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玉茲防禦戰
穿越到明朝利用現代科技製霸全球 作者:塗山老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天明聽完科學院的匯報後,點名董強道:“董強,你們那邊的進展如何?”
董強答道:“我們軍械研究院這邊,300毫米艦炮的預研工作還在進行中,220毫米艦炮的設計工作已經完成,樣炮剛開始試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最後定型。
輕武器方麵,現在半自動步槍的流水線已非常成熟,開始了大批量的生產,部隊也已經開始大規模換裝。
輕武器研究所,仿照經典的81式自動步槍,並參考了一些蘇聯的akm係列突擊步槍的設計特點,研製了一型自動步槍,彈藥沿用之前的7.5x50毫米步槍彈。
被陛下命名為崇禎十一式突擊步槍,現已開始小規模量產,準備優先裝備海軍陸戰隊進行測試。
火炮所方麵為了彌補海軍陸戰隊登陸時火力壓製不足的問題,設計研發了一款80毫米無後坐力炮,炮身長1.5米,炮重24.6公斤,炮架重7.6公斤。
可以肩扛射擊也可以安裝三角炮架後射擊。射程可達1.7公裏。
坦克方麵,新造的坦克都已經換裝了動力所最新改進的底盤。
並且根據新式底盤研發了裝備35毫米機關炮,可搭乘8人的履帶式步兵戰車;
安裝一門120毫米迫擊炮及班組成員的履帶式自行迫擊炮;
安裝一挺機槍可搭載大量物資裝備或是12名乘員的履帶式裝甲輸送車;
以及配備了拖拽裝置和大功率絞盤的坦克救援車等等。
至於那個柴油動力的8輪載重越野底盤,據說是陛下親自下達的研製任務。
要依托一係列的輕型高機動輪式戰鬥及輔助車輛來打造一支快速反應部隊。
為此我們設計了一型搭載75毫米坦克炮的輪式突擊炮,重量:12噸,長6米,寬2.4米,高2.28米,最大裝甲厚度30毫米,最大速度80公裏\/小時,最大行程900公裏;
一型搭載35毫米機關炮的輪式步戰車,重量11.6噸,長6米,寬2.4米,高2.21米,最大裝甲厚度30毫米,大速度80公裏\/小時,最大行程900公裏;
以及一型搭載機槍塔的輪式輸送車,重量:11.3噸,長6.8米,寬2.4米,高2.1米,最大裝甲厚度30毫米,最大速度80公裏\/小時,最大行程900公裏。”
朱天明對各院所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有針對科研進程提出了一些明確的目標後,宣布散會。
散會時單獨留下了彭萬裏和董強。
等會議室的人都離開後,朱天明嚴肅道:“現在有一項關乎國運的機密任務需要交給你們,
你們需要抽調軍工方麵以及動力所、機械所、化工所、電氣所等各院所的科研骨幹做成一個研究團隊,共同來執行這項科研計劃。
計劃暫定代號‘長征’,整個計劃需要絕對保密,陛下的內帑和日月商行會為你們提供充足的科研經費以及所有需要的物資設備。
帝國安全部和內務部也會為你們提供最高等級的安保及保密措施。”
聽完朱天明的話,二人的神色一下凝重了不少。
朱天明為二人詳細的講解了整個絕密科研計劃,並告知了二人開啟這項計劃的原因。
彭、董二人的效率也確實很高,第二天就列出了科研計劃大綱,並開始根據需要從各院所抽調科研骨幹,成立的“長征”計劃項目工作組。
朱天明根據科研需要以及長征項目組提出的要求,開始大量的調集資源,並將科工部、皇家兵器工業集團下屬的多家實驗室與工廠直接劃撥給長征項目組管理及使用。
帝國內務部派出安保部隊,進駐項目組科研區及各工廠附近,進行最高等級的安全保衛。帝國安全部也派出精幹人員為項目組提供保密及反間保障。
就在所有部門的緊鑼密鼓的忙碌著,崇禎十一年五月12日,聞聽基裏爾匯報的俄羅斯沙皇米哈伊爾一世大怒。
於是,派出包括兩個精銳近衛團在內的12萬軍隊從西西伯利亞地區發起進攻,準備奪取中玉茲地區。
起初沙俄軍隊進展得十分順利,僅用了幾天就擊潰了駐守邊界的玉茲軍隊,一直進攻到了阿克因地區。
很快就遭遇了駐守在附近的大明帝國國防軍的阻擊,攻勢立刻受阻。
兩天後,趕來增援的帝國國防軍兵力已達到兩萬,對沙俄軍隊展開了反擊。
沙俄軍隊麵對大明國防軍強大的火力,節節敗退。
又被馳援而來阿魯部騎兵側翼突襲,一下傷亡慘重,倉惶向沙俄境內西西伯利亞地區敗退。
如同幽靈一般的阿魯部騎兵,一直追到秋明。逼迫的沙俄再度派出使者前來與阿魯談判。
朱天明通過電報授意,由阿魯跟俄羅斯帝國的代表進行了談判。
由於當年韃靼人橫掃歐洲時的兇殘,給歐洲人留下了恐怖的迴憶,在麵對阿魯這個談判對手時,俄羅斯的使者明顯謙遜了許多。
經過幾輪討價還價,大明與俄羅斯最終簽訂了《明俄秋明合約》,合約中規定,俄羅斯帝國將巴什科爾托和庫爾幹兩地割讓給大明,以換取兩國之間的和平。
大明另外以1500萬大明元的價格買下整個秋明地區。並且俄羅斯開放與大明自由貿易,不得設置關稅壁壘。
合約簽訂後,大明在玉茲國北部阿斯塔納建立了一個大型倉儲貨運基地,
由日月商行投資,並取得經營權,並修建了一條與玉茲鐵路聯通的鐵路線路,直通秋明。
自此以後,大明帝國通過這條線路開始瘋狂向俄羅斯帝國、克裏米亞汗國、薩法維帝國、波蘭等國輸出工業製成品、
陶瓷、絲綢製品、化纖混紡布料、香料、香煙、鴉片等貨物,換取了海量的廉價原料、礦產。
與沙俄關係穩定後,朱天明下令巴什科爾托、庫爾幹州和秋明州三地合並成立西伯利亞總督區,由永康侯徐錫胤的胞弟徐錫登出任總督。
原駐守玉茲的12萬國防軍中抽調兩萬進駐西伯利亞總督區,3萬留駐玉茲,其餘7萬國防軍撤迴國內,3萬索倫軍及阿魯的部隊也都各返駐地。
之後便是開始建設秋明油田及開掘西伯利亞總督區內的各處金礦、銅礦、鉛鋅礦、鐵礦、煤礦、石墨、石灰石等礦產。
董強答道:“我們軍械研究院這邊,300毫米艦炮的預研工作還在進行中,220毫米艦炮的設計工作已經完成,樣炮剛開始試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最後定型。
輕武器方麵,現在半自動步槍的流水線已非常成熟,開始了大批量的生產,部隊也已經開始大規模換裝。
輕武器研究所,仿照經典的81式自動步槍,並參考了一些蘇聯的akm係列突擊步槍的設計特點,研製了一型自動步槍,彈藥沿用之前的7.5x50毫米步槍彈。
被陛下命名為崇禎十一式突擊步槍,現已開始小規模量產,準備優先裝備海軍陸戰隊進行測試。
火炮所方麵為了彌補海軍陸戰隊登陸時火力壓製不足的問題,設計研發了一款80毫米無後坐力炮,炮身長1.5米,炮重24.6公斤,炮架重7.6公斤。
可以肩扛射擊也可以安裝三角炮架後射擊。射程可達1.7公裏。
坦克方麵,新造的坦克都已經換裝了動力所最新改進的底盤。
並且根據新式底盤研發了裝備35毫米機關炮,可搭乘8人的履帶式步兵戰車;
安裝一門120毫米迫擊炮及班組成員的履帶式自行迫擊炮;
安裝一挺機槍可搭載大量物資裝備或是12名乘員的履帶式裝甲輸送車;
以及配備了拖拽裝置和大功率絞盤的坦克救援車等等。
至於那個柴油動力的8輪載重越野底盤,據說是陛下親自下達的研製任務。
要依托一係列的輕型高機動輪式戰鬥及輔助車輛來打造一支快速反應部隊。
為此我們設計了一型搭載75毫米坦克炮的輪式突擊炮,重量:12噸,長6米,寬2.4米,高2.28米,最大裝甲厚度30毫米,最大速度80公裏\/小時,最大行程900公裏;
一型搭載35毫米機關炮的輪式步戰車,重量11.6噸,長6米,寬2.4米,高2.21米,最大裝甲厚度30毫米,大速度80公裏\/小時,最大行程900公裏;
以及一型搭載機槍塔的輪式輸送車,重量:11.3噸,長6.8米,寬2.4米,高2.1米,最大裝甲厚度30毫米,最大速度80公裏\/小時,最大行程900公裏。”
朱天明對各院所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有針對科研進程提出了一些明確的目標後,宣布散會。
散會時單獨留下了彭萬裏和董強。
等會議室的人都離開後,朱天明嚴肅道:“現在有一項關乎國運的機密任務需要交給你們,
你們需要抽調軍工方麵以及動力所、機械所、化工所、電氣所等各院所的科研骨幹做成一個研究團隊,共同來執行這項科研計劃。
計劃暫定代號‘長征’,整個計劃需要絕對保密,陛下的內帑和日月商行會為你們提供充足的科研經費以及所有需要的物資設備。
帝國安全部和內務部也會為你們提供最高等級的安保及保密措施。”
聽完朱天明的話,二人的神色一下凝重了不少。
朱天明為二人詳細的講解了整個絕密科研計劃,並告知了二人開啟這項計劃的原因。
彭、董二人的效率也確實很高,第二天就列出了科研計劃大綱,並開始根據需要從各院所抽調科研骨幹,成立的“長征”計劃項目工作組。
朱天明根據科研需要以及長征項目組提出的要求,開始大量的調集資源,並將科工部、皇家兵器工業集團下屬的多家實驗室與工廠直接劃撥給長征項目組管理及使用。
帝國內務部派出安保部隊,進駐項目組科研區及各工廠附近,進行最高等級的安全保衛。帝國安全部也派出精幹人員為項目組提供保密及反間保障。
就在所有部門的緊鑼密鼓的忙碌著,崇禎十一年五月12日,聞聽基裏爾匯報的俄羅斯沙皇米哈伊爾一世大怒。
於是,派出包括兩個精銳近衛團在內的12萬軍隊從西西伯利亞地區發起進攻,準備奪取中玉茲地區。
起初沙俄軍隊進展得十分順利,僅用了幾天就擊潰了駐守邊界的玉茲軍隊,一直進攻到了阿克因地區。
很快就遭遇了駐守在附近的大明帝國國防軍的阻擊,攻勢立刻受阻。
兩天後,趕來增援的帝國國防軍兵力已達到兩萬,對沙俄軍隊展開了反擊。
沙俄軍隊麵對大明國防軍強大的火力,節節敗退。
又被馳援而來阿魯部騎兵側翼突襲,一下傷亡慘重,倉惶向沙俄境內西西伯利亞地區敗退。
如同幽靈一般的阿魯部騎兵,一直追到秋明。逼迫的沙俄再度派出使者前來與阿魯談判。
朱天明通過電報授意,由阿魯跟俄羅斯帝國的代表進行了談判。
由於當年韃靼人橫掃歐洲時的兇殘,給歐洲人留下了恐怖的迴憶,在麵對阿魯這個談判對手時,俄羅斯的使者明顯謙遜了許多。
經過幾輪討價還價,大明與俄羅斯最終簽訂了《明俄秋明合約》,合約中規定,俄羅斯帝國將巴什科爾托和庫爾幹兩地割讓給大明,以換取兩國之間的和平。
大明另外以1500萬大明元的價格買下整個秋明地區。並且俄羅斯開放與大明自由貿易,不得設置關稅壁壘。
合約簽訂後,大明在玉茲國北部阿斯塔納建立了一個大型倉儲貨運基地,
由日月商行投資,並取得經營權,並修建了一條與玉茲鐵路聯通的鐵路線路,直通秋明。
自此以後,大明帝國通過這條線路開始瘋狂向俄羅斯帝國、克裏米亞汗國、薩法維帝國、波蘭等國輸出工業製成品、
陶瓷、絲綢製品、化纖混紡布料、香料、香煙、鴉片等貨物,換取了海量的廉價原料、礦產。
與沙俄關係穩定後,朱天明下令巴什科爾托、庫爾幹州和秋明州三地合並成立西伯利亞總督區,由永康侯徐錫胤的胞弟徐錫登出任總督。
原駐守玉茲的12萬國防軍中抽調兩萬進駐西伯利亞總督區,3萬留駐玉茲,其餘7萬國防軍撤迴國內,3萬索倫軍及阿魯的部隊也都各返駐地。
之後便是開始建設秋明油田及開掘西伯利亞總督區內的各處金礦、銅礦、鉛鋅礦、鐵礦、煤礦、石墨、石灰石等礦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