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就來在了天社府!
天社府府衙知府名叫張海瑞,雙字書忠。
說起這海瑞二字,咱們各位有聽過故事,有愛看個書的可能有印象。
明朝有個大清官名叫海瑞,雙字汝賢號剛峰,是曆經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的四朝老臣!
民間素有白麵包青天海青天的美譽。
當然了,說到咱們這部書裏頭他沒可有明朝啊,還沒到那兒呢是吧,咱們這兒也是方便編書,前頭我也說過不止一迴了,以後隻要是提到這個時代沒出生的人啊,在書中那一律都是新太祖編出來的書。
總而言之這張書忠的父母了不得,他父親是什麽人,咱們且先不介紹,咱們得著重著重說一說這個張書忠的大伯(bai)!
了不得!張書忠的大伯乃是朝中大太監張文升!
前文書咱們說過了,這張文升乃是司禮監的掌印太監還是東廠的督主!
張家想當年也是一大戶,乃是幽州的豪紳,隻不過後來家道中落,張文升身為當時張家的大哥,四處碰壁,想要活著是真難。
到了最後,從神針宗退了出來, 為了討口飯吃淨了身入宮當了太監。
說起這張文升他單獨有一本兒書,它叫《十錢傳》,說的就是這太監如何起的家。
當然,咱們現在也就是提一嘴,主要還是說這個張書忠。
在張文升成了太監之後,那就是徹底絕了後了,按規矩張文升不能入張家族譜,可是張文升他弟弟不管。
老張家都快完犢子了啊!我哥哥為了咱們張家都成了殘廢了還不讓我哥入族譜?什麽祖宗不讓!?祖宗要是真的有靈在天他能看著咱們張家落沒成這德性!?我去他的祖宗吧!
張文升念著小弟的這份好,對家裏人那是大方之極!
張書忠的名字就是張文升起的。
畢竟好歹張文升是在內書房讀過書的。
張書忠的名字就是張文升從戲文裏找到的。
啊,你看,海瑞是個大清官啊,我這大侄兒一看就是人中龍鳳!啊你看!尿都這麽大一泡!嗯,就叫張海瑞!字兒就是書忠。
什麽意思,希望你能如同書裏的這海瑞一樣做個忠君愛國的好官!
按理來說,張文升不樂意張書忠做官,照他的意思張家安安心心做個富家翁就得了,日後自己這個大太監鐵定是不能善終的,我今天可以保他可我以後死了到時候我這大侄兒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可是張文升的弟弟張四清不管。
他跟張文升說了這麽一段兒話。
“我的好哥哥呀,我沒念過書也不懂道理,我是一不曉得忠君二不明白愛國,可是我知道在那宮裏頭你一個人不容易。
想當初你我兄弟二人在村兒裏頭尚且遭人冷落,更別提如今你一個人在深宮當中是獨木難支!
我也聽到你幹了許多喪盡天良的事兒,可是你得知道要是沒有你,你大哥我這個要膀子力氣沒力氣要腦子沒腦子的人連婆娘都娶不著又何來的這大胖小子?!
我兒子就交給你了,兄弟之間沒別的,我兒子就是你兒子,你就當你兒子使喚!
你養了那麽多的幹兒子,你信不信得過我不知道,但是我信不過,在我眼裏頭他們都恨不得咬你一塊肉下來!
咱們的親兒子你隨便使喚,你讓他咬人他咬人讓他造反他造反,就是養成了絕世的大貪官我也不怨你!
你說你大哥我算計也好你說大哥我小心眼兒也罷,隻求你日後……要是遇到什麽大事兒需要讓人背的時候兒……別忘了有這麽一兒砸!”
張四清這話說的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張文升自己想要和家裏撇開關係,可是,要是沒張文升,張四清娶不著媳婦,也自然沒有這孩子,要是說自己的錢都是血錢,那麽說這張書忠就是喝人血長大的!
想要分開是不可能的事兒!
倒還不如讓張文升帶著張書忠,日後就走關係做個官,結黨營私有他一份兒,也讓張文升不至於太辛苦。
那時候兒的人最重視的就是血脈,哪像現在呀是吧。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張文升撫養張書忠,也親自教導張書忠。
那麽說怎麽教導呢?
教他做好官。
沒人比一個奸臣更曉得清官是什麽樣子。
前文書咱們說過張文升是清官不彈,昏官不諫!
以身作則告訴張書忠什麽是奸臣什麽是好人。
一直到現在張書忠上任天社府知府不說位極人臣也是一方父母官!
張書忠雖然是靠張文升上的位,可是無論是清流言官還是奸臣邪佞沒一個不佩服他的。
這是真君子啊,眼裏揉不得沙子!
官聲極好,可以說他做這個知府,張文升愣是沒有出幾分力。
就說這一天啊,張書忠動了動肩膀,齜牙咧嘴的從後堂往前走。
怎麽呢?渾身疼。
就在前些日子,他上書彈劾自己的親大伯,也就是這張文升。
上書彈劾之後,張書忠被他親爹張四清掛在房梁上抽了三個時辰!
那麽說他是白眼兒狼嗎?不是!
他雖然彈劾了張文升,但是實際上也是為了保張文升。
隻有自己彈劾了張文升,自己才可以顯得與張文升並非一路人,日後張文升哪一天真的完蛋了,自己再用親屬的名義去求情,這麵子可就不一樣了。
就是那些恨不得張文升死的清官,到時候也會跟著自己求情。
當然,張四清他哪兒懂得這個啊,他就知道,彈劾就是告狀!不是什麽好事兒!現在自己的兒子敢跟皇上告狀自己的弟弟!
抽!
抽死這個白眼兒狼!
把張書忠叫迴老家來,吊起來罵罵咧咧抽了三個時辰才算完事兒。
張書忠也沒在意,褲子一提爬馬車上就迴來了。
抽唄,那個時候人們提倡忠孝,父親打老子師父打徒弟你就該受著,哪怕是當老子的閑得無聊就是想打你你也不能有二話!
更何況張書忠自己也覺得,自己彈劾自己的親大伯這不是什麽好事兒。
可是在那群清官眼裏頭自己這叫大義滅親!
“欸呦喂老爺呀……您可別亂動,大夫不是說了您得歇兩天再走動嗎?”
一個帶著瓜皮帽兒,留著兩撇小胡子的人滿臉焦急的走了上來,扶著張書忠在院子裏頭走。
說到這兒咱還得說幾句題外話。
瓜皮帽兒這東西,明朝開始有,到了清朝民國之後才開始盛行的,這東西原名兒叫六合一統帽!
有人說這東西滿清人入關帶來的,那是扯淡。
滿清人入關戴的帽子那叫帽頭兒,它沒有這個六瓣兒,也就是沒有這個縫合的紋路。
當年清兵入關對漢人說的是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要漢人照著滿人的傳統來,剃一半頭發,後頭留著小辮兒這叫陰陽頭!
留這樣式兒的頭發,帶這樣兒的帽子合適。
後來南方人覺得,我們是漢人啊,你們這群滿人皇帝憑什麽管我們?我們心裏頭裝的是我們漢人的皇帝啊。
後來一看,得,這帽頭兒跟六合帽挺像的,我們就帶這個,都差不多。
後來這事兒被清聖祖,也就是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瞧見了,啊,這麽說有點繞嘴,就是康熙,康熙就問大臣,說為什麽百姓都帶這樣兒的帽子啊?
大人一尋思不能說真話啊,就跟康熙說:皇上,這個帽子有六個麵兒,六個麵兒縫一起這代表的是全國統一,表示東、南、西、北、上、下一統!
康熙一聽樂了,嗯,這有意思,以後咱們也別帶帽頭兒了,都戴這六合帽!
現在咱們看這個影視劇裏頭啊漫畫兒裏頭啊,那些做生意的掌櫃們都帶著這麽一個帽子,要是明清的那沒問題,再往前,唐宋,又或者是咱們,按理來說這就不對了。
當然了,您要是說我說的不對,您是這個專門研究曆史民俗的,您直接說出來,畢竟我這也是網上查的,不一定對。
啊,說完了閑白兒,咱們接著說這個人。
那麽這個人是誰呢?他是張書忠的師爺,平時張書忠斷案的時候在一邊兒幫著出出主意,可同時他還是張文升的心腹他叫墨開生,表字墨休景。
姓墨,還是張文升的心腹,您各位就知道他是誰了。
還記得前頭咱們說的張文升雖然是個太監,可是也心係天下。
而這墨休景,就是同樣心係天下,號稱皇權守門人的墨家人。
墨休景佩服張書忠的風骨,於是和張文升商量。
督公你這侄子乃是翩翩君子,可是,風骨他不能殺人啊,張書忠才多大,二十歲,就算他有狀元之才,是那文曲星下凡他也養不出浩然氣來。
要是有宵小對他動手,他沒有自保之力,我看不成,不如我去保他一保!
如此,墨休景才來了這裏。
張書忠為官清廉,吃穿用度極為節儉,就是官服上頭都有幾個補丁。
其它的大老爺,哪怕是清官,好歹也會雇幾個家丁下人照顧飲食起居。
可是這張書忠不一樣。
我有手有腳啊,為什麽要讓別人照顧我?
事事親力親為。
都說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又說君子遠庖廚,可是張書忠統統不管,自己做飯自己洗衣。
那些自詡清流官見了張書忠,哪怕是嘴上酸他幾句作秀,迴頭也是自慚形愧。
都說十年清知府,是十萬雪花兒銀,可是在張書忠這兒統統不存在,就連那些你百官當中默認的冰敬碳敬也沒人敢送。
“欸呀……”張書忠欸呀一聲,伸出手讓墨休景扶著自個兒,擺了擺手,“別人可以歇著,我不能歇著,我要是歇著了,這天社府若是有人喊冤那誰來管呐?”
“欸呦喂,我的老爺呀,你在這天社府任職五年,此處不說是一方淨土那也算是安靜祥和,哪兒有什麽大事兒啊,就算是有那也是家巴長裏巴短兒雞毛蒜皮兒的小事兒啊。”
“嘿呦喂休景啊,你說說你,咱們吃飯吃到小石頭子兒都得難受一會兒,這百姓們就算是雞毛蒜皮兒的事兒,那來找我了那就比吃飯吃到小石頭兒還嚴重,拖上個一天兩天,那不得難受死啊,行了,攙著我再走走吧。”
墨休景苦笑著搖了搖頭,連忙是扶著張書忠又慢慢兒走了兩步。
“你還別說啊……身邊兒有個人伺候是不錯,我要是有個病有個災兒的,也好方便。”張書忠歎了口氣,動了動這胳臂,“就是你這的練武的架勢能不能緩緩啊……夾著我整的我胛子疼。”
“欸呦喂我的老爺欸,我比你都高攙著你你肯定難受,再說了,我打小兒就在天一閣練功,身上都是腱子肉。”
“嘖……伺候人這事兒還是得女人來呀,昨天我讓你刷個碗你給我掰碎了仨,咱們府上添件兒家夥什兒容易嗎?”
“嘿,老爺你這是開竅兒了,那我尋個時候兒買個小丫鬟迴來?”
“嗯……不妥……為我方便讓一家破碎,不妥。”張書忠搖了搖頭。
“這話說的……你不買他有別人買啊;再說了你買丫頭迴來也算是救了人家一家子啊;退一萬步講,你買迴來還可以讓她迴家瞧瞧啊,雖然不符合人牙行的規矩,可是咱們怕什麽呀。”
“不妥,不妥。”
“那您說怎麽辦吧?”
“嗯……我尋思著……我今年也已經老大不小兒的了,二十五歲,也該找個媳婦兒了。”
“欸呦喂我的老爺呀,您要娶妻!?”
“什麽娶妻,納妾!娶妻需得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啊!莫要胡講!”張書忠瞪了墨休景一眼,“你們這些粗人呐……”
“嘿,我雖然是墨家人,可是入了天一閣那也是半個江湖人了,我們這叫敢愛敢恨!”墨休景也不惱,知道這是張書忠打趣兒自己個兒。
“你們這叫傷風敗俗!誒呦誒呦……嘶……誒呦誒呦……不過……我倒是聽說許多女子崇尚那一生一世一雙人……我若是沒有娶妻先納妾也不太合適……
也罷,迴頭等你下次給我大伯送信兒的時候,提一提,讓大伯給我尋一門兒親事,誒呀……”
張書忠長舒一口氣,接著說。
“我算是看明白啦……我爹是不可能給我張羅的,他恨不得我就是我大伯的兒子,這事兒還是得我大伯拿主意。”
“誒呦……老爺這又是什麽話,我說了好幾迴了我不會把您的事兒給督公說的!”
“放你娘的狗屁,去年那婦人誣告自家郎君的時候,口出狂言說天下男人一般穢,娶妻納妾皆為淫的時候兒,我就說了一句‘本官就不想娶妻’,第三天下午我大伯的家書就到了!
書中字裏行間雖然都是問候,可是句句不離孝道一題,最後更是直接點明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啊,你跟我跟你沒關係?”
“欸……這句話解釋可多了,也未必就是讓您……是吧……老爺您也別瞎說,聖人書”“我去你的聖人書吧,你讀過幾年書啊你跟我在這兒聖人書,聖人書傳了這麽多年,聖人死了誰能代聖人立言?如何解釋聖人言那不還是士子們上下嘴皮兒一碰?
行了行了,我也不給你難堪,權當沒有這迴事兒,可你記住咯,提一嘴,我也該有個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的賢內助了呀。”
墨休景點了一下腦袋,可是又好像想起了什麽,歎了口氣:“老爺您別怪我說話不好聽,您要是娶妻,可未必是賢內助啊。”
“哦,怎麽說?我自認為從來沒有做過對不起百姓的事兒,難不成還娶不到媳婦兒?還是說我大伯風評不好還能影響到我?”
“不是這事兒啊老爺,您是了不起,滿朝文武提到您的名字沒一個不服的,家中有待字閨中的女眷都想嫁給您。可是啊大人,您瞅瞅咱們這一方小院兒,再瞧瞧你這身上,然後你在想想咱們早上吃的啥,相敬如賓那鐵定是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咱們府上可是連個案盤托兒都沒有啊,舉得什麽案?”
“嗯………………”張書忠拖了一個長吟,明白了一點兒。
“您也明白了吧,人家長輩兒看您好,真要是娶迴家來那人家閨女可未必願意跟您吃苦啊,雖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可是您不對人家好有人對人家好啊,要是來個紅杏出牆……您找誰說理去?
家醜外揚您這名聲還要不要了?自古貧賤出下流,雖然咱們算不上貧賤,可是我說句不好聽的,勤儉和貧賤他差不了多少啊。
新朝開國三百餘年我估摸著啊,像您這樣兒隻靠著供奉活著的官兒,不超過五指之數兒啊。”
“嗯……嗯……”
“再說了,您剛才也提到了那婦人汙蔑自家夫君的事兒了,那您可還記得後來這事兒怎麽發展又是怎麽解決的?”
墨休景接著問道。
那一起案子說起來張書忠還是有點兒心窄。
什麽案子呢?說來也不大,不過是天社府一戶人家兒的孩子大了,想要娶妻,那婦人討了彩禮之後便一口咬定那相公在婚前強暴了她!
也不知在哪兒尋了幾個證人是言之鑿鑿。
可是光有人證他得有物證啊。
沒有物證無法斷案,張書忠遣人找證據,不僅沒有找到證據,反而還找到了三四份兒這婦人告人強暴的存檔。
可是你還不能說這婦人誣告。
萬一這次她是真的被強暴了呢?
張書忠想要下次再審的時候,婦能司來了。
婦能司的女進士來了堂上,當即就說出了五個大字是“奸出婦人口”!
張書忠是咬牙切齒啊。
什麽叫奸出婦人口?
那個時候兒人們對名節看得很重,一個婦人要是真的被內個了,名聲狼藉那一輩子基本上也就完蛋了。
那麽說這麽一件大事兒,從女人的嘴裏說出來了,不管男人是不是真的幹了那事兒,那都是幹了!
婦人總不可能自汙名節吧?她都讓自己聲名狼藉了也要指控,那麽那個人肯定是做了不軌之事!
更別提這是婦能司!
新太祖當年上位之後,為了剿滅邪教寸蓮教,專門設立了婦能司。
什麽是寸蓮教。
那是邪教,隻收婦人,專門挑選年輕的女子成為教眾,供奉所謂的德神,她們會將女子雙足折斷裹起。
若是運氣好,有那資質,便可練成堪比行海教輕功還要強上三分的邪功《蓮花大法》!
成,則日行萬裏,三寸金蓮飄水火!
敗,則困憾屋洞,一丈土路似登天!
這金蓮大法不知道害了多少的婦人,可還是有不少的婦人趨之若鶩!
為什麽?寸蓮教會說話。
隻要你們練了這功法,就有機會成為人上之人!
那時候婦女地位不如男人,心裏頭自然是壓著一團火,寸蓮教把這火引了出來。
新太祖左一尋思右一尋思……好嘞!
你們會點火我就不會點火!?
我設立婦能司!
到處張貼文學典籍!誰想要白給!
婦人也可通過學這些典籍入科舉,並且科舉難度比之正經的科舉簡單不少!
不僅如此!
婦能司職位如同錦衣衛!
最要緊的是!隻要是婦人的事兒,婦能司自己處理!朝廷不管!
選官不必吏部問;拿錢不屬戶部轄;先斬後奏用刑不用刑;護衛自組掌兵不掌兵。
什麽意思呢?
婦能司要選官,除了女科舉的第一批之外,你們隨便選,愛去哪裏上任去哪裏上任,反正有衙門的地方就有婦女司!
這些官吏上任卸任,你們不用跟吏部說。
婦能司需要錢糧,直接拿!戶部不管!
婦能司想要問誰的罪,想要對誰誰誰用刑!好!用!死了跟朝廷說一聲兒就行!
婦能司的兵,自己練!兵部沒資格管!
這婦能司一成立是天下嘩然啊。
這是活脫脫一個小朝廷啊!
寸蓮教?去你的吧,你算個什麽東西?練到頂天也不過就是個江湖女俠還要被人唾棄,可是要是入了婦能司啊,我的天啊,要權有權要錢有錢這還是個鐵飯碗!
寸蓮教不攻自破,新太祖這一手兒可謂是巧妙。
可是!
當年是當年,到了現在那就不好說了。
三百餘年啊!
第一批第二批還行,都是科舉選上來的、讀過書的、有良知的大家閨秀,要不然就是講義氣明善惡的江湖女俠。
可是到了現在這麽多代了,什麽妖魔鬼怪都出來了。
就比如說,這一句奸出婦人口說出來!張書忠說什麽都沒用了。
到了最後,婦能司斷案!
那夫人的相公一家有罪。
不僅得賠了彩禮,還得多賠一筆銀錢!
他們是哪兒有銀子啊?都湊了彩禮了呀!
無奈之下啊,房子給出去了,一家人流落街頭去了養濟院。
張書忠那一天哭了半宿,第二天早上聽說了。
那漢子的老爹活活兒給氣死了。
那漢子一瞅自個兒老爹都沒了自個兒這個不孝子還活著幹嘛呢!?一腦袋撞死在衙門台階兒上頭,死之前還大喊一聲“冤枉!”
張書忠心裏頭恨,提筆書信一封送往京城!
給誰?
給自己的大伯大太監張仕張文升!
侄子覺得難受了,大伯你來幫幫我!你看看這倆人是該死不該死!
當晚,那婦人就被幾個潑皮無賴抓了起來,在菜市口兒倒著綁在樁子上頭!
一個無賴直接拿小刀兒捅進這婦人的封紀金溝兒直接就順著肚臍兒劃開了胞宮來了一大開膛!
讓天底下人親眼瞧瞧!
這婦人麥齒尚在!她竟然口口聲聲說自己被人強暴了!?
張書忠帶官兵過來的時候瞧見這一幕,先是心頭一緊,緊接著對著幾個潑皮無賴感到憤怒,再一看被綁住的這人還有這潑皮無賴的話。
竟然覺得心裏頭痛快。
之後,按律將這幾個潑皮無賴帶進了大牢。
其中一個潑皮無賴就對張書忠說了一句話。
“張太爺,幹爺托我給您帶句話兒,別看我們手段髒不講道理,可有的時候兒,跟畜牲您是不必講道理的。”
張書忠這才知道這群潑皮無賴乃是張文升的人。
現在一想起這案子來,張書忠還覺得心裏頭不舒坦。
那漢子和那漢子的父親本不該死啊!
“這……唉……”
張書忠長歎一口氣啊。
是啊……自己要是娶親委屈了妻子,到時候兒婦能司找上門兒來……
“若非是督公出手……我估摸著那婦人現在不知道禍害了多少個那漢子一樣的人家了啊,婦能司惹不得呀。”
“唉……罷了罷了……從長計議吧,這妻子不娶也罷,我身體健康不需人伺候,一年也挨不了幾迴打。”
張書忠擺了擺手。
墨休景一聽愣了,恨不得給自個兒一巴掌。
完蛋。
自個兒多嘴這個幹什麽!
自己個兒就是想要讓張書忠多為自己想想,別把日子過得太苦,不成想讓張書忠不想婚配了。
欸呀呀欸呀呀……這可是大罪過呀……不成不成……這事兒得跟督公說說,趕緊尋個良辰吉日,找個良家女把這婚事辦了!
至於過苦日子委屈妻子,會不會惹來婦能司?
我呸!
婦能司算個什麽東西!
張文升可是東廠的督主,錦衣衛那邊兒也能說上兩句話!
東廠是幹什麽的,錦衣衛是幹什麽的?再不濟自己可是墨家人!墨家大少爺是自己的遠房叔伯啊!
隻要自己腆著臉修書一封,墨家的麵子一放,就算是張書忠想要婦能司的婦能使來當丫鬟都沒問題!
婦能司再厲害那是對下的呀,對上比她們更厲害的她們有個屁用!?
婦能司還提倡一夫一妻,可是皇上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高官要吏家中三妻四妾,當中甚至不少就在婦能司任職,你看看婦能司管這些人嗎?她們敢管嗎!?
墨休景越是想就越覺得自個兒嘴笨,剛想要說點兒什麽補救補救的時候兒隻聽得外頭“咚咚咚咚咚嘟兒兒兒兒兒兒兒——”
有人擂鼓!
天社府府衙知府名叫張海瑞,雙字書忠。
說起這海瑞二字,咱們各位有聽過故事,有愛看個書的可能有印象。
明朝有個大清官名叫海瑞,雙字汝賢號剛峰,是曆經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的四朝老臣!
民間素有白麵包青天海青天的美譽。
當然了,說到咱們這部書裏頭他沒可有明朝啊,還沒到那兒呢是吧,咱們這兒也是方便編書,前頭我也說過不止一迴了,以後隻要是提到這個時代沒出生的人啊,在書中那一律都是新太祖編出來的書。
總而言之這張書忠的父母了不得,他父親是什麽人,咱們且先不介紹,咱們得著重著重說一說這個張書忠的大伯(bai)!
了不得!張書忠的大伯乃是朝中大太監張文升!
前文書咱們說過了,這張文升乃是司禮監的掌印太監還是東廠的督主!
張家想當年也是一大戶,乃是幽州的豪紳,隻不過後來家道中落,張文升身為當時張家的大哥,四處碰壁,想要活著是真難。
到了最後,從神針宗退了出來, 為了討口飯吃淨了身入宮當了太監。
說起這張文升他單獨有一本兒書,它叫《十錢傳》,說的就是這太監如何起的家。
當然,咱們現在也就是提一嘴,主要還是說這個張書忠。
在張文升成了太監之後,那就是徹底絕了後了,按規矩張文升不能入張家族譜,可是張文升他弟弟不管。
老張家都快完犢子了啊!我哥哥為了咱們張家都成了殘廢了還不讓我哥入族譜?什麽祖宗不讓!?祖宗要是真的有靈在天他能看著咱們張家落沒成這德性!?我去他的祖宗吧!
張文升念著小弟的這份好,對家裏人那是大方之極!
張書忠的名字就是張文升起的。
畢竟好歹張文升是在內書房讀過書的。
張書忠的名字就是張文升從戲文裏找到的。
啊,你看,海瑞是個大清官啊,我這大侄兒一看就是人中龍鳳!啊你看!尿都這麽大一泡!嗯,就叫張海瑞!字兒就是書忠。
什麽意思,希望你能如同書裏的這海瑞一樣做個忠君愛國的好官!
按理來說,張文升不樂意張書忠做官,照他的意思張家安安心心做個富家翁就得了,日後自己這個大太監鐵定是不能善終的,我今天可以保他可我以後死了到時候我這大侄兒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可是張文升的弟弟張四清不管。
他跟張文升說了這麽一段兒話。
“我的好哥哥呀,我沒念過書也不懂道理,我是一不曉得忠君二不明白愛國,可是我知道在那宮裏頭你一個人不容易。
想當初你我兄弟二人在村兒裏頭尚且遭人冷落,更別提如今你一個人在深宮當中是獨木難支!
我也聽到你幹了許多喪盡天良的事兒,可是你得知道要是沒有你,你大哥我這個要膀子力氣沒力氣要腦子沒腦子的人連婆娘都娶不著又何來的這大胖小子?!
我兒子就交給你了,兄弟之間沒別的,我兒子就是你兒子,你就當你兒子使喚!
你養了那麽多的幹兒子,你信不信得過我不知道,但是我信不過,在我眼裏頭他們都恨不得咬你一塊肉下來!
咱們的親兒子你隨便使喚,你讓他咬人他咬人讓他造反他造反,就是養成了絕世的大貪官我也不怨你!
你說你大哥我算計也好你說大哥我小心眼兒也罷,隻求你日後……要是遇到什麽大事兒需要讓人背的時候兒……別忘了有這麽一兒砸!”
張四清這話說的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張文升自己想要和家裏撇開關係,可是,要是沒張文升,張四清娶不著媳婦,也自然沒有這孩子,要是說自己的錢都是血錢,那麽說這張書忠就是喝人血長大的!
想要分開是不可能的事兒!
倒還不如讓張文升帶著張書忠,日後就走關係做個官,結黨營私有他一份兒,也讓張文升不至於太辛苦。
那時候兒的人最重視的就是血脈,哪像現在呀是吧。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張文升撫養張書忠,也親自教導張書忠。
那麽說怎麽教導呢?
教他做好官。
沒人比一個奸臣更曉得清官是什麽樣子。
前文書咱們說過張文升是清官不彈,昏官不諫!
以身作則告訴張書忠什麽是奸臣什麽是好人。
一直到現在張書忠上任天社府知府不說位極人臣也是一方父母官!
張書忠雖然是靠張文升上的位,可是無論是清流言官還是奸臣邪佞沒一個不佩服他的。
這是真君子啊,眼裏揉不得沙子!
官聲極好,可以說他做這個知府,張文升愣是沒有出幾分力。
就說這一天啊,張書忠動了動肩膀,齜牙咧嘴的從後堂往前走。
怎麽呢?渾身疼。
就在前些日子,他上書彈劾自己的親大伯,也就是這張文升。
上書彈劾之後,張書忠被他親爹張四清掛在房梁上抽了三個時辰!
那麽說他是白眼兒狼嗎?不是!
他雖然彈劾了張文升,但是實際上也是為了保張文升。
隻有自己彈劾了張文升,自己才可以顯得與張文升並非一路人,日後張文升哪一天真的完蛋了,自己再用親屬的名義去求情,這麵子可就不一樣了。
就是那些恨不得張文升死的清官,到時候也會跟著自己求情。
當然,張四清他哪兒懂得這個啊,他就知道,彈劾就是告狀!不是什麽好事兒!現在自己的兒子敢跟皇上告狀自己的弟弟!
抽!
抽死這個白眼兒狼!
把張書忠叫迴老家來,吊起來罵罵咧咧抽了三個時辰才算完事兒。
張書忠也沒在意,褲子一提爬馬車上就迴來了。
抽唄,那個時候人們提倡忠孝,父親打老子師父打徒弟你就該受著,哪怕是當老子的閑得無聊就是想打你你也不能有二話!
更何況張書忠自己也覺得,自己彈劾自己的親大伯這不是什麽好事兒。
可是在那群清官眼裏頭自己這叫大義滅親!
“欸呦喂老爺呀……您可別亂動,大夫不是說了您得歇兩天再走動嗎?”
一個帶著瓜皮帽兒,留著兩撇小胡子的人滿臉焦急的走了上來,扶著張書忠在院子裏頭走。
說到這兒咱還得說幾句題外話。
瓜皮帽兒這東西,明朝開始有,到了清朝民國之後才開始盛行的,這東西原名兒叫六合一統帽!
有人說這東西滿清人入關帶來的,那是扯淡。
滿清人入關戴的帽子那叫帽頭兒,它沒有這個六瓣兒,也就是沒有這個縫合的紋路。
當年清兵入關對漢人說的是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要漢人照著滿人的傳統來,剃一半頭發,後頭留著小辮兒這叫陰陽頭!
留這樣式兒的頭發,帶這樣兒的帽子合適。
後來南方人覺得,我們是漢人啊,你們這群滿人皇帝憑什麽管我們?我們心裏頭裝的是我們漢人的皇帝啊。
後來一看,得,這帽頭兒跟六合帽挺像的,我們就帶這個,都差不多。
後來這事兒被清聖祖,也就是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瞧見了,啊,這麽說有點繞嘴,就是康熙,康熙就問大臣,說為什麽百姓都帶這樣兒的帽子啊?
大人一尋思不能說真話啊,就跟康熙說:皇上,這個帽子有六個麵兒,六個麵兒縫一起這代表的是全國統一,表示東、南、西、北、上、下一統!
康熙一聽樂了,嗯,這有意思,以後咱們也別帶帽頭兒了,都戴這六合帽!
現在咱們看這個影視劇裏頭啊漫畫兒裏頭啊,那些做生意的掌櫃們都帶著這麽一個帽子,要是明清的那沒問題,再往前,唐宋,又或者是咱們,按理來說這就不對了。
當然了,您要是說我說的不對,您是這個專門研究曆史民俗的,您直接說出來,畢竟我這也是網上查的,不一定對。
啊,說完了閑白兒,咱們接著說這個人。
那麽這個人是誰呢?他是張書忠的師爺,平時張書忠斷案的時候在一邊兒幫著出出主意,可同時他還是張文升的心腹他叫墨開生,表字墨休景。
姓墨,還是張文升的心腹,您各位就知道他是誰了。
還記得前頭咱們說的張文升雖然是個太監,可是也心係天下。
而這墨休景,就是同樣心係天下,號稱皇權守門人的墨家人。
墨休景佩服張書忠的風骨,於是和張文升商量。
督公你這侄子乃是翩翩君子,可是,風骨他不能殺人啊,張書忠才多大,二十歲,就算他有狀元之才,是那文曲星下凡他也養不出浩然氣來。
要是有宵小對他動手,他沒有自保之力,我看不成,不如我去保他一保!
如此,墨休景才來了這裏。
張書忠為官清廉,吃穿用度極為節儉,就是官服上頭都有幾個補丁。
其它的大老爺,哪怕是清官,好歹也會雇幾個家丁下人照顧飲食起居。
可是這張書忠不一樣。
我有手有腳啊,為什麽要讓別人照顧我?
事事親力親為。
都說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又說君子遠庖廚,可是張書忠統統不管,自己做飯自己洗衣。
那些自詡清流官見了張書忠,哪怕是嘴上酸他幾句作秀,迴頭也是自慚形愧。
都說十年清知府,是十萬雪花兒銀,可是在張書忠這兒統統不存在,就連那些你百官當中默認的冰敬碳敬也沒人敢送。
“欸呀……”張書忠欸呀一聲,伸出手讓墨休景扶著自個兒,擺了擺手,“別人可以歇著,我不能歇著,我要是歇著了,這天社府若是有人喊冤那誰來管呐?”
“欸呦喂,我的老爺呀,你在這天社府任職五年,此處不說是一方淨土那也算是安靜祥和,哪兒有什麽大事兒啊,就算是有那也是家巴長裏巴短兒雞毛蒜皮兒的小事兒啊。”
“嘿呦喂休景啊,你說說你,咱們吃飯吃到小石頭子兒都得難受一會兒,這百姓們就算是雞毛蒜皮兒的事兒,那來找我了那就比吃飯吃到小石頭兒還嚴重,拖上個一天兩天,那不得難受死啊,行了,攙著我再走走吧。”
墨休景苦笑著搖了搖頭,連忙是扶著張書忠又慢慢兒走了兩步。
“你還別說啊……身邊兒有個人伺候是不錯,我要是有個病有個災兒的,也好方便。”張書忠歎了口氣,動了動這胳臂,“就是你這的練武的架勢能不能緩緩啊……夾著我整的我胛子疼。”
“欸呦喂我的老爺欸,我比你都高攙著你你肯定難受,再說了,我打小兒就在天一閣練功,身上都是腱子肉。”
“嘖……伺候人這事兒還是得女人來呀,昨天我讓你刷個碗你給我掰碎了仨,咱們府上添件兒家夥什兒容易嗎?”
“嘿,老爺你這是開竅兒了,那我尋個時候兒買個小丫鬟迴來?”
“嗯……不妥……為我方便讓一家破碎,不妥。”張書忠搖了搖頭。
“這話說的……你不買他有別人買啊;再說了你買丫頭迴來也算是救了人家一家子啊;退一萬步講,你買迴來還可以讓她迴家瞧瞧啊,雖然不符合人牙行的規矩,可是咱們怕什麽呀。”
“不妥,不妥。”
“那您說怎麽辦吧?”
“嗯……我尋思著……我今年也已經老大不小兒的了,二十五歲,也該找個媳婦兒了。”
“欸呦喂我的老爺呀,您要娶妻!?”
“什麽娶妻,納妾!娶妻需得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啊!莫要胡講!”張書忠瞪了墨休景一眼,“你們這些粗人呐……”
“嘿,我雖然是墨家人,可是入了天一閣那也是半個江湖人了,我們這叫敢愛敢恨!”墨休景也不惱,知道這是張書忠打趣兒自己個兒。
“你們這叫傷風敗俗!誒呦誒呦……嘶……誒呦誒呦……不過……我倒是聽說許多女子崇尚那一生一世一雙人……我若是沒有娶妻先納妾也不太合適……
也罷,迴頭等你下次給我大伯送信兒的時候,提一提,讓大伯給我尋一門兒親事,誒呀……”
張書忠長舒一口氣,接著說。
“我算是看明白啦……我爹是不可能給我張羅的,他恨不得我就是我大伯的兒子,這事兒還是得我大伯拿主意。”
“誒呦……老爺這又是什麽話,我說了好幾迴了我不會把您的事兒給督公說的!”
“放你娘的狗屁,去年那婦人誣告自家郎君的時候,口出狂言說天下男人一般穢,娶妻納妾皆為淫的時候兒,我就說了一句‘本官就不想娶妻’,第三天下午我大伯的家書就到了!
書中字裏行間雖然都是問候,可是句句不離孝道一題,最後更是直接點明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啊,你跟我跟你沒關係?”
“欸……這句話解釋可多了,也未必就是讓您……是吧……老爺您也別瞎說,聖人書”“我去你的聖人書吧,你讀過幾年書啊你跟我在這兒聖人書,聖人書傳了這麽多年,聖人死了誰能代聖人立言?如何解釋聖人言那不還是士子們上下嘴皮兒一碰?
行了行了,我也不給你難堪,權當沒有這迴事兒,可你記住咯,提一嘴,我也該有個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的賢內助了呀。”
墨休景點了一下腦袋,可是又好像想起了什麽,歎了口氣:“老爺您別怪我說話不好聽,您要是娶妻,可未必是賢內助啊。”
“哦,怎麽說?我自認為從來沒有做過對不起百姓的事兒,難不成還娶不到媳婦兒?還是說我大伯風評不好還能影響到我?”
“不是這事兒啊老爺,您是了不起,滿朝文武提到您的名字沒一個不服的,家中有待字閨中的女眷都想嫁給您。可是啊大人,您瞅瞅咱們這一方小院兒,再瞧瞧你這身上,然後你在想想咱們早上吃的啥,相敬如賓那鐵定是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咱們府上可是連個案盤托兒都沒有啊,舉得什麽案?”
“嗯………………”張書忠拖了一個長吟,明白了一點兒。
“您也明白了吧,人家長輩兒看您好,真要是娶迴家來那人家閨女可未必願意跟您吃苦啊,雖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可是您不對人家好有人對人家好啊,要是來個紅杏出牆……您找誰說理去?
家醜外揚您這名聲還要不要了?自古貧賤出下流,雖然咱們算不上貧賤,可是我說句不好聽的,勤儉和貧賤他差不了多少啊。
新朝開國三百餘年我估摸著啊,像您這樣兒隻靠著供奉活著的官兒,不超過五指之數兒啊。”
“嗯……嗯……”
“再說了,您剛才也提到了那婦人汙蔑自家夫君的事兒了,那您可還記得後來這事兒怎麽發展又是怎麽解決的?”
墨休景接著問道。
那一起案子說起來張書忠還是有點兒心窄。
什麽案子呢?說來也不大,不過是天社府一戶人家兒的孩子大了,想要娶妻,那婦人討了彩禮之後便一口咬定那相公在婚前強暴了她!
也不知在哪兒尋了幾個證人是言之鑿鑿。
可是光有人證他得有物證啊。
沒有物證無法斷案,張書忠遣人找證據,不僅沒有找到證據,反而還找到了三四份兒這婦人告人強暴的存檔。
可是你還不能說這婦人誣告。
萬一這次她是真的被強暴了呢?
張書忠想要下次再審的時候,婦能司來了。
婦能司的女進士來了堂上,當即就說出了五個大字是“奸出婦人口”!
張書忠是咬牙切齒啊。
什麽叫奸出婦人口?
那個時候兒人們對名節看得很重,一個婦人要是真的被內個了,名聲狼藉那一輩子基本上也就完蛋了。
那麽說這麽一件大事兒,從女人的嘴裏說出來了,不管男人是不是真的幹了那事兒,那都是幹了!
婦人總不可能自汙名節吧?她都讓自己聲名狼藉了也要指控,那麽那個人肯定是做了不軌之事!
更別提這是婦能司!
新太祖當年上位之後,為了剿滅邪教寸蓮教,專門設立了婦能司。
什麽是寸蓮教。
那是邪教,隻收婦人,專門挑選年輕的女子成為教眾,供奉所謂的德神,她們會將女子雙足折斷裹起。
若是運氣好,有那資質,便可練成堪比行海教輕功還要強上三分的邪功《蓮花大法》!
成,則日行萬裏,三寸金蓮飄水火!
敗,則困憾屋洞,一丈土路似登天!
這金蓮大法不知道害了多少的婦人,可還是有不少的婦人趨之若鶩!
為什麽?寸蓮教會說話。
隻要你們練了這功法,就有機會成為人上之人!
那時候婦女地位不如男人,心裏頭自然是壓著一團火,寸蓮教把這火引了出來。
新太祖左一尋思右一尋思……好嘞!
你們會點火我就不會點火!?
我設立婦能司!
到處張貼文學典籍!誰想要白給!
婦人也可通過學這些典籍入科舉,並且科舉難度比之正經的科舉簡單不少!
不僅如此!
婦能司職位如同錦衣衛!
最要緊的是!隻要是婦人的事兒,婦能司自己處理!朝廷不管!
選官不必吏部問;拿錢不屬戶部轄;先斬後奏用刑不用刑;護衛自組掌兵不掌兵。
什麽意思呢?
婦能司要選官,除了女科舉的第一批之外,你們隨便選,愛去哪裏上任去哪裏上任,反正有衙門的地方就有婦女司!
這些官吏上任卸任,你們不用跟吏部說。
婦能司需要錢糧,直接拿!戶部不管!
婦能司想要問誰的罪,想要對誰誰誰用刑!好!用!死了跟朝廷說一聲兒就行!
婦能司的兵,自己練!兵部沒資格管!
這婦能司一成立是天下嘩然啊。
這是活脫脫一個小朝廷啊!
寸蓮教?去你的吧,你算個什麽東西?練到頂天也不過就是個江湖女俠還要被人唾棄,可是要是入了婦能司啊,我的天啊,要權有權要錢有錢這還是個鐵飯碗!
寸蓮教不攻自破,新太祖這一手兒可謂是巧妙。
可是!
當年是當年,到了現在那就不好說了。
三百餘年啊!
第一批第二批還行,都是科舉選上來的、讀過書的、有良知的大家閨秀,要不然就是講義氣明善惡的江湖女俠。
可是到了現在這麽多代了,什麽妖魔鬼怪都出來了。
就比如說,這一句奸出婦人口說出來!張書忠說什麽都沒用了。
到了最後,婦能司斷案!
那夫人的相公一家有罪。
不僅得賠了彩禮,還得多賠一筆銀錢!
他們是哪兒有銀子啊?都湊了彩禮了呀!
無奈之下啊,房子給出去了,一家人流落街頭去了養濟院。
張書忠那一天哭了半宿,第二天早上聽說了。
那漢子的老爹活活兒給氣死了。
那漢子一瞅自個兒老爹都沒了自個兒這個不孝子還活著幹嘛呢!?一腦袋撞死在衙門台階兒上頭,死之前還大喊一聲“冤枉!”
張書忠心裏頭恨,提筆書信一封送往京城!
給誰?
給自己的大伯大太監張仕張文升!
侄子覺得難受了,大伯你來幫幫我!你看看這倆人是該死不該死!
當晚,那婦人就被幾個潑皮無賴抓了起來,在菜市口兒倒著綁在樁子上頭!
一個無賴直接拿小刀兒捅進這婦人的封紀金溝兒直接就順著肚臍兒劃開了胞宮來了一大開膛!
讓天底下人親眼瞧瞧!
這婦人麥齒尚在!她竟然口口聲聲說自己被人強暴了!?
張書忠帶官兵過來的時候瞧見這一幕,先是心頭一緊,緊接著對著幾個潑皮無賴感到憤怒,再一看被綁住的這人還有這潑皮無賴的話。
竟然覺得心裏頭痛快。
之後,按律將這幾個潑皮無賴帶進了大牢。
其中一個潑皮無賴就對張書忠說了一句話。
“張太爺,幹爺托我給您帶句話兒,別看我們手段髒不講道理,可有的時候兒,跟畜牲您是不必講道理的。”
張書忠這才知道這群潑皮無賴乃是張文升的人。
現在一想起這案子來,張書忠還覺得心裏頭不舒坦。
那漢子和那漢子的父親本不該死啊!
“這……唉……”
張書忠長歎一口氣啊。
是啊……自己要是娶親委屈了妻子,到時候兒婦能司找上門兒來……
“若非是督公出手……我估摸著那婦人現在不知道禍害了多少個那漢子一樣的人家了啊,婦能司惹不得呀。”
“唉……罷了罷了……從長計議吧,這妻子不娶也罷,我身體健康不需人伺候,一年也挨不了幾迴打。”
張書忠擺了擺手。
墨休景一聽愣了,恨不得給自個兒一巴掌。
完蛋。
自個兒多嘴這個幹什麽!
自己個兒就是想要讓張書忠多為自己想想,別把日子過得太苦,不成想讓張書忠不想婚配了。
欸呀呀欸呀呀……這可是大罪過呀……不成不成……這事兒得跟督公說說,趕緊尋個良辰吉日,找個良家女把這婚事辦了!
至於過苦日子委屈妻子,會不會惹來婦能司?
我呸!
婦能司算個什麽東西!
張文升可是東廠的督主,錦衣衛那邊兒也能說上兩句話!
東廠是幹什麽的,錦衣衛是幹什麽的?再不濟自己可是墨家人!墨家大少爺是自己的遠房叔伯啊!
隻要自己腆著臉修書一封,墨家的麵子一放,就算是張書忠想要婦能司的婦能使來當丫鬟都沒問題!
婦能司再厲害那是對下的呀,對上比她們更厲害的她們有個屁用!?
婦能司還提倡一夫一妻,可是皇上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高官要吏家中三妻四妾,當中甚至不少就在婦能司任職,你看看婦能司管這些人嗎?她們敢管嗎!?
墨休景越是想就越覺得自個兒嘴笨,剛想要說點兒什麽補救補救的時候兒隻聽得外頭“咚咚咚咚咚嘟兒兒兒兒兒兒兒——”
有人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