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掃墓
從古代迴來後我的空間共享了 作者:老張家老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紅國啊,你和嫂子是越活越年輕了,頭發居然都沒幾根白的,還是京市的水土養人啊,墩墩那孩子也長高了,這個是?”村長和剛剛到村裏的周紅國他們打了個招唿,看著他們身邊多出來的人有些好奇地問道。
而那個人,自然是跟著他們迴來的於璽。
至於他們的頭發沒多少銀絲,夫妻倆閉口不言,他們從到京市後,就察覺到了平時吃的水,和在鎮上的時候喝的那水味道差不多。
夫妻倆什麽都不問,什麽也都不說。
“這是我們的幹孫子,也是和墩墩一個學校的校友,兩人特別要好,和我們相處的特別好,幹脆就認了幹親。”周紅國把給外麵的那套說辭說了出來。
同時也沒騙他們,畢竟於璽的確叫他們爺爺奶奶,不是孫子是啥,雖然沒血緣關係,那就是幹孫子唄。
“村長爺爺好。”於璽禮貌地叫了一句。
“好好好,好娃娃,歡迎你來村裏。”村長樂嗬嗬地誇了一句。
周金也禮貌地叫了人,然後主場就留給了長輩。
他和於璽去車上拿東西。
他們這次迴來,開了一輛房車和一輛七座的小車,長途跋涉,邊走邊停,像是旅遊一樣,迴到了這邊。
之前有考慮過坐火車,但是火車不方便,後麵於璽安排了車子,一路上司機們換著開車,反而比坐火車要方便很多。
今天他們進村沒開房車,而且開的那輛七座的小車。
跟他們進來的司機有兩人,加上他們四人,一共進來了六個人,這次他們迴來,一起帶來五個人跟著他們,這五個人都是不用掃墓那種,也是於璽專門找的孤兒,把他們培養起來,忠誠度比較高,外在影響沒那麽大,更方便雇主的需求。
“奧奧,這樣啊,長得怪好的,真高啊,一看那身板就好,挺好,挺好,來紅國,這個雞公成吧,雞冠直挺鮮紅,已經開叫一段時間了。”村長把捆好的大公雞遞過來給周紅國他們看。
在周紅國他們還沒迴來的時候,準備迴來掃墓之前,就打電話聯係村長問他家有公雞賣不,他們要買一隻掃墓用。
村長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了,他們這一迴到村裏,他就把大公雞送過來了。
“挺好挺好,這雞精神,多少錢?”黎魚多從包裏拿出錢包問村長。
“一百零二,給一百就成,三斤四兩,接近清明掃墓,公雞價格高,土雞價格三十五一斤,村裏互相賣就是三十一斤。”村長把價格說明白。
這幾年村裏的土雞走地雞價格挺好的,每年土雞土雞蛋也能給家裏帶來一筆不錯的收益,不過他們都不敢大規模地養殖,就怕一場雞瘟賠得什麽都不剩。
“謝謝村長了,來,這是從京市帶迴來的特產,你們嚐嚐,另外村長這一包糖果你幫忙分給村裏的人甜甜嘴。”黎魚多給錢的同時,接過周金從車上拿給她的東西一起遞給村長。
他們給村長帶了京八件,還有真空包裝的烤鴨。
另外於璽把一大袋子糖果從車上提了過來。
目測那一袋子糖果可能有個四十斤左右。
他們從京市迴來,不可能家家戶戶都送東西,幹脆就送了份給村長,其他人就吃點糖果甜甜嘴好了。
“謝謝了,你們有心了,迴頭我分下去,讓村裏人都吃吃這京市的糖果。”村長樂嗬嗬地接過東西,又看了一眼他們開進來的車,覺得怪好看的呢,不愧是租的車,還挺好看的。
沒錯,周紅國他們說為了方便租了車子迴來掃墓,畢竟他那麵包車賣掉了,迴來沒車不方便,村裏也沒通車。
“村長,我們先掃墓去了,迴頭再好好喝幾杯。”周紅國和村長告別,提著大公雞,帶著準備好的祭拜品和柴刀外加鋤頭進山。
看著他們進山的背影,村長提著東西去了辦公室的播音室。
【喂喂喂,各位村民,聽得到不,喂喂喂,各位村民,剛剛紅國他們迴來了,給村裏帶了一包糖果讓村裏人甜甜嘴,你們聽到的來村辦公室這邊領一下,一家分點,這是紅國他們的心意。】村長在播音喇叭裏說了兩遍。
陸陸續續有村裏人過來拿糖果了。
那一大包糖果,幾乎可以每家分到差不多一斤的量,主要是現在村裏的戶數少了,有些人搬走了,村裏現在剩下的戶數不到三十戶,還有很多人不在家,舉家出去打工,老人租房子在鎮上帶小孩讀書,清明在外麵打工的,能迴來掃墓的也少,整個村子,也越來越冷清了。
“村長,曬穀場那車是紅國他們開迴來的?”有人一邊吃糖果,一邊問。
“他們租的車,他那輛麵包車賣了,村裏又沒通車,迴來不方便,就租了車迴來。”村長頭也不抬地答了一句。
“奧,租車還能租司機啊,那挺好的,估計很貴,村長,我們村的路,之前不是打算村裏人各自捐點,再申請國家補貼的,你看紅國他們迴來了,是不是要和他們提議一下,雖然他們戶口遷走了,但是祖墳還在村裏,老房子還在村裏不是。”有人提議道。
其他人一聽,也附和道。
村裏人實在是想把接通外麵的泥巴路修成水泥馬路,要想富先修路,這不是口號喊喊而已,別的村離著鎮近,不偏遠,比他們村早兩三年就修路了,走在外麵都挺嘚瑟的,而且挺看不起他們村沒修水泥馬路。
他們平時出行,也的確沒水泥馬路不方便,不說其他,就單獨說孩子們讀書吧,蹬自行車在路上也經常摔跤,還是路不好走的緣故。
要不為啥村裏人那麽多搬走了呢,搬不走的也在外麵租房子帶孩子們讀書。
想到這,他們都有些歎氣。
國家補貼的不夠他們村修一條通往外麵的水泥馬路,如果要修的話,他們必須還得家家戶戶出點錢,而出錢,家家戶戶富裕的不多。
按理說,戶口遷走,搬遷出去的人,出不出錢都沒人說的,奈何周紅國他們一家算是村裏最有本事的,所以村裏人開口提了這麽一句。
“迴頭我厚著臉皮問問吧,你們私下不要跑紅國他們跟前去提,他們一家本來就遷走戶口了,以前和村裏人也沒見的有多熟多要好,別把僅有的情分磨滅了,他們家有本事著呢,迴頭記著村裏的情分,說不定可以幫村裏指一條明路,你們聽到沒,聽到就迴頭和村裏其他人說一下這事。”村長背著手,嚴肅地說。
眾人若有所思,然後點頭應下。
已經上山的周紅國他們不知道村裏人打算讓他出點修路的錢。
不過就算知道了,也挺樂意出點的,雖然他們戶口遷走了,但是祖墳還在村裏,村裏還有老房子,在一個他們和村裏人雖然說沒有和誰多要好,但是也沒真正和誰翻了臉。
在他們心裏,哪怕他們戶口遷走了,但他們還是村裏人,他們的根在這裏。
修路是好事,自古以來修路修橋都是積德的善事,再說路修好了,他們以後迴來進進出出也方便。
這次的山路十八彎,還是沒修好那種,他家墩墩差點都吐了,一路迴來走了高速走國道,路好墩墩還成,這迴了村短短的半個來小時車程,他那臉色太白了。
整得他們在半路停車,讓他下來走了走。
如果說要修路,周紅國他們比誰都要讚同。
而那個人,自然是跟著他們迴來的於璽。
至於他們的頭發沒多少銀絲,夫妻倆閉口不言,他們從到京市後,就察覺到了平時吃的水,和在鎮上的時候喝的那水味道差不多。
夫妻倆什麽都不問,什麽也都不說。
“這是我們的幹孫子,也是和墩墩一個學校的校友,兩人特別要好,和我們相處的特別好,幹脆就認了幹親。”周紅國把給外麵的那套說辭說了出來。
同時也沒騙他們,畢竟於璽的確叫他們爺爺奶奶,不是孫子是啥,雖然沒血緣關係,那就是幹孫子唄。
“村長爺爺好。”於璽禮貌地叫了一句。
“好好好,好娃娃,歡迎你來村裏。”村長樂嗬嗬地誇了一句。
周金也禮貌地叫了人,然後主場就留給了長輩。
他和於璽去車上拿東西。
他們這次迴來,開了一輛房車和一輛七座的小車,長途跋涉,邊走邊停,像是旅遊一樣,迴到了這邊。
之前有考慮過坐火車,但是火車不方便,後麵於璽安排了車子,一路上司機們換著開車,反而比坐火車要方便很多。
今天他們進村沒開房車,而且開的那輛七座的小車。
跟他們進來的司機有兩人,加上他們四人,一共進來了六個人,這次他們迴來,一起帶來五個人跟著他們,這五個人都是不用掃墓那種,也是於璽專門找的孤兒,把他們培養起來,忠誠度比較高,外在影響沒那麽大,更方便雇主的需求。
“奧奧,這樣啊,長得怪好的,真高啊,一看那身板就好,挺好,挺好,來紅國,這個雞公成吧,雞冠直挺鮮紅,已經開叫一段時間了。”村長把捆好的大公雞遞過來給周紅國他們看。
在周紅國他們還沒迴來的時候,準備迴來掃墓之前,就打電話聯係村長問他家有公雞賣不,他們要買一隻掃墓用。
村長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了,他們這一迴到村裏,他就把大公雞送過來了。
“挺好挺好,這雞精神,多少錢?”黎魚多從包裏拿出錢包問村長。
“一百零二,給一百就成,三斤四兩,接近清明掃墓,公雞價格高,土雞價格三十五一斤,村裏互相賣就是三十一斤。”村長把價格說明白。
這幾年村裏的土雞走地雞價格挺好的,每年土雞土雞蛋也能給家裏帶來一筆不錯的收益,不過他們都不敢大規模地養殖,就怕一場雞瘟賠得什麽都不剩。
“謝謝村長了,來,這是從京市帶迴來的特產,你們嚐嚐,另外村長這一包糖果你幫忙分給村裏的人甜甜嘴。”黎魚多給錢的同時,接過周金從車上拿給她的東西一起遞給村長。
他們給村長帶了京八件,還有真空包裝的烤鴨。
另外於璽把一大袋子糖果從車上提了過來。
目測那一袋子糖果可能有個四十斤左右。
他們從京市迴來,不可能家家戶戶都送東西,幹脆就送了份給村長,其他人就吃點糖果甜甜嘴好了。
“謝謝了,你們有心了,迴頭我分下去,讓村裏人都吃吃這京市的糖果。”村長樂嗬嗬地接過東西,又看了一眼他們開進來的車,覺得怪好看的呢,不愧是租的車,還挺好看的。
沒錯,周紅國他們說為了方便租了車子迴來掃墓,畢竟他那麵包車賣掉了,迴來沒車不方便,村裏也沒通車。
“村長,我們先掃墓去了,迴頭再好好喝幾杯。”周紅國和村長告別,提著大公雞,帶著準備好的祭拜品和柴刀外加鋤頭進山。
看著他們進山的背影,村長提著東西去了辦公室的播音室。
【喂喂喂,各位村民,聽得到不,喂喂喂,各位村民,剛剛紅國他們迴來了,給村裏帶了一包糖果讓村裏人甜甜嘴,你們聽到的來村辦公室這邊領一下,一家分點,這是紅國他們的心意。】村長在播音喇叭裏說了兩遍。
陸陸續續有村裏人過來拿糖果了。
那一大包糖果,幾乎可以每家分到差不多一斤的量,主要是現在村裏的戶數少了,有些人搬走了,村裏現在剩下的戶數不到三十戶,還有很多人不在家,舉家出去打工,老人租房子在鎮上帶小孩讀書,清明在外麵打工的,能迴來掃墓的也少,整個村子,也越來越冷清了。
“村長,曬穀場那車是紅國他們開迴來的?”有人一邊吃糖果,一邊問。
“他們租的車,他那輛麵包車賣了,村裏又沒通車,迴來不方便,就租了車迴來。”村長頭也不抬地答了一句。
“奧,租車還能租司機啊,那挺好的,估計很貴,村長,我們村的路,之前不是打算村裏人各自捐點,再申請國家補貼的,你看紅國他們迴來了,是不是要和他們提議一下,雖然他們戶口遷走了,但是祖墳還在村裏,老房子還在村裏不是。”有人提議道。
其他人一聽,也附和道。
村裏人實在是想把接通外麵的泥巴路修成水泥馬路,要想富先修路,這不是口號喊喊而已,別的村離著鎮近,不偏遠,比他們村早兩三年就修路了,走在外麵都挺嘚瑟的,而且挺看不起他們村沒修水泥馬路。
他們平時出行,也的確沒水泥馬路不方便,不說其他,就單獨說孩子們讀書吧,蹬自行車在路上也經常摔跤,還是路不好走的緣故。
要不為啥村裏人那麽多搬走了呢,搬不走的也在外麵租房子帶孩子們讀書。
想到這,他們都有些歎氣。
國家補貼的不夠他們村修一條通往外麵的水泥馬路,如果要修的話,他們必須還得家家戶戶出點錢,而出錢,家家戶戶富裕的不多。
按理說,戶口遷走,搬遷出去的人,出不出錢都沒人說的,奈何周紅國他們一家算是村裏最有本事的,所以村裏人開口提了這麽一句。
“迴頭我厚著臉皮問問吧,你們私下不要跑紅國他們跟前去提,他們一家本來就遷走戶口了,以前和村裏人也沒見的有多熟多要好,別把僅有的情分磨滅了,他們家有本事著呢,迴頭記著村裏的情分,說不定可以幫村裏指一條明路,你們聽到沒,聽到就迴頭和村裏其他人說一下這事。”村長背著手,嚴肅地說。
眾人若有所思,然後點頭應下。
已經上山的周紅國他們不知道村裏人打算讓他出點修路的錢。
不過就算知道了,也挺樂意出點的,雖然他們戶口遷走了,但是祖墳還在村裏,村裏還有老房子,在一個他們和村裏人雖然說沒有和誰多要好,但是也沒真正和誰翻了臉。
在他們心裏,哪怕他們戶口遷走了,但他們還是村裏人,他們的根在這裏。
修路是好事,自古以來修路修橋都是積德的善事,再說路修好了,他們以後迴來進進出出也方便。
這次的山路十八彎,還是沒修好那種,他家墩墩差點都吐了,一路迴來走了高速走國道,路好墩墩還成,這迴了村短短的半個來小時車程,他那臉色太白了。
整得他們在半路停車,讓他下來走了走。
如果說要修路,周紅國他們比誰都要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