩子漸漸離開父母懷抱,開始學著獨立行走,獨立吃飯,獨立思考的時候。
所以,葉霜決定,三歲了,可以有一些獨立能力了,也可以開始當一個有思考能力,和一些決定能力的小孩兒了。
四月,接連下了幾天暴雨,河水暴漲。
山下水田裏的稻苗,早就已經長起來了。剛下暴雨的時候,稻田裏積攢的多餘水量,很容易就流過村民們挖開的田邊缺口,排放到水溝裏,再流到小河裏。稻苗沒有被水淹沒,安然無恙。
但是接下來的幾天裏,水越積越多。上遊的大水也順著小河,流到了葉家村所在的河段,河流漫漲。眼看著,再下一兩天暴雨,河水就要淹沒山腳下的那片大水田。
爺爺和家裏人,最近都有些著急上火,尤其是爺爺,在這山村生活了幾十年,自然熟知這片土地的脾氣。
四月,最是容易漲洪水的時候。平常年景,洪水不大。水田離河床,也有近三十米高。正常年景,下點雨,河流漲水,也不會淹到稻田。
怕就怕,碰到現在這樣,連綿不斷的暴雨。爺爺葉清海,葉家村的村長兼葉家族長,光是這樣的洪水,就經曆過十來迴。葉家村每經曆一次大洪水,就讓葉家村元氣大傷一次。
村裏人打獵物,種些土地,損失了稻田裏的收益,不至於餓死人。但接下來一兩年的時間裏,家家必定都是清湯寡水的飯食,就靠吃點粗糧菜蔬,偶爾獵來的葷腥吊命。因為,就是田裏顆粒無收,家家戶戶也照樣要向朝廷交糧納稅。所以,村民常常餓得滿臉菜色,麵黃肌瘦。
因此,麵對這樣的大洪水,爺爺和家裏的大人們,才每天都擔憂心焦,寢食難安。
看著山下越來越寬闊的渾濁河水,葉霜滿麵沉思。稻田裏的水排不出去,河裏的水又倒灌進稻田,到時候山下就是汪洋一片。等洪水退去後,田裏的稻苗就失去生機,再也救不迴來了。
讓洪水盡快退卻,很有難度,基本上難以實現。即便可以做到,但是誰知道後麵會發生什麽蝴蝶效應。唉,葉霜還是覺得自己太弱了。
既然水不能退,又要救稻苗,怎麽辦呢?
對!葉霜眼睛一亮,救稻苗啊!
不過,還是先問問爺爺再說。
“爺爺,要是水田都淹了,什麽時候水才會退走啊?”葉霜裝作好奇地拽著爺爺的青色長袖。
“唉,水田都淹了,天又不再下雨,也就是個兩三天,水就能退了。”葉清海無可奈何地說道。那時,水就是退了也沒有用,稻苗都死了,今年的收成就真泡湯裏了。
“那爺爺,你是不是想救田裏的苗苗?”
葉清海一聽這話,這是什麽意思?是他想的那樣嗎?小孫女才三歲,她能想出什麽辦法來?可聽她那意思……
“怎麽?乖孫女有好辦法,能幫爺爺救苗苗?”葉清海還是帶著一絲希望問小孫女。
“爺爺,你為什麽不把小苗苗拔起來?那樣,苗苗就不會被水淹了呀!”
“嗯?拔起來?拔起來不就死了嗎?苗苗死了,那還有什麽用?”葉清海不解地反問。
“為什麽會死?拔起來之後,還是扔到山坡上的水田裏啊。等水退了,再像栽菜苗一樣,栽在山腳的田裏,不就行了?”葉霜一臉輕鬆地看著爺爺。仿佛在說,這麽簡單,您怎麽就想不到呢?
“那拔起來放在水田裏,等水退的時候再種,苗苗不會死吧?”爺爺滿臉狐疑。
“那誰知道。您試試不就知道了嗎?”葉霜理直氣也壯。
“反正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暴雨還在下,按照這漲水速度,最遲明天晚上,水就漫上來了。”爺爺葉清海像是終於下定決心般。
“好,咱們就試試這個辦法。死馬也要當做活馬,嚐試醫一迴。我這就通知大家拔苗去。”
不到半個時辰,村裏的大人們就戴上鬥笠,挑好竹筐,裝上一些稻草,浩浩蕩蕩出發,去山腳下拔稻苗了。
看來,爺爺作為村長,很有威信。這行動力,點讚。
因為要搶在洪水來臨前,把稻苗都拔出來搬走。為了節約時間,村裏人沒有全部拔完所有秧苗,隻挑揀了長勢很好的秧苗拔出來。再紮成一捆一捆的,裝在竹筐裏,由人擔往山坡上,洪水淹沒不著的水田裏。一捆捆帶著些泥水的秧苗,根部沒入水裏,暫時,就存放在早已經清理出一片空地的水田裏。
村裏人緊趕慢趕,終於,在第二天下午,把山下水田裏拔出來的秧苗,全部送到了山坡上的水田裏。
傍晚,烏雲依然密布,大雨還在下著。站在山坡上,葉霜可以清晰地看到河流裏的水,還是如爺爺預料般,漫進了山腳的大片水田裏。
山腳下的水田被淹兩天後,大雨停了。又過了兩天,洪水才終於完全退下去,露出山下的水田。
這幾天,爺爺和村裏人,都喜歡到存放秧苗的地方,看看秧苗有沒有發黃枯萎。當他們看到,秧苗大部分都是綠色的,沒有死,隻是比一直長在水田裏的,精神要差一點時,都放下心來。現在,就等著洪水退去,整理水田栽秧苗了。
重新栽秧苗的時候,村民們就不能像之前一樣,把稻穀直接撒在田裏了,秧苗也沒有之前那麽富餘。那些營養不良,不好拔的秧苗,直接就被棄在水田裏了。為了栽滿所有水田,村裏人就隻有像現代一樣,一排排地插秧了。
葉霜看著這個場景,不時點點頭,這才是種水稻的正確方式啊。
一開始,爺爺葉清海還有些擔心,怕重新種下去的秧苗活不了。所以,他天天就往山下的水田跑。過了三天,爺爺就知道,秧苗終於全部都活過來了。今年的口糧和交給朝廷的賦稅,總算是保住了。
其實,葉霜就是特意借著這個機會,引導村裏人這樣種糧食。灑稻種也不是不可以,隻是也有好些缺點,比如被水淹了,比如,雜草多等。待到秋收,他們就會比較,兩種種水稻的方法孰優孰劣。以後,大家就知道,到底選擇哪種適合的方式種植水稻了。
初戰告捷,算是初步贏得了爺爺的小認可。嗯,爹也知道是自己出的主意了。
低調,低調,看她毫不在意的小眼神兒。
接下來,就是……
葉霜知道,無論是古人還是現代人,三歲,都是人生一個很明確的分界線。
三歲前,小孩子很多時候都在父母的懷抱裏,安心地成長。三歲後,就是小孩子漸漸離開父母懷抱,開始學著獨立行走,獨立吃飯,獨立思考的時候。
所以,葉霜決定,三歲了,可以有一些獨立能力了,也可以開始當一個有思考能力,和一些決定能力的小孩兒了。
四月,接連下了幾天暴雨,河水暴漲。
山下水田裏的稻苗,早就已經長起來了。剛下暴雨的時候,稻田裏積攢的多餘水量,很容易就流過村民們挖開的田邊缺口,排放到水溝裏,再流到小河裏。稻苗沒有被水淹沒,安然無恙。
但是接下來的幾天裏,水越積越多。上遊的大水也順著小河,流到了葉家村所在的河段,河流漫漲。眼看著,再下一兩天暴雨,河水就要淹沒山腳下的那片大水田。
爺爺和家裏人,最近都有些著急上火,尤其是爺爺,在這山村生活了幾十年,自然熟知這片土地的脾氣。
四月,最是容易漲洪水的時候。平常年景,洪水不大。水田離河床,也有近三十米高。正常年景,下點雨,河流漲水,也不會淹到稻田。
怕就怕,碰到現在這樣,連綿不斷的暴雨。爺爺葉清海,葉家村的村長兼葉家族長,光是這樣的洪水,就經曆過十來迴。葉家村每經曆一次大洪水,就讓葉家村元氣大傷一次。
村裏人打獵物,種些土地,損失了稻田裏的收益,不至於餓死人。但接下來一兩年的時間裏,家家必定都是清湯寡水的飯食,就靠吃點粗糧菜蔬,偶爾獵來的葷腥吊命。因為,就是田裏顆粒無收,家家戶戶也照樣要向朝廷交糧納稅。所以,村民常常餓得滿臉菜色,麵黃肌瘦。
因此,麵對這樣的大洪水,爺爺和家裏的大人們,才每天都擔憂心焦,寢食難安。
看著山下越來越寬闊的渾濁河水,葉霜滿麵沉思。稻田裏的水排不出去,河裏的水又倒灌進稻田,到時候山下就是汪洋一片。等洪水退去後,田裏的稻苗就失去生機,再也救不迴來了。
讓洪水盡快退卻,很有難度,基本上難以實現。即便可以做到,但是誰知道後麵會發生什麽蝴蝶效應。唉,葉霜還是覺得自己太弱了。
既然水不能退,又要救稻苗,怎麽辦呢?
對!葉霜眼睛一亮,救稻苗啊!
不過,還是先問問爺爺再說。
“爺爺,要是水田都淹了,什麽時候水才會退走啊?”葉霜裝作好奇地拽著爺爺的青色長袖。
“唉,水田都淹了,天又不再下雨,也就是個兩三天,水就能退了。”葉清海無可奈何地說道。那時,水就是退了也沒有用,稻苗都死了,今年的收成就真泡湯裏了。
“那爺爺,你是不是想救田裏的苗苗?”
葉清海一聽這話,這是什麽意思?是他想的那樣嗎?小孫女才三歲,她能想出什麽辦法來?可聽她那意思……
“怎麽?乖孫女有好辦法,能幫爺爺救苗苗?”葉清海還是帶著一絲希望問小孫女。
“爺爺,你為什麽不把小苗苗拔起來?那樣,苗苗就不會被水淹了呀!”
“嗯?拔起來?拔起來不就死了嗎?苗苗死了,那還有什麽用?”葉清海不解地反問。
“為什麽會死?拔起來之後,還是扔到山坡上的水田裏啊。等水退了,再像栽菜苗一樣,栽在山腳的田裏,不就行了?”葉霜一臉輕鬆地看著爺爺。仿佛在說,這麽簡單,您怎麽就想不到呢?
“那拔起來放在水田裏,等水退的時候再種,苗苗不會死吧?”爺爺滿臉狐疑。
“那誰知道。您試試不就知道了嗎?”葉霜理直氣也壯。
“反正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暴雨還在下,按照這漲水速度,最遲明天晚上,水就漫上來了。”爺爺葉清海像是終於下定決心般。
“好,咱們就試試這個辦法。死馬也要當做活馬,嚐試醫一迴。我這就通知大家拔苗去。”
不到半個時辰,村裏的大人們就戴上鬥笠,挑好竹筐,裝上一些稻草,浩浩蕩蕩出發,去山腳下拔稻苗了。
看來,爺爺作為村長,很有威信。這行動力,點讚。
因為要搶在洪水來臨前,把稻苗都拔出來搬走。為了節約時間,村裏人沒有全部拔完所有秧苗,隻挑揀了長勢很好的秧苗拔出來。再紮成一捆一捆的,裝在竹筐裏,由人擔往山坡上,洪水淹沒不著的水田裏。一捆捆帶著些泥水的秧苗,根部沒入水裏,暫時,就存放在早已經清理出一片空地的水田裏。
村裏人緊趕慢趕,終於,在第二天下午,把山下水田裏拔出來的秧苗,全部送到了山坡上的水田裏。
傍晚,烏雲依然密布,大雨還在下著。站在山坡上,葉霜可以清晰地看到河流裏的水,還是如爺爺預料般,漫進了山腳的大片水田裏。
山腳下的水田被淹兩天後,大雨停了。又過了兩天,洪水才終於完全退下去,露出山下的水田。
這幾天,爺爺和村裏人,都喜歡到存放秧苗的地方,看看秧苗有沒有發黃枯萎。當他們看到,秧苗大部分都是綠色的,沒有死,隻是比一直長在水田裏的,精神要差一點時,都放下心來。現在,就等著洪水退去,整理水田栽秧苗了。
重新栽秧苗的時候,村民們就不能像之前一樣,把稻穀直接撒在田裏了,秧苗也沒有之前那麽富餘。那些營養不良,不好拔的秧苗,直接就被棄在水田裏了。為了栽滿所有水田,村裏人就隻有像現代一樣,一排排地插秧了。
葉霜看著這個場景,不時點點頭,這才是種水稻的正確方式啊。
一開始,爺爺葉清海還有些擔心,怕重新種下去的秧苗活不了。所以,他天天就往山下的水田跑。過了三天,爺爺就知道,秧苗終於全部都活過來了。今年的口糧和交給朝廷的賦稅,總算是保住了。
其實,葉霜就是特意借著這個機會,引導村裏人這樣種糧食。灑稻種也不是不可以,隻是也有好些缺點,比如被水淹了,比如,雜草多等。待到秋收,他們就會比較,兩種種水稻的方法孰優孰劣。以後,大家就知道,到底選擇哪種適合的方式種植水稻了。
初戰告捷,算是初步贏得了爺爺的小認可。嗯,爹也知道是自己出的主意了。
低調,低調,看她毫不在意的小眼神兒。
接下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