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旭日的大和
穿越到明朝利用現代科技製霸全球 作者:塗山老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次會議的會場,被內閣五人眾特意安排在了全城最高的新京城堡天守閣上。
在這場會議上,太政大臣一條定寺,開誠布公的向各國代表介紹了旭日帝國之前的叛亂,以及造成的嚴重損失。
這引起了歐洲幾國的恐慌,因為他們在歐洲的戰場已經岌岌可危,如果被他們視為唯一可以與大明帝國對抗的旭日帝國,
無力繼續支持他們的戰爭,他們勢必會徹底的失敗。而且這次敗了,他們將會失去所有的一切。
在各國代表們短暫的恐慌和爭論後,一條定寺對各國代表說道:“各位尊敬的盟友,為今之計隻有我們各國高度團結,彼此配合,才能度過當前的危局。
帝國雖然遭受內亂之害,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我們並沒有失去勝利的可能。
當下,帝國急需要糧食、鋼鐵、煤炭等物資來重建軍工係統,並維持武器的生產。
而這些物資,在廣袤的美洲大陸是極其豐富的。
所以,帝國希望各國在物資方麵,能給帝國以無私地支持。
並外,帝國大本營已經製定出一個代號為“雙刀”的作戰計劃,隻要各國充分配合,帝國就可以徹底擊敗明國。
屆時,我們友好諸國便可以重新劃分並掌控整個世界。”
於是,命人在會議室中懸掛起一張巨大的世界地圖。
左大臣兼大本營參謀總長的本多紀伊向各國代表介紹道:“各位尊敬的盟友,如各位所知,
明國擁有著強大、完備的工業體係,擁有一支強大且均衡的海陸軍力量。
所以,它可以碾壓整個亞、歐大陸。但是,明國並不是無懈可擊的。
它最大的弱點,恰恰就是他的均衡與傲慢。
因為十幾年來明國一直認為自己是無敵的,沒有任何國家可以與之抗衡,所以他們就將精力和資源平均分配到了所有方向。
但我們旭日帝國則不同,我們一直在研究明國,一直在設法尋找他的軟肋,進行有針對性地發展。
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了明國這個巨人的阿喀琉斯之踵,那就是他們的海軍。
海軍是他們控製整個世界的工具,但他們的海軍看似強大,而我們旭日帝國卻有著可以徹底擊敗他們的,更為加強大力量。”
說著,本多紀伊來到窗邊,指向不遠處的海港,道:“各位代表請看。”
當所有人都集中到窗前時,驚訝的發現,海上停著四艘巨大無比的戰艦,在它們身旁的所有船隻都變得像玩具一般。
本多紀伊向旗語兵示意,旗語兵揮動旗幟。
隻見那四艘恐怖的巨艦緩緩轉動炮塔,發起了驚天動力的一輪齊射,隻見遙遠的天邊炸起了一道道通天般的水柱。
目睹一切的各國代表都被驚得目瞪口呆。
再迴到座位上後。
本多紀伊得意的繼續說道:“這四艘超級戰列艦就是大旭日帝國的驕傲,
我們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犧牲了大量更為先進的陸軍武器的研究,建造了這四艘戰艦,為的就是在這個時候,可以給予明國致命一擊。
下麵請允許我為各位尊敬的盟友,介紹一下這四艘戰列艦,
他們分別名為“大和”號、“武藏”號、“信濃”號和“尾張”號。
該型艦全長263米,艦寬38.9米,吃水10.86米,標準排水量噸,滿載排水量噸。最大航速可達27節。
主裝甲帶為外傾20度的410毫米硬化鋼裝甲,炮塔裝甲為250毫米-650毫米。這世上沒有火炮可以擊穿這四艘戰艦的裝甲。
而這四艘戰艦的主炮為3座三聯裝460毫米艦炮。最大射程達到了不可思議的40公裏,
每發炮彈中裝有330公斤的高爆炸藥,沒有任何艦船可以防禦住這種恐怖的攻擊。
而且艦上還搭載了4座三聯裝的155毫米艦炮和24門127毫米艦炮作為副炮,可以說,一艘戰列艦就可以對抗一整支明國艦隊。
與我們形成對比的是,明國海軍最為強大的戰艦,隻有三艘戰列艦,但他們的排水量隻有區區的三萬多噸。
主炮也隻有8門300毫米火炮,無論射程還是威力,均與我艦相差甚遠。”
聽完這個介紹,各國代表都顯得極為振奮。
本多紀伊繼續說道:“下麵就是本次‘雙刀’作戰計劃的精髓。
希望各國動員一切可以參戰的兵力和船隻,我方將派出大和號及武藏號率領艦隊護送盟國運兵船隊前往歐洲戰場。
我們的陸軍將與各國的軍隊一起,去奪迴對歐洲的控製。
造成一種,我們孤注一擲要奪取整個歐洲的印象。
此外我們的海軍艦隊將在地中海沿岸,徹底消滅掉明國海軍的一切力量。
此時明國在得知大和號及武藏號的存在後,必定會感到驚恐,他們勢必會集中一切海軍力量,試圖消滅我們的艦隊。
在穩定住歐洲的戰局後,我們的艦隊會配合陸軍拿下蘇伊士運河地區。
艦隊會通過蘇伊士運河向亞洲進軍。
以我們的估計,明國海軍主力將全部趕往紅海附近與我方決戰。
而信濃號和尾張號將率領帝國海軍其餘的全部力量,將隱秘的跨越太平洋前往東亞,
我們已經事先派遣了很多人滲透進了我們母國的本土,那裏還有成百上千萬我們的同胞。
在我們突襲艦隊即將抵達亞洲時,那裏的同胞便會舉行暴動,推翻明國的統治。
這些同胞將會被武裝起來,在我們的突襲艦隊摧毀明國海軍在本土最後的防禦力量,以及所有的基地和船廠後,
那些被武裝起來的同胞將會登陸並占領明國。
喪失了海軍和海外殖民地的明國,就是一隻待宰的羔羊。
即使他的領土再廣闊,也無法承受我們這麽多國家的聯合攻擊。
勝利一定會屬於帝國和所有盟國。”
各盟國代表也對“雙刀”作戰計劃進行了討論,最終各國認同的這個作戰計劃,
這也是包括旭日帝國在內的所有同一陣營國家的國運之戰、存亡之戰。
此次,各國表現出了驚人的團結,會議結束後沒過多久,各國在美洲的殖民地就開始通過陸路和海路向旭日帝國源源不斷的運輸糧食、煤炭和各種材料、礦石。
並在從整個美洲征召了包括殖民軍、土著人、奴隸和雇傭兵在內的共計三十萬軍隊。
旭日帝國也幾乎將所有的庫存武器都用於了武裝這支大軍。
在這場會議上,太政大臣一條定寺,開誠布公的向各國代表介紹了旭日帝國之前的叛亂,以及造成的嚴重損失。
這引起了歐洲幾國的恐慌,因為他們在歐洲的戰場已經岌岌可危,如果被他們視為唯一可以與大明帝國對抗的旭日帝國,
無力繼續支持他們的戰爭,他們勢必會徹底的失敗。而且這次敗了,他們將會失去所有的一切。
在各國代表們短暫的恐慌和爭論後,一條定寺對各國代表說道:“各位尊敬的盟友,為今之計隻有我們各國高度團結,彼此配合,才能度過當前的危局。
帝國雖然遭受內亂之害,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我們並沒有失去勝利的可能。
當下,帝國急需要糧食、鋼鐵、煤炭等物資來重建軍工係統,並維持武器的生產。
而這些物資,在廣袤的美洲大陸是極其豐富的。
所以,帝國希望各國在物資方麵,能給帝國以無私地支持。
並外,帝國大本營已經製定出一個代號為“雙刀”的作戰計劃,隻要各國充分配合,帝國就可以徹底擊敗明國。
屆時,我們友好諸國便可以重新劃分並掌控整個世界。”
於是,命人在會議室中懸掛起一張巨大的世界地圖。
左大臣兼大本營參謀總長的本多紀伊向各國代表介紹道:“各位尊敬的盟友,如各位所知,
明國擁有著強大、完備的工業體係,擁有一支強大且均衡的海陸軍力量。
所以,它可以碾壓整個亞、歐大陸。但是,明國並不是無懈可擊的。
它最大的弱點,恰恰就是他的均衡與傲慢。
因為十幾年來明國一直認為自己是無敵的,沒有任何國家可以與之抗衡,所以他們就將精力和資源平均分配到了所有方向。
但我們旭日帝國則不同,我們一直在研究明國,一直在設法尋找他的軟肋,進行有針對性地發展。
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了明國這個巨人的阿喀琉斯之踵,那就是他們的海軍。
海軍是他們控製整個世界的工具,但他們的海軍看似強大,而我們旭日帝國卻有著可以徹底擊敗他們的,更為加強大力量。”
說著,本多紀伊來到窗邊,指向不遠處的海港,道:“各位代表請看。”
當所有人都集中到窗前時,驚訝的發現,海上停著四艘巨大無比的戰艦,在它們身旁的所有船隻都變得像玩具一般。
本多紀伊向旗語兵示意,旗語兵揮動旗幟。
隻見那四艘恐怖的巨艦緩緩轉動炮塔,發起了驚天動力的一輪齊射,隻見遙遠的天邊炸起了一道道通天般的水柱。
目睹一切的各國代表都被驚得目瞪口呆。
再迴到座位上後。
本多紀伊得意的繼續說道:“這四艘超級戰列艦就是大旭日帝國的驕傲,
我們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犧牲了大量更為先進的陸軍武器的研究,建造了這四艘戰艦,為的就是在這個時候,可以給予明國致命一擊。
下麵請允許我為各位尊敬的盟友,介紹一下這四艘戰列艦,
他們分別名為“大和”號、“武藏”號、“信濃”號和“尾張”號。
該型艦全長263米,艦寬38.9米,吃水10.86米,標準排水量噸,滿載排水量噸。最大航速可達27節。
主裝甲帶為外傾20度的410毫米硬化鋼裝甲,炮塔裝甲為250毫米-650毫米。這世上沒有火炮可以擊穿這四艘戰艦的裝甲。
而這四艘戰艦的主炮為3座三聯裝460毫米艦炮。最大射程達到了不可思議的40公裏,
每發炮彈中裝有330公斤的高爆炸藥,沒有任何艦船可以防禦住這種恐怖的攻擊。
而且艦上還搭載了4座三聯裝的155毫米艦炮和24門127毫米艦炮作為副炮,可以說,一艘戰列艦就可以對抗一整支明國艦隊。
與我們形成對比的是,明國海軍最為強大的戰艦,隻有三艘戰列艦,但他們的排水量隻有區區的三萬多噸。
主炮也隻有8門300毫米火炮,無論射程還是威力,均與我艦相差甚遠。”
聽完這個介紹,各國代表都顯得極為振奮。
本多紀伊繼續說道:“下麵就是本次‘雙刀’作戰計劃的精髓。
希望各國動員一切可以參戰的兵力和船隻,我方將派出大和號及武藏號率領艦隊護送盟國運兵船隊前往歐洲戰場。
我們的陸軍將與各國的軍隊一起,去奪迴對歐洲的控製。
造成一種,我們孤注一擲要奪取整個歐洲的印象。
此外我們的海軍艦隊將在地中海沿岸,徹底消滅掉明國海軍的一切力量。
此時明國在得知大和號及武藏號的存在後,必定會感到驚恐,他們勢必會集中一切海軍力量,試圖消滅我們的艦隊。
在穩定住歐洲的戰局後,我們的艦隊會配合陸軍拿下蘇伊士運河地區。
艦隊會通過蘇伊士運河向亞洲進軍。
以我們的估計,明國海軍主力將全部趕往紅海附近與我方決戰。
而信濃號和尾張號將率領帝國海軍其餘的全部力量,將隱秘的跨越太平洋前往東亞,
我們已經事先派遣了很多人滲透進了我們母國的本土,那裏還有成百上千萬我們的同胞。
在我們突襲艦隊即將抵達亞洲時,那裏的同胞便會舉行暴動,推翻明國的統治。
這些同胞將會被武裝起來,在我們的突襲艦隊摧毀明國海軍在本土最後的防禦力量,以及所有的基地和船廠後,
那些被武裝起來的同胞將會登陸並占領明國。
喪失了海軍和海外殖民地的明國,就是一隻待宰的羔羊。
即使他的領土再廣闊,也無法承受我們這麽多國家的聯合攻擊。
勝利一定會屬於帝國和所有盟國。”
各盟國代表也對“雙刀”作戰計劃進行了討論,最終各國認同的這個作戰計劃,
這也是包括旭日帝國在內的所有同一陣營國家的國運之戰、存亡之戰。
此次,各國表現出了驚人的團結,會議結束後沒過多久,各國在美洲的殖民地就開始通過陸路和海路向旭日帝國源源不斷的運輸糧食、煤炭和各種材料、礦石。
並在從整個美洲征召了包括殖民軍、土著人、奴隸和雇傭兵在內的共計三十萬軍隊。
旭日帝國也幾乎將所有的庫存武器都用於了武裝這支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