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進士及第
穿越到明朝利用現代科技製霸全球 作者:塗山老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考試開始時,劉大通一本正經的發放了考題試卷,並將所有號棚上了重鎖。
朱天明打開試卷一看,正是崇禎給他的三道試題之一,於是開始照著背下的內容寫下答卷。
沒用多久答案寫完,朱天明小心地吹幹考卷上的墨跡,又仔細地檢查了幾遍。
見無錯漏,於是將試卷擺放齊整,趴在門口看了看無人在此巡視,於是悄悄從後麵的小門出了考棚,躡手躡腳的來到牆邊的角門。
朱天明又看了看四周沒有人過來,於是輕輕推開門,鑽進了小院。
接下來的幾天,朱天明在小院中過得還算愜意,每天有人按時送來飯菜,傍晚時還會送些瓜果茶點來,隻是整日裏無所事事,感覺很是無聊。
第二天,朱天明寫了一封親筆信,讓服侍的小吏幫忙前往神武衛取來全套的繪圖工具。
朱天明打算利用這些天的時間,把蒸汽機的圖紙繪製出來,讓研究所試製樣機之後進行深入研究改進。
朱天明經過反複思考,決定跳過初期的各型瓦特蒸汽機,直接試製雙動往複式蒸汽機。
雙動蒸汽機是以煤炭或木柴燃燒加熱鍋爐中的水,使其產生高溫高壓蒸汽,蒸汽首先進入高壓缸,推動活塞做功。
在這個階段,蒸汽的壓力和溫度降低。
高壓缸排出的低壓蒸汽進入低壓缸,繼續推動活塞做功。在這個過程中,蒸汽的溫度進一步下降,最終成為飽和蒸汽並排出。
排出的蒸汽經過管道進入冷凝器進行冷卻,重新凝結成水,再次注入到鍋爐中,這樣循環往複可以持續提供動力。
朱天明就這樣利用每場考試之後的時間,繪製著蒸汽機的圖紙並在大腦中模擬著各部件的運動過程。
三場會試結束後,圖紙依然沒能繪製完畢,隻好將未完成的圖紙暫時封存。
迴家休息了一日後,理科會試開始,也是共分三場:算學、物理、化學。隻是理科考試每場隻考一天。
朱天明自己出的試卷,答起來自然很是輕鬆。
考試結束迴到神武衛後啟封了未完成的圖紙,又用了十天的時間,終於完整的將雙動往複式蒸汽機的圖紙繪製完畢。
之後又利用了六天的時間,繪製出了複合式顯微鏡、台式放大鏡和伸縮式單筒望遠鏡的圖紙和詳細製造說明。
整理好全部圖紙與技術資料,朱天明第一時間請來宋、畢、孫三位大人和主要科研人員,連續用了三天的時間,給他們普及了蒸汽動力和蒸汽機的原理以及必要的光學原理。
等大家都弄明白後,才將整套圖紙交給他們開始試製。
翌日朱天明又去了大興研究所的工地,有一段時間沒來,到了現場朱天明也是大吃一驚。
在混凝土和滑模澆築法普及後,工程進度大大提高,主體工程幾乎全部完工。
朱天明進行了一天的視察,和現場施工人員進行了溝通,確定一切順利後才返迴。
恩科結束一個月後,到了揭榜的時候,天還未亮朱天明就被兩個丫鬟叫了起來。
二美顯得極為緊張和興奮,伺候朱天明吃過早飯,便央求著朱天明帶她二人一起去貢院看榜。
三人乘上馬車早早的來到了貢院門口,可那裏早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三人隻得下了馬車,費了大力才擠到稍微靠前的位置。
又等了大約兩炷香的時間,貢院的大門打開,幾名官員在兵丁的護衛下手捧金榜來到門外張貼。
眾考生見狀立時圍了過來,紛紛尋找著自己與友人的名字。
人群中不時有人興高采烈的大唿“中了,我中了”,與周圍的友人或是彈冠相慶或是相擁喜極而泣。
更多的人則是緊張的搜尋著,或是失落地歎息著,更有甚者因名落孫山而嚎啕大哭。
突然,隻聽見人群中娟兒鶯啼般的聲音激動的喊道:“高中了,少爺高中了,文科第五名貢士。”
隨即,費力擠到理科榜前的薛沐妍,也聲音顫抖的喊了起來:“少爺,理科也中了,乃是頭名貢士。”
這兩聲喊後,在場的幾乎所有人同時轉頭開始搜尋。
見兩個丫鬟都開心的跑到了朱天明的麵前,眾人才意識到這個年輕人居然同時中了文理雙科,在驚訝的同時也感到深深的嫉妒。
立刻有不少人出於鑽營和惜才的目的上前與朱天明搭訕寒暄。
朱天明在眾人的簇擁下來到貢院的官員麵前,做完登記領取了喜報,並被告知三日後進宮參加殿試。
朱天明詳細了詢問了參加殿試的注意事項,便謝過了貢院官員,與祝賀的眾人辭別後返迴了家中。
到家後,取出喜報與父母家人分享了高中的喜訊,全家人甚為歡喜。
朱嘉岩更是命人將全府張燈結彩,就像過年一樣,又準備了一番,帶著朱天明前往成國公府報喜。
成國公得知後也是大喜,少有的親自出府迎接朱嘉岩父子,拉著朱天明的手喜笑顏開麵露自豪的引著眾人進了中堂。
落座後成國公拿著喜報看了又看甚是欣喜,連連的恭喜朱天明高中貢士,並鼓勵他殿試時再接再厲,爭取高中頭甲。
隨後命人準備酒宴給朱天明慶賀,直到傍晚朱嘉岩父子才辭別了成國公迴府而去。
迴到家中,全家老少都迎在門前,朱嘉岩命管家打賞全府上下所有仆人差役每人白銀五兩。
晚飯時全家又是一番暢飲,席間眾人好不歡喜,直到朱天明酩酊大醉才被抬迴臥室。
三天後朱天明與所有金榜題名的貢士一同來到午門外等候殿試,待卯辰相交之時,有黃門官宣旨讓所有貢士入宮參加殿試。
眾貢士便隨著黃門官由左右掖門魚貫進宮。
到了殿上滿朝文武以排列兩邊,眾貢士向皇帝行三拜九叩大禮。
崇禎皇帝對貢士們進行了一番祝賀與誡勉,隨後宣布策論題目。
眾貢士展開試卷,有的凝眉思索,有的遲遲發愣,有的胸有成竹研墨欲答,朱天明則是提筆就寫,洋洋灑灑不到半個時辰就已答題結束。
檢查一遍後便交了卷子,在場所有貢士皆是滿臉驚疑的看著朱天明,有些人如見天神,有些人則以為他隻是胡答一氣。
崇禎皇帝看著交了卷子無所事事的朱天明,苦笑著搖了搖頭,
心想“好歹你也假裝思索一陣,再慢慢的答題呀,你這麽快答完,不是給其他考生壓力嘛。”
可朱天明已經把卷子都交了,也隻能無奈的小聲對王承恩說了幾句。
王承恩聽完拱了拱手,轉身向殿中貢士說了一句:“已交卷的貢士可先下殿迴府休息,未答完的貢士不必心急,日暮之前交卷即可。陛下已命光祿寺造辦午膳,各位貢士午時可用膳後繼續作答。”
說罷,王承恩走下禦階來到朱天明身邊道:“朱貢士,既已交卷,可以先迴府了。”
朱天明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那個...那個早上來的太早了,我連早飯都沒吃,能不能吃完午飯再迴去?”
聞言王承恩、崇禎皇帝以及在場的文武官員和貢士皆是麵麵相覷一臉茫然。
崇禎皇帝一手捂著臉,趁大家不注意的時候,向著朱天明比了個中指。然後無奈的向王承恩點了點頭。
王承恩也笑著搖了搖頭道:“朱貢士,隨咱家去用膳吧。”
朱天明起身向崇禎皇帝行了禮,跟著王承恩出去了。一出大殿王承恩笑道:“朱大人,你想吃點什麽,咱家這就安排膳房準備。”
朱天明道:“不用麻煩了,有什麽現成的吃點就行,我是真的餓了。”
於是王承恩幹脆帶朱天明直接去了膳房,讓人給朱天明拿了些現成的點心小菜又盛了一大碗山藥粥,朱天明也不客氣風卷殘雲的吃光了點心小菜,才打著飽嗝出了皇宮。
迴到營區朱天明徑直去了校場,正看到李炬和朱元錫在操練火銃兵。
朱天明把他二人叫到跟前問道:“現在咱們神武衛招兵是否滿額?新式火銃裝備了多少?。”
李炬答道:“已經募兵滿員共五千六百人,新式火銃已全部裝備,並且還富餘了兩千多杆。兵工廠那邊還在源源不斷的生產。”
朱天明滿意道:“太好了,手雷庫存有多少?兵士是否都會使用了?”
朱元錫道:“截止到最後一次和兵工廠交接,現在庫存一共四千一百三十枚。所有兵士都已經會熟練使用了。
隻是之前練兵時,有過一次啞雷,扔出去許久沒有爆炸,後來帶隊的小旗前去查看時突然爆炸,那小旗當場炸死,還傷了兩名兵士。”
朱天明聞言一驚,問道:“那小旗撫恤了嗎?傷者是否嚴重?”
李炬道:“小旗已按陣亡撫恤,那兩名兵士隻是輕傷,現在已經無礙了。
末將已把這次的事故報給了孫元化大人,孫大人已經派人取走了殘片研究,並且敦促兵工廠所有生產人員嚴格遵照流程,並嚴加檢視複核。”
朱天明點了點頭道:“嗯,以後再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可輕易靠近,讓槍法精準的兵士遠距離用火銃射擊,直到引爆為止。”李炬、朱元錫遵令,並去向所有帶兵官傳達。
朱天明又去炮兵訓練場看了看操炮訓練,由於未發射實彈,朱天明看的興趣索然,悻悻的迴到了自己的小院。
一進門兩個丫鬟就圍了過來,激動的詢問少爺殿試的情況,朱天明來到中廳,一邊喝著香茶一邊吹噓著自己的才華。
娟兒一拍腦袋說道:“對了,孫大人送來了一個木匣,讓轉交給少爺,我差點就忘了。”
說著跑去廂房捧來一個木匣放在桌上。朱天明好奇地打開一看,正是一支嶄新的轉輪火銃。
全槍鎏金,木紋精美的核桃木槍柄上還鑲嵌著兩條螺鈿蒼龍,整槍異常精美。
還以牛皮製作了一個精致槍套和三個長方形子彈包,所有的五金件都由金銀製成,另外木匣中還備了一百發定裝子彈。
朱天明羨慕道:“哎~給皇上的就是不一樣。”
兩個丫鬟看著精美的手槍也是讚不絕口。翌日朱天明入宮去見崇禎,崇禎看到精美的轉輪手槍愛不釋手。
捧在手中細細的賞玩了半天,然後迫不及待的和朱天明來到禦花園,讓人在假山上放了幾隻瓶子。
朱天明演示著如何裝填,然後把裝好彈的手槍遞給崇禎,崇禎雙手握槍瞄準目標連續射擊。六槍打完倒還擊中了兩隻瓶子。
崇禎甚是欣喜,又自己按照剛才的演示裝填了六發子彈,繼續練習射擊。打完以後二人漫步來到假山上的涼亭中坐下,有小宦官端來茶水點心。
崇禎說:“後天將會公布殿試成績,你是文科探花,理科狀元。”
朱天明笑著拱手道:“謝主隆恩。”
崇禎擺了擺手道:“我聽工部營繕司迴報,說大興的工程馬上就要竣工了。你最近抓緊安排一下搬遷的事,
另外除了從今科理試的貢士中選拔人才外,如在民間遇到合適人才也可以破格錄用提拔,總之是人才就千萬不要埋沒。”
朱天明喝了口茶道:“放心吧,隻要遇到人才,我一定會拉過來的。”
崇禎輕歎了一聲道:“還有件事,讓我心裏有些不太好的預感。”
朱天明追問:“何事?”
崇禎道:“多地出現嚴重旱澇災害,已有不少地方出現了流民逃荒,更有甚者不少流民從匪為禍。我已下旨讓各地督撫官員各自賑災剿匪,救災的錢糧也已經陸續從京城發出。
可近日陝州弘農一帶出了一夥流民軍,大量裝備火器,晝伏夜出四處襲擊官軍府衙。
剿匪的弘農衛官兵一旦追擊,他們就化整為零四處分散,待官軍疲憊他們又聚集夜襲。官軍撤退時他們就會尾隨追擊,或沿途偷襲伏擊,致使官軍損失慘重。
據兵部迴報這夥賊兵中竟有部分也裝備了燧發槍,而且普遍使用紙殼定裝彈藥,火器兵也是訓練有素,官軍不是對手。
這在我上一世的記憶中是沒有過的。”朱天明愣愣的看著崇禎,臉色也很難看小聲念叨著:“居然是十六字戰法......這到底是些什麽人?”
崇禎問:“這是什麽戰法?你怎的突然這麽緊張?”
朱天明道:“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這是我那個時代開國領袖的遊擊戰法,
當年偉大領袖帶領初創的工農軍就是靠著這套戰法,用大刀長矛硬生生地打敗了蔣光頭德美裝備的百萬大軍和侵華的倭奴。
最可怕的是他們也在研發改良火器,這使得我們之間的武器差距並不算太大,這是個勁敵。”
崇禎聽完臉色極為凝重道:“看來不得不重視了,我今天就下旨讓周圍各地駐軍集結,以十倍於敵的兵力合圍他們,徹底剿滅。”
朱天明思索了一會兒補充道:“得盡快弄清對方的底細,我努力迴憶了一下,這個時代好像沒有擅長類似打法的人。我對這夥流民軍的指揮者很感興趣。”
崇禎點頭道:“嗯,在接到軍情的第一時間,我已讓兵部和錦衣衛去查了,務必弄清對方首領的底細。”二人又聊了一會兒國事和私事,朱天明告辭出宮。
迴到指揮所叫來各位軍官參議,一起研究弘農一帶的地形和剿匪戰法。
三日後,喜報傳至朱府,朱天明果然高中文科探花、理科狀元,雙進士及第。朱府上下一片喜氣洋洋,朱嘉岩更是整天笑得合不上嘴。
陳氏夫人更是親力親為給朱天明準備著第二天登殿時的袍服和需用物品。
傍晚朱天明帶著兩名丫鬟和幾名親隨迴到了朱府,家人歡聚一堂高高興興的吃了一頓家宴,席間朱嘉岩還不忘記叮囑朱天明勤於軍政為君分憂。
酒至微醺,陳氏夫人道:“明日一早還要入朝參加賜官大典,不可太過貪杯。明兒還是早些休息吧。”
朱嘉岩也是讚同,讓朱天明早些去休息。朱天明起身與家人一一打過招唿,便迴自己的小院去了。
一進臥室,隻見屋中水汽騰騰,兩名丫鬟已經燒好了洗澡水。見朱天明迴來,兩個丫鬟開心地迎了過來,幫朱天明脫去外衣,給他端來醒酒茶。
朱天明順手把茶盞和一個小盒子放在茶幾上,麻利的脫掉了衣服鑽進浴桶之中,泡在溫熱的水中立時覺得通體舒暢。
不由得伸了個懶腰,愜意道:“趕明兒得去定製個大大的浴桶,最好咱們三個都能裝得下。”
聽聞此言兩個丫鬟不由得雙頰有些羞紅。兩個丫鬟服侍朱天明洗完了澡,從屋外叫來兩個府裏新給朱天明買來的小丫鬟清理了浴桶。
朱天明穿好睡衣躺在躺椅上喝著茶,娟兒站在身後把朱天明的頭靠在自己胸前,輕柔的給他按揉著頭,薛沐妍則是跪坐在朱天明腳下,捧著他的雙腳溫柔的按摩著。
娟兒道:“少爺狀元及第後,皇上必會更為重用,那以後是不是會更忙了,能陪在少爺身邊伺候少爺的時間就越來越少了。”
朱天明道:“怎麽會,再忙我也會把你倆帶在身邊。我可不想再受火頭軍的折磨了。”
朱天明去茶幾上拿來了那個小盒子,躺迴到大床上道:“上次從草原上迴來給你倆帶了禮物,但一直忙著軍務和科考,忘記給你們了。”
說著打開盒子,裏麵是兩條產自西域的朱紅瑪瑙手串,每一顆珠子直徑都在一厘米左右,色澤血紅通透晶瑩。
可二美見如此珍貴卻不敢受,朱天明佯裝生氣的把她倆的手拉了過來,親手給她倆戴在了手腕上,看了又看說道:“真好看,隻有這麽好看的珠串才配得上我娟兒和沐妍的玉手。”
二美感動的眼眶濕潤,不住的感謝著少爺。
翌日一早,娟兒叫醒了朱天明,幫他梳洗後和薛沐妍一起幫著朱天明穿好了全套袍服,全家老少簇擁著把朱天明送到府門外,朱天明跨上盛裝披掛的駿馬前往午門候旨。
到達午門時已有大批貢士等在了那裏,朱天明與眾人施禮寒暄後,也站在一邊和幾個貢士聊了起來。
不一會兒,黃門官出來宣旨,引領眾貢士入宮登殿。
眾貢士三拜九叩山唿萬歲後起身候旨。
崇禎皇帝示意王承恩宣旨,王承恩展開聖旨朗聲宣旨:文科一甲第一名劉若宰,第二名何瑞徵,第三名朱天明進士及第,
狀元劉若宰授翰林院修撰,榜眼何瑞徵、探花朱天明授翰林院編修。
二甲六十七人賜進士出身。三甲二百三十八人賜同進士出身
。二甲、三甲進士兩日後往翰林院考選庶吉士,餘者等候吏部委任。
理科一甲第一名朱天明,第二名方德功,第三名鄭棄疾進士及第,
狀元朱天明授助理工程師,榜眼方德功、探花鄭棄疾授研究員,二甲五十九人賜進士出身。三甲二百四十一人賜同進士出身。
二甲三甲進士賜授助理研究員。
宣旨完畢,狀元及諸進士向崇禎皇帝行四拜禮,儀節完成,鳴鞭,皇帝起駕迴後宮。
各位進士行禮出殿陸續出宮,紛紛相互邀約把酒相慶。
朱天明剛到宮門口,正和文理兩科的一些進士同年約著一起去喝酒。
突然一位錦衣侍衛急匆匆趕來,還大喊著:“朱大人留步,陛下有旨請朱大人前往禦書房議事。”
眾進士聞言俱是大驚,朱天明不但是文理雙頭甲,而且剛中進士就被可禦前參政,最離譜的是皇帝的口諭竟是“請”他前去議事。
朱天明無奈隻得向各位同年抱拳行禮,略表歉意道:“各位年兄,實在抱歉,咱們改日再聚。”
眾人還禮客套,朱天明便隨著錦衣侍衛去了禦書房。
一進房門隻見成國公、英國公、和內閣幾位大學士都在,朱天明恭敬地向皇上和眾位大人行了禮,被賜坐於末座。
朱天明打開試卷一看,正是崇禎給他的三道試題之一,於是開始照著背下的內容寫下答卷。
沒用多久答案寫完,朱天明小心地吹幹考卷上的墨跡,又仔細地檢查了幾遍。
見無錯漏,於是將試卷擺放齊整,趴在門口看了看無人在此巡視,於是悄悄從後麵的小門出了考棚,躡手躡腳的來到牆邊的角門。
朱天明又看了看四周沒有人過來,於是輕輕推開門,鑽進了小院。
接下來的幾天,朱天明在小院中過得還算愜意,每天有人按時送來飯菜,傍晚時還會送些瓜果茶點來,隻是整日裏無所事事,感覺很是無聊。
第二天,朱天明寫了一封親筆信,讓服侍的小吏幫忙前往神武衛取來全套的繪圖工具。
朱天明打算利用這些天的時間,把蒸汽機的圖紙繪製出來,讓研究所試製樣機之後進行深入研究改進。
朱天明經過反複思考,決定跳過初期的各型瓦特蒸汽機,直接試製雙動往複式蒸汽機。
雙動蒸汽機是以煤炭或木柴燃燒加熱鍋爐中的水,使其產生高溫高壓蒸汽,蒸汽首先進入高壓缸,推動活塞做功。
在這個階段,蒸汽的壓力和溫度降低。
高壓缸排出的低壓蒸汽進入低壓缸,繼續推動活塞做功。在這個過程中,蒸汽的溫度進一步下降,最終成為飽和蒸汽並排出。
排出的蒸汽經過管道進入冷凝器進行冷卻,重新凝結成水,再次注入到鍋爐中,這樣循環往複可以持續提供動力。
朱天明就這樣利用每場考試之後的時間,繪製著蒸汽機的圖紙並在大腦中模擬著各部件的運動過程。
三場會試結束後,圖紙依然沒能繪製完畢,隻好將未完成的圖紙暫時封存。
迴家休息了一日後,理科會試開始,也是共分三場:算學、物理、化學。隻是理科考試每場隻考一天。
朱天明自己出的試卷,答起來自然很是輕鬆。
考試結束迴到神武衛後啟封了未完成的圖紙,又用了十天的時間,終於完整的將雙動往複式蒸汽機的圖紙繪製完畢。
之後又利用了六天的時間,繪製出了複合式顯微鏡、台式放大鏡和伸縮式單筒望遠鏡的圖紙和詳細製造說明。
整理好全部圖紙與技術資料,朱天明第一時間請來宋、畢、孫三位大人和主要科研人員,連續用了三天的時間,給他們普及了蒸汽動力和蒸汽機的原理以及必要的光學原理。
等大家都弄明白後,才將整套圖紙交給他們開始試製。
翌日朱天明又去了大興研究所的工地,有一段時間沒來,到了現場朱天明也是大吃一驚。
在混凝土和滑模澆築法普及後,工程進度大大提高,主體工程幾乎全部完工。
朱天明進行了一天的視察,和現場施工人員進行了溝通,確定一切順利後才返迴。
恩科結束一個月後,到了揭榜的時候,天還未亮朱天明就被兩個丫鬟叫了起來。
二美顯得極為緊張和興奮,伺候朱天明吃過早飯,便央求著朱天明帶她二人一起去貢院看榜。
三人乘上馬車早早的來到了貢院門口,可那裏早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三人隻得下了馬車,費了大力才擠到稍微靠前的位置。
又等了大約兩炷香的時間,貢院的大門打開,幾名官員在兵丁的護衛下手捧金榜來到門外張貼。
眾考生見狀立時圍了過來,紛紛尋找著自己與友人的名字。
人群中不時有人興高采烈的大唿“中了,我中了”,與周圍的友人或是彈冠相慶或是相擁喜極而泣。
更多的人則是緊張的搜尋著,或是失落地歎息著,更有甚者因名落孫山而嚎啕大哭。
突然,隻聽見人群中娟兒鶯啼般的聲音激動的喊道:“高中了,少爺高中了,文科第五名貢士。”
隨即,費力擠到理科榜前的薛沐妍,也聲音顫抖的喊了起來:“少爺,理科也中了,乃是頭名貢士。”
這兩聲喊後,在場的幾乎所有人同時轉頭開始搜尋。
見兩個丫鬟都開心的跑到了朱天明的麵前,眾人才意識到這個年輕人居然同時中了文理雙科,在驚訝的同時也感到深深的嫉妒。
立刻有不少人出於鑽營和惜才的目的上前與朱天明搭訕寒暄。
朱天明在眾人的簇擁下來到貢院的官員麵前,做完登記領取了喜報,並被告知三日後進宮參加殿試。
朱天明詳細了詢問了參加殿試的注意事項,便謝過了貢院官員,與祝賀的眾人辭別後返迴了家中。
到家後,取出喜報與父母家人分享了高中的喜訊,全家人甚為歡喜。
朱嘉岩更是命人將全府張燈結彩,就像過年一樣,又準備了一番,帶著朱天明前往成國公府報喜。
成國公得知後也是大喜,少有的親自出府迎接朱嘉岩父子,拉著朱天明的手喜笑顏開麵露自豪的引著眾人進了中堂。
落座後成國公拿著喜報看了又看甚是欣喜,連連的恭喜朱天明高中貢士,並鼓勵他殿試時再接再厲,爭取高中頭甲。
隨後命人準備酒宴給朱天明慶賀,直到傍晚朱嘉岩父子才辭別了成國公迴府而去。
迴到家中,全家老少都迎在門前,朱嘉岩命管家打賞全府上下所有仆人差役每人白銀五兩。
晚飯時全家又是一番暢飲,席間眾人好不歡喜,直到朱天明酩酊大醉才被抬迴臥室。
三天後朱天明與所有金榜題名的貢士一同來到午門外等候殿試,待卯辰相交之時,有黃門官宣旨讓所有貢士入宮參加殿試。
眾貢士便隨著黃門官由左右掖門魚貫進宮。
到了殿上滿朝文武以排列兩邊,眾貢士向皇帝行三拜九叩大禮。
崇禎皇帝對貢士們進行了一番祝賀與誡勉,隨後宣布策論題目。
眾貢士展開試卷,有的凝眉思索,有的遲遲發愣,有的胸有成竹研墨欲答,朱天明則是提筆就寫,洋洋灑灑不到半個時辰就已答題結束。
檢查一遍後便交了卷子,在場所有貢士皆是滿臉驚疑的看著朱天明,有些人如見天神,有些人則以為他隻是胡答一氣。
崇禎皇帝看著交了卷子無所事事的朱天明,苦笑著搖了搖頭,
心想“好歹你也假裝思索一陣,再慢慢的答題呀,你這麽快答完,不是給其他考生壓力嘛。”
可朱天明已經把卷子都交了,也隻能無奈的小聲對王承恩說了幾句。
王承恩聽完拱了拱手,轉身向殿中貢士說了一句:“已交卷的貢士可先下殿迴府休息,未答完的貢士不必心急,日暮之前交卷即可。陛下已命光祿寺造辦午膳,各位貢士午時可用膳後繼續作答。”
說罷,王承恩走下禦階來到朱天明身邊道:“朱貢士,既已交卷,可以先迴府了。”
朱天明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那個...那個早上來的太早了,我連早飯都沒吃,能不能吃完午飯再迴去?”
聞言王承恩、崇禎皇帝以及在場的文武官員和貢士皆是麵麵相覷一臉茫然。
崇禎皇帝一手捂著臉,趁大家不注意的時候,向著朱天明比了個中指。然後無奈的向王承恩點了點頭。
王承恩也笑著搖了搖頭道:“朱貢士,隨咱家去用膳吧。”
朱天明起身向崇禎皇帝行了禮,跟著王承恩出去了。一出大殿王承恩笑道:“朱大人,你想吃點什麽,咱家這就安排膳房準備。”
朱天明道:“不用麻煩了,有什麽現成的吃點就行,我是真的餓了。”
於是王承恩幹脆帶朱天明直接去了膳房,讓人給朱天明拿了些現成的點心小菜又盛了一大碗山藥粥,朱天明也不客氣風卷殘雲的吃光了點心小菜,才打著飽嗝出了皇宮。
迴到營區朱天明徑直去了校場,正看到李炬和朱元錫在操練火銃兵。
朱天明把他二人叫到跟前問道:“現在咱們神武衛招兵是否滿額?新式火銃裝備了多少?。”
李炬答道:“已經募兵滿員共五千六百人,新式火銃已全部裝備,並且還富餘了兩千多杆。兵工廠那邊還在源源不斷的生產。”
朱天明滿意道:“太好了,手雷庫存有多少?兵士是否都會使用了?”
朱元錫道:“截止到最後一次和兵工廠交接,現在庫存一共四千一百三十枚。所有兵士都已經會熟練使用了。
隻是之前練兵時,有過一次啞雷,扔出去許久沒有爆炸,後來帶隊的小旗前去查看時突然爆炸,那小旗當場炸死,還傷了兩名兵士。”
朱天明聞言一驚,問道:“那小旗撫恤了嗎?傷者是否嚴重?”
李炬道:“小旗已按陣亡撫恤,那兩名兵士隻是輕傷,現在已經無礙了。
末將已把這次的事故報給了孫元化大人,孫大人已經派人取走了殘片研究,並且敦促兵工廠所有生產人員嚴格遵照流程,並嚴加檢視複核。”
朱天明點了點頭道:“嗯,以後再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可輕易靠近,讓槍法精準的兵士遠距離用火銃射擊,直到引爆為止。”李炬、朱元錫遵令,並去向所有帶兵官傳達。
朱天明又去炮兵訓練場看了看操炮訓練,由於未發射實彈,朱天明看的興趣索然,悻悻的迴到了自己的小院。
一進門兩個丫鬟就圍了過來,激動的詢問少爺殿試的情況,朱天明來到中廳,一邊喝著香茶一邊吹噓著自己的才華。
娟兒一拍腦袋說道:“對了,孫大人送來了一個木匣,讓轉交給少爺,我差點就忘了。”
說著跑去廂房捧來一個木匣放在桌上。朱天明好奇地打開一看,正是一支嶄新的轉輪火銃。
全槍鎏金,木紋精美的核桃木槍柄上還鑲嵌著兩條螺鈿蒼龍,整槍異常精美。
還以牛皮製作了一個精致槍套和三個長方形子彈包,所有的五金件都由金銀製成,另外木匣中還備了一百發定裝子彈。
朱天明羨慕道:“哎~給皇上的就是不一樣。”
兩個丫鬟看著精美的手槍也是讚不絕口。翌日朱天明入宮去見崇禎,崇禎看到精美的轉輪手槍愛不釋手。
捧在手中細細的賞玩了半天,然後迫不及待的和朱天明來到禦花園,讓人在假山上放了幾隻瓶子。
朱天明演示著如何裝填,然後把裝好彈的手槍遞給崇禎,崇禎雙手握槍瞄準目標連續射擊。六槍打完倒還擊中了兩隻瓶子。
崇禎甚是欣喜,又自己按照剛才的演示裝填了六發子彈,繼續練習射擊。打完以後二人漫步來到假山上的涼亭中坐下,有小宦官端來茶水點心。
崇禎說:“後天將會公布殿試成績,你是文科探花,理科狀元。”
朱天明笑著拱手道:“謝主隆恩。”
崇禎擺了擺手道:“我聽工部營繕司迴報,說大興的工程馬上就要竣工了。你最近抓緊安排一下搬遷的事,
另外除了從今科理試的貢士中選拔人才外,如在民間遇到合適人才也可以破格錄用提拔,總之是人才就千萬不要埋沒。”
朱天明喝了口茶道:“放心吧,隻要遇到人才,我一定會拉過來的。”
崇禎輕歎了一聲道:“還有件事,讓我心裏有些不太好的預感。”
朱天明追問:“何事?”
崇禎道:“多地出現嚴重旱澇災害,已有不少地方出現了流民逃荒,更有甚者不少流民從匪為禍。我已下旨讓各地督撫官員各自賑災剿匪,救災的錢糧也已經陸續從京城發出。
可近日陝州弘農一帶出了一夥流民軍,大量裝備火器,晝伏夜出四處襲擊官軍府衙。
剿匪的弘農衛官兵一旦追擊,他們就化整為零四處分散,待官軍疲憊他們又聚集夜襲。官軍撤退時他們就會尾隨追擊,或沿途偷襲伏擊,致使官軍損失慘重。
據兵部迴報這夥賊兵中竟有部分也裝備了燧發槍,而且普遍使用紙殼定裝彈藥,火器兵也是訓練有素,官軍不是對手。
這在我上一世的記憶中是沒有過的。”朱天明愣愣的看著崇禎,臉色也很難看小聲念叨著:“居然是十六字戰法......這到底是些什麽人?”
崇禎問:“這是什麽戰法?你怎的突然這麽緊張?”
朱天明道:“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這是我那個時代開國領袖的遊擊戰法,
當年偉大領袖帶領初創的工農軍就是靠著這套戰法,用大刀長矛硬生生地打敗了蔣光頭德美裝備的百萬大軍和侵華的倭奴。
最可怕的是他們也在研發改良火器,這使得我們之間的武器差距並不算太大,這是個勁敵。”
崇禎聽完臉色極為凝重道:“看來不得不重視了,我今天就下旨讓周圍各地駐軍集結,以十倍於敵的兵力合圍他們,徹底剿滅。”
朱天明思索了一會兒補充道:“得盡快弄清對方的底細,我努力迴憶了一下,這個時代好像沒有擅長類似打法的人。我對這夥流民軍的指揮者很感興趣。”
崇禎點頭道:“嗯,在接到軍情的第一時間,我已讓兵部和錦衣衛去查了,務必弄清對方首領的底細。”二人又聊了一會兒國事和私事,朱天明告辭出宮。
迴到指揮所叫來各位軍官參議,一起研究弘農一帶的地形和剿匪戰法。
三日後,喜報傳至朱府,朱天明果然高中文科探花、理科狀元,雙進士及第。朱府上下一片喜氣洋洋,朱嘉岩更是整天笑得合不上嘴。
陳氏夫人更是親力親為給朱天明準備著第二天登殿時的袍服和需用物品。
傍晚朱天明帶著兩名丫鬟和幾名親隨迴到了朱府,家人歡聚一堂高高興興的吃了一頓家宴,席間朱嘉岩還不忘記叮囑朱天明勤於軍政為君分憂。
酒至微醺,陳氏夫人道:“明日一早還要入朝參加賜官大典,不可太過貪杯。明兒還是早些休息吧。”
朱嘉岩也是讚同,讓朱天明早些去休息。朱天明起身與家人一一打過招唿,便迴自己的小院去了。
一進臥室,隻見屋中水汽騰騰,兩名丫鬟已經燒好了洗澡水。見朱天明迴來,兩個丫鬟開心地迎了過來,幫朱天明脫去外衣,給他端來醒酒茶。
朱天明順手把茶盞和一個小盒子放在茶幾上,麻利的脫掉了衣服鑽進浴桶之中,泡在溫熱的水中立時覺得通體舒暢。
不由得伸了個懶腰,愜意道:“趕明兒得去定製個大大的浴桶,最好咱們三個都能裝得下。”
聽聞此言兩個丫鬟不由得雙頰有些羞紅。兩個丫鬟服侍朱天明洗完了澡,從屋外叫來兩個府裏新給朱天明買來的小丫鬟清理了浴桶。
朱天明穿好睡衣躺在躺椅上喝著茶,娟兒站在身後把朱天明的頭靠在自己胸前,輕柔的給他按揉著頭,薛沐妍則是跪坐在朱天明腳下,捧著他的雙腳溫柔的按摩著。
娟兒道:“少爺狀元及第後,皇上必會更為重用,那以後是不是會更忙了,能陪在少爺身邊伺候少爺的時間就越來越少了。”
朱天明道:“怎麽會,再忙我也會把你倆帶在身邊。我可不想再受火頭軍的折磨了。”
朱天明去茶幾上拿來了那個小盒子,躺迴到大床上道:“上次從草原上迴來給你倆帶了禮物,但一直忙著軍務和科考,忘記給你們了。”
說著打開盒子,裏麵是兩條產自西域的朱紅瑪瑙手串,每一顆珠子直徑都在一厘米左右,色澤血紅通透晶瑩。
可二美見如此珍貴卻不敢受,朱天明佯裝生氣的把她倆的手拉了過來,親手給她倆戴在了手腕上,看了又看說道:“真好看,隻有這麽好看的珠串才配得上我娟兒和沐妍的玉手。”
二美感動的眼眶濕潤,不住的感謝著少爺。
翌日一早,娟兒叫醒了朱天明,幫他梳洗後和薛沐妍一起幫著朱天明穿好了全套袍服,全家老少簇擁著把朱天明送到府門外,朱天明跨上盛裝披掛的駿馬前往午門候旨。
到達午門時已有大批貢士等在了那裏,朱天明與眾人施禮寒暄後,也站在一邊和幾個貢士聊了起來。
不一會兒,黃門官出來宣旨,引領眾貢士入宮登殿。
眾貢士三拜九叩山唿萬歲後起身候旨。
崇禎皇帝示意王承恩宣旨,王承恩展開聖旨朗聲宣旨:文科一甲第一名劉若宰,第二名何瑞徵,第三名朱天明進士及第,
狀元劉若宰授翰林院修撰,榜眼何瑞徵、探花朱天明授翰林院編修。
二甲六十七人賜進士出身。三甲二百三十八人賜同進士出身
。二甲、三甲進士兩日後往翰林院考選庶吉士,餘者等候吏部委任。
理科一甲第一名朱天明,第二名方德功,第三名鄭棄疾進士及第,
狀元朱天明授助理工程師,榜眼方德功、探花鄭棄疾授研究員,二甲五十九人賜進士出身。三甲二百四十一人賜同進士出身。
二甲三甲進士賜授助理研究員。
宣旨完畢,狀元及諸進士向崇禎皇帝行四拜禮,儀節完成,鳴鞭,皇帝起駕迴後宮。
各位進士行禮出殿陸續出宮,紛紛相互邀約把酒相慶。
朱天明剛到宮門口,正和文理兩科的一些進士同年約著一起去喝酒。
突然一位錦衣侍衛急匆匆趕來,還大喊著:“朱大人留步,陛下有旨請朱大人前往禦書房議事。”
眾進士聞言俱是大驚,朱天明不但是文理雙頭甲,而且剛中進士就被可禦前參政,最離譜的是皇帝的口諭竟是“請”他前去議事。
朱天明無奈隻得向各位同年抱拳行禮,略表歉意道:“各位年兄,實在抱歉,咱們改日再聚。”
眾人還禮客套,朱天明便隨著錦衣侍衛去了禦書房。
一進房門隻見成國公、英國公、和內閣幾位大學士都在,朱天明恭敬地向皇上和眾位大人行了禮,被賜坐於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