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深秋漸逝,初冬悄然來臨。
十月份的武漢,一股蕭殺的北風襲來,逼得大多數市民已經裹上了厚厚的長袖外套。
這是個適合戰爭的天氣。
古人打仗一般在秋後,一個原因是春夏要耕種,秋收以後才有足夠的糧食支撐戰爭的進行。
還有就是這個季節天氣幹爽,路麵堅硬,方便行軍運輸。
這時候會比夏天冷一些,打仗留下的屍體不容易發臭,瘟疫流行的概率也低一些。
總司令離開武昌,轉贛省督師,湘鄂兩省的事宜盡數交與唐山誌這個前敵總指揮。
陳德良再一次收到督促他出發贛省的命令,這次他沒再推諉,因為第九軍厲兵秣馬,已經順利完成戰前準備。
自從武昌被拿下後,吳大帥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湘鄂戰事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第四、七兩軍在半個月前轉向贛省戰場,第九軍在司令部的命令下也即將東進。第八軍於湘鄂兩省留駐整訓。
第九軍出發前夕,唐山誌的部隊來到漢口換防。
大半年過去了,陳德良還記得剛入湘省時唐山誌被吳軍追擊的窘迫之景。還是依靠著黃子澄的幫助才不至於被趕到桂省,勉強還能在湘境有立足之地。
要說目前為止,北伐獲利最大的人是誰,唐山誌敢說第二沒人會認第一。
唐山誌渡汩羅河時正好遇上河水猛漲,延誤了渡河時間。
先前第四、七、九軍猛攻挺司橋、賀山橋,在鹹寧和北港對吳軍形成夾擊,潰敗的吳軍正好遇到了以逸待勞的第八軍。
大部隊在蒲圻將敵軍後路切斷,吳軍見無路可退,隻能向第八軍投降。
所以從長沙到武漢這段路的追擊戰中,第八軍的行軍路線最為輕鬆,遇到的抵抗也是最小的。但是俘虜的敵軍和繳獲的武器卻是最多的,實力急劇擴張。
陳德良知道現在還不算唐山誌的巔峰時刻,等到羊城內部政亂開始,第八軍擴充到四個軍,唐山誌自此有了和司令部叫板的資格。
就算知道這些禍亂的源頭,陳德良卻沒想過要做出什麽改變。
實力膨脹的唐山誌,巴不得第九軍趕緊走人,讓出武漢這塊寶地。
第九軍就在各方勢力都期盼的情況下,進入了贛省。
也不全對,孫傳芳就不樂意看到陳德良進入贛省。
這位東南王幼年孤苦,寄人籬下。後來到日本留學,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曆任營長、團長、旅長,可以說是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爬上來的。
擔任五省聯軍總司令以來,勵精圖治。大刀闊斧地進行軍事改革,重用知識分子治理地方,裁減苛捐雜稅,善待工農。
在孫傳芳治理下,東南幾省人民生活還算安定,隱隱有欣欣向榮的景象。
好不容易強盛起來,敵人就要打過來,孫傳芳當然不能接受。
“馨帥,第九軍陳德良入贛了,從武漢出發,目標直指南昌。”孫軍第一方麵軍總司令鄧如琢收到消息後,急忙向孫傳芳匯報道。
“第九軍也進來了,北伐軍都是難纏的對手,沒一個是省油的燈。”孫軍號稱二十萬大軍,可孫傳芳是關門過日子,自家知底細。
第二次直奉戰爭,吳大帥被打敗的時候,孫傳芳還隻是個師長。
蘇、浙戰爭爆發後,孫傳芳利用拉關係和閃擊戰這兩招,一下子吞下浙省五個師,和占領全浙省。
孫傳芳為人低調、隱忍,待人接物總是笑眯眯的,導致了奉係對他的防範不足。
桂省內部激戰正酣時,孫傳芳和蘇、皖、贛、閩四個地方的軍頭進行了大串聯,一躍成為五省聯軍總司令。
聯軍成型後,順利祛退奉係勢力,孫傳芳無愧他笑麵虎的外號,談笑間成就大事。
無論再怎麽誇大聯軍勢力,也改變不了他這二十萬大軍是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內拉扯出來的。準確來說,隻有十四個月。
所以部隊的真實實力到底有多少,孫傳芳根本就不敢過於自信。
麵對又一支勁旅進入贛省,他隻能拚命從別的地方抽調大軍過來,企圖用數量優勢,嚇退敵軍。
“發電報給周蔭人,讓他趕緊出兵增援南昌。”
周蔭人的第四方麵軍,一直盤踞閩省,雖然和孫氏聯軍,真實關係卻沒有表麵上看的那麽融洽。
孫傳芳還是第二師師長時,周蔭人同為第十二師師長。但周蔭人這個師長不一般,比唐山誌的第四師五萬人還要恐怖,一個師有著整整六萬餘人。
那時兩人同在閩省,一方勢弱,就必然遭受排擠。孫傳芳就此被擠出閩省,這也是為什麽蘇、浙大戰時,他會第一個響應。
在孫傳芳著急的時候,陳德良已經帶著第九軍,從鄂州、黃石等地進入贛省。
第九軍一路橫掃,遇到的抵抗形同虛設,行軍速度如同在自家地盤一樣肆無忌憚。
沿途所遇敵軍無不望風而逃,強硬一點的,也隻是稍作抵抗便迅速潰逃。
這一條條戰敗的消息傳到孫傳芳時,他已經開始慌了,陳德良率領的大軍如入無人之境地逼近南昌,第七軍也在趕來的路上。
以南昌現有的兵力,能守得住嗎。孫傳芳打了個大大的問號,心中實在是沒有底。
南昌要是丟了,贛省北部將無險可守,敵軍可以一馬平川的南下席卷全省,它丟不得。
現在唯一還能調動的兵力,隻有遠在閩省的周蔭人,無奈之下,孫傳芳親自寫信懇求周部派兵來援。
並在信紙上做出承諾,擊退北伐軍後,允許閩省自立,他將撤出所有在閩的駐軍,讓周蔭人獨占閩省。
唇亡齒寒的道理周蔭人不會不懂,前麵一直按兵不動,就是等著這個承諾。
畢竟現在北伐軍打的是贛省,他的閩省暫時還算安全,周蔭人自然沉得住氣來拿捏孫傳芳。
收到孫傳芳的親筆信後,周蔭人見目的已經達到,再繼續坐觀虎鬥,就不太合適了。
於是周蔭人除了留下少部分駐軍後,提兵數萬,援助南昌。
十月份的武漢,一股蕭殺的北風襲來,逼得大多數市民已經裹上了厚厚的長袖外套。
這是個適合戰爭的天氣。
古人打仗一般在秋後,一個原因是春夏要耕種,秋收以後才有足夠的糧食支撐戰爭的進行。
還有就是這個季節天氣幹爽,路麵堅硬,方便行軍運輸。
這時候會比夏天冷一些,打仗留下的屍體不容易發臭,瘟疫流行的概率也低一些。
總司令離開武昌,轉贛省督師,湘鄂兩省的事宜盡數交與唐山誌這個前敵總指揮。
陳德良再一次收到督促他出發贛省的命令,這次他沒再推諉,因為第九軍厲兵秣馬,已經順利完成戰前準備。
自從武昌被拿下後,吳大帥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湘鄂戰事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第四、七兩軍在半個月前轉向贛省戰場,第九軍在司令部的命令下也即將東進。第八軍於湘鄂兩省留駐整訓。
第九軍出發前夕,唐山誌的部隊來到漢口換防。
大半年過去了,陳德良還記得剛入湘省時唐山誌被吳軍追擊的窘迫之景。還是依靠著黃子澄的幫助才不至於被趕到桂省,勉強還能在湘境有立足之地。
要說目前為止,北伐獲利最大的人是誰,唐山誌敢說第二沒人會認第一。
唐山誌渡汩羅河時正好遇上河水猛漲,延誤了渡河時間。
先前第四、七、九軍猛攻挺司橋、賀山橋,在鹹寧和北港對吳軍形成夾擊,潰敗的吳軍正好遇到了以逸待勞的第八軍。
大部隊在蒲圻將敵軍後路切斷,吳軍見無路可退,隻能向第八軍投降。
所以從長沙到武漢這段路的追擊戰中,第八軍的行軍路線最為輕鬆,遇到的抵抗也是最小的。但是俘虜的敵軍和繳獲的武器卻是最多的,實力急劇擴張。
陳德良知道現在還不算唐山誌的巔峰時刻,等到羊城內部政亂開始,第八軍擴充到四個軍,唐山誌自此有了和司令部叫板的資格。
就算知道這些禍亂的源頭,陳德良卻沒想過要做出什麽改變。
實力膨脹的唐山誌,巴不得第九軍趕緊走人,讓出武漢這塊寶地。
第九軍就在各方勢力都期盼的情況下,進入了贛省。
也不全對,孫傳芳就不樂意看到陳德良進入贛省。
這位東南王幼年孤苦,寄人籬下。後來到日本留學,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曆任營長、團長、旅長,可以說是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爬上來的。
擔任五省聯軍總司令以來,勵精圖治。大刀闊斧地進行軍事改革,重用知識分子治理地方,裁減苛捐雜稅,善待工農。
在孫傳芳治理下,東南幾省人民生活還算安定,隱隱有欣欣向榮的景象。
好不容易強盛起來,敵人就要打過來,孫傳芳當然不能接受。
“馨帥,第九軍陳德良入贛了,從武漢出發,目標直指南昌。”孫軍第一方麵軍總司令鄧如琢收到消息後,急忙向孫傳芳匯報道。
“第九軍也進來了,北伐軍都是難纏的對手,沒一個是省油的燈。”孫軍號稱二十萬大軍,可孫傳芳是關門過日子,自家知底細。
第二次直奉戰爭,吳大帥被打敗的時候,孫傳芳還隻是個師長。
蘇、浙戰爭爆發後,孫傳芳利用拉關係和閃擊戰這兩招,一下子吞下浙省五個師,和占領全浙省。
孫傳芳為人低調、隱忍,待人接物總是笑眯眯的,導致了奉係對他的防範不足。
桂省內部激戰正酣時,孫傳芳和蘇、皖、贛、閩四個地方的軍頭進行了大串聯,一躍成為五省聯軍總司令。
聯軍成型後,順利祛退奉係勢力,孫傳芳無愧他笑麵虎的外號,談笑間成就大事。
無論再怎麽誇大聯軍勢力,也改變不了他這二十萬大軍是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內拉扯出來的。準確來說,隻有十四個月。
所以部隊的真實實力到底有多少,孫傳芳根本就不敢過於自信。
麵對又一支勁旅進入贛省,他隻能拚命從別的地方抽調大軍過來,企圖用數量優勢,嚇退敵軍。
“發電報給周蔭人,讓他趕緊出兵增援南昌。”
周蔭人的第四方麵軍,一直盤踞閩省,雖然和孫氏聯軍,真實關係卻沒有表麵上看的那麽融洽。
孫傳芳還是第二師師長時,周蔭人同為第十二師師長。但周蔭人這個師長不一般,比唐山誌的第四師五萬人還要恐怖,一個師有著整整六萬餘人。
那時兩人同在閩省,一方勢弱,就必然遭受排擠。孫傳芳就此被擠出閩省,這也是為什麽蘇、浙大戰時,他會第一個響應。
在孫傳芳著急的時候,陳德良已經帶著第九軍,從鄂州、黃石等地進入贛省。
第九軍一路橫掃,遇到的抵抗形同虛設,行軍速度如同在自家地盤一樣肆無忌憚。
沿途所遇敵軍無不望風而逃,強硬一點的,也隻是稍作抵抗便迅速潰逃。
這一條條戰敗的消息傳到孫傳芳時,他已經開始慌了,陳德良率領的大軍如入無人之境地逼近南昌,第七軍也在趕來的路上。
以南昌現有的兵力,能守得住嗎。孫傳芳打了個大大的問號,心中實在是沒有底。
南昌要是丟了,贛省北部將無險可守,敵軍可以一馬平川的南下席卷全省,它丟不得。
現在唯一還能調動的兵力,隻有遠在閩省的周蔭人,無奈之下,孫傳芳親自寫信懇求周部派兵來援。
並在信紙上做出承諾,擊退北伐軍後,允許閩省自立,他將撤出所有在閩的駐軍,讓周蔭人獨占閩省。
唇亡齒寒的道理周蔭人不會不懂,前麵一直按兵不動,就是等著這個承諾。
畢竟現在北伐軍打的是贛省,他的閩省暫時還算安全,周蔭人自然沉得住氣來拿捏孫傳芳。
收到孫傳芳的親筆信後,周蔭人見目的已經達到,再繼續坐觀虎鬥,就不太合適了。
於是周蔭人除了留下少部分駐軍後,提兵數萬,援助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