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知道黃子澄拿到了價值一百二十萬的銀票時,還以為自己算得上是有錢人的陳德良再次自卑了,這群軍閥是真的搜刮有方啊。
不過陳德良也沒來得及自慚形穢,李中仁已經拉著他來到了羊城。
羊城方麵對李中仁的到來還是很熱情的。李中仁和陳德良在五月十號下午到達羊城長堤天字碼頭,碼頭上擠滿了歡迎的群眾。
粵省各方勢力都派代表人到碼頭迎接桂係眾人。
就算是敵對雙方都派了代表前來寒暄問候。
第四軍軍長李任潮與李中仁是舊朋友,兩人一見麵就相互打趣,相談甚歡。由他一一向李中仁和陳德良介紹各黨派人士。
不過陳德良對這些不大感興趣,他要比李中仁更清楚,此時羊城的內部派係鬥爭有多複雜。
除了本土錯綜複雜的本土勢力外,還有地位超然的外國勢力。要想真正認清誰是哪門哪派,非得好好下一番功夫才行。
陳德良自然是沒有這份閑心的,好不容易來一趟廣州,總不能把時間都耗費在和他們扯關係上。
所以陳德良對所有來打探消息的人都保持著不冷不淡的態度,彬彬有禮但是不作任何表態。
晚上由第四軍設宴洗塵接風,就在第四軍軍本部。軍部是一個大會館,是民國六年,時任粵省提督的莫榮新所建。
莫榮新不計成本地砸錢建造而成的會館,連陳德良也暗歎豪華。整個會館是當時流行的歐式風格,格局富麗堂皇、恢弘大氣。
作陪的都是第四軍的高級將領,李中仁酒過三巡後,忍不住吐槽道:“任潮啊,在桂省的時候我以為隻要向政府陳明北伐的利弊,就可以順利促成,來到羊城後才發現軍政黨各界的首腦,是泥馬渡江,自身都難保啊。”
李仁潮端起酒杯,向桂係眾人示意敬酒,仰頭一飲而盡。放下酒杯,表情扭曲變形,似在品味杯中烈酒。
舒展開麵部肌肉後,苦笑了一下,道:“粵省內部明爭暗鬥沒有平息的跡象,中間夾雜著國外方麵推波助瀾,情勢不容樂觀。”
李中仁不禁懷疑:“那北伐事宜,豈不是困難重重。”
“真不好說,唉,派係鬥爭,於國家無益啊。”
兩位大佬在大發牢騷,陳德良卻充耳不聞他們的談話,隻顧著埋頭苦吃。
坐在陳德良旁邊的一男子卻表現出對李中仁談話內容極大的興趣,完全忘了擺在桌前的美味佳肴。
這人三十歲上下,端正的坐姿,哪怕是坐著也能看得出其標杆般筆直的身材,健康的膚色呈現出小麥色,濃密的眉毛下麵是一雙漆黑的眼睛,時常會閃過一抹墨綠。
當聽到李任潮說北伐困難重重,臉上的擔憂之色浮於表麵。
良久,等李中仁斬釘截鐵地說會盡力的說服廣州出兵,就算桂係自己上,也要堅決地打倒北洋軍閥。
那男子的神情緩和下來,舉起酒杯,向陳德良說:“桂係都是好樣的,張作敬這位兄弟一杯”
嗯,張作?陳德良連忙放下筷子,拿起胸前的杯子,詫異道:“第四軍團長張作?我是陳德良,來幹杯。”
張作摸了摸鼻子道:“你還聽過我的名字啊,陳德良?我聽說桂係最能打的就屬你了,今天一見,果然是猛將無雙。”
“哪裏哪裏,張團長過譽了,第四軍才是鋼鐵雄軍。不知道你還記得黃子澄不。”陳德良一臉驚訝說道。
張作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道:“不會是當年在陸軍學堂的黃子澄?”
“正是,他知道我來廣州,特地跟我交代,到第四軍打探一下有沒有一個叫張作的人。”陳德良笑著說道。
“果然是他,他現在怎麽樣了。我剛入在學堂時,因為年齡小身材瘦弱,被年紀大的同學欺負,每次都是他為我出頭,我們也一直親如兄弟。後來他家裏有事,中途輟學。我曾經給他寫過信跟他說已經加入第四軍,看來他是收到這封信了。”
“他家裏出問題後一直跟著我,也還算順利,帶領第十旅支援湘省唐山誌。黃子澄交代我要是你在第四軍混的不好,可以去投靠他。”
“哈哈哈,我先前也是這麽想的,要是能找到黃子澄,肯定招攬他來當我的副官。在軍校的時候我們那一期成績第一名不是他就是我,誰也搶不了我們的位子。”
兩人就借著黃子澄的關係開展交流,一見麵便覺得投緣,可能這就是所謂的磁場相吸,同類人總會發現他身上有著一些和自己相似的特點。
本來陳德良並不打算喝太多酒,可張作的豪爽大方,讓他不禁被感染到,兩人聯手起來幹趴了一大群第四軍和桂係的高級長官。
到最後連李中仁和李任潮也沒逃過他們的魔爪,被灌得迷迷糊糊睡睡去。
第二天醒來已經是晌午,陳德良本想去找李中仁說一下準備出去四處逛逛,剛好碰上了從黃埔專程而來的客人
“這位是陳德良,我們七軍第十旅的旅長。”李中仁向客人介紹道。
陳德良認識這人,仔細端詳了一下眼前這位同後世的照片相比還略顯青澀的臉龐,頭上的毛發不多,是他們的軍人部長。
年輕時代的客人一身戎裝,堅毅的眼神透露著自信,此時身為黨內舉足輕重的人物,可謂是意氣風發。
客人臉上露出親切的笑容說道:“八桂子弟驍勇善戰,聞名遐邇,陳德良的名聲更是如雷貫耳。”
陳德良連連擺手:“謬讚了,德良可當不起這樣的稱讚,是弟兄們一起努力的結果,這點微不足道的功績還拿不出。”
這是客人和李中仁是第一次見麵,可陳德良知道,這兩人的恩怨情仇,組成的就是民國幾十年的曆史。
“得公、部長,德良今天有事,就不打擾二位的雅興。”陳德良和他們閑聊幾句就告辭。
陳德良暗想,今天是算是見到了這位以手腕著稱的人物。
陳德良並無過多興趣和他接觸,所以找了個借口把房間讓給他們二人,打算去李誌勇那裏。
不過陳德良也沒來得及自慚形穢,李中仁已經拉著他來到了羊城。
羊城方麵對李中仁的到來還是很熱情的。李中仁和陳德良在五月十號下午到達羊城長堤天字碼頭,碼頭上擠滿了歡迎的群眾。
粵省各方勢力都派代表人到碼頭迎接桂係眾人。
就算是敵對雙方都派了代表前來寒暄問候。
第四軍軍長李任潮與李中仁是舊朋友,兩人一見麵就相互打趣,相談甚歡。由他一一向李中仁和陳德良介紹各黨派人士。
不過陳德良對這些不大感興趣,他要比李中仁更清楚,此時羊城的內部派係鬥爭有多複雜。
除了本土錯綜複雜的本土勢力外,還有地位超然的外國勢力。要想真正認清誰是哪門哪派,非得好好下一番功夫才行。
陳德良自然是沒有這份閑心的,好不容易來一趟廣州,總不能把時間都耗費在和他們扯關係上。
所以陳德良對所有來打探消息的人都保持著不冷不淡的態度,彬彬有禮但是不作任何表態。
晚上由第四軍設宴洗塵接風,就在第四軍軍本部。軍部是一個大會館,是民國六年,時任粵省提督的莫榮新所建。
莫榮新不計成本地砸錢建造而成的會館,連陳德良也暗歎豪華。整個會館是當時流行的歐式風格,格局富麗堂皇、恢弘大氣。
作陪的都是第四軍的高級將領,李中仁酒過三巡後,忍不住吐槽道:“任潮啊,在桂省的時候我以為隻要向政府陳明北伐的利弊,就可以順利促成,來到羊城後才發現軍政黨各界的首腦,是泥馬渡江,自身都難保啊。”
李仁潮端起酒杯,向桂係眾人示意敬酒,仰頭一飲而盡。放下酒杯,表情扭曲變形,似在品味杯中烈酒。
舒展開麵部肌肉後,苦笑了一下,道:“粵省內部明爭暗鬥沒有平息的跡象,中間夾雜著國外方麵推波助瀾,情勢不容樂觀。”
李中仁不禁懷疑:“那北伐事宜,豈不是困難重重。”
“真不好說,唉,派係鬥爭,於國家無益啊。”
兩位大佬在大發牢騷,陳德良卻充耳不聞他們的談話,隻顧著埋頭苦吃。
坐在陳德良旁邊的一男子卻表現出對李中仁談話內容極大的興趣,完全忘了擺在桌前的美味佳肴。
這人三十歲上下,端正的坐姿,哪怕是坐著也能看得出其標杆般筆直的身材,健康的膚色呈現出小麥色,濃密的眉毛下麵是一雙漆黑的眼睛,時常會閃過一抹墨綠。
當聽到李任潮說北伐困難重重,臉上的擔憂之色浮於表麵。
良久,等李中仁斬釘截鐵地說會盡力的說服廣州出兵,就算桂係自己上,也要堅決地打倒北洋軍閥。
那男子的神情緩和下來,舉起酒杯,向陳德良說:“桂係都是好樣的,張作敬這位兄弟一杯”
嗯,張作?陳德良連忙放下筷子,拿起胸前的杯子,詫異道:“第四軍團長張作?我是陳德良,來幹杯。”
張作摸了摸鼻子道:“你還聽過我的名字啊,陳德良?我聽說桂係最能打的就屬你了,今天一見,果然是猛將無雙。”
“哪裏哪裏,張團長過譽了,第四軍才是鋼鐵雄軍。不知道你還記得黃子澄不。”陳德良一臉驚訝說道。
張作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道:“不會是當年在陸軍學堂的黃子澄?”
“正是,他知道我來廣州,特地跟我交代,到第四軍打探一下有沒有一個叫張作的人。”陳德良笑著說道。
“果然是他,他現在怎麽樣了。我剛入在學堂時,因為年齡小身材瘦弱,被年紀大的同學欺負,每次都是他為我出頭,我們也一直親如兄弟。後來他家裏有事,中途輟學。我曾經給他寫過信跟他說已經加入第四軍,看來他是收到這封信了。”
“他家裏出問題後一直跟著我,也還算順利,帶領第十旅支援湘省唐山誌。黃子澄交代我要是你在第四軍混的不好,可以去投靠他。”
“哈哈哈,我先前也是這麽想的,要是能找到黃子澄,肯定招攬他來當我的副官。在軍校的時候我們那一期成績第一名不是他就是我,誰也搶不了我們的位子。”
兩人就借著黃子澄的關係開展交流,一見麵便覺得投緣,可能這就是所謂的磁場相吸,同類人總會發現他身上有著一些和自己相似的特點。
本來陳德良並不打算喝太多酒,可張作的豪爽大方,讓他不禁被感染到,兩人聯手起來幹趴了一大群第四軍和桂係的高級長官。
到最後連李中仁和李任潮也沒逃過他們的魔爪,被灌得迷迷糊糊睡睡去。
第二天醒來已經是晌午,陳德良本想去找李中仁說一下準備出去四處逛逛,剛好碰上了從黃埔專程而來的客人
“這位是陳德良,我們七軍第十旅的旅長。”李中仁向客人介紹道。
陳德良認識這人,仔細端詳了一下眼前這位同後世的照片相比還略顯青澀的臉龐,頭上的毛發不多,是他們的軍人部長。
年輕時代的客人一身戎裝,堅毅的眼神透露著自信,此時身為黨內舉足輕重的人物,可謂是意氣風發。
客人臉上露出親切的笑容說道:“八桂子弟驍勇善戰,聞名遐邇,陳德良的名聲更是如雷貫耳。”
陳德良連連擺手:“謬讚了,德良可當不起這樣的稱讚,是弟兄們一起努力的結果,這點微不足道的功績還拿不出。”
這是客人和李中仁是第一次見麵,可陳德良知道,這兩人的恩怨情仇,組成的就是民國幾十年的曆史。
“得公、部長,德良今天有事,就不打擾二位的雅興。”陳德良和他們閑聊幾句就告辭。
陳德良暗想,今天是算是見到了這位以手腕著稱的人物。
陳德良並無過多興趣和他接觸,所以找了個借口把房間讓給他們二人,打算去李誌勇那裏。