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裝甲合成旅
穿越到明朝利用現代科技製霸全球 作者:塗山老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了辦公室,秘書已幫他煮了一杯香濃的咖啡,朱天明問起今天的日程安排。
秘書道:“總長,預定今天需要匯同總裝備部、陸軍部和軍械研究院的首長一起去真定府出差,檢視裝甲合成旅的訓練及裝備使用情況。”
朱天明點頭道:“好的,咱們幾點出發?”
秘書道:“鐵路方麵安排的是午時整發出的列車。”
朱天明點了點頭道:“再通知一下他們,不要錯過了時間。”
秘書應聲出去聯係了。
這支裝甲合成旅是崇禎皇帝親自下令組建的,對外還處於保密狀態。
主要用於裝甲兵器戰術戰法的演練,以及對新型裝甲兵器的測試,
是大明帝國的第一支專業裝甲部隊,也是為了進一步軍製改革積累經驗。
秘書先與鐵路部門進行了溝通,又與總裝備部、軍械研究院和陸軍部進行了溝通。
為了避免誤車,朱天明提前了一些乘汽車趕往火車站。汽車從側門直接進入站台。
朱天明他們的所謂專列很是簡單,就是在正常班次的火車後麵,加掛兩節車廂,一節是秘書、警衛、服務員及其他工作人員使用,
另一節就是朱天明他們工作、開會及休息的車廂。
上車之後也就等了幾分鍾,畢懋康、唐小虎和董強就都先後到達了。
幾人熱情的相互打了招唿,唐小虎開玩笑道:“咱們皇帝陛下弄得這個裝甲合成旅有點意思,要是再有了戰術導彈,就可以直接弄個解放軍的重裝合成旅了。”
董強笑道:“你還真別說,可能就快了。”
朱天明好奇道:“什麽意思?”
董強道:“老彭那邊的動力所正在弄脈衝噴氣發動機,現在好像卡在閥片和尾噴口的材質上了,
以現有的合金,閥片的耐彎折性和耐高溫性無法兼顧,尾噴口也無法長時間耐受高溫,
等他們把這兩個問題解決了,說不定真能弄出巡航導彈來。
而且他們還在研究一種使用酒精或煤油為燃料,攜帶液氧為助燃劑的火箭發動機,搞不好連彈道導彈就快弄出來了。”
唐小虎驚訝道:“好家夥,他們還真是敢想敢幹呀。那製導問題怎麽解決呀”
董強道:“我們之前聊過一次,現在電子管剛剛起步,計算機才剛有個研製計劃,具體工作還沒開展。
所以現在隻能使用替代方案,使用陀螺儀保持導彈姿態穩定,然後加裝一組發條計時開關,
事先計算好打擊目標的距離和方位,然後設定發條計時開關的時間,時間一到燃料閥門關閉,導彈動能耗盡就會自行下落完成攻擊。”
朱天明道:“好家夥,那得多大的誤差呀。打不打得到或者說打到誰都得看天意了。”
董強笑道:“反正隻是一個設想而已,隨著後麵的科研進展,再慢慢修改吧。”
午時一到,火車整點發車,幾人在火車上簡單吃了頓午飯,就開始研究裝甲合成旅的建設問題和後期軍改的一些想法。
下午火車到達真定站,幾人轉乘汽車前往了裝甲合成旅的訓練基地。
這支裝甲合成旅的代理旅長正是朱天明的弟弟朱天耀,
進入旅部作戰室,朱天明也沒太多客套,開門見山道:“天耀,你先介紹一下合成旅的情況吧。”
朱天耀道:“好的,那我先給各位首長介紹一下我們旅現在的情況。
我們雖然叫做裝甲合成旅,但現在所接收的裝備,暫時隻夠裝備一個合成營,和一些旅直屬部隊。
所以我們的訓練暫時是各營輪流訓練,還沒能進行過旅級的整體演訓。
我們旅的預設編製為7000人,共編有5個合成營,一個炮兵營,一個戰鬥支援營和一個後勤保障營。
每個合成營有兩個坦克連,每連10輛坦克,人員編製80人;
三個裝甲步兵連,每連120人,履帶式步兵戰車16輛;
一個炮兵連,履帶式裝甲指揮車一輛,履帶式120毫米自行迫榴炮3輛,履帶式75毫米速射加榴炮3輛,履帶式35毫米自行機關炮3輛,
裝甲彈藥運輸車6輛,保障車一輛,人員編製95人;
一個戰鬥支援連,負責偵察、工兵、通訊、醫療救護等,人員編製140人和一個後勤保障連,人員編製130人。
外加營部人員,每個合成營共有官兵約900人。
旅屬炮兵營裝備火炮為半履帶車牽引150毫米重炮18門。”
完成了簡單的介紹後,朱天明等人一起去訓練場觀看了裝甲合成營的演訓。
看著士兵們熟練的裝甲突擊以及在城市巷戰中的步坦協同,讓唐小虎等人仿佛迴到自己當年在解放軍中服役的時光。
演訓結束後,朱天耀將近期在使用中各種裝備的問題做了一個總結,
匯報道:“使用中發現,坦克的觀瞄窗玻璃比較脆弱,有時火炮射擊時都能被震碎。
另外,坦克的頂蓋建議設置一個從內部鎖死的機構,
之前演訓時曾有個步兵突發奇想爬上坦克頂端,打開頂蓋模擬丟了一顆手雷,如果是實戰的話,那坦克就報銷了。
還有觀瞄潛望鏡的密封也需要改進,有些潛望鏡使用久了會進水。還有。。。。。。”
朱天耀一一的報告著各種武器在訓練中發現的問題。
匯報完畢後,將整理好的列出所有問題的文件交給了畢懋康和董強。
畢懋康和董強簽署了文件交接材料,將文件收入各自的公文包內。
畢懋康說道:“天耀,最近兵工集團製造了一批自動步槍,你明天派人去兵工集團的第三庫區取迴來,開始給你的部隊換裝。
你們合成旅是攻堅的拳頭,也是巷戰清剿的利刃,火力必須進一步加強。”
朱天耀問道:“自動步槍?”
董強道:“是的,你們現在用的半自動步槍,上膛以後打開保險,每次扣動扳機隻能發射一顆子彈。
自動步槍上膛後打開保險,扣住扳機可以一直發射子彈。”
朱天耀驚喜道:“那不就等於每人都有了一挺機槍?”
朱天明道:“是呀,你們盡快安排人手去把新槍接收過來,加緊訓練,爭取早日熟悉新裝備。”
交代完畢後,朱天明和唐小虎先後向官兵們發表了講話,誇讚他們的成長,肯定了他們的訓練成果,
也讓他們更加深刻的認知到這支部隊對於整個大明軍隊的意義。
講話結束後,朱天明一行在旅部食堂簡單的吃了頓飯,派人聯係了鐵路部門。
將那兩節專列車廂掛在一輛當晚返京的列車後麵,迴了京城。
秘書道:“總長,預定今天需要匯同總裝備部、陸軍部和軍械研究院的首長一起去真定府出差,檢視裝甲合成旅的訓練及裝備使用情況。”
朱天明點頭道:“好的,咱們幾點出發?”
秘書道:“鐵路方麵安排的是午時整發出的列車。”
朱天明點了點頭道:“再通知一下他們,不要錯過了時間。”
秘書應聲出去聯係了。
這支裝甲合成旅是崇禎皇帝親自下令組建的,對外還處於保密狀態。
主要用於裝甲兵器戰術戰法的演練,以及對新型裝甲兵器的測試,
是大明帝國的第一支專業裝甲部隊,也是為了進一步軍製改革積累經驗。
秘書先與鐵路部門進行了溝通,又與總裝備部、軍械研究院和陸軍部進行了溝通。
為了避免誤車,朱天明提前了一些乘汽車趕往火車站。汽車從側門直接進入站台。
朱天明他們的所謂專列很是簡單,就是在正常班次的火車後麵,加掛兩節車廂,一節是秘書、警衛、服務員及其他工作人員使用,
另一節就是朱天明他們工作、開會及休息的車廂。
上車之後也就等了幾分鍾,畢懋康、唐小虎和董強就都先後到達了。
幾人熱情的相互打了招唿,唐小虎開玩笑道:“咱們皇帝陛下弄得這個裝甲合成旅有點意思,要是再有了戰術導彈,就可以直接弄個解放軍的重裝合成旅了。”
董強笑道:“你還真別說,可能就快了。”
朱天明好奇道:“什麽意思?”
董強道:“老彭那邊的動力所正在弄脈衝噴氣發動機,現在好像卡在閥片和尾噴口的材質上了,
以現有的合金,閥片的耐彎折性和耐高溫性無法兼顧,尾噴口也無法長時間耐受高溫,
等他們把這兩個問題解決了,說不定真能弄出巡航導彈來。
而且他們還在研究一種使用酒精或煤油為燃料,攜帶液氧為助燃劑的火箭發動機,搞不好連彈道導彈就快弄出來了。”
唐小虎驚訝道:“好家夥,他們還真是敢想敢幹呀。那製導問題怎麽解決呀”
董強道:“我們之前聊過一次,現在電子管剛剛起步,計算機才剛有個研製計劃,具體工作還沒開展。
所以現在隻能使用替代方案,使用陀螺儀保持導彈姿態穩定,然後加裝一組發條計時開關,
事先計算好打擊目標的距離和方位,然後設定發條計時開關的時間,時間一到燃料閥門關閉,導彈動能耗盡就會自行下落完成攻擊。”
朱天明道:“好家夥,那得多大的誤差呀。打不打得到或者說打到誰都得看天意了。”
董強笑道:“反正隻是一個設想而已,隨著後麵的科研進展,再慢慢修改吧。”
午時一到,火車整點發車,幾人在火車上簡單吃了頓午飯,就開始研究裝甲合成旅的建設問題和後期軍改的一些想法。
下午火車到達真定站,幾人轉乘汽車前往了裝甲合成旅的訓練基地。
這支裝甲合成旅的代理旅長正是朱天明的弟弟朱天耀,
進入旅部作戰室,朱天明也沒太多客套,開門見山道:“天耀,你先介紹一下合成旅的情況吧。”
朱天耀道:“好的,那我先給各位首長介紹一下我們旅現在的情況。
我們雖然叫做裝甲合成旅,但現在所接收的裝備,暫時隻夠裝備一個合成營,和一些旅直屬部隊。
所以我們的訓練暫時是各營輪流訓練,還沒能進行過旅級的整體演訓。
我們旅的預設編製為7000人,共編有5個合成營,一個炮兵營,一個戰鬥支援營和一個後勤保障營。
每個合成營有兩個坦克連,每連10輛坦克,人員編製80人;
三個裝甲步兵連,每連120人,履帶式步兵戰車16輛;
一個炮兵連,履帶式裝甲指揮車一輛,履帶式120毫米自行迫榴炮3輛,履帶式75毫米速射加榴炮3輛,履帶式35毫米自行機關炮3輛,
裝甲彈藥運輸車6輛,保障車一輛,人員編製95人;
一個戰鬥支援連,負責偵察、工兵、通訊、醫療救護等,人員編製140人和一個後勤保障連,人員編製130人。
外加營部人員,每個合成營共有官兵約900人。
旅屬炮兵營裝備火炮為半履帶車牽引150毫米重炮18門。”
完成了簡單的介紹後,朱天明等人一起去訓練場觀看了裝甲合成營的演訓。
看著士兵們熟練的裝甲突擊以及在城市巷戰中的步坦協同,讓唐小虎等人仿佛迴到自己當年在解放軍中服役的時光。
演訓結束後,朱天耀將近期在使用中各種裝備的問題做了一個總結,
匯報道:“使用中發現,坦克的觀瞄窗玻璃比較脆弱,有時火炮射擊時都能被震碎。
另外,坦克的頂蓋建議設置一個從內部鎖死的機構,
之前演訓時曾有個步兵突發奇想爬上坦克頂端,打開頂蓋模擬丟了一顆手雷,如果是實戰的話,那坦克就報銷了。
還有觀瞄潛望鏡的密封也需要改進,有些潛望鏡使用久了會進水。還有。。。。。。”
朱天耀一一的報告著各種武器在訓練中發現的問題。
匯報完畢後,將整理好的列出所有問題的文件交給了畢懋康和董強。
畢懋康和董強簽署了文件交接材料,將文件收入各自的公文包內。
畢懋康說道:“天耀,最近兵工集團製造了一批自動步槍,你明天派人去兵工集團的第三庫區取迴來,開始給你的部隊換裝。
你們合成旅是攻堅的拳頭,也是巷戰清剿的利刃,火力必須進一步加強。”
朱天耀問道:“自動步槍?”
董強道:“是的,你們現在用的半自動步槍,上膛以後打開保險,每次扣動扳機隻能發射一顆子彈。
自動步槍上膛後打開保險,扣住扳機可以一直發射子彈。”
朱天耀驚喜道:“那不就等於每人都有了一挺機槍?”
朱天明道:“是呀,你們盡快安排人手去把新槍接收過來,加緊訓練,爭取早日熟悉新裝備。”
交代完畢後,朱天明和唐小虎先後向官兵們發表了講話,誇讚他們的成長,肯定了他們的訓練成果,
也讓他們更加深刻的認知到這支部隊對於整個大明軍隊的意義。
講話結束後,朱天明一行在旅部食堂簡單的吃了頓飯,派人聯係了鐵路部門。
將那兩節專列車廂掛在一輛當晚返京的列車後麵,迴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