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初見雛形
穿越到明朝利用現代科技製霸全球 作者:塗山老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天明檢視之後對所挑兵員很是滿意,將他們交給李炬操練,自己則去了兵部求見尚書崔呈秀。
剛到兵部衙門門口被值班校尉攔住,朱天明施禮道:“在下朱天明有事求見尚書大人,還煩勞這位軍爺通稟一聲。”
值班校尉看了看朱天明問道:”求見尚書大人?你是哪個衙門的?何事求見?可有公函?”
朱天明想了想,自己好像暫時哪個衙門的都不算,隻得悻悻地說:“這個。。。在下並無官身,想求見尚書大人調撥些火器。”
那校尉聽罷哈哈大笑:“這位小哥怕不是得了失心瘋吧?一介布衣想管尚書大人要火器?你要造反不成?我看你斯斯文文的,且不與你計較,速速離開此處,免得自找麻煩。”
朱天明無奈,隻能取出禦賜金牌悄悄地遞給那值班校尉。
校尉接過一看,立時驚得麵如土色,雙手捧著金牌遞還給朱天明道:“小的有眼不識泰山,請大人稍候,小的這就進去通報。”
說罷也不等朱天明答話,轉身就往裏麵跑去。
不一會兒,隻見一個穿著從五品文官服的約麽三十來歲年紀的官員,跟在校尉後麵一路小跑的接了出來。
來到朱天明麵前,那中年文官深深一揖道:“下官兵部武庫清吏司唐顯見過上差。”
朱天明也迴一禮道:“大人客氣了。”
唐顯右手向衙門內一指道:“上差請隨我來,尚書大人已經在裏麵恭候了。”
朱天明跟隨著唐顯進入兵部衙門,來到堂前隻見一位身穿二品文官服的中年人正滿麵笑容等在門口,唐顯趕忙介紹:“這位就是兵部尚書崔大人。”
朱天明搶步近前深施一禮道:”晚輩朱天明見過尚書大人。”
崔呈秀扶起朱天明道:”賢侄不必多禮,久聞成國公家出了個了不得的青年才俊,深得天子信賴,今日一見果然一表人才呀。來,快到廳內敘話。”
朱天明跟隨崔呈秀進入廳內,分賓主落座,又有執事小吏端來香茶。
崔呈秀道:“本部堂素來仰慕成國公世代忠良,令尊朱提督也是難得的良將,今日再見到賢侄,真是應了將門虎子這句老話呀。
剛才聽門軍的值班校尉說賢侄要找本部調撥些火器?不知需要些什麽火器,做什麽用途?”
朱天明答道:“迴尚書大人,皇上要在京南皇莊建設行宮和皇家書院的事您知道吧?”
崔呈秀點了點頭。朱天明又道:”皇上已命我從三大營中挑選精銳士卒,成立了一個新的全火器千戶所,負責守衛行宮並宿衛天子。所以需要請尚書大人幫忙解決這個千戶所用的火器。”
崔呈秀略一沉吟道:“一個千戶的火器應該沒有問題,這位就是武庫司的唐顯,主管火器軍械。具體事務可由他協助,需要些什麽盡管和他說就是。”
朱天明對崔呈秀和唐顯表達了謝意。
一番閑聊之後,朱天明起身告辭道:“尚書大人,晚輩就不多打擾了,忙完差事還要盡早進宮複旨,尚書大人和唐大人的鼎力支持,晚輩一定會如實向皇上奏報。”
崔呈秀聞言也不再挽留,笑著將朱天明送出堂外。朱天明再三懇請留步,便與唐顯一起去了武庫清吏司。
唐顯道:“朱大人都需要些什麽火器?下官即刻著人準備。”
朱天明道:”在下一介白丁可當不得大人這個稱唿。在下從往年文獻中看到萬曆朝趙士禎趙大人曾製有掣電銃和魯密銃,不知可否撥付在下兩千支掣電銃及配套的子銃?”
唐顯搖了搖頭,苦笑道:“下官癡長你幾歲,如不嫌棄在下就稱你一聲朱兄弟吧。”
朱天明道:“如此甚好,那在下就高攀了。”
唐顯繼續道:“朱兄弟有所不知啊,那掣電銃雖好,但是製造、保養實是不易,且造價奇高。
所以當年趙士禎大人設計出來之後並沒有大批製造裝備,一共僅製造了五百五十支便停止了。
其中又三百五十支交給了神機營試用,另有二百支封存於武庫之中。
據後來神機營迴報操練中又有十四支損毀,到了現在還有幾隻能用已不得而知了。
魯密銃亦是不多,武庫之中封存的魯密銃有六百六十支,神機營中應該也有個數百支,總共加起來也不過千餘之數。”
聽聞此言朱天明頓感大失所望,無奈道:“那還請唐大人把這些掣電銃和魯密銃撥給在下。另外可否再撥給在下百出佛朗基炮十五尊?”
唐顯想了想:“武庫中倒是有新鑄的百出佛朗基炮三十六尊,可這原本是要撥付宣大和遼東的。
你看這樣如何,愚兄先撥付你六尊炮,餘者宣大和遼東先各撥付十五尊,這樣也不至於耽誤了邊關防務。待後麵造出新炮,愚兄在撥付給你。”
朱天明喜道:”能夠如此,在下已經是萬分感謝了。”
唐顯親近的拍了拍朱天明的手道:“哎~賢弟不必客氣。你我既然兄弟相稱,愚兄自當盡心竭力。隻是銃藥和鉛子兄弟還得跑一趟工部的虞衡清吏司,我武庫司隻管軍器,這藥子確是工部該管。”
朱天明作揖道:“小弟在此先謝過唐兄了,時間不早了,小弟這就去工部走一趟。明日早晨,小弟就派人過來領取火器。”
二人話別之後,朱天明興衝衝地前往了工部。
到了工部衙門門口,朱天明主動走到門軍值班校尉跟前作揖道:“這位軍爺請了,在下是工部右侍郎陳大人的外甥,有些急事求見舅父大人,還勞煩軍爺給通稟一聲。”
那值班校尉一聽,立刻陪笑道:“閣下是朱公子吧?侍郎大人早就吩咐過了,無論何時公子來了可直接進去找他,不必通報。請公子隨我來。”
說罷跟門軍交待了一句,領著朱天明直往衙內而去。到了陳忠恕辦公之所。
見裏麵並無外客,那校尉輕喊了一聲:“稟大人,朱公子來了。”
堂內傳來陳忠恕的聲音:“是天明啊,進來吧。”那校尉拱了拱手便先行退走了。
朱天明進入廳堂見舅舅正在處理公務,施禮道:“天明給舅父請安了。”
陳忠恕笑著揮手讓朱天明坐下,問道:“你今天怎麽過來了?是有什麽事嗎?”
朱天明道:“舅父大人,皇上命我組建了一個全火器的千戶所,兵員和火器均已就位,還缺火藥和鉛子。所以想請舅父讓虞衡清吏司那邊幫我生產些火藥。”
陳忠恕笑道:“何須生產,庫中積存的火藥數十萬斤都有,直接讓人撥給你不就行了。”
朱天明嚴肅道:”舅父大人有所不知,現在的火藥配比並不完美,還需改良。”
聞聽此言,陳忠恕也嚴肅了起來:“哦?如何改良?”
朱天明取出一張寫的密密麻麻的紙遞給陳忠恕道:“首先是火藥中硝硫炭的占比不對,最佳的配比是銃藥每百份中硝占七十五份,硫占十份,炭占十五份。
炮藥每百份中硝占七十八份,硫占八份,炭占十四份。
且製造工藝也需要改進。生產火藥時,按照比例將硝硫炭以蒸餾烈酒噴濕,噴濕之後更易於研磨及混合,一定要研磨的極細。
再將製好的半幹火藥泥用細篩擠壓,截成顆粒狀。待這種顆粒狀火藥完全幹燥後,不但不易受潮,而且威力劇增且殘留極少。
具體的配製及製取之法我都已經詳細寫下來了,請舅父費心,安排人照此方法為我生產火藥。”
陳忠恕聽完仔細地看著朱天明給他的製備之法道:“好,我即刻安排工匠按此法試製,若真如你所說之功效,我便請旨以後所有火藥皆按此法生產。”
告辭了舅舅,朱天明徑直去了皇宮。
到得午門,早有在宮門處值班的小宦官迎了過來,一直將朱天明引領至乾清宮外,值殿宦官奏報之後,朱天明進入殿內。
隻見崇禎皇帝正拿著一份奏疏嘿嘿傻笑,當即問道:“皇上,啥事這麽高興?”
崇禎喜道:“天明,你來的正好,咱們這次可是發財了。不但發財了,說不定還能狠狠的陰上建奴一把。”
朱天明也喜道:“哦?怎麽迴事?快說給我聽聽。”
崇禎把奏疏放下道:“之前不是讓李若璉去查山西那八家漢奸商人嗎,錦衣衛已經把他們的情況摸得差不多了。
這八個漢奸這些年賺下的家業保守估計也得有三、四千萬兩,而且他們周邊還有一群規模較小的漢奸商人和被買通的貪官墨吏。
如果這次把他們一網打盡,至少能收迴來四、五千萬兩銀子和大批的糧食。”
朱天明撫掌大笑:“太好了,這次短時間內不用為錢發愁了。可陰建奴又是怎麽迴事?”
崇禎皇帝陰險的一笑正要說,忽聽得門外的值殿宦官奏報:“皇上,晚膳已備好。”崇禎說道:“正好,咱們邊吃邊聊,傳膳。”
有尚膳監的小宦官進來將酒菜布好,四葷兩素六道菜,還有兩碟涼菜和兩碟點心和一小壇酒。
二人落座先幹了一杯慶功酒,而後朱天明催促道:“快說呀,到底怎麽陰建奴?”
崇禎不慌不忙的夾了口菜道:“還記得你推薦的那個劉興祚嗎?錦衣衛和毛文龍都已經和他取得了聯係,並且建立了信任。
我打算親率京營及北直隸駐軍二十萬,以視察宣大邊防為名義,浩浩蕩蕩的去山西。
到了那裏先辦了那八家漢奸,然後會同盧象生的兵馬直出關外和林丹汗會盟,商議邊境互市之事。
同時讓錦衣衛和東廠在遼東向建奴散布消息,說我的真實目的是親率大軍會盟林丹汗一起進攻後金。
我已經下了秘旨調鄭芝龍率福建水師會同江浙水師一部北上登萊。
待我大軍出關,必定會吸引大批建奴主力向西移動,等建奴主力向西移動之後,登萊水師主力及鄭芝龍所率南方水師一部協助毛文龍一同進攻安東九連城一帶。
而關寧軍也出關虛張聲勢一番,同時讓朝鮮軍隊大肆向邊境集結,搞得聲勢越大越好。
讓建奴以為我們要四麵夾擊攻擊沈陽,隻要行動夠突然,四個方向協調的好,建奴必定手忙腳亂難以四顧。
趁此時機讓鄭芝龍率餘下的水師艦船及征調的民船接應劉興祚率南四衛軍民從海上撤迴我大明。”
朱天明仔細思索了一陣道:“這個計劃很好,可一定得注意保密。
這麽大的一盤棋,難度不比當年漢武帝的馬邑之圍差呀,如果消息泄露,建奴不上當轉而提前設伏各個擊破,那出關的大軍可就危險了。
還有就是如果你帶領京城三大營及周邊衛所二十萬大軍出征,那北京豈不是空了?萬一要是出點什麽變故,會不會太冒險了。”
崇禎笑道:“不會有問題的,知道這個計劃的隻會有你、我、孫承宗、劉興祚、毛文龍和孫國楨幾人,我已讓錦衣衛和東廠派出充足人手嚴密監視,
確保不會泄密。至於京城的安全,我已經下旨調秦良玉秘率白杆兵進京了,而且京城還有禦馬監的四衛營在。
我已經給方正化下了秘旨,若我不在京時,隻有你可隨時憑金牌調動四衛營兵馬。我出發之後,會命英國公和成國公與首輔共同監國,而京城的安全就交給你了。”
朱天明完全沒有想到崇禎對自己會是如此信任,立時滿臉感動的說:“我不幹,訓練新軍和研發火器已經夠忙了。
還要負責京城的防務,估計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沒了,生活品質低的一批呀。英國公忠心耿耿,可以把四衛營交給他,由他負責京城防務。”
崇禎搖頭苦笑道:“記得在你那裏時看過一句話‘所謂忠誠隻是麵對的誘惑還不夠大。’所以,麵對皇權和天下的誘惑,我不敢完全相信英國公。”
朱天明聞言問道:“那你怎麽能確定我不會造反?”
崇禎用力的握住了朱天明的手道:“兄弟,因為我了解你。”
聞聽此言,朱天明心中一股暖流湧出,頗為感動,雙眼不自覺地微微有些發紅。
崇禎又道:“我了解你。。。有多懶,你既懶得造反,更懶得當皇帝處理永無休止的國政。”
朱天明眼角剛要湧出的淚,一下子抽了迴去,一把甩開崇禎的手道:“我靠,我還以為你要說什麽煽情的話呢,結果就來了這麽一句?差點噎死我。”
崇禎嘿嘿笑道:“彼此彼此,剛才我說把四衛營和京城交給你時,按照正常人的劇本,怎麽也該說一番什麽兄弟齊心同生共死什麽的,你還不是直接給我來了個‘我不幹‘。”
說罷兩人一起放聲大笑,又是一杯美酒飲盡。
朱天明說:“新軍的兵員已經挑選完畢了,該給這支新軍起個什麽名字呢?”
崇禎思索了一陣道:“這支新軍寄托了大明軍隊的希望與未來,而且將會是一支全新的火器部隊,他會不斷地壯大,會在血與火的戰爭中成長為天下強軍。”
說著用手指蘸著酒在桌上寫下:將軍令,百戰贏,錚錚鐵甲沙場行。滅胡虜,驅北蠻,軍旗所致,敵化飛煙,戰!戰!戰!
寫罷一口飲盡杯中酒,豪邁道:“這支新軍不如暫時就叫‘獨立團’吧。”
朱天明如遭雷擊一般,滿頭黑線愣在當場。
好一會兒才問了一句:“那我就是獨立團團長唄?那我是不是應該把名字改成朱雲龍?你之前那一波豪邁的操作和這個名字有什麽關係?”
崇禎得意地說:”沒關係呀,主要是我喜歡,喜歡就是硬道理,就像你那個‘小雞燉蘑菇號’一樣。
你的名字就不用改了,你比他強多了,他就一門意大利炮,你今天不是從兵部一下就弄了六門炮嗎。”
朱天明想說些什麽,可想了想卻又無法反駁,於是隻能認命了。
崇禎又道:“對了,你點名要的幾個人都已經到京了,還從各處選出了精於冶煉、鍛造、製造火器的工匠近三百人,還有精研礦石、煉丹術的術士二十人。
我後天下午帶著他們一起去神機營的新軍駐地,也順便看看這支新軍。”
朱天明喜道:“太好了,這麽一來就可以同時著手研發新型火器了。”
當晚朱天明直接返迴了神機營的駐地,發現朱嘉岩並未迴府。
於是先去給父親請了安,朱嘉岩好奇的看著朱天明問:“這麽晚了,你怎麽又來營裏了?”
朱天明把後日皇帝視察及接收火器的事告訴了父親,並希望可以把神機營內存留的掣電銃和魯密銃都劃撥給自己。
朱嘉岩道:“這些不是什麽問題,隻是不知道那些掣電銃和魯密銃還有多少能用,明日連同兵部調過來的,我派營中負責火器維護修理的大匠給你全都檢查一遍,再做做維護翻新。”
朱天明謝過父親又道:“父親,孩兒為這支新軍設計了一套戰法,但不知是否可行,所以想跟父親請教一下。”朱嘉岩聞言大感興趣:“嗯,你且說來聽聽。”
朱天明拿過紙筆,寫寫畫畫的說:“孩兒想把新軍分為四個部分,二百步軍為盾牌手,作戰之時居於陣前立盾為牆,為後軍提供防護。
所選的火器兵中分出一百人專門操炮,炮手居於陣後,開戰之初先由百出佛朗基炮擊遠方之敵。
火槍手分列三排,待敵軍接近,第一排從盾牌縫隙中齊射之後,即退後為第三排,進行裝彈。
第二排向前再次齊射,以此往複循環射擊。
待數次齊射之後,由三百名配發掣電銃的騎兵突擊敵陣。
按我的計算,如果訓練精熟,接敵之前騎兵的掣電銃能進行兩到三輪齊射,能再次給敵人造成不小的傷害,待接敵時將掣電銃插入馬上的銃套之內再換馬刀作戰。
這是孩兒總結了太宗和黔寧王當年的作戰之法想出的,不知是否可行。”
朱嘉岩欣慰的看著朱天明問道:“嗯,這是防禦之時堂堂之陣的打法。那進攻時該當如何?行軍時該當如何?若在野外突然與敵遭遇又該當如何?”
聽到父親的問題,朱天明也是愣住了,隨即說道:“這些。。。孩兒還真的沒有考慮過。”
朱嘉岩微笑道:“我兒能想出這些已實屬不易,隻是確有不少欠妥之處。
你部所用的魯密銃射程遠遠大於建奴和蒙古的弓箭射程。再加上有火炮之助,從一開戰你就占了先機。
既然敵方的射程遠不及你還要盾牆何用?
更何況盾牆也根本阻不得騎兵的衝擊,而自身又太過沉重難以攜帶,在突進之時卻又會阻礙本部騎兵的衝鋒,所以盾兵弊大於利。
若想提高防禦倒不如效法萬曆朝的劉綎劉少保。軍中多帶大車,平時便於運輸,戰時則將大車列於陣前橫置,能比盾牆更好的阻擋騎兵。
而士兵隻分三部,三列火銃居前,騎兵居中,火炮居後。
開戰之初先以火炮轟擊敵陣,若敵軍發起衝鋒,我軍陣中騎兵則開始向兩側運動。
火銃兵以三線戰法不停齊射敵軍,待敵軍衝至陣前百步時,陣中騎兵從兩側突出衝擊敵軍兩翼。
若是我方進攻,則分出少量步兵於陣前推著大車前進,每車之間留出可供兩馬並行的距離。
而三列火銃兵跟在大車之後,首排齊射之後原地裝彈,第二排則快速向前變為第一排再次齊射,依此輪轉射擊之法可以實現攻擊前進。
在敵人將要潰退之時騎兵則從大車之間留出的通道衝出突擊。
若攻擊途中敵人突然發動反擊,則推車的步兵立即將大車橫置退迴陣中,由此又變成了剛才所講的防禦陣型。
在行軍之時火銃兵居隊伍最外,大車次之,騎兵再次,火炮及火藥糧草等重要輜重居中。
若與敵襲,火銃兵則可以快速退至大車以內結陣防禦,然後根據需要變陣為防禦陣型或進攻陣型。”
朱天明聞之大喜,連連感謝:“多謝父親教導,孩兒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孩兒這就去找李炬、朱元錫商議具體操練之法。”
說罷告辭了父親,返迴自己在營中的住處,命人去尋來了李炬和朱元錫。
剛到兵部衙門門口被值班校尉攔住,朱天明施禮道:“在下朱天明有事求見尚書大人,還煩勞這位軍爺通稟一聲。”
值班校尉看了看朱天明問道:”求見尚書大人?你是哪個衙門的?何事求見?可有公函?”
朱天明想了想,自己好像暫時哪個衙門的都不算,隻得悻悻地說:“這個。。。在下並無官身,想求見尚書大人調撥些火器。”
那校尉聽罷哈哈大笑:“這位小哥怕不是得了失心瘋吧?一介布衣想管尚書大人要火器?你要造反不成?我看你斯斯文文的,且不與你計較,速速離開此處,免得自找麻煩。”
朱天明無奈,隻能取出禦賜金牌悄悄地遞給那值班校尉。
校尉接過一看,立時驚得麵如土色,雙手捧著金牌遞還給朱天明道:“小的有眼不識泰山,請大人稍候,小的這就進去通報。”
說罷也不等朱天明答話,轉身就往裏麵跑去。
不一會兒,隻見一個穿著從五品文官服的約麽三十來歲年紀的官員,跟在校尉後麵一路小跑的接了出來。
來到朱天明麵前,那中年文官深深一揖道:“下官兵部武庫清吏司唐顯見過上差。”
朱天明也迴一禮道:“大人客氣了。”
唐顯右手向衙門內一指道:“上差請隨我來,尚書大人已經在裏麵恭候了。”
朱天明跟隨著唐顯進入兵部衙門,來到堂前隻見一位身穿二品文官服的中年人正滿麵笑容等在門口,唐顯趕忙介紹:“這位就是兵部尚書崔大人。”
朱天明搶步近前深施一禮道:”晚輩朱天明見過尚書大人。”
崔呈秀扶起朱天明道:”賢侄不必多禮,久聞成國公家出了個了不得的青年才俊,深得天子信賴,今日一見果然一表人才呀。來,快到廳內敘話。”
朱天明跟隨崔呈秀進入廳內,分賓主落座,又有執事小吏端來香茶。
崔呈秀道:“本部堂素來仰慕成國公世代忠良,令尊朱提督也是難得的良將,今日再見到賢侄,真是應了將門虎子這句老話呀。
剛才聽門軍的值班校尉說賢侄要找本部調撥些火器?不知需要些什麽火器,做什麽用途?”
朱天明答道:“迴尚書大人,皇上要在京南皇莊建設行宮和皇家書院的事您知道吧?”
崔呈秀點了點頭。朱天明又道:”皇上已命我從三大營中挑選精銳士卒,成立了一個新的全火器千戶所,負責守衛行宮並宿衛天子。所以需要請尚書大人幫忙解決這個千戶所用的火器。”
崔呈秀略一沉吟道:“一個千戶的火器應該沒有問題,這位就是武庫司的唐顯,主管火器軍械。具體事務可由他協助,需要些什麽盡管和他說就是。”
朱天明對崔呈秀和唐顯表達了謝意。
一番閑聊之後,朱天明起身告辭道:“尚書大人,晚輩就不多打擾了,忙完差事還要盡早進宮複旨,尚書大人和唐大人的鼎力支持,晚輩一定會如實向皇上奏報。”
崔呈秀聞言也不再挽留,笑著將朱天明送出堂外。朱天明再三懇請留步,便與唐顯一起去了武庫清吏司。
唐顯道:“朱大人都需要些什麽火器?下官即刻著人準備。”
朱天明道:”在下一介白丁可當不得大人這個稱唿。在下從往年文獻中看到萬曆朝趙士禎趙大人曾製有掣電銃和魯密銃,不知可否撥付在下兩千支掣電銃及配套的子銃?”
唐顯搖了搖頭,苦笑道:“下官癡長你幾歲,如不嫌棄在下就稱你一聲朱兄弟吧。”
朱天明道:“如此甚好,那在下就高攀了。”
唐顯繼續道:“朱兄弟有所不知啊,那掣電銃雖好,但是製造、保養實是不易,且造價奇高。
所以當年趙士禎大人設計出來之後並沒有大批製造裝備,一共僅製造了五百五十支便停止了。
其中又三百五十支交給了神機營試用,另有二百支封存於武庫之中。
據後來神機營迴報操練中又有十四支損毀,到了現在還有幾隻能用已不得而知了。
魯密銃亦是不多,武庫之中封存的魯密銃有六百六十支,神機營中應該也有個數百支,總共加起來也不過千餘之數。”
聽聞此言朱天明頓感大失所望,無奈道:“那還請唐大人把這些掣電銃和魯密銃撥給在下。另外可否再撥給在下百出佛朗基炮十五尊?”
唐顯想了想:“武庫中倒是有新鑄的百出佛朗基炮三十六尊,可這原本是要撥付宣大和遼東的。
你看這樣如何,愚兄先撥付你六尊炮,餘者宣大和遼東先各撥付十五尊,這樣也不至於耽誤了邊關防務。待後麵造出新炮,愚兄在撥付給你。”
朱天明喜道:”能夠如此,在下已經是萬分感謝了。”
唐顯親近的拍了拍朱天明的手道:“哎~賢弟不必客氣。你我既然兄弟相稱,愚兄自當盡心竭力。隻是銃藥和鉛子兄弟還得跑一趟工部的虞衡清吏司,我武庫司隻管軍器,這藥子確是工部該管。”
朱天明作揖道:“小弟在此先謝過唐兄了,時間不早了,小弟這就去工部走一趟。明日早晨,小弟就派人過來領取火器。”
二人話別之後,朱天明興衝衝地前往了工部。
到了工部衙門門口,朱天明主動走到門軍值班校尉跟前作揖道:“這位軍爺請了,在下是工部右侍郎陳大人的外甥,有些急事求見舅父大人,還勞煩軍爺給通稟一聲。”
那值班校尉一聽,立刻陪笑道:“閣下是朱公子吧?侍郎大人早就吩咐過了,無論何時公子來了可直接進去找他,不必通報。請公子隨我來。”
說罷跟門軍交待了一句,領著朱天明直往衙內而去。到了陳忠恕辦公之所。
見裏麵並無外客,那校尉輕喊了一聲:“稟大人,朱公子來了。”
堂內傳來陳忠恕的聲音:“是天明啊,進來吧。”那校尉拱了拱手便先行退走了。
朱天明進入廳堂見舅舅正在處理公務,施禮道:“天明給舅父請安了。”
陳忠恕笑著揮手讓朱天明坐下,問道:“你今天怎麽過來了?是有什麽事嗎?”
朱天明道:“舅父大人,皇上命我組建了一個全火器的千戶所,兵員和火器均已就位,還缺火藥和鉛子。所以想請舅父讓虞衡清吏司那邊幫我生產些火藥。”
陳忠恕笑道:“何須生產,庫中積存的火藥數十萬斤都有,直接讓人撥給你不就行了。”
朱天明嚴肅道:”舅父大人有所不知,現在的火藥配比並不完美,還需改良。”
聞聽此言,陳忠恕也嚴肅了起來:“哦?如何改良?”
朱天明取出一張寫的密密麻麻的紙遞給陳忠恕道:“首先是火藥中硝硫炭的占比不對,最佳的配比是銃藥每百份中硝占七十五份,硫占十份,炭占十五份。
炮藥每百份中硝占七十八份,硫占八份,炭占十四份。
且製造工藝也需要改進。生產火藥時,按照比例將硝硫炭以蒸餾烈酒噴濕,噴濕之後更易於研磨及混合,一定要研磨的極細。
再將製好的半幹火藥泥用細篩擠壓,截成顆粒狀。待這種顆粒狀火藥完全幹燥後,不但不易受潮,而且威力劇增且殘留極少。
具體的配製及製取之法我都已經詳細寫下來了,請舅父費心,安排人照此方法為我生產火藥。”
陳忠恕聽完仔細地看著朱天明給他的製備之法道:“好,我即刻安排工匠按此法試製,若真如你所說之功效,我便請旨以後所有火藥皆按此法生產。”
告辭了舅舅,朱天明徑直去了皇宮。
到得午門,早有在宮門處值班的小宦官迎了過來,一直將朱天明引領至乾清宮外,值殿宦官奏報之後,朱天明進入殿內。
隻見崇禎皇帝正拿著一份奏疏嘿嘿傻笑,當即問道:“皇上,啥事這麽高興?”
崇禎喜道:“天明,你來的正好,咱們這次可是發財了。不但發財了,說不定還能狠狠的陰上建奴一把。”
朱天明也喜道:“哦?怎麽迴事?快說給我聽聽。”
崇禎把奏疏放下道:“之前不是讓李若璉去查山西那八家漢奸商人嗎,錦衣衛已經把他們的情況摸得差不多了。
這八個漢奸這些年賺下的家業保守估計也得有三、四千萬兩,而且他們周邊還有一群規模較小的漢奸商人和被買通的貪官墨吏。
如果這次把他們一網打盡,至少能收迴來四、五千萬兩銀子和大批的糧食。”
朱天明撫掌大笑:“太好了,這次短時間內不用為錢發愁了。可陰建奴又是怎麽迴事?”
崇禎皇帝陰險的一笑正要說,忽聽得門外的值殿宦官奏報:“皇上,晚膳已備好。”崇禎說道:“正好,咱們邊吃邊聊,傳膳。”
有尚膳監的小宦官進來將酒菜布好,四葷兩素六道菜,還有兩碟涼菜和兩碟點心和一小壇酒。
二人落座先幹了一杯慶功酒,而後朱天明催促道:“快說呀,到底怎麽陰建奴?”
崇禎不慌不忙的夾了口菜道:“還記得你推薦的那個劉興祚嗎?錦衣衛和毛文龍都已經和他取得了聯係,並且建立了信任。
我打算親率京營及北直隸駐軍二十萬,以視察宣大邊防為名義,浩浩蕩蕩的去山西。
到了那裏先辦了那八家漢奸,然後會同盧象生的兵馬直出關外和林丹汗會盟,商議邊境互市之事。
同時讓錦衣衛和東廠在遼東向建奴散布消息,說我的真實目的是親率大軍會盟林丹汗一起進攻後金。
我已經下了秘旨調鄭芝龍率福建水師會同江浙水師一部北上登萊。
待我大軍出關,必定會吸引大批建奴主力向西移動,等建奴主力向西移動之後,登萊水師主力及鄭芝龍所率南方水師一部協助毛文龍一同進攻安東九連城一帶。
而關寧軍也出關虛張聲勢一番,同時讓朝鮮軍隊大肆向邊境集結,搞得聲勢越大越好。
讓建奴以為我們要四麵夾擊攻擊沈陽,隻要行動夠突然,四個方向協調的好,建奴必定手忙腳亂難以四顧。
趁此時機讓鄭芝龍率餘下的水師艦船及征調的民船接應劉興祚率南四衛軍民從海上撤迴我大明。”
朱天明仔細思索了一陣道:“這個計劃很好,可一定得注意保密。
這麽大的一盤棋,難度不比當年漢武帝的馬邑之圍差呀,如果消息泄露,建奴不上當轉而提前設伏各個擊破,那出關的大軍可就危險了。
還有就是如果你帶領京城三大營及周邊衛所二十萬大軍出征,那北京豈不是空了?萬一要是出點什麽變故,會不會太冒險了。”
崇禎笑道:“不會有問題的,知道這個計劃的隻會有你、我、孫承宗、劉興祚、毛文龍和孫國楨幾人,我已讓錦衣衛和東廠派出充足人手嚴密監視,
確保不會泄密。至於京城的安全,我已經下旨調秦良玉秘率白杆兵進京了,而且京城還有禦馬監的四衛營在。
我已經給方正化下了秘旨,若我不在京時,隻有你可隨時憑金牌調動四衛營兵馬。我出發之後,會命英國公和成國公與首輔共同監國,而京城的安全就交給你了。”
朱天明完全沒有想到崇禎對自己會是如此信任,立時滿臉感動的說:“我不幹,訓練新軍和研發火器已經夠忙了。
還要負責京城的防務,估計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沒了,生活品質低的一批呀。英國公忠心耿耿,可以把四衛營交給他,由他負責京城防務。”
崇禎搖頭苦笑道:“記得在你那裏時看過一句話‘所謂忠誠隻是麵對的誘惑還不夠大。’所以,麵對皇權和天下的誘惑,我不敢完全相信英國公。”
朱天明聞言問道:“那你怎麽能確定我不會造反?”
崇禎用力的握住了朱天明的手道:“兄弟,因為我了解你。”
聞聽此言,朱天明心中一股暖流湧出,頗為感動,雙眼不自覺地微微有些發紅。
崇禎又道:“我了解你。。。有多懶,你既懶得造反,更懶得當皇帝處理永無休止的國政。”
朱天明眼角剛要湧出的淚,一下子抽了迴去,一把甩開崇禎的手道:“我靠,我還以為你要說什麽煽情的話呢,結果就來了這麽一句?差點噎死我。”
崇禎嘿嘿笑道:“彼此彼此,剛才我說把四衛營和京城交給你時,按照正常人的劇本,怎麽也該說一番什麽兄弟齊心同生共死什麽的,你還不是直接給我來了個‘我不幹‘。”
說罷兩人一起放聲大笑,又是一杯美酒飲盡。
朱天明說:“新軍的兵員已經挑選完畢了,該給這支新軍起個什麽名字呢?”
崇禎思索了一陣道:“這支新軍寄托了大明軍隊的希望與未來,而且將會是一支全新的火器部隊,他會不斷地壯大,會在血與火的戰爭中成長為天下強軍。”
說著用手指蘸著酒在桌上寫下:將軍令,百戰贏,錚錚鐵甲沙場行。滅胡虜,驅北蠻,軍旗所致,敵化飛煙,戰!戰!戰!
寫罷一口飲盡杯中酒,豪邁道:“這支新軍不如暫時就叫‘獨立團’吧。”
朱天明如遭雷擊一般,滿頭黑線愣在當場。
好一會兒才問了一句:“那我就是獨立團團長唄?那我是不是應該把名字改成朱雲龍?你之前那一波豪邁的操作和這個名字有什麽關係?”
崇禎得意地說:”沒關係呀,主要是我喜歡,喜歡就是硬道理,就像你那個‘小雞燉蘑菇號’一樣。
你的名字就不用改了,你比他強多了,他就一門意大利炮,你今天不是從兵部一下就弄了六門炮嗎。”
朱天明想說些什麽,可想了想卻又無法反駁,於是隻能認命了。
崇禎又道:“對了,你點名要的幾個人都已經到京了,還從各處選出了精於冶煉、鍛造、製造火器的工匠近三百人,還有精研礦石、煉丹術的術士二十人。
我後天下午帶著他們一起去神機營的新軍駐地,也順便看看這支新軍。”
朱天明喜道:“太好了,這麽一來就可以同時著手研發新型火器了。”
當晚朱天明直接返迴了神機營的駐地,發現朱嘉岩並未迴府。
於是先去給父親請了安,朱嘉岩好奇的看著朱天明問:“這麽晚了,你怎麽又來營裏了?”
朱天明把後日皇帝視察及接收火器的事告訴了父親,並希望可以把神機營內存留的掣電銃和魯密銃都劃撥給自己。
朱嘉岩道:“這些不是什麽問題,隻是不知道那些掣電銃和魯密銃還有多少能用,明日連同兵部調過來的,我派營中負責火器維護修理的大匠給你全都檢查一遍,再做做維護翻新。”
朱天明謝過父親又道:“父親,孩兒為這支新軍設計了一套戰法,但不知是否可行,所以想跟父親請教一下。”朱嘉岩聞言大感興趣:“嗯,你且說來聽聽。”
朱天明拿過紙筆,寫寫畫畫的說:“孩兒想把新軍分為四個部分,二百步軍為盾牌手,作戰之時居於陣前立盾為牆,為後軍提供防護。
所選的火器兵中分出一百人專門操炮,炮手居於陣後,開戰之初先由百出佛朗基炮擊遠方之敵。
火槍手分列三排,待敵軍接近,第一排從盾牌縫隙中齊射之後,即退後為第三排,進行裝彈。
第二排向前再次齊射,以此往複循環射擊。
待數次齊射之後,由三百名配發掣電銃的騎兵突擊敵陣。
按我的計算,如果訓練精熟,接敵之前騎兵的掣電銃能進行兩到三輪齊射,能再次給敵人造成不小的傷害,待接敵時將掣電銃插入馬上的銃套之內再換馬刀作戰。
這是孩兒總結了太宗和黔寧王當年的作戰之法想出的,不知是否可行。”
朱嘉岩欣慰的看著朱天明問道:“嗯,這是防禦之時堂堂之陣的打法。那進攻時該當如何?行軍時該當如何?若在野外突然與敵遭遇又該當如何?”
聽到父親的問題,朱天明也是愣住了,隨即說道:“這些。。。孩兒還真的沒有考慮過。”
朱嘉岩微笑道:“我兒能想出這些已實屬不易,隻是確有不少欠妥之處。
你部所用的魯密銃射程遠遠大於建奴和蒙古的弓箭射程。再加上有火炮之助,從一開戰你就占了先機。
既然敵方的射程遠不及你還要盾牆何用?
更何況盾牆也根本阻不得騎兵的衝擊,而自身又太過沉重難以攜帶,在突進之時卻又會阻礙本部騎兵的衝鋒,所以盾兵弊大於利。
若想提高防禦倒不如效法萬曆朝的劉綎劉少保。軍中多帶大車,平時便於運輸,戰時則將大車列於陣前橫置,能比盾牆更好的阻擋騎兵。
而士兵隻分三部,三列火銃居前,騎兵居中,火炮居後。
開戰之初先以火炮轟擊敵陣,若敵軍發起衝鋒,我軍陣中騎兵則開始向兩側運動。
火銃兵以三線戰法不停齊射敵軍,待敵軍衝至陣前百步時,陣中騎兵從兩側突出衝擊敵軍兩翼。
若是我方進攻,則分出少量步兵於陣前推著大車前進,每車之間留出可供兩馬並行的距離。
而三列火銃兵跟在大車之後,首排齊射之後原地裝彈,第二排則快速向前變為第一排再次齊射,依此輪轉射擊之法可以實現攻擊前進。
在敵人將要潰退之時騎兵則從大車之間留出的通道衝出突擊。
若攻擊途中敵人突然發動反擊,則推車的步兵立即將大車橫置退迴陣中,由此又變成了剛才所講的防禦陣型。
在行軍之時火銃兵居隊伍最外,大車次之,騎兵再次,火炮及火藥糧草等重要輜重居中。
若與敵襲,火銃兵則可以快速退至大車以內結陣防禦,然後根據需要變陣為防禦陣型或進攻陣型。”
朱天明聞之大喜,連連感謝:“多謝父親教導,孩兒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孩兒這就去找李炬、朱元錫商議具體操練之法。”
說罷告辭了父親,返迴自己在營中的住處,命人去尋來了李炬和朱元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