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外祖一家
獵戶家的團寵女兒隻想安穩種田 作者:寶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午從舅奶奶家出來,葉霜爹就趕著牛車,送一家人去趙家了。
趙老秀才家住在鎮北。老秀才早年間考上秀才,本以為前途一片光明。但不知道得罪了哪個小人,竟突然被取消了鄉試資格。
一時間心灰意冷,再也無心科舉考試。隻在鎮上開了一家學館,專門教鎮上的小孩讀書。因人品好,學問又不錯,學館的生意倒是一做就是幾十年,倒也寬慰了老秀才不得誌的心,愈發專注於教書育人。
牛車剛停下,趙家的門就打開了。
裏麵走出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婦人,和娘親有些像。穿著深藍色棉布衣裙,頭上插著一支銀簪。整個人淡雅嫻靜,不愧是秀才夫人。
老婦人一看到女兒一家,就歡喜地一邊招唿進門,一邊抹了又抹眼角情不自禁溢出的眼淚。
“娘,我這不是迴來看你了麽?怎麽又哭了?女兒好好的呢。你看看你的外孫女!”趙書瑤心裏酸酸澀澀,麵上又裝作開心地安慰親娘吳安珍。
“你啊!嫁這麽遠的地方,迴來一趟多不容易。我們要去看你一趟,也是不容易。上迴去,還是這孩子滿月的時候。”一邊說,一邊接過女兒手上的外孫女。
“宗佑,栓好了牛車,趕緊和孩子們進來。來就是了,又拿這麽多東西做什麽?你們自己留著吃。我們住在鎮裏,想買什麽不容易?家裏什麽也不缺。”趙書瑤的娘李氏一下子就進入了念叨閨女模式。
“嶽母,這是昨天獵的野豬肉,野雞和兔子,我娘說帶給你們嚐嚐鮮。”葉宗佑看見妻子給自己使眼色,趕緊補充道。
“是啊,娘。大家都有的,你就放心吧。這肉昨晚抹了些鹽,天氣炎熱,你看看怎麽吃吧。包裏有山上摘的一些調料,還有些幹蘑菇。”
“親家有心了。晚上等你爹他們迴來,我們就做來嚐嚐鮮。”
“承廉、承直也有些日子沒看見了。你爹早上還念叨呢,說承廉也大些了,該接來學館裏念書了。宗佑當年,不也是這個年紀來學館裏上學的?”
“娘,這事兒就讓宗佑和爹談談吧。時候不早了,我陪你做飯。”
晚上,老秀才趙顯睿懷裏抱著幾本書,領著兩個孫子迴來了。
趙書瑤的哥哥趙昭華,也考取了秀才。現在在縣衙做書吏,兩口子就住到縣裏去了。兩個孫子趙益誠、趙益實要在學館讀書,就留在老兩口身邊。
“嶽父,您迴來了。”葉宗佑看老師兼嶽父迴家,忙上前行禮。
“外祖父”。葉承廉、葉承直也趕緊給外祖父行禮。
“在家裏,那麽見外做什麽。益誠、益實陪兩個弟弟去玩。”
“宗佑,你進書房來,我有話跟你說。”老秀才一邊捋著胡須,一邊抱著書本繼續往前走。一定是又和作為得意弟子的女婿葉宗佑探討學問。
隻是,想到女婿不去考科舉,老秀才每每想來都是一臉可惜。不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就像自家當年。但是求學問,無論是否考科舉,都是可以學無止境的。
一直到飯菜上桌,兩翁婿才一前一後,邊走邊談從書房裏出來。
晚上的飯菜也很豐盛,辣炒兔丁,幹香花生米,紅燒肉,蘑菇燉雞,炒時蔬。
老秀才看到如此好菜,今日女兒迴家,外孫女第一次來家裏,又是學問有所進益,兩翁婿難得喝起了酒。你一杯我一杯,喝得頗有些“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味道了。
葉霜的麵前,還是一碗雞蛋羹。不過夾了些許炒得香噴噴的肉末,上麵淋了香油和醬油,一小戳兒蔥花。加上一些切得細細的紅燒肉,蔬菜碎拌在一起,葉霜吃得也很開心滿足。外婆就是不一樣,好用心。
想起在廚房做飯的時候,外婆和娘親的對話。
葉霜明白,外婆還是心疼娘親。山村裏的日子過得清苦,娘家又不在近旁幫襯。哪怕知道自己的父親對娘親很好,但是作為母親的外婆,又怎能不關心女兒的生活質量呢?
葉霜想起自己家裏的生活條件,再對比舅爺爺家。嗯,沒得比。就是對比外婆家,生活條件方麵也有很大的差距。
葉霜並非不喜歡山村的生活,相反,她很喜歡安靜平和的生活,與世無爭,逍遙自在。
但是葉霜知道,這樣的美好生活隻存在於想象中。
比如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看起來充滿了人生的詩意,但是真正靠土地維持生計和繁衍的人們,生存有多艱難,這些都是隱藏在詩詞背後,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無盡的艱辛和血汗;是父母放羊,兒子放羊,孫子也放羊,還自以為這就是全部人生可能的無知無識,是大家都在改變而我們卻始終一成不變的鹹魚人生。
“不曾清貧難做人,不經世事永天真”,葉霜經曆過清貧,也見識過、經曆過世事。所以,她清楚,做人就應該積極努力向上,讓自己,讓周圍可以因為自己變得更好的人、事、物,變得更好。
了無牽掛的閑雲野鶴,固然讓人羨慕,但這不是讓家人一直過清苦日子的借口。既已做人,就當擔起基本責任。
然而,葉霜看著自己的小胳膊小腿,話都說不好的奶娃娃,誰會信呢。過度表現,隻會被當妖孽,區別對待。還是耐心地等等,再長大一些吧。
在外婆家歇息了一晚上。早上,大家吃的都是簡單的青菜煮麵條,但是,外婆單單給葉霜專門做了荷包蛋和軟爛的肉末麵條。
葉霜隻覺得,從出生就沒吃得這麽滿意過,剛好適合自己缺牙又柔弱的腸胃啊,太感動了。
葉霜很想和外婆說,能不能在您家多住幾天。這生活質量就是目前的標準了,也不用太好了,就這樣適合胃口的就行啦。
果然,葉霜隱藏的吃貨屬性又暴露了。
臨別前,一家人還在討論著,盡快把大哥送到外祖父這裏念書。葉霜卻抱著外婆的脖子,耍賴不想下來。還是她娘上前使了幾分巧勁,才終於給扒拉下來的。
一行人趕著牛車,去南豐鎮東邊接爺奶,匯合叔叔他們。趁著時間還早,就在鎮裏逛逛,一家人買點家裏的必備品,才慢慢悠悠往家迴。
趙老秀才家住在鎮北。老秀才早年間考上秀才,本以為前途一片光明。但不知道得罪了哪個小人,竟突然被取消了鄉試資格。
一時間心灰意冷,再也無心科舉考試。隻在鎮上開了一家學館,專門教鎮上的小孩讀書。因人品好,學問又不錯,學館的生意倒是一做就是幾十年,倒也寬慰了老秀才不得誌的心,愈發專注於教書育人。
牛車剛停下,趙家的門就打開了。
裏麵走出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婦人,和娘親有些像。穿著深藍色棉布衣裙,頭上插著一支銀簪。整個人淡雅嫻靜,不愧是秀才夫人。
老婦人一看到女兒一家,就歡喜地一邊招唿進門,一邊抹了又抹眼角情不自禁溢出的眼淚。
“娘,我這不是迴來看你了麽?怎麽又哭了?女兒好好的呢。你看看你的外孫女!”趙書瑤心裏酸酸澀澀,麵上又裝作開心地安慰親娘吳安珍。
“你啊!嫁這麽遠的地方,迴來一趟多不容易。我們要去看你一趟,也是不容易。上迴去,還是這孩子滿月的時候。”一邊說,一邊接過女兒手上的外孫女。
“宗佑,栓好了牛車,趕緊和孩子們進來。來就是了,又拿這麽多東西做什麽?你們自己留著吃。我們住在鎮裏,想買什麽不容易?家裏什麽也不缺。”趙書瑤的娘李氏一下子就進入了念叨閨女模式。
“嶽母,這是昨天獵的野豬肉,野雞和兔子,我娘說帶給你們嚐嚐鮮。”葉宗佑看見妻子給自己使眼色,趕緊補充道。
“是啊,娘。大家都有的,你就放心吧。這肉昨晚抹了些鹽,天氣炎熱,你看看怎麽吃吧。包裏有山上摘的一些調料,還有些幹蘑菇。”
“親家有心了。晚上等你爹他們迴來,我們就做來嚐嚐鮮。”
“承廉、承直也有些日子沒看見了。你爹早上還念叨呢,說承廉也大些了,該接來學館裏念書了。宗佑當年,不也是這個年紀來學館裏上學的?”
“娘,這事兒就讓宗佑和爹談談吧。時候不早了,我陪你做飯。”
晚上,老秀才趙顯睿懷裏抱著幾本書,領著兩個孫子迴來了。
趙書瑤的哥哥趙昭華,也考取了秀才。現在在縣衙做書吏,兩口子就住到縣裏去了。兩個孫子趙益誠、趙益實要在學館讀書,就留在老兩口身邊。
“嶽父,您迴來了。”葉宗佑看老師兼嶽父迴家,忙上前行禮。
“外祖父”。葉承廉、葉承直也趕緊給外祖父行禮。
“在家裏,那麽見外做什麽。益誠、益實陪兩個弟弟去玩。”
“宗佑,你進書房來,我有話跟你說。”老秀才一邊捋著胡須,一邊抱著書本繼續往前走。一定是又和作為得意弟子的女婿葉宗佑探討學問。
隻是,想到女婿不去考科舉,老秀才每每想來都是一臉可惜。不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就像自家當年。但是求學問,無論是否考科舉,都是可以學無止境的。
一直到飯菜上桌,兩翁婿才一前一後,邊走邊談從書房裏出來。
晚上的飯菜也很豐盛,辣炒兔丁,幹香花生米,紅燒肉,蘑菇燉雞,炒時蔬。
老秀才看到如此好菜,今日女兒迴家,外孫女第一次來家裏,又是學問有所進益,兩翁婿難得喝起了酒。你一杯我一杯,喝得頗有些“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味道了。
葉霜的麵前,還是一碗雞蛋羹。不過夾了些許炒得香噴噴的肉末,上麵淋了香油和醬油,一小戳兒蔥花。加上一些切得細細的紅燒肉,蔬菜碎拌在一起,葉霜吃得也很開心滿足。外婆就是不一樣,好用心。
想起在廚房做飯的時候,外婆和娘親的對話。
葉霜明白,外婆還是心疼娘親。山村裏的日子過得清苦,娘家又不在近旁幫襯。哪怕知道自己的父親對娘親很好,但是作為母親的外婆,又怎能不關心女兒的生活質量呢?
葉霜想起自己家裏的生活條件,再對比舅爺爺家。嗯,沒得比。就是對比外婆家,生活條件方麵也有很大的差距。
葉霜並非不喜歡山村的生活,相反,她很喜歡安靜平和的生活,與世無爭,逍遙自在。
但是葉霜知道,這樣的美好生活隻存在於想象中。
比如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看起來充滿了人生的詩意,但是真正靠土地維持生計和繁衍的人們,生存有多艱難,這些都是隱藏在詩詞背後,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無盡的艱辛和血汗;是父母放羊,兒子放羊,孫子也放羊,還自以為這就是全部人生可能的無知無識,是大家都在改變而我們卻始終一成不變的鹹魚人生。
“不曾清貧難做人,不經世事永天真”,葉霜經曆過清貧,也見識過、經曆過世事。所以,她清楚,做人就應該積極努力向上,讓自己,讓周圍可以因為自己變得更好的人、事、物,變得更好。
了無牽掛的閑雲野鶴,固然讓人羨慕,但這不是讓家人一直過清苦日子的借口。既已做人,就當擔起基本責任。
然而,葉霜看著自己的小胳膊小腿,話都說不好的奶娃娃,誰會信呢。過度表現,隻會被當妖孽,區別對待。還是耐心地等等,再長大一些吧。
在外婆家歇息了一晚上。早上,大家吃的都是簡單的青菜煮麵條,但是,外婆單單給葉霜專門做了荷包蛋和軟爛的肉末麵條。
葉霜隻覺得,從出生就沒吃得這麽滿意過,剛好適合自己缺牙又柔弱的腸胃啊,太感動了。
葉霜很想和外婆說,能不能在您家多住幾天。這生活質量就是目前的標準了,也不用太好了,就這樣適合胃口的就行啦。
果然,葉霜隱藏的吃貨屬性又暴露了。
臨別前,一家人還在討論著,盡快把大哥送到外祖父這裏念書。葉霜卻抱著外婆的脖子,耍賴不想下來。還是她娘上前使了幾分巧勁,才終於給扒拉下來的。
一行人趕著牛車,去南豐鎮東邊接爺奶,匯合叔叔他們。趁著時間還早,就在鎮裏逛逛,一家人買點家裏的必備品,才慢慢悠悠往家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